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PPT课件全册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授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ppt、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学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素养落实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后素养落实(二)(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数据显示,2018年“五一”期间,外地到兰州的总人数为170万余人次,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6.04%。其中陕西省到兰州的人数最多,达到26.74万余人次,青海省为20.6万余人次,宁夏回族自治区为13.6万余人次。“五一”期间外地到兰州的人口以旅游为主。据此回答1~2题。1.“五一”期间外地人口到兰州属于( )A.省际人口迁移 B.人口流动C.国内人口迁移 D.国际人口迁移2.“五一”期间流入兰州的人口主要来自陕西、青海等地的主要原因是( )A.空间距离较近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自然环境的差异 D.交通条件的改善1.B 2.A [第1题,“五一”期间外地到兰州的人口以旅游为主,停留时间短,该现象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B正确。第2题,由题干可知,“五一”期间外地到兰州的人口以旅游为主,而陕西、青海等地与兰州的空间距离较近,便于流动,因此这些地区到兰州的人口较多,A正确。]读图,完成3~4题。3.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入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甲地优美的环境3.C 4.A [第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拉美成为人口迁出区;西亚因石油开采而收入高,吸引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迁入区。第4题,甲地的推力因素和乙地的拉力因素是导致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的主要因素,故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成为乙地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因素;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不利于人口迁移;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优美的环境属于甲地的拉力因素,并非促使其流向乙地的推力因素。]2020年1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平台联合发布了《2020年春运出行预测报告》,其中有一关键结论:深圳、上海、北京、东莞、广州、苏州、成都、佛山、杭州、郑州为2020年春节十大“空城”。据此回答5~6题。5.春节期间,许多大城市出现“空城”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 B.经济发展水平C.国家政策 D.社会文化6.2020年春节十大“空城”吸引外地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就业机会多 ②环境质量好 ③工资水平高 ④公共设施齐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D 6.C [第5题,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讲究阖家团聚。春节期间会有很多在大城市打工的人返乡过节,因此许多大城市出现“空城”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文化。第6题,2020年春节十大“空城”经济发达,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且公共设施齐全,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迁入。]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据此完成7~8题。7.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8.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D.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7.A 8.D [第7题,图中①的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且常住人口大于1亿,说明是人口迁入区,豫为迁出区,所以可以排除B、D两项;②的户籍人口超过1亿,且大于常住人口,说明是人口迁出区;③的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也是人口迁出区;④的人口大于京、津,且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是人口迁入区,黔是迁出区,可以排除C项。故选择A项。第8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由山区到平原、由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河北主要流向京津地区,安徽主要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湖南、广西主要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以就近迁移为主。故选择D项。]下图为某地某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回答9~10题。9.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10.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乙、丁9.D 10.A [第9题,从年龄段来看,20~34岁人口迁移数量大,最可能是因工作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第10题,甲年龄段人口是随父母进行迁移,以年龄特征分析,与乙年龄段人口相关性最为明显。]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个箭头中,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_,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2)图中箭头A表示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这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3)图中B、C两个箭头中,可表示黑人奴隶贸易的是________,这些黑人主要来自________洲中部和西部;表示华工迁移路线的是________。(4)二战前后迁往美国的国际人口来源地有何变化?(5)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入国,主要原因是什么?[解析] 第(1)题,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区别是是否跨越国界,故A表示国内人口迁移,B、C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由“冷冻地带”迁往“阳光地带”,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气候(生态环境)。第(3)题,根据地理位置可知,C箭头跨越太平洋,可表示我国华工的迁移;B箭头跨越大西洋,可表示非洲黑人奴隶贸易。第(4)题,二战前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从旧大陆(亚、非、欧)流向新大陆,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第(5)题,从经济、教育、劳动力、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答案] (1)B C A(2)气候(生态环境)(3)B 非 C(4)美国在二战前后一直是国际人口的迁入地。二战以前,人口迁移主要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二战以后,人口迁移主要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5)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美国教育产业发达,有利于子女教育;美国老年人口较多,劳动力相对短缺;美国生态环境优越等。[素养培优练]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11月18日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到2013年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读图,完成12~13题。12.(易错题)下列关于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呈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规模大,以“90后”青少年为主B.流动时间短,季节性返乡规模大C.广州、南京对跨省流入人口的吸引力大D.以个体流动为主,家庭化流动未成趋势13.阻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条件是( )A.城市教育水平较高 B.城市教育费用较高C.城市生活条件较好 D.户籍地居住条件较差12.C 13.B [不能从图中获取信息是第12题错答的主要原因。第12题,由图可知,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约为33岁,可推断流动人口以“80后”为主,A项错误;流动人口中,6~15岁子女随同父母流动的比例为62.5%,说明以家庭流动为主,故季节性返乡规模小,B、D两项错误;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态势加强,跨省流入人口东部地区所占比例为90.5%,故广州、南京等大城市对跨省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大,C项正确。第13题,城市教育水平较高、生活条件较好,有利于人口流动,户籍地较差的居住条件会增加子女随迁的概率。城市教育费用较高,限制了农村学龄儿童流入城市。]下图为2017年我国外出农民工地区分布及构成统计。据此完成14~15题。14.与中、西部地区比较,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总量较少,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人口总量少C.老龄化严重 D.国土面积大15.中、西部地区同为外出农民工主要源地,但外出农民工的构成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经济发展水平C.矿产资源 D.与东部的距离14.A 15.D [第14题,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劳动力吸引力强,可就近务工,故人口流动以省内流动为主,因此与中、西部地区比较,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总量较少。第15题,据图判断,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外出农民工省内流动相差无几,跨省流动的农民工中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距离东部地区近,交通便捷。]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经济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重大影响。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2)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流入新疆的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几月?为什么?(3)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省和云南省,二省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4)西藏是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最少的省区,为什么?[解析] 第(1)题,空间分布特点可从图中获知。第(2)题,部分农民工流入新疆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从事棉花的采摘,主要集中在8~10月。第(3)题,影响山西和云南人口迁移的因素应分别从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边境贸易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主要从生态环境脆弱和人口数量较少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 (1)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2)时间:8~10月。原因: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集中在8~10月。(3)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吸引大量劳动力。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的种植和边境贸易吸引大量人口流入。(4)西藏气候高寒、生态环境脆弱,不能吸引大量人口流入;西藏人口数量少,也不会有大量人口流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本概念,不是是人口流动,随堂练习,国际人口迁移,二组家族访谈组,国内人口迁移,战争自然灾害,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成果展示思维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完整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pptx、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授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1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ppt、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1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学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素养落实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