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课程标准 | 素养目标 | 任务设定 |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以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 1.了解不同区域的大气的主要特征。(区域认知) 2.了解大气中各种气体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对大气产生的影响等。(人地协调观) 3.运用图表资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大气的各种组成对人类的影响和大气的各个分层与人类的关系。(综合思维) | 1.低层大气由哪几部分组成? 2.大气自下往上分为哪几层? 3.每层大气各有哪些特点? 4.大气中各种气体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怎样? |
一、大气的组成
1.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固体杂质和水汽等。
2.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将大气成分与对应的作用连线。
3.水汽
(1)水汽含量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2)水汽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图表点拨] 教材P41图2-2-5,该图展示出:
(1)臭氧的浓度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均。(2)20~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高。(3)臭氧浓度在20千米以下随高度的下降而递减,25千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易混提醒] 如今的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但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的差异。
2.各层特征比较
垂直分层 | 气温特点 | 大气运动状况 | 与人类关系 |
A对流层 |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 对流运动十分显著 | 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
B平流层 |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 水平运动为主 | 适合飞机飞行 |
C高层大气 | 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 - | 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
[图表点拨] 教材P43图2-2-6,该图展示出:
(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2)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存在于平流层中。(3)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下降后升高;存在电离层;航天飞机、卫星、宇宙火箭等存在于高层大气。
[易混提醒]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同一地区对流层的高度夏季高于冬季。
[微思考] 张先生乘飞机到外地出差。在机场时还是细雨蒙蒙,起飞后不久却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你能推测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提示] 由于起飞时位于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起飞后,进入平流层,气流稳定,能见度高。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对流层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升高而升高。 ( )
(2)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 ( )
(3)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长波。 ( )
[提示] (1)× 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
(3)×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大气的垂直分层 |
2020年5月1日假期,王老师一家从济南乘飞机到昆明去旅游。起飞时还是细雨蒙蒙,起飞后不久却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
问题1 (区域认知)为什么会出现材料所述的这种天气变化?
[提示] 起飞时细雨蒙蒙是由于飞机仍在对流层大气中,当飞机穿过对流层,进入平流层飞行时,天气晴好。
问题2 (区域认知)有利于飞机飞行的大气层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提示] 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且该层无云雨现象,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问题3 (综合思维)飞机起飞和降落时能不能拨打电话?为什么?
[提示] 不能。在飞机上拨打电话会干扰飞机的通信、导航、操作系统及飞机与地面的无线电信号联系。
大气垂直分布
分层 | 高度范围 | 主要特点 | 特点成因 | 与人类的关系 |
对流层 | 低纬:17~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 ℃) |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 |||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 | |||
平 流 层 | 从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 | 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 | 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 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航空飞行 |
以平流运动为主 |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平稳 | |||
天气晴朗单一 | 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 | |||
高层大气 | 从平流 层顶到 3 000千米 | 大气密度非 常小 | 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 |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
[知识拓展] (1)对流层天气现象多变的原因。
(2)平流层适合高空飞行的原因。
1.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3)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3)我国计划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工作。空间站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是( )
A.Ⅰ层 B.Ⅱ层
C.Ⅲ层 D.Ⅱ层顶部
(1)B (2)D (3)C [第(1)题,根据大气的密度、温度和运动特征,自下而上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从温度变化趋势看,①②正确,但①曲线气温变化范围出现错误,故②正确。第(2)题,高层大气(Ⅲ层)中存在若干电离层。第(3)题,空间站位于高层大气中。]
2.平流层为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 )
A.气温下部高、上部低,大气稳定
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信
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
D [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故平流层为航空最佳飞行层。平流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增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课 堂 小 结 | 课 堂 速 记 |
1.大气是由干洁空气、固体杂质和水汽等组成的混合物,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氮气和氧气,其次是氩气、二氧化碳、甲烷和臭氧等。 2.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往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3.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对流运动显著,有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对人类的影响最显著。 4.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 5.高层大气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使人类得以远距离传播信息。 |
题组1 大气的组成
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据此回答(1)~(2)题。
1.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导致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的是( )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
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
2.由于人类活动,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 )
A.臭氧增多 B.氧气增多
C.水汽增多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1.C 2.D [第1题,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第2题,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的破坏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显著增多。]
题组2 大气的垂直分层
2017年10月4日,我国云南省大理、丽江等地出现“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观。据观测,该“火流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3~4题。
3.“火流星”爆炸发生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大气层以外
4.“火流星”爆炸时所在大气层的气温( )
A.直接导致“火流星”的爆炸
B.随高度升高而上升
C.因臭氧吸收红外线而上升
D.达到大气温度的极小值
3.B 4.B [第3题,“火流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据图可知,12~50千米为平流层,因此“火流星”爆炸发生在平流层。第4题,平流层大气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上升。]
(教师用书独具)
教材P39探索
大型民航客机飞行高度主要位于平流层。
教材P41思考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多,臭氧浓度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冰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低地和岛屿;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变多;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臭氧浓度减少,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教材P44活动
地势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低,天气晴朗。
教材P45思考
1.使用碳卫星观察二氧化碳探测范围广,获取数据速度快,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2.略(结合教材材料信息回答)。
教材P45作业题
1.大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需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污染的空气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如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黏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大气污染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严重影响植物。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大气污染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如削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加剧酸雨、毁坏森林和农作物、腐蚀金属和损坏建筑物等。
2.
| 吸收热量的主要物质 | 气温变化 | 大气运动及其对人类影响 |
对流层 | 水汽、二氧化碳和固体杂质 |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水汽、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 垂直运动且集中水汽、杂质,天气复杂 |
平流层 | 臭氧 | 随高度增加而递增(臭氧吸收紫外线) | 水平运动、天气晴朗、利于飞行 |
高层大气 | 氧原子 | 先递减(无臭氧)、后递增(氧原子吸收波长小于0.175 μm的太阳紫外线) | 先垂直运动,后向外散逸,其中电离层部分可以反射无线电波 |
3.(1)磁暴可能引发电子导航系统和人造卫星通信故障。同时可以扩大极光现象出现的范围。
(2)高层大气。
(3)极光常常出现于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的上空。
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评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干洁空气,光合作用,紫外线,各层特征比较,复杂多变,名师助学,大气的组成,情境探究,整合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作业ppt课件,共24页。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课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ppt、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学案doc、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5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