![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40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40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40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2-23-1初二物理期中学业质量调研 2022.11
注意事项:
1.本调研卷选择题共24分,非选择题共76分,全卷满分100分:调研时间100分钟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玫动,请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
3,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调研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 B,图书馆安装隔音玻璃
C.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D.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
2.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大会开始时,全体起立,高唱国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嘴唇的振动产生的 B.“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 D.国歌伴奏音乐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m/s
3.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苏州最低气温达-20℃
4.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5mi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吸热温度不变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4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如图为某同学自制温度计的设想图,下列关于该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瓶塞的主要目的是固定管子使其不轻易摇晃
B.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C.瓶子越大越好,玻璃管越粗越好
D.瓶子应当尽量使用不容易传热的材料
6.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7.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那么( )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
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
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T一t)关系的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乙可知,当地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B.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98℃
C.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D.只增加水的质量,则T一t关系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d
9.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夏天打开冰箱门时,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外壁会“出汗”
B.夏天,冷气开的很强的出租车车窗外侧玻璃上“出汗”
C.水的温度达到102℃仍不能沸腾
D.冬天,小明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眼镜出现水雾
10.在探究红外线是否具有与可见光相同的传播规律时,小明利用电视机的红外线遥控器和电视机等器材,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用烟雾显示红外线传播路径,探究红外线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B.用遥控器隔着透明玻璃照射电视机,探究红外线能否穿过透明物体
C.用遥控器隔着纸板照射电视机,探究红外线能否穿过不透明物体
D.用平面镜反射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到电视机上,探究平面镜能否反射红外线
1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X10 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时间的单位
12.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以下做法中仍然不能看到新鞋是( )A.将“试鞋镜”竖直的向上移动
B.抬高穿着新鞋的脚
C.保持镜面下边静止,顺时针转动镜面
D.弯腰或下蹲
初二物理 第2页 共8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钢琴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钢琴声是以 ▲ 的形式传播的。在光和光线中, ▲ (光/光线/两个都两个都不)是容规存在的。
14.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仁白色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让:一束白光照问汽车,发现汽车呈现蓝色,这是由于汽车 ▲ (吸收/反射)了蓝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绿光照向汽车的形子,则形子区域此时早现 ▲ 色。
15.俗活说“霜前冷,生后寒”,为霜的形成是水蒸气 ▲ _而成,这个过程水蒸气要放热,所以需要温度低时才能形成:下雪后,雪会 ▲ 成水蒸汽,这个过程会吸热,使气温降低(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6.图中 ▲ (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在研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和“液体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共同需要的测屉工具是温度计和 ▲ .
17.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萧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所示。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 不同的声音(选填“声音的三种特性”之),图中由上到下吹出声音的频率逐渐 ▲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8.2022年9月19日在台湾发生地震。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属于 ▲ ,医护人员在救治伤员时,使用的“B超”是利用_ ▲ (前两空均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两种声波 ▲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两种声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速度 ▲ (选填“人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打蜻蜓立上头”,现打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_m。蜻蜓点水时在水中的像大小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人”)。
20.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埋的方案是 ▲ (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 ▲ 一现象。初二物理 第3页 共8页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小块下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的气泡是由干冰 ▲ 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童的白茅足由水滚气 ▲ 形成的。(后三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1.如图房间内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只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是不准确的,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坡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插在敞口玻璃瓶中的酒精里,它们的示数都为15℃,那么该房问的实际温度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如图所示,反射角大小是 ▲ ·,若将镜面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火角是 ▲ ·,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行不到反射光,这是中于发生了 ▲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23.小亮演奏两种自制乐器时,发现两种乐器的波形图如1图中、乙所示,由图可知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其有相同的 ▲ ,不同的响度和 ▲ :小亮单独演奏乙时出现图丙所示的波形图,是因为 ▲ 发生了改变。(选填“声音的三种特性”之一)
三、解答题:(24题每小题2分,其余熟目每空1分,共48分)
24-1.一条光线从水中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如图所示。请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β。
24-2.如图所示,S为平面镜N前的一个发光点,A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中画出由S发
出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24-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4-4.用温度计测得甲液体的温度是8℃,乙液体的温度是6℃,请你在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上 分别画出水银柱应达到的位里,并将水银柱用铅笔涂黑。
25,小华同学利用图印所示的装置对100g的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水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
温度℃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求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
(1)应选用颗粒 ▲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中中对试湾巾的冰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 :
(3)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效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问"图像。由图像可知:冰是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冰有固定的 ▲ 。
(4)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 ▲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5)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怀中,并木州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子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是 ▲ 的(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6.如图所示.找-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咒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 (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 :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
A.三角形光斑 B.例形光旺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3) 若将蜡烛向下移,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向 ▲ 移小孔成像(选填“上.”或“下”):
(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采取的办法是: ▲ 。
27.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
(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调小,因为若人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过大,实验将难以在家中进行。在比较不同材料时乎机铃声响度应 ▲ (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2)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由此数据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敏好的是 ▲ 。
初二物理 第5页 共8页
28.“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图中未画
出)的白色硬纸板ABCD,能绕垂宜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
白由移动的激光笔。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 环境进(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实验前,位将纸板 ▲ 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问转动.可见察到反射光桌沿 ▲ 时针方向转动、
(3)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出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答: ▲ 。
(4)小阳在实验定里做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他把一张纸平铺在木板上,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
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而的直线ON,作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参考直线。
用激光笔沿着白纸的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然后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
射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小阳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绕的O点,他在ON的另一侧
观察到了反射光OB。接若他让白纸沿ON折叠90”,这时他只观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
光在纸上看不到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
29.学习完声现象后,物理小组同学对声速进行过一步研究。
(1)想粗略测量在空气中声音传搔的速度,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儿种的方茶,其中正确的是 ▲ 。
A.在直跑道上量出足够长的距离s,甲站在一端鸣枪,乙站在乃一端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开始时,听到枪声立即停止计时,记录时向t,则声音传播速度v=2s/t。
B.站在空旷的操场上对者一面墙鸣枪,距这面墙的距离为S,记录发令枪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t,则声音传播的速度v=s/t。
C.站在空的操场上,距一面墙的距离为5,按照均匀的时间隔打鼓,调节节类,使听到反
射回来的第一次鼓声与打出来的第二次鼓声完全重合,听到反射回来的第二次鼓声与打出米的第三次鼓声完全重合…记录打鼓20次的时间t,则声音传播的速度v=38s/t
(2)他们在网上查资料得到声音在不同温度下的速度值。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参考数据,可以推算5℃时的声速是: ▲ m/s。
声音在温度均匀的气里是“走”直线的,一且碰到宝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的地方“走”。赤日炎炎,在沙漠上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唯听消对方的呼喊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沙漠地表空气温度高,随着高度增加空气温度降低,声音在传播时向 ▲ (上下)拐弯了。
初二物理 第6页 共8页
30.如图甲是“探光平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 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坡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茶色玻璃板代作平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察到八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然到 ▲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咒和大小的问题:找像的位置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
(2)现行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 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日的是 ▲ 。
(3)在竖直放咒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自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在子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眼睛在蜡烛 ▲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到B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成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咒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咒,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5)为了确定像的虚实,用光屏替代蜡烛B,眼睛应该在图中的 ▲ (选填“A”或“B”)这一侧观絮光屏上是否有像:光屏 ▲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像是 ▲ (填“虚”或“实”)像。
(6)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 。
(7)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茶色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31.小明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听老师说有一种角反射器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用平面镜制成的,它具有非常优良的回光特性。对于在空间中一定范围内的入射光线(无论入射方向如何),经平面镜反射后,出射光线总是与入射光线平行。小明根据老师的描述,找来平面镜想自制一个角反射器:
(1)首先,小明将两块平面镜垂直安装如图所示,将一束光与镜面M成
60°角入射最后经平面镜N反射出去的光果然与镜面M上的入射光平行,此时镜面N上的反射角是 ▲ 度。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自己做出来的反射器好像不满足老师所说的“对于在空间中一定范围内的入射光线(无论入射方向如何),经平面镜反射后,出射光线总是与入射光线平行。”于是,他重新尝试,按照如图所示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反射器绕O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了20°,那么经过反射器两次反射的出射光线与旋转前相比将转过 ▲ 度角。
(3)通过一番探素还是未能设计出老师所描述的角反射器,小明只有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角反射器是由三块平面镜组装成的,那么,要满足对于在空间中一定范围内的入射光线(无论入射方向如何)经平面镜反射后,“出射光线总是与入射光线平行。”这一要求,三块平面镜应该如何组装? ▲ 。
初二物理 第7页 共8页 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被称为十大经典物理实验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 公元前275-前193) 将天文学与测地学结合起来,他选择同一了午线上的西恩纳和亚历山大里亚两地,在夏至日那天进行太阳位置观察的比较,如图中。
在西恩纳附近,有一口深井夏至日那天太阳光可直射井底,如图乙,它表明太阳在夏至日正好位于天顶,在下次夏至日的同一时间,他在亚历山大里亚选择了一个很高的方尖塔作参照,并测量了夏至日那天塔的阴影长度,这样他就测量出直立的方尖塔和太阳光射线之间的角度为7°12',如图丙。由于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遥远,照射到地球不同地方的光线可认为是平行的。获得了这些数据之后,他运用了泰勒斯的数学定律,即一条射线穿过两条平行线时,它们的对角相等。由此表明,西恩纳和亚历山大里亚两地与地心的连线对应的圆心角也为7°12'。下一步埃拉托色尼借助皇家测量员的测地资料,得到这两个城市的距离是787.5公里、一旦得到这个结果,地球周长就可以计算得到。经过埃拉托色尼的修正,数值与后来测得的地球周长非常相近。(1)太阳光垂直水面直射井底,此时的入射角大小为 ▲ °;方尖塔在地面上形成影子,是由于光 ▲ 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为 ▲ 公里;(3)长度单位“米”的定义起源于法国。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地球极周长的四分之一)的千万分之一,根据该定义,可以知道地球极周长为 ▲ 。 初二物理 第8页 共8页答案:1-5 ACBCB 6-10 DCDCA 11-12 CB13.声波 光 14.反射 绿 15 .凝华 升华 16. 乙 可以 秒表 17 .音调 增大 18.次声波 超声波 不能 大于 19. 0.6 不变20.(1)乙 熔化 (2)升华 液化 21.等于 22. 60 100 镜面 23.音调 音色 响度
(1)较小 (2)受热均匀 (3)晶体 熔点 (4)不会 (5)不正确 (1)实像 光的直线传播 (2)D (3)上 (4)改变位置,是易拉罐靠近蜡烛 (1)保持不变 (2)羽绒服 (1)较黑暗 (2)垂直 顺 (3)具有偶然想,需要进行多次实验 (4)反射光谢、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1)C (2)334.5 上 (1)B蜡烛 等效替代法(2)2 避免出现两个像(3)未点燃 A(4) B(5)B 不能 虚(6)与像重合(7)不能 (1)60(2)0(3)互相垂直(1)0 直线传播(2)3937.5(3)400000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6,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共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