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初读古诗,把握大意,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江南春》
难点名称
通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德鉴赏能力,因为这高于六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通过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情景导入
1、在这个单元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无穷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样的,北方的春天与南国的春季风格迥异,那么在诗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古代诗人看到如此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许多赞美四季美景的诗。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解题。
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课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
3、了解作者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山行》《清明》等。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读准读通。
(1)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准生字“郭”的读音。“莺”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视频范读。
(2)教师范读。
3.把握古诗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注释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
(2)说说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
1.出示古诗。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莺啼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寺庙 楼台 烟雨)
3.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绘。
(1)第一、二句: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
(2)第三、四句: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4.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5.话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前两句写今,抓住了黄莺、绿树、红花、水乡、山城、酒旗、春风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后两句是雨景怀古,通过对“寺”“楼台”“烟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哀愁,望着这充满历史悠远感的烟雨迷蒙之景,作者不禁心生感慨: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院和楼台,还有多少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
小结
同样的景色在不同作者的心中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让作者们写出内容迥异却各有特色的诗篇。同学们在读诗时应学会品出作者不同的情感,诗歌不同的美。正如那句非常熟悉的话“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平时也应多观察、多思考,在写作中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行细致的描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 古诗三首江南春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解题,初读古诗,把握大意,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江南春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创境,导入新课,新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