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1页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2页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6页。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题号总分得分      (要求:密封线内不允许答题;黑色水笔书写,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燕子南飞是为了适应       2.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        3.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                 ,并通过吸收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这就是绿色植物的       4.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         ;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称为         ;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        5.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                          6.池塘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生长、繁殖所需要的                             、适宜的温度、食物等必备条件,我们把这样的生活环境称为          7.像池塘这样的栖息地,由水草、鱼、虾和各种细菌等      以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        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       8.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9.冬眠是动物适应              的一种生理现象。10.人类需要           ,对生物资源的破坏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我们要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动物中,有迁移习性的是 A.狗    B.大雁   C.蛇 2.下列生物不会生活在池塘中的是 A.青蛙   B.水草    C.蚯蚓 3.下列做法属于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的是 A.植树造林    B.过度捕捞   C.拒食珍稀生物 4.下列动物中,与狗的食性不同的是 A.熊     B.鸡     C.虎 5.下列各组生物中,能生活在同一栖息地的是 A.莲和蜻蜓B.猎豹和鲨鱼C.企鹅和丹顶鹤6.金鱼藻是一种水生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水中的金鱼藻会产生气泡,气泡中的物质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7.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的柳树实验否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物质 A.来自阳光B.来自土壤中的水C.由土壤直接转换而来8.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表示正确的是 A.棉花→七星瓢虫→蚜虫B.黄鼠狼→鸡→玉米C.花生→田鼠→蛇→鹰9.为了保护草原的生态平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开垦草原,改牧场为农田B.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C.提倡狩猎,扩大放牧数量10.下列做法中,不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植树造林,美化环境B.无限制采挖珍贵药材C.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庄稼种得越密产量一定越高。 2.角马迁移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 3.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只是来源于水。 4.一块草地、一棵大树,都可以是一个栖息地。 5.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6.池塘中生活着许多生物,这些生物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7.为了保护森林中的某一种珍稀动物,我们可以大量捕杀它的天敌。 8.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或者消失,会对生态系统带来影响。 9.为了保护濒危生物,我们应该成立濒危生物保护研究中心,科学管理。 10.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填表题(每空1分,共8分)与夏天相比,一些动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在冬天会发生哪些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动物名称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夏天冬天麻雀      燕子  五、实验操作题(每空2分,共10分)科学探究课上,小悦做阳光下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实验,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试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下面是她的实验步骤,请你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这些实验步骤:(   )→   )→   )→   )→   A.当收集到的气体约占试管体积一半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轻轻提起,然后将试管口向上取出。B.把水槽放在阳光下晒一会儿,观察到有气泡从漏斗口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C.移开堵住试管口的手指,将带火星的小木条迅速放在试管口,观察到小木条复燃了。D.向水槽内加入干净新鲜的水,把一些水藻或水生植物放入水中。E.用三个洗衣夹夹住一个漏斗,倒扣在植物上面,在漏斗管上盖一个盛满水的试管。 六、材料分析题(共12分) 阅读下面三个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我国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为18.2%,1981年为8.53%,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坡垒等珍贵植物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灭绝。材料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经有一半被挖尽。材料三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入侵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1.材料一中,造成两种野生生物资源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2分)2.材料二中,造成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2分)3.材料三中,由于                   使华南沿海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2分)4.除上述原因,你还能举出生物资源遭到破坏的其他原因吗?(3分)  5.为了保护我国的生物资源,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分)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答案一、1.季节的变化 2.自然 3.二氧化碳   氧气 光合作用4.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5.食物链              6.光               空气                 栖息地 7.生物              非生物              生态系统8.生态平衡9.环境变化10.生物二、1.B 2.C 3.B 4.C 5.A 6.A 7.C 8.C 9.B  10.B三、1.2.3. 4. 5. 6. 7.8. 9. 10.四、五、D  E  B  A  C 六、1.植被被破坏2.无限制采挖3.生物入侵 4.过度捕捞、捕杀珍稀动物、环境污染等。5.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种子库、加强保护生物的意识和法规建设等。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