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 - 2023学年广大附中高二化学上学期其中化学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第I部分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50分。1-10题每题2分;11 - 20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含酸的氨水溶液,微热后红色变深B.向新制氯水中加入适量硝酸银固体,溶液颜色变浅C.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D.H2(g)、Br2(g)和HBr(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2.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 + 2HCl(aq)= SnCl2(aq) + H2(g) ΔH1 ②Sn(s,灰)+ 2HCl(aq) =SnCh(aq)SnCl2(aq) + H2(g) ΔH2 ③Sn(s,灰)Sn(s,白)ΔH3 =+ 2.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为白锅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ΔH1>ΔH23.CO(g)+ Cl2(g) = COCl2(g) ΔH< 0, 当反应达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加压;③增加Cl2浓度;④加催化剂;⑤恒压通入情性气体:⑥恒容通入情性气体。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 )A.②③ B.③⑤ C.①④ D.③⑥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不是放热反应 B.只要有化学键的断裂,必然发生化学变化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D.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5.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 =- 2215kJ/ mol,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55kJ B.220kJ C.550kJ D.1108kJ6.少量铁粉与100 mL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H2O;②加 NaOH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uO固体;⑤加NaCl溶液;⑥滴加几油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改用10 mL0.1mol/L的盐酸。A.①⑤⑦ B.③⑦⑧ C.②④⑥ D.③⑥⑦⑧7.下列有关下图所示装置或图象的判断或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反应为2A(g)+B(g)=2C(g) ΔH>0B.根据图乙可判定,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C.结合盖斯定律,由图丙可得:ΔH1=ΔH2+ΔH3D.图丁所示实验发生的是放热反应8假如存在A-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按如图所示能量循环图进行相互转换,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ΔH1 +ΔH2 +ΔH3 +ΔH4+ΔH5+ΔH6 = 0 B.ΔH7 =ΔH1+ΔH3 +ΔH2;C.ΔH5 =ΔH7 -ΔH4 -ΔH6 D.|ΔH1 +ΔH2 +ΔH3 | = |ΔH4+ΔH5+ΔH6|9.反应:N2O4(g)2NO2(g) ΔH=+ 57kJ/mol,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c两点的反应速率: a < cB. a、c两点气体的颜色: a浅,c深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降温的方法D. a、c两点气何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 c10.一定温度下:在N2O5的四氧化碳溶液(100 mL)中发生分解反应:2N2O5= 4NO2 + O2,在不同时刻测量放出的O2 ,体积的换算成N2O5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06001200171022202820xc(N2O5)/(mol/L)1.400.960.660.480.350.240.12A.600~1200s,生成NO2的平均速率为5.0 × 10 - 4mol·L-1·s-1B.反应2220s时,放出的O2体积为11.8 L(标准状况)C.反应进到平衡时,v正(N2O5) = 2v逆(NO2)D.推测上表中的x为393011.在一个绝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s),当m + n = p时: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质量分数不再改变。一定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1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0.1mol/LNaOH溶液反应:H+(aq) + OH-(aq)=H2O(1) ΔH =+ 57.3kJ/molB.在101kPa下H2(g)的燃烧热ΔH =- 285.8kJ /mol,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1)= 2H2(g) + O2(g) ΔH =+285.8kJ/mo1C.已知CH3OH(1)的燃烧热 ΔH= -726.8kJ/mol,则有:CH3OH(1) + 1.5O2(g)= CO2(g)+ 2H 2O(g) ΔH= -726.8kJ/molD.已知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g FeS时放出19.12kJ热量,则Fe(s) + S(s) = FeS(s) ΔH= -95.6kJ/mol13.在一定温度下某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其反应过程对应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a为逆反应活化能, Ea'为正反应活化能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Ea'-EaC.所有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高于或等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D.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加快幅度大于正反应加快幅度,使平衡逆移.14.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B.1molC(石墨)和1molCO分别在足量O2中燃烧,全部转化为CO2,前者放热多C. C(石墨)+ CO2(g) = 2CO(g) ΔH= ΔH1- ΔH2D.化学反应的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15.(a)COF-367-CoII和(b)COF-367-Co III催化CO2还原生成HCOOH的能垒图分别如下所示。HCOOH还将进一步转化为CO和CH4,在此反应过程中,COF-367-CoII的决速步能垒为0.97 eV,小于COF-367-CoIII的(1.20eV)能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2还原生成HCOOH有两步加氢反应B.(a)中第二步氢加到COOH生成HCOOH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C.(b)中COF - 367 - CoIII催化更有利于生成HCOOHD.COF - 367 - CoIII有利于生成CO和CH416.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甲酸甲酯(HCOOCH3):CH3OH(g) + CO(g)HCOOCH3(g)在容积固定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铺量CH3OH和CO,测得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点反应速串v正= v逆 B.增大压强甲醇转化率增大C.平衡常数,K(75℃)> K(85℃) D.反应速率:v(c点) < v(e点)17.甲酸常被用于橡胶、医药等工业。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CO和H2O,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途径一未使用催化剂,但途径二与途径一甲酸平衡转化率相同B.ΔH1 = ΔH2< 0,Ea1 =Ea2C.途径二H+参与反应,通过改变反应途径加快反应速率D.途径二反应的快慢由生成的速率决定18.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 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2580230平衡常数/(mol3/L3)5×10421.9×10-5A.升温不利于生成Ni(CO)4(g)B.在25℃时,反应Ni(CO)4(g)Ni(s)+ 4CO(g)的平衡常数为2 ×10-5mol3/L3C.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g);CO(g)浓度均为0.5mol/L则此时V正 > V逆D.在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 = 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mol/L19.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650 ℃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C.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 ℃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总20.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混合放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3A(g)+ B(g)xC(g)+ 2D(g),2min 末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等于0.5 B.A的平衡转化率为40%C..x的值为1 D.A和B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第II部分 非选择题部分21.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配制0.50mol/LNaOH溶液①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 ____ g。②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50mLNaOH溶液和30 mL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仪器A的名称为 _________ :假设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mL,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 4.19J/(g·℃)。为了计算中和热(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②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 __________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③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 _________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已知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液态H2O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3kJ,上述实验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22.某小组利用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通过比较溶液变浑浊的快慢验证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T/KNa2S2O3溶液稀H2SO4溶液c/(mol/L)V/mLc/(mol/L)V/mLa2980.1100.210b3230.1100.210c 0.210 d2980.1100.25(1)请用离子方程式表达Na2S2O3和稀硫酸的反应: _________ 。(2)甲同学通过对比实验a和b,验证 _________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编号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s平均用时/s第1次第2次第3次at1t2t3tab10.19.710.2tb甲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①依据化学反应原理判断平均用时ta_________ tb(填“ < ”,“>” 或 “=”)。②请用Na2S2O3溶液浓度变化表达实验b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忽略洞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3)乙同学通过对比实验a和c,验证Na2S2O3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①乙同学认为实验c的条件为:温度T = _____ K,稀硫酸溶液浓度c = ______ mol/L,稀硫酸溶液的体积V = ____ mL。②乙同学认为只需对比溶液达到相同浑浊程度所需要的时间即可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丙同学认为实验心中Na2S2O3的总量是实验a的2倍,产生硫单质的量也是实验a的2倍,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反应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你认可谁的想法,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丁同学通过对比实验a和d,验证稀H2SO4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丁同学发现实验a的反应速率 > 实验d,从而得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稀H2SO4溶液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是否认同他的结论,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 .如果不认同,还需提出改进方案: _________ (若认同,不用提改进方案)。
23.聚乙烯醇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到产物乙酸甲酯,其催化醇解反应可用于制备甲醇和乙酸己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CH3(l) + C6H13OH(l)CH3COOC6H13(l)+CH3OH(l)已知v正 = k正·x(CH3COOCH3)·x(C6H13OH);v逆 = k逆·x(CH3COOC6H13)·x(CH3OH)其中:v正,v逆为正,逆反应速率;k正,k逆为速率常数;x为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1)反应开始时,已醇和乙酸甲酯按物质的量之比1:1投料,测得348K、343K、338K三个温度下乙酸甲酯转化率(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 所示。该醇解反应的ΔH____ 0(填“ > ”或“ < ”)。348K时,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 __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在曲线①、②、③中, k正- k逆值最大的曲线是_________;A、B、C、D四点中,v正最大的是 _________ ,v逆最大的是 _________ 。(2)343 K 时,己醇和乙酸甲酯按物质的量之比1:1、1:2和2:1进行初始投料。则达到平衡后,初始投料比 _________ 时,乙酸甲酯转化率最大;与按1:2投料相比,按2:1投料时化学平衡常数K 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该醇解反应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下列关于该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 。a.参与了醇解反应,但并不改变反应历程b.使 k正,k逆增大相同的倍数c.降低了醇解反应的活化能d.提高乙酸甲酯的平衡转化率 24.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宣传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防治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是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最重要课题。(1)将CH4催化重整为可用的化学品,对改善环境意义重大。①某科研团队利用Ni - CaO - Fe3O4三元催化剂在850℃下“超干重整”CH4和CO2。已知:反应I CH4(g)+ CO2(g) 2CO(g) + 2H2(g) ΔH=+ 247 kJ/mol反应ⅡCO(g)+ H2O(g) CO2(g)+ H2(g) ΔH =- 41kJ/mol则反应Ⅲ CH4(g)+ 3CO2(g)4CO(g)+ 2H2O(g) ΔH = _________ 。②在容积为1 L的刚性容器中进行“合成气催化重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g)+ CO2(g)2CO(g)+ 2H2(g) , 当投料n(CH4):n(CO2)=1.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ɑ )与温度(T),初始压强(p)的关系如图(1)所示。压强 p1 _________ (填” > “=” 或“< ”下同)p2;当温度为 T3、压强为p1 时,a 点时的v正_______v逆 ;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 CH4、同时加2molN2(N2不参与反应)、在温度为T6,初始压强为p2时反应,该反应的K =_________。图(1) 图 (2)③“合成气催化重整”过程中有副产物碳生成,碳的积累会严重影响催化剂的活性。某研究小组计算和模拟实验表明积碳量(催化剂表面碳的质量与催化剂的质量之比)与投料比、温度的关系如图(2)当投料比n(CH4):n(CO2)= 2.0时,要使积碳量最小,应调节温度为 ____ ℃。(2)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更有助于消除大气污染。NH3催化还原NO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研究发现在以Fe2O3为主的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写出脱硝过程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345678910DAACABDBCD11121314151617181920CDDCDABCBA21.(1)①5.0 ②托盘天平,烧杯,药匙(2)①环形玻璃搅拌器 ②4.0③-53.5kJ/mol ACD22.(1)S2O32-+2H+=S↓+SO2↑+H2O(2)温度①> ②5×10-3mol/(L·s)(3)①T=298 c=0.2 V=10②乙同学正确,因为无论起始S2O32-的量多少,变浑浊生成S的时间相同,消耗S2O32-也相同(4)①若不认同,混合后,实验d中S2O32-的浓度与a不同,未控制变量,改进措施:在d中再加入5ml蒸馏水;②若认同,因为虽然a中c(S2O32-)<d中c(S2O32-),但是va>vc,说明c(H2SO4)才是影响浑浊的主要因素23.(1) ΔH>0 Kx=3.2 ① A C(2)2:1 不变(3)bc24.(1)①ΔH=+329kJ/mol ②p1<p2 v正<v逆 K=4 ③750℃(2)4NH3+6NO5N2+6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