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复习之羁旅思乡诗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复习之羁旅思乡诗 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四问,小组讨论自主完成,课堂练习1,课堂练习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因种种原因,长久寄居(客居)他乡
一、诗人为何会羁留在外?二、何时会有感慨?三 、会有何种情感抒发?四、用何种方式表达?
一、诗人为何会羁留在外?
(结合学历案活动一分析)
1.长期在外地做官2.流离漂泊、居无定所3.久戍边关难以归家
1.节日、时令:2.所叹景物(意象):
中秋、重阳、月圆之日、除夕、日暮
月亮、子规、柳树、明月
鸿雁:鸿雁传书,引发思乡怀人之情。子规(杜鹃):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表达孤独悲伤之意。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梧桐: “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梧桐叶落有飘零之感。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柳:①“柳”、“留”二字谐音,折柳又是汉代惜别的风俗。②多种于檐前屋后,作故乡的象征。③“柳”絮飘忽不定,作遣愁的凭借。船:漂泊之感。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三、抒发诗人何种感情?
(结合学历案活动一和活动三分析)
1.在外做官,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2.羁旅之苦、年华老去、孤独与悲凉 3.独居他乡、宦海沉浮、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4.征夫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
四、用何种方式表达(表达技巧)?
(结合学历案活动四分析)
羁旅诗常见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对写、借景抒情、触景抒情、渲染烘托、以乐景衬哀情、视听结合等。
小组讨论完成学历案活动四中的学习任务,小组代表发言。
村行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本诗是王禹偁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试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②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中两种。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秋思诗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一轮复习:羁旅思乡诗 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羁旅思乡诗,题材二,意象意境P2,学习任务一·先测后学,学习任务三·知识积累,久戍思归,节日思亲,流离孤苦,宦海沉浮,学习任务四·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羁旅思乡诗 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羁旅思乡诗,复习目标,考题讲练,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羁旅思乡诗课件27张,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题材特征,内容标志,思想情感,常用技法,鉴赏方法,鉴赏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