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6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K-39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 氯 AlB. 锰 MNC. 铜 CuD. 贡 Hg
2.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气燃烧B. 酒精挥发C. 铜器生锈D.葡萄酿酒
3. 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澄清石灰水B. 五氧化二磷C.矿泉水D.洁净的空气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B. SiC. AlD. N
5. 矾(V)被誉为金属中的“维生素”,其氧化物V2O5中矾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3 C.+7 D.+5
6. 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A. CuCl2B. NaNO3C. KOHD. K2CO3
7. 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 氮气:N B. 氯化铵:NH4Cl
C. 硫酸钾:K2S D. 氧化铁:FeO
8 下列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
A.氢氧化钠 B.过氧化氢C.氧气 D.氧化铁
9.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氮气:填充灯泡 B.稀有气体:精密仪器的保护气
C.氢气:燃料 D.氧气:光合作用原料
10.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吸取液体B. 倾倒液体C. 装入粉末状固体D. 加热液体
11.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发出白光 B.硫粉:淡蓝色火焰
C.镁带:耀眼白光 D.铁丝:火星四射
12. 对下列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加热
点燃
13.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C + O2 CO2 B.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点燃
C. CaO + H2O Ca(OH) 2 D.2 C2H2 + 5O2 4CO2+2 H2O
14.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共有4种分子 B.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C. 该图可表示H2与O2的反应D.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改变
15. 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C. 氧气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16. 如图表示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的变化,则其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
A. QUOTE a+b→c+d B. C. D.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用“M”表示物质的量 B.1ml氧气中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C.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 D.1ml氢气的质量为2克
点燃
18. 从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中得到的信息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 1克氢气和2克氧气点燃后可以生成3克水
C. 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 1克氢气和9克氧气点燃后可以生成9克水
19. 关于“混合物”理解正确的是
A. 氧化物可能是混合物 B. 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 混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 D. 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20. 右图表示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受热过程,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二氧化锰的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共19分)
21.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价的锌元素 (1) ; (2) 2个氮分子 (2) ;
(3)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3) ; (4)Ca元素的名称是____(4)____;
(5) 化学性质稳定,能够填充气球的气体是 _(5)___ 。
22.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 QUOTE C6H8O6 \* MERGEFORMAT ,它是由 (6) 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元素的形态是 (7) (“化合态”或“游离态”),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8) ;摩尔质量为___(9)__;0.5ml C6H8O6含 (10) 个氢原子。
②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其中丙烷(C3H8)是石油的成分之一, QUOTE CH4 \* MERGEFORMAT 配平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1) 。
( )C3H8 + ( )O2 ( )CO2 +( )H2O
23. 同学们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认识空气。
【组成角度】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设计如图实验。
I、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1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3)
= 2 \* ROMAN II、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水倒流入试剂瓶中,
原因是 ____(14)__________
A. 红磷减少 B. 试剂瓶内压强变小
C. 空气的压强增大 D. 氧气减少了
【变化角度】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部分组分的沸点如下:
= 1 \* ROMAN I、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有液态空气的钢瓶口,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 (15) 。
= 2 \* ROMAN I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6) 。
A. 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定得出,氧气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稀有气体用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
D.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得到的氧气一定是纯净物
E. 久置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 3 \* ROMAN III、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17) 。
三、简答题(共21分)
24.某同学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镁、氯化钙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①a
b
用天平称取2克粗盐,用量筒量取10mL水。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右图,
量取水时应沿 (1) 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
② 按下图流程进行实验。
粗盐
滤渣
精盐
水蒸气
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2)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3)______。
下列各组同学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4) 。
A.产率偏高: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
B.产率偏低:滤液中还有少量泥沙就开始蒸发。
C.产率偏低: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D.产率偏高:蒸发时,有固体物质飞溅。
25. 实验室制氧气,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
F
A
a
C
D
E
B
b
= 1 \* GB3 ① 写出编号为“a”、“b”的仪器名称:a (5) ;b (6)
= 2 \* GB3 ②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 1 \* ROMAN I、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7)______ 。
= 2 \* ROMAN II、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以上两种方法中, (8)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用该方法收集氧气,判断氧气已集满的现象是 (9) 。
= 3 \* ROMAN III、0.2ml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完全反应能生成氧气 (10) 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 3 \* GB3 ③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 1 \* ROMAN I、写出该反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1) 。此反应在B装置中进行,完
全反应结束后,反应容器内的物质是 (12) ,该装置中使用了分液漏斗,优点是 (13) 。
= 2 \* ROMAN II、若用上图F多功能瓶进行收集氧气,B装置产生氧气从_(14)_端通入。(选填“a、b”)。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NH3),实验室制取氨气组合装置的是 (15) 。(从字母A-E选填)
= 3 \* ROMAN III、为了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取了三份同质量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
液,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氧化铜各0.5g进行实验,记录收集1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如下:
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锰、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
其他同学对该结论提出疑问,认为要补充一个实验,请简述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实验结果:长时间(大于100s),收集到极少量气体。
更正结论:红砖粉末有催化作用,三者中 (17) 催化效率最高。
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
+2
二、填空题(共19分)
21.(1)________Zn___________ (2)_______2N2____________
(3)______ _SO2___ (4)______ 钙_____________
(5)_______ He____________
22.(6)________3______________ (7)_______化合态_______________
(8)______8:96(或1:12)____ (9)_______176g/ml_____________
(10)_______2.408×1024_______________
点燃
(11)____1,5,3,4__(1写与不写都给分)_________
23.(12)________产生大量白烟____ (13)4P + 5O2 =2P2O5
(14)______B、D(2分)____ (15)_燃烧的木条熄灭(合理给分)
点燃
(16)_______ C、E(2分) _____
(17)3Fe + 2O2 = Fe3O4________
三、简答题(共21分)
24.(1)_____b___________ (2)_______过滤____________
(3)______引流 _____(4)_______A、C(2分)_____
25.(5)_____酒精灯____________ (6)_______锥形瓶______________
(7)______检查气密性_____ (8)________排水集气法__ ______
(9)___有大气泡从水槽中溢出__________
MnO2
(10) 2KClO3 == 2KCl+3O2↑ 1分
设生成氧气x摩尔
2/0.2 = 3/X 1分
X=0.3摩尔 1分
MnO2
m=n*M=0.3×32=9.6克 1分
(11)____2H2O2==2H2O+O2↑__
(12)__ 水和二氧化锰(H2O,MnO2_)(两种答全得1分,多写氧气不扣分)__
(13)__控制液体的流速,得到稳定的气流(合理即可)____
(14)___ __ a _____
(15)_______AD___
(16)取一瓶同质量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收集10ml氧气所用的时间
(17)_______二氧化锰_(MnO2)_______
事 实
解 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固体酒精和液体酒精都可做燃料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C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组分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沸点(℃)
﹣195.8
﹣183.0
﹣185.7
﹣78.5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集气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试剂
二氧化锰
红砖粉末
氧化铜
t(s)
10
60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C
D
A
B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B
D
C
D
B
D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虹口区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上海市虹口区初三二模化学试卷附答案,共5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