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扬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全)及答案(九科)
2022扬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扬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8°N,111,帽状云常出现在,下图中符合帽状云形成原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扬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高三地理2021.11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山西陶寺古观象台(35.8°N,111.5°E)由13根呈圆弧状排列的夯土柱组成(如图1).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可以确定节气。考古队绘制了观测模型示意图,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如图2所示)。读图完成1~3题。1.从古观象台观察到日出方位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A.昼夜更替 B.地球公转速度 C.太阳高度 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以观测者为中心,古观象台夯土柱的布局可能是3.日出方位从第2缝到第3缝期间,当地A.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B.昼夜长短差值变小 C.日落时刻逐渐提前 D.日落方位变为西北四川省新龙县的红山丹霞地貌,海拔在4200-5100m之间,由古近纪时期的陆地湖相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构成,赤壁丹崖广泛发育,还形成了方山、峰丛、石柱、石墙、石洞等地貌。图3为该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图中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侵入体一三叠纪地层一古侵蚀面-古近纪地层-断裂B.三叠纪地层-侵入体一古侵蚀面一古近纪地层-断裂C.三叠纪地层一侵入体一古侵蚀面-断裂-古近纪地层D.三叠纪地层-古侵蚀面一侵入体-断裂-古近纪地层5.该地区多沟谷发育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热量充足,生物风化作用强 B.地势落差大,崩塌作用强C.断裂带岩层破碎,风化侵蚀作用强 D.海拔较高,冰川侵蚀作用强帽状云是自然界的一种奇异现象,云层像一顶帽子不偏不倚地“戴”在山顶上。气流上升到峰顶,在周围气流很稳定的条件下会形成帽状云。图4为帽状云景观图,读图完成6~7题。6.帽状云常出现在A.晴朗的夜晚 B.晴朗的白天 C. 阴雨的白天 D.阴雨的夜晚7.下图中符合帽状云形成原理的是1979年某考察队对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进行植被取样调查(如图5所示),发现植被以多年生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其中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2015年对取样带重新调查发现灌木严重退化,草本植物入侵。读图完成8~10题。8.与甲处相比,影响乙处积雪厚度较大的因素是A.气温 B.海拔 C.坡度 D.坡向9.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的特点可反映当地A.昼夜温差大 B.日照时间短 C.冰川广布 D.风力强劲10.近年来灌木严重退化,草本植物入侵的原因可能是A.病虫害增加 B.土壤肥力提高 C.大气降水增多 D.土壤水分减少图6为西部非洲植被分布与动物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气流③的风向及性质是A.西南风 湿润 B.西南风 干燥 C.东南风 湿润 D.东南风 干燥12.甲、乙、丙地区地带性植被依次是A.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热带荒漠 B.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C.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D.热带雨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浮游植物群落受洋流、海水温度和营养盐影响较大,图7示意挪威一格陵兰海洋流分布。读图完成13~14题。13.P、Q、M、N海域中、浮游植物丰富的海域及原因是A.P处,径流汇入多 B.Q处,上升流旺盛C.M处,寒暖流交汇 D.N处,海水温度低14.受洋流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A.水汽丰富多海雾 B.海面全年封冻C.污染物易向南扩散 D.船舶航行顺风顺水图8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某地一次自然灾害过程进行评估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本次灾害和评估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判断正确的是A.寒潮一遥感 B.地震-遥感 C.泥石流一地理信息系统 D.台风一地理信息系统16.甲最可能是A.坡面堆积 B.坡面径流 C.坡面下渗 D.坡面朝向表1为我国第六次(2010年)和第七次(202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据此完成17~18题。表117.2010-2020年期间A.0-14岁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 B.15-59岁人口数量逐渐增多C.≥60岁人口数量变化最明显 D.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缓慢18.据表中数据推测,中国A.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 B.人口地区分布趋于平衡C.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 D.城市化进程处于成熟阶段由于居住外迁或产业外迁引起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改变,造成职住分离,增加了城市通勤成本。图9示意我国某超级城市工作日某时段人口流动方向和数量。读图完成19~21题。19.除中心城区外,住宅区主要集中在该城市的A.东部和南部 B.南部和西部 C.西部和北部 D.北部和东部20.图示时段最可能是A.8:00-9:00 B.12:00-13:00 C.18:00-19:00 D.21:00-22:0021.据图推断,M线东段终点最可能是大型A.商业综合体 B.物流中心 C.游乐中心 D.航空港图10为2017年西安和成都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据此完成22~23题。22.与成都相比,西安A.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信息和交通更畅通 C.资金技术实力雄厚 D.经济辐射能力更强23.为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经济辐射力,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B.控制周边城市发展速度C.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提高西安市的行政等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华西秋雨属于地方性天气现象,一般从9月持续到11月前后。华西秋雨多集中在川渝、云贵及周边区域,在多股气流共同作用下形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描述了华西秋雨的天气特征。材料二 2021年8月22日四川省开始进入华西秋雨期,与常年相比秋雨强度偏大,结束时间偏晚。图11为华西秋雨范围及成因示意图。(1)简述今年四川省华西秋雨期的降水特征。(6分)(2)据图分析华西秋雨的主要成因。(6分)(3)运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巴山多夜雨”的原因,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用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6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图12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材料二 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是内蒙古最大的湖泊,其可通过额尔古纳河汇入黑龙江。近年来面积萎缩,水位不断下降。(1)描述MN沿线等雪期线的分布特征,分析MN沿线地形分布特点。(6分)(2)判断额尔古纳河主要汛期并说明理由。(6分)(3)简述近年来呼伦湖面积变化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6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西昌市(27.9°N)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境内有汉、彝、回、藏等多个民族。近年来,西昌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等称号,城市建设、工农业生产以及旅游业发展快速。材料二 图13为西昌市周边区域简图,图14为西昌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1)据图描述西昌市气温特征,并分析主要原因。(6分)(2)西昌市南部工业区布局较合理,试简述理由。(6分)(3)近年来很多外地人选择在西昌市安家落户,你赞同吗?请表明观点并简述理由。(6分) 高三地理答案说明:1.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类题型,请按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评分。在综合题中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近的,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所分配的分数。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ABBCBCCDDA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 答案CACADACADB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24.共18分题号分值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6分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强;降水量较大;多夜雨(任答3点得6分)(2)6分来自较低纬度(南海或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着副热带高压西侧(西北侧)北上(2分),与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相遇(1分),形成锋面雨(1分);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2分)(3)6分夜晚山坡降温快,(1分)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1分)谷底暖湿空气上升冷却,(1分)易成云致雨(1分) 箭头: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2分)。 25.(18分)题号分值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6分分布特征: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或东西两侧向南凸出)(2分)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两侧地区,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比东西两侧短(2分);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分)(2)6分春汛、夏汛(2分)理由:纬度较高,积雪期长,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补给量大(2分);夏季降水较多,雨水补给量较大(2分)(3)6分湖泊面积萎缩,水位下降;含盐量增加;湖泊水质变差;水生生物减少,生态功能减弱(任答3点得6分) 26.(18分)题号分值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6分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2分)冬季:纬度较低,北有山地阻挡冬季风,气温较高;(2分) 夏季:因海拔较高,降水较多,气温较低(2分)(2)6分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对城市的水源地污染较小;(2分)有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利;(2分)离城区距离较远,地价低(2分)(3)6分赞同。理由: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经济发展较快;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任答3点得6分)不赞同。理由:地处西南边陲,位置偏僻;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概率大;经济相对落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任答3点得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此时甲地5760米高度的风向是,与乙地垂直气流运行状况相似的是,此时乙地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此时甲地5760米高度的风向是,与乙地垂直气流运行状况相似的是,此时乙地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