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吨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吨的认识第1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吨的认识第2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吨的认识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参考答案,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 吨的认识  教材例7和例8教学吨的认识、吨与千克的关系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例7分为3个环节,即在生活情景中感知,教材呈现两幅情景图,通过生活实际说明的实际应用,并给出表示吨的符号t让学生了解;在推理计算中认识1=1000千克,结合大米的质量,说明10100千克是1000千克,也就是1,形象具体地引出了1吨以及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1=1000千克;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有多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熟悉的体重作为参照物来比较,丰富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具体感性的认识,并通过推算,加深学生对1=1000千克的认识。例8的呈现形式上与之前的长度单位间的换算相同,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说说换算的方法。9解决与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介绍列表法的运用。呈现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流程,突出一一列举的方法。在观察和交流中指导学生有序思考,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1.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重点】 在情景中感受1吨的质量,丰富体验,建立质量观念。【难点】从列表中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 吨的认识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1=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10千克1袋的大米。【学生准备】 练习卡,学生自己准备的1桶水、1捆书等。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来看看大家了解这些动物有多重吗?(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一只鹦鹉大约重15(  )一只小鸡大约重400(  )一只东北虎约重350(  )一头大象约重5(  )鹦鹉、小鸡、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这里大象的体重选用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大象的质量要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举例说明。(课件出示相应图片)(课件出示教材例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符号t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动物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接下来在用千克表示比较重的物体质量是否合适时,引起学生已有认知的冲突,产生用新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的需要,引出质量单位复习引入:1.填空:9千米=(  ) 1千克=(  )【参考答案】 9000 10002.: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30千克、 35千克、 50千克、 40千克……)如果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像汽车(出示汽车图)、火车(出示火车图),就要用到一个比千克还要大的重量单位1吨的重量有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吨的认识)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作单位的物品很大、很重,激发学生了解有关这个质量概念的现实意义。1.猜体重。你知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估计老师的体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2.创设情景。(出示主题图)你们看谁来了?这天阳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马大哥和鹿老弟相约去游玩,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你们看,他们在讨论什么呢?他们遇到什么麻烦了吗?马大哥要大家一起过桥,但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1,他们不知道1吨有多重,大家能同时过桥吗?3.提出问题。:你认为他们能同时过桥吗?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学生有的认为行;有的认为不行,桥可能会断掉。):从哪里看出桥可能会断掉?预设 生:因为桥边写着限重1:限重1是什么意思呢?预设 生:限重1就是不能超过1吨的意思。超过1吨就会断掉。:1吨又是多重呢?(学生茫然):看来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时过桥,首先要知道1吨有多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板书课题:吨的认识)通过猜体重、过桥活动,为引出即将学习的质量单位做准备。一、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1.思考: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2.(出示教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1000千克。(板书)3.(出示图片)一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重(  )千克,也就是(  )吨。【参考答案】 1000 1利用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吨确实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二、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1.共同体验1吨的质量。每小组准备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质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质量,引导学生推算多少袋有1吨。(课件演示100袋是1)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质量。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等不同的物品。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分组汇报结果。3.巩固练习:教材第32页做一做第2题。引导学生通过推算得出结论。如:两头奶牛是5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水泥2袋是100千克,2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参考答案】 2 10 20 4先由全班共同体验,使学生亲身感知1吨的质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分组体验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日常熟悉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三、吨和千克的换算。1.课件出示教材例84=(  )千克 3000千克=(  )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1吨是1000千克,4吨是41000千克,4=4000千克;1000千克是1,3000千克里面有31000千克,3000千克=3吨。4.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参考答案】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也就是(5000)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11.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1题。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2.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2题。【参考答案】 1.熊猫——80千克 ——6千克 大象——4 ——50 2.  千米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和简单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练习2完成《完全解读》相关习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为了计算方便和实际需要,常常要把吨数改写成以千克作单位的数,或者把千克数改写成以吨作单位的数,进行千克与吨的互化要根据单位间的进率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可以不必写出来。作业1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3题。作业2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吨的认识1=1000千克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新的质量单位,知道1=1000千克,难点是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围绕重难点组织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大象的体重入手,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初步感受和认识吨,认识1吨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不光让学生用眼睛去看,还要亲身去体会,动脑筋去想象,如让学生感受10千克大米的质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质量,引导学生推算多少袋有1吨。学生拎一拎的同时,巧妙地插入关于吨的计算题,让知识活学活用。由于课前能认真钻研教材,预设比较充分。能及时化解学生的不同情况,如让学生背一背的过程,我想学生可能说感受比较轻。我就让他们来猜老师的体重,让学生来抱一抱,说感受。在拎水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说比较轻,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往返拎一拎谈感受。从而体验1吨的实际含义。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在语言上尽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1吨的质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质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这节课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感觉效果仍旧不明显。课堂是学习的平台,也是学生展示的平台,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多在生活中体会,建立吨的表象。 小动物们能同时乘电梯去上课吗?600千克350千克250千克100千克 [名师点拨] 由已知条件可知电梯的载质量是1,1=1000千克可知只要小动物们的体重之和不超过1000千克就可以一起乘电梯。如果小动物们的体重之和超过1000千克,那么就不可以一起乘电梯。[解答] 因为600+350+250+100=1300(千克),1300千克>1000千克=1,所以小动物们不能同时乘电梯去上课。【知识拓展】 在实际应用中,如人乘电梯或乘船等,不仅要考虑人的质量,还要考虑人携带的物品的质量,再与规定质量进行比较。如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1吨的观念吨的认识的教学是一个难点。 是一个离学生的经验比较远的概念,既重又抽象,是很难把握的,如何让学生在头脑中牢固建立1吨的观念?应充分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以直接体验为杠杆,逐步抽象,让学生深入而牢固地建立1吨的观念。一、在生活中认知。教师主动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情景有机联系的切入点,灵活地展开教学,使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同时丰富了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经验。第一,从生活的需要揭示的引入。教学中应先从认识比较重的、大宗的物品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需要一个更大的单位。这样自然地引出了,使学生意识到的产生是来源于生活的需要,生活与数学有密切的联系。第二,基于生活经验建立 的观念。课堂上,教师要安排大量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这些物品的质量,借助想象和推理,让学生感受1吨是个很重的单位,进而逐步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1吨的观念。第三,在生活中应用深化了的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是数学最广泛的应用空间。二、在体验中感悟。体验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吨的认识重在体验。可先让学生亲自抱10千克的大米,获得直接体验,在此基础上推想40袋这样的大米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观念。其一,因体验而生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0千克的安排恰到好处。力气小一点的学生,抱不动10千克的质量,或只能抱起一点点;力气大一点的,虽能抱起来,却要比较吃力。不同的学生感觉大不相同,体验丰富而生动,充满了个性化,这就使课堂变得富有活力和生机,充满张力。其二,因体验而深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抱大米的体验中不仅获得了直接的感性经验,而且获得了另外一种学习方式——体验性学习,这就使本课的教学超越了这节课的界限,为学生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任何教学都要承担传承文化的重任,数学课也不例外。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学习知识,提高思想,升华感情。首先利用精选的教学内容,精致的教学语言以及恰当的幽默点缀,使课堂时刻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课堂上学生精神放松,思维活跃,不仅增长知识,也可以感受到数学的生动与有趣。其次,教师应适时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奥秘;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体会到教师的苦心,对教师的情感得到升华,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一次愉快的旅行。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达标训练,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加强练习,归纳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