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 (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09《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09《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共10页。
考点规范练九 文言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题。《苏氏文集》序[宋]欧阳修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相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有删改)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近而贵远 忽:忽视。B.晏然无事 晏:平安。C.至废为民 废:残废。D.子美之齿少于予 齿:年龄。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太傅,官名。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明史·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唐代科目中以进士最重要,参加礼部考试之人都可称进士。考试合格者,赐进士及第,其后又有“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的名义。C.大理,即大理寺,官署名,是中央审判机关。初设于北齐,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为“三法司”。大理评事为大理寺的最高长官。D.长史,职官名,其掌管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长史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秘书长或幕僚长,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B.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C.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D.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在他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文章就已流传于天下,即使他的仇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文章的光芒。B.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一百多年后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古文就又兴盛起来。C.苏子美为文有个性思想,见解独特,与众不同,在当时文坛“时文”风行之时,他不为所动,坚持写古体诗文,被当时很多人非议、嘲笑。D.苏子美因“酒食之过”遭弹劾而被罢官,后来任湖州长史,不久死去;而当时被指名受排斥的人被保全,得到了荣耀恩宠,并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2)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3)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题。 李继昌,字世长。初,父崇矩与太祖同府厚善,每太祖诞辰,必遣继昌奉币为寿。尝畀弱弓轻矢,教以射法。建隆三年,荫补西头供奉官。太祖欲选尚公主,崇矩谦让不敢当,继昌亦自言不愿。崇矩亟为继昌聘妇,太祖闻之颇不悦。开宝五年,继昌迁如京副使。后入为东头供奉官,监大名府商税,岁课增羡。会诏择廷臣有劳者,府以名闻。至道二年,蜀贼平,余党颇啸聚,拜峡路二十五州军捉贼招安都巡检使。贼酋喻雷烧者,久为民患,以金带遗继昌,继昌伪纳之,贼懈不设备,因掩杀之。咸平三年,王均乱蜀,与雷有终、上官正、石普同受诏进讨,寨于城西门。贼忽开城伪遁,有终等各以所部径入,继昌亟止之,不听,因独还寨。贼果闭关发伏,有终等仅以身免。继昌按堵如故,所部诸校闻城中战声,泣请引去。继昌曰:“当俟主帅命。”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继昌入城,严戒部下,无扰民者。获妇女童幼置空寺中,俟事平遣还其家。继昌急领兵追贼至资州,闻均枭首乃还。大中祥符元年,进秩东上门合门使。俄以目疾求归京师。少愈,令枢密院传旨,将真拜刺史。继昌以疾表求休致。未几,改右骁卫大将军。其子遵勖,尚万寿长公主。天禧初,主诞日,邀继昌过其家,迎拜为寿。帝知之,密以器币、珍果等赐之。二年冬,卒,年七十二。继昌为治尚宽,任峡路时,与上官正联职。正残忍好杀,尝有县胥护刍粮,地远后期,正令斩之,继昌徐为解贷焉。郑伸者,早死,其母贫饿,尝诣继昌乞丐,家人竞前诟逐。继昌召见,与白金百两,时人称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六》,有删改)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崇矩与太祖同府厚善 善:友善,交好。B.必遣继昌奉币为寿 币:礼物。C.以金带遗继昌 遗:赠送。D.继昌徐为解贷焉 贷:贷款。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寨于城西门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闻均枭首乃还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俄以目疾求归京师 具告以事D.密以器币、珍果等赐之 填然鼓之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尚,指被选中与公主婚配。据《宋史》载,驸马尚公主后,在家族中会提高一个辈分,与父亲同辈。B.开宝,是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由汉武帝首创,之后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C.主帅,是统率军队的最高将领,其麾下辅佐的副将称“裨将”。“三个臭皮匠”是对“裨将”的谐音讹传。D.休致,指官员致仕退休,官员可因年老或身体原因主动请辞,休致后仍然可能被朝廷重新起用。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B.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C.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D.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继昌忠于职守,不临阵脱逃。在平定王均叛乱时,他不因主帅身陷困境而率部逃脱,仍然等候帅令调遣。B.李继昌足智多谋,打消贼人戒备。叛贼首领喻雷烧用金带行贿,继昌假意收下,使贼人放松警惕,后为民除患。C.李继昌为政有方,宽严兼济。他严苛执法,使大名府税收增加;他宽厚待下,使护送粮草误期的县胥免遭一死。D.李继昌深得圣心,颇为皇帝倚重。他以目疾求归,稍有好转就被委以重任;得知他赴公主寿宴,皇帝特意恩赏。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诏择廷臣有劳者,府以名闻。(2)继昌入城,严戒部下,无扰民者。获妇女童幼置空寺中,俟事平遣还其家。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题。豫让①论[明]方孝孺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告,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面见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选自《古文观止》)注①豫让:春秋战国间晋国人,为晋卿智伯家臣。赵、韩、魏共灭晋后,豫让为给智伯报仇,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随后自杀。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光百世,照耀简策 策:史籍,典籍。B.济国之士也 济:救助,拯救。C.当伯请地无厌之日 厌:满足。D.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 陈:陈述。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3.作者认为士君子应“竭尽智谋,忠告善道”,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他这一态度的一句是( )A.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B.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C.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D.谆切恳告,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B.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C.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D.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豫让因为舍身为主报仇而被视为忠义之士,历来为人所颂扬。作者作翻案文章,认为豫让不能帮助智伯弭祸于未然,其行为算不上忠。B.作者列举了段规、任章、郄疵等人的例子,用实例论述了人主既以国士之礼待士人,士人就该为人主“扶危于未乱之先”的道理。C.作者认为,真正的忠义应该表现在诱导君主“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必要时以死进谏,促使君主悔悟。D.作者只是就豫让之死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评说,而不是全盘否定这个人物。最后一段中,作者又把豫让和那些厚颜无耻之徒进行了比较,说明他们之间有着根本的不同。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2)国士之报,曾若是乎?(3)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侬智高反南方,出入十有二州。十有二州之守吏,或死或不死,而无一人能守其州者,岂其材皆不足欤?盖夫城郭之不设,甲兵之不戒,虽有智勇,犹不能以胜一日之变也。唯天子亦以为任其罪者不独守吏,故特推恩褒广死节,而一切贷其失职。于是遂推选士大夫所论以为能者,付之经略,而今尚书户部侍郎余公靖当广西焉。寇平之明年,蛮越接和,乃大城桂州。其方六里,其木、甓、瓦、石之材,以枚数之,至四百万有奇。用人之力,以工数之,至一十余万。凡所以守之具,无一求而有不给者焉。以至和元年八月始作,而以二年之六月成。夫其为役亦大矣。盖公之信于民也久,而费之欲以卫其材,劳之欲以休其力,以故为是有大费与大劳,而人莫或以为勤也。古者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礼失,则夷狄横而窥中国。方是时,中国非无城郭也,卒于陵夷、毁顿、陷灭而不救。然则城郭者,先王有之,而非所以恃而为存也。及至喟然觉寤,兴起旧政,则城郭之修也,又不敢以为后。盖有其患而图之无其具,有其具而守之非其人,有其人而治之无其法,能以久存而无败者,皆未之闻也。故文王之兴也,有四夷之难,则城于朔方,而以南仲;宣王之起也,有诸侯之患,则城于东方,而以仲山甫。此二臣之德,协于其君,于为国之本末与其所先后,可谓知之矣。虑之以悄悄之劳,而发赫赫之名,承之以翼翼之勤,而续明明之功,卒所以攘戎夷而中国以全安者,盖其君臣如此,而守卫之有其具也。今余公亦以文武之材,当明天子承平日久,欲补弊立废之时,镇抚一方,修捍其民,其勤于今,与周之有南仲、仲山甫盖等矣,是宜有纪也。故其将吏相与谋而来取文,将刻之城隅,而以告后之人焉。至和二年九月丙辰,群牧判官,太常博士王某记。(选自《王安石散文选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特推恩褒广死节 褒:褒扬。B.而人莫或以为勤也 勤:愁苦。C.则夷狄横而窥中国 窥:偷看。D.卒所以攘戎夷而中国以全安者 攘:排除。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大夫,古代指官僚阶层,也指有地位有声望的读书人。B.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匈奴的别称,含有轻蔑之意。C.古代纪日除了序数纪日法,还有干支纪日,如“九月丙辰”;有月相纪日,如“晦”“朔”等。D.太常,官职名,是朝廷中专掌祭祀礼乐的官员,后代也称太常寺卿。太常博士是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侬智高反叛,南方十二州失守的情况,说明建城郭、练兵甲的重要,为后文的议论张本。B.作者引周文王、周宣王君臣相得、同心守国的故事,目的在于说明只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国家才能长治久安。C.作者认为,城郭为设险故守之需,故不可缺;而礼乃无形之城,对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更不能忽视。D.作者称赞余靖镇抚一方之功,并将其与周之贤臣南仲、仲山甫相比。这也是作者欣然命笔的主要原因。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寇平之明年,蛮越接和,乃大城桂州。(2)盖公之信于民也久,而费之欲以卫其材,劳之欲以休其力。(3)镇抚一方,修捍其民,其勤于今,与周之有南仲、仲山甫盖等矣。
答案:一、1.C 解析:C项,废:削除,罢免。2.A 解析:A项,都是介词,把。B项,助词,……的样子/代词,这样。C项,副词,加强感叹语气/代词,代自己。D项,动词,写作/介词,被。3.C 解析:C项,评事为大理寺属官,大理寺长官为大理寺卿。4.A 解析:根据句意,“同时饮酒得罪之人”中间不应断开,“不幸死矣”中间也不宜断开。5.B 解析:宋朝兴起后,又过了近百年,古文才又兴盛起来。6.(1)(虽然)它在某一时期被遗弃,(但)在后世一定有人收藏它并把它当作珍宝。(2)如果有了那样的人,又幸运地赶上生活在太平时代,世人难道可以不为此重视他并爱惜他吗?(3)后来皇上担忧“时文”的弊端,下诏书劝勉学写文章的人要学习古文传统。参考译文 我的友人苏子美去世后四年,我才在太子太傅杜公的家中得到了他一生文章的遗稿,我收集整理这些文章,把它编为十卷。苏子美是杜公的女婿,我便把苏氏文集归还给杜家,并告诉杜公说:“这些文章就是金玉啊。即使抛弃埋没在粪土之中,也不会消融腐蚀。(虽然)它在某一时期被遗弃,(但)在后世一定有人收藏它并把它当作珍宝。虽然它被埋没而没有问世,然而它的精神和光芒已经常常自动地放射显现出来,外物也不能掩盖它。所以,正当作者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他的文章已经在天下流传;即使他的仇人,以及曾经出力排挤他要把他置于死地的人,对于他的文章,也不能有丝毫损毁掩盖。大凡人情,忽视眼前的却重视久远的,苏子美困窘地生活在今天,文章还如此受人重视,在将来不再被压抑的时候,他的文章该会怎样呢?”我曾经考察前代文章、政治的兴盛衰败情况,对唐太宗时天下大治,接近三代圣王的兴盛,但文章却不能革除五代沿袭下来的风气感到奇怪。后来过了一百多年,韩愈、李翱这一类人出现,此后元和时代的文章才恢复了古文的传统。唐朝衰弱,战乱不息,又过了一百多年大宋兴起,天下统一,平安无事。又过了将近百年,古文才在今天兴盛起来。自古以来太平的时代少,混乱的时代多,幸而时代太平了,但文章或不能纯正精粹,或过了很久还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什么如此困难呢?难道不是因为难以得到那能够振兴文风的人才吗?如果有了那样的人,又幸运地赶上生活在太平时代,世人难道可以不为此重视他并爱惜他吗?可叹我的好友子美,因为一顿酒饭的过错,以致被削职为民,流落外地死去;这真是值得叹息流泪,而且替当代那些应该乐于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的担任要职的仁人君子们感到可惜啊!苏子美的年龄比我小,可是我学习古文反而在他之后。天圣年间,我被主考官取为进士,看见当时学习写文章的人,追求文辞声调对偶和摘取古人文句,称之为“时文”,还以此相互夸耀推崇。而唯独子美跟他哥哥苏才翁、参军穆伯长,写作古体诗歌和杂文,当时人们都对他们大加讥笑,可子美却不顾及这些。后来皇上担忧“时文”的弊端,下诏书劝勉学写文章的人要学习古文传统,从此那股风气才慢慢消失了,学写文章的人也逐渐趋向古文了。唯独苏子美在全社会都不写古文的时候写古文,他从始至终坚守自己的主张,不被世俗的追求舍弃牵制,可以称得上是见解独特、与众不同的人啊。苏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便被免职,后来任湖州长史而死,享年四十一岁。他体格相貌奇特雄伟,远看他感到高不可攀,但一接近他就感到和蔼可亲,时间越久越觉得他值得爱慕。他才能虽然很高,但人们也不太嫉妒他,那些人攻击他驱逐他,意图不在子美身上。依靠皇上聪明仁圣,凡是当时被指名受排斥的人,都被保全下来了,现在都得到了荣耀恩宠。即使那些与子美同时饮酒而获罪的人,大都是一时的杰出人物,现在也被招纳任用,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可是唯独子美不幸死了,难道不是他的命不好吗?悲痛啊!二、1.D 解析:D项,贷:宽恕。2.A 解析:A项,均为介词,在。B项,才/竟然。C项,介词,因为/介词,把。D项,代词,他/衬字,无实在意义。3.B 解析:B项,“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有误,皇帝的年号不一定只有一个。4.A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根据语意,“千级”是“斩首”的宾补,不应分开,排除B、D两项;“驰”,车马等奔跑、快跑,这里修饰“报”,“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这里是两句,一是雷有终的文书到了,一是调李继昌驻兵雁桥门,所以在“徙”前应断开,排除C项;故断为: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5.C 解析:C项,他严苛执法, 有误,文中没有依据,从“为治尚宽”可看出,他治理地方崇尚宽厚。6.(1)正赶上皇帝下诏选拔有功劳的朝廷大臣,府中把他的名字报上去。(2)李继昌入城,严格告诫部下,没有人骚扰百姓。俘获的妇女儿童安置在空的寺院中,等事态平稳后放他们回家。参考译文 李继昌字世长。起初,他的父亲李崇矩与宋太祖在同一官署亲密友善,每逢太祖生日,必定派遣李继昌奉献礼物祝寿。(太祖)曾给他软弓轻箭,教他射箭。建隆三年,因庇荫补为西头供奉官。太祖想要选他娶公主为妻,李崇矩谦让不敢当,李继昌自己也说不愿意。李崇矩急忙为李继昌订婚,太祖听到此事,很不高兴。开宝五年,李继昌提升为如京副使。后来入朝为东头供奉官,监大名府商税,年赋税收入增加,有盈余。正赶上皇帝下诏选拔有功劳的朝廷大臣,府中把他的名字报上去。至道二年,蜀地贼寇平定,余党聚集,朝廷授继昌为峡路二十五州军捉贼招安都巡检使。贼军首领喻雷烧,长期成为百姓的祸患,他把金带送给李继昌,李继昌假装收下,贼军没有设防,因而袭击消灭他们。咸平三年,王均在蜀地叛乱,李继昌与雷有终、上官正、石普一同受诏进军讨伐,在城西门设立营寨。贼军忽然打开城门假装逃走,雷有终等人各率所辖人马直接入城,李继昌发觉,急忙制止,他们没有听从, 因而李继昌独自返回营寨。贼军果然关闭城门出动伏兵,(官军全军覆没),雷有终等人仅仅自身得免于难。李继昌按兵不动,部下将校听到城中作战的声音,哭着请求撤退。李继昌说:“应当等候主帅的命令。”当天晚上,雷有终派人快马送来文书,调李继昌驻兵雁桥门。三月,攻克弥牟寨,斩首千级,王均逃走。李继昌入城,严格告诫部下,没有人骚扰百姓。俘获的妇女儿童安置在空的寺院中,等事态平稳后放他们回家。李继昌迅速率军追击贼军到资州,听到王均被斩首才返回。大中祥符元年,升官级为东上门合门使。不久因眼病请求返回京城。稍稍痊愈,皇上命令枢密院传旨,打算任命李继昌为刺史。李继昌因病上表请求退休。不久,改任为右骁卫大将军。其子李遵勖,娶万寿长公主。天禧初年,公主生日,邀请李继昌到家中,迎接礼拜祝寿。皇帝得知此事,悄悄用器币、珍奇果品等赏赐给他。二年冬,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李继昌治理崇尚宽厚,任峡路时,与上官正共事。上官正残忍好杀,曾经有县吏护送粮草,路远超过期限,上官正下令把他斩首,李继昌慢慢为他开脱得到宽恕。有郑伸其人,早死,他的母亲贫穷饥饿,曾经到李继昌那里乞讨,家人争着上前辱骂驱赶。李继昌召她相见,给予白银百两,当时的人都称赞他。三、1.D 解析:D项,陈:陈列,贡献。2.C 解析:C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介词,在/介词,比。B项,介词,用、拿/连词,来。D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3.B 4.A5.B 解析:人主并未以国士之礼待这三人。6.(1)我做的事情都特别难,我是要用这种做法使天下后世做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2)国士的报答难道能像这个样子吗?(3)用国士的标准来评价豫让,豫让本来就不足以担当。参考译文 士人君子要建立功名,侍奉君主,既然被称作知己,那就应当竭尽智谋,诚恳地加以劝告,巧妙地加以开导,在祸患还未显露时就消除它,在动乱发生之前保持社会的安定,使自己不受损害,君主没有危险。活着是著名的忠臣,死后做高尚的鬼魂,事迹流芳百世,照耀史册,这才是值得赞美的。如果遇到知己,不能拯救危难于动乱之前,而在事情失败之后才去献身自尽,沽名钓誉,迷惑世人,夸耀于社会,这在君子看来,都是不足取的。我曾经以这个原则评论过豫让。豫让做智伯的家臣,等到赵襄子杀了智伯,豫让为他报仇,名声显赫,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没有一个不知道他是忠臣义士的。唉!豫让的死当然可以称为忠了,可惜,在怎样死的方式上还有不忠的表现。为什么呢?看他漆身改变外貌,吞炭改变声音,对他朋友说:“我做的事情都特别难,我是要用这种做法使天下后世做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这能说他不忠吗?等看到他连续三次跳起来,用剑来刺赵襄子的衣服,赵襄子责备他不为中行氏而死,却单单为智伯而死。豫让回答说:“中行氏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就要像一般人那样去报答他;智伯把我当国士对待,所以我就要像国士一样报答他。”就此而论,豫让就有不足之处了。段规侍奉韩康子,任章侍奉魏献子,并没有听说待他们如同国士,可是段规、任章却尽力劝说他们的主人顺从智伯的无理要求,割给智伯土地,使他志气骄盛,从而加速他的灭亡。郄疵侍奉智伯,智伯也没有待他如同国士,可是郄疵却能洞察韩、魏的企图来劝谏智伯。虽然智伯不采纳他的意见以至于灭亡,但是郄疵的智谋忠告,已经是无愧于心了。豫让既然自己认为智伯待他如同国士了,所谓国士,是为国家济困扶危的人。当智伯对土地贪得无厌之日,放纵情欲、荒淫暴虐之时,作为豫让,正应竭力来尽自己的职责,诚恳地劝谏自己的主人说:“诸侯大夫应各自安心守着自己分内的土地,不要互相侵夺,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如今,无缘无故地向人家索取土地,人家不给,就产生忿恨之心;人家给了,就产生骄横之心。忿恨必然会引起争斗,争斗必然会失败;骄横必然傲视一切,傲视一切必然导致灭亡。”非常耐心诚恳地劝谏,一次不听,再来第二次,第二次不听,再来第三次。第三次劝谏还不听从,再把那伏剑而死的行动安排在这个时候。这样一来,智伯虽然顽固愚昧,但受至诚之心的感动,也许会重新醒悟,从而与韩、魏讲和,解除赵国的围困,保全智氏的宗族,使他们能香火不断,延续不绝。假如这样,豫让虽死犹生,难道不胜过斩衣而死吗?但豫让在那时,竟至连一句开导主人、使他醒悟的话都没说,看着智伯的危亡,就像越人远远地看秦人的肥瘦一样。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的报答难道能像这样吗?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这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这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虽然这样,用国士的标准来评价豫让,豫让本来就不足以担当;可是那些早晨还是仇敌,晚上就变成了君臣,厚着脸皮扬扬自得的人,他们又都是豫让的罪人了。唉!四、1.C 解析:C项,窥:窥伺,图谋侵略。2.A 解析:A项,均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B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C项,代词,这样/代词,他。D项,介词,把/介词,凭。3.B 解析:B项,解说错误。“四夷”,古代是对华夏族以外的四方少数民族,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4.B 解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错。5.(1)平定叛乱的第二年,蛮越互相往来,和平共处,就大规模地修建桂州城。(2)余靖获得老百姓的信任也很久了,让百姓出钱时想着保护他们的财产,让他们服劳役也想着休养他们的体力。(3)(他)镇守安抚一方区域,治理护卫那里的百姓,他现在勤勉,与周朝南仲、仲山甫等同。参考译文 侬智高在南方反叛,先后攻破十二州。十二州守卫的官吏,有的死有的没死,却没一个人能守住他们的州城,难道是他们的才能都不能胜任吗?不设置城郭,不准备好装备,即使有智谋勇气,还是不能抵挡一旦发生的变故。天子也认为承担(城破)罪责的不仅仅是守卫的官吏,因此特别施恩惠,表扬那些为守节义而死的人,而且完全宽恕了他们的失职行为。于是就推举选拔士大夫所评论认为有才干的人,让他们策划处理(这些事情),而那时尚书户部侍郎余靖主政广西。平定叛乱的第二年,蛮越互相往来,和平共处,就大规模地修建桂州城。桂州城方圆六里,建城所用的木头、砖、瓦、石头的材料,用个来计数,达到四百多万。所用的人力,用工时来计算,达到十多万。所有用来守城的器具,没有需要而不给予的。从至和元年八月开始修建,到第二年六月建成。这徭役的规模也是很大的了。余靖获得老百姓的信任也很久了,让百姓出钱时就想着保护他们的财产,让他们服劳役也想着休养他们的体力,因此修城花费很多,徭役规模很大,但是没有一个人认为是劳苦的。古代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礼数丧失,所以四方的少数民族横行、窥视中原。在这个时候,中原地区不是没有城池,最终被夷为平地、毁灭、陷于困厄的地步却不能救助。但是城池是先王就拥有了,却不能够依靠它而存在。等到叹息觉悟,重修之前的政策,那么城池的修建又不敢落后。大概是有忧患,图谋(解除)它,却没有城池,有城池但是守卫的人却不行,有守城的人却没有治理的法则,国家能够长久保存而立于不败之地,都是从未听说的。所以文王兴起的时候,有四方少数民族的灾难,在北方建立城池,任用南仲;宣王兴起的时候,有诸侯的祸患,在东方建立城池,而任用仲山甫。这两个大臣的德行,和他们的君主都相统一(协调),这对于治理国家的本末与先后,可称得上是有智慧的了。想着他们以不声张的辛劳和勤勉的劳苦,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终能排除少数民族的(进犯),使中原地区得以保全安定,是因为有这样的君臣和这样的城池呀。现在余公也凭借文才武略,当圣明天子太平盛世长久了,想要补救弊失、兴办被废置的事业的时候,(他)镇守安抚一方区域,治理护卫那里的百姓,他现在勤勉,与周朝南仲、仲山甫等同,这应该有所记载啊。所以将领官吏在一起谋划(此事),从我这儿来拿文章,把它刻在城的一角,而以此来告之后人。至和二年九月丙辰,群牧判官、太常博士王某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考点09 文言文阅读整体备考(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立德树人的需要, 必备的阅读能力的需要, 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七图文转换(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阅读论述类文本》(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