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物理复习第14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精讲课件

    中考物理复习第14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精讲课件第1页
    中考物理复习第14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精讲课件第2页
    中考物理复习第14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精讲课件第3页
    中考物理复习第14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精讲课件第4页
    中考物理复习第14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精讲课件第5页
    中考物理复习第14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精讲课件第6页
    中考物理复习第14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精讲课件第7页
    中考物理复习第14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精讲课件第8页
    还剩4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第14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精讲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第14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精讲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扫描,声音的特性,传播过程,×108,入射角,反射角,杂乱散漫,对称性,重点突破,诊断自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2)特点: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传声未停止。(3)传播:a.形式:以______的形式传播。b.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的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真空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4)声速:a.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___________。b.影响因素: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c.声速的比较:一般情况下,v气体____v液体____v固体。2.人耳如何听到声音(1)人耳的构造
    (2)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a.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后撞击鼓膜,使其振动;b.鼓膜振动带动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传入耳蜗;c.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觉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
    4.噪声(1)概念:a.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其波形杂乱无章。b.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2)在声学上,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
    (3)噪声的控制:a.防止噪声产生,即在_________处控制。如禁鸣喇叭、摩托车的消声器、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手机静音等。b.阻断噪声传播,即在___________中减弱。如安装隔声板、门窗安装双层玻璃、交通道路旁的“绿化带”等。c.阻止噪声进入人耳,即在______处减弱。如戴防噪声耳罩、捂住耳朵等。
    1.白光:白光是多种单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混合而成的复色光。2.物体的颜色与被照光之间的关系: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光,其他颜色的光均被吸收。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1.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举例: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立竿见影。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__________米/秒,光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c>v空气>v水>v玻璃。
    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_________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经过入射点O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________,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γ叫做_______。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2)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分界面同侧。(3)反射角______入射角。注意:要抓住一面、一点、两角、三线,即镜面,入射点,反射角和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特别提醒】注意定律中的因果关系: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反射光线是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叙述反射定律时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5.生活中的反射现象:水中倒影、通过平面镜观察物体、潜望镜的应用、光污染等。
    1.成像原理:由于光的________而成像。2.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2)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3)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具有_________;(4)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3.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可以成像;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如可用平面镜制成潜望镜。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等。光的反射现象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如平面镜成像、倒影等。
    例1 2020年6月21日,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环食!邵阳市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一天文奇观,拍下了各种精彩瞬间,如图是某市民所拍摄的图片。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发生了(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D.光的直线传播
    变式1 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C.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对器材选择和实验操作的原因要理解。如选择透明茶色玻璃为能更好地成像并能观察像的位置,选择薄玻璃是让两侧的像尽可能地重叠,选择同样两个物体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要求玻璃片垂直放置于水平面是为了使像在水平方向上视线重叠。
    例2 (2021,温州)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变式2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1.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介质
    2.(2021,宁波)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1)如图所示,用鼓锤分别重敲和轻敲鼓面,铜鼓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同时可以通过乒乓球反弹的高度,来显示出鼓面振动的情况。通过实验可知:鼓面振动的________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2)为了便于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科学上引入了光线的概念,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为了形象地表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的强弱和方向,科学上引入了__________的概念,实际上它也并不存在。
    3.(2021,金华)“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我们能看见水中的鱼,是因为(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4.(2020,金华)由于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5.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6.下列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7.(2021,丽水)周末,小科一家到瓯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8.(2021,宁波)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1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 cm。(1)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2)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_____方。(3)预测2021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 cm______(选填“大”或“小”)。
    9.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A.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
    10.(2020,衢州)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11.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A.竖直上移玩具鸟 B.竖直下移平面镜C.人向平面镜靠近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12.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当入射角为40°时,反射角为____。(2)小金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的ON向后转动,在纸板F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_______,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F绕ON向后转动后反射光线和纸板F不在同一个平面
    (3)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
    13.(2020,宁波)如图所示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平面镜)。(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2)小朋友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________(选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
    1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并得到相应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次实验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将AA′、BB′、CC′连接,标明垂足,分别测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记录;分析数据后发现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处理方法合理即可)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实验原理及器材1.实验装置2.实验原理:光的________
    3.等效替代法①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用未点燃的蜡烛B代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探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时,用未点燃的蜡烛B代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主要器材及其作用(1)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________。(2)选两根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a.确定像的________;b.比较_________的大小关系。
    (3)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薄玻璃板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二、实验设计与实施1.实验步骤的补充、排序(1)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拿一支与点燃蜡烛完全相同的_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像与物完全重合。(2)验证平面镜成虚像的操作: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B,看在光屏上是否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2.多次进行实验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板透明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使得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分析现象,总结结论:像虚实、大小判断。2.分析数据,总结结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判断。四、交流与反思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应在较暗环境下进行。2.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_________放置,确保像与物能够在水平桌面上完全重合。3.观察像的大小时,应在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4.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使像与物完全重合的原因:玻璃板与桌面没有________放置。
    5.看到两个像(重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测得蜡烛和像到平面镜距离不相等的原因:a.玻璃板______;b.刻度尺读数有_______。7.蜡烛燃烧时间较长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板太厚,玻璃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
    【例】  (2021,嘉兴)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表。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并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相关课件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声和光第2讲光现象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声和光第2讲光现象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图解物理,实像与虚像,看不见的光,考法1,考法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声和光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声和光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图解物理,近视眼和远视眼,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1透镜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声和光第1讲声现象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声和光第1讲声现象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单元声和光,第1讲声现象,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图解物理,考点二声音的特性,考点四声音的利用,考法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