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
    • 学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11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doc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第1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第2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第3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第4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第5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第6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第7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第8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第1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第2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第3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11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第1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11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第2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11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第3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文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11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课时 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了解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时空分布差异概括其时空分布规律。(区域认知)2.了解影响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因素。(综合思维)3.了解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协调观)1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有哪些?2.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有哪些?3.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有哪些?一、海水的性质1海水的性质的含义及分布特征(1)含义:主要指海水的盐度、和密度。(2)分布特征水平方向:表层大致沿纬向呈带状分布即东西方向上的变化小而在经向即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十分显著。垂直方向:基本呈层状分布且随深度的增加水平方向上的差异逐渐缩小。2海水的盐度及其分布(1)概念:每1 000克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克数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2)影响因素: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入海径流等。(3)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纬度分布特征: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4)极值海区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图表点拨] 教材P59253P60254两图展示出:(1)全球海洋表层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2)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P60255该图展示出:(1)在中低纬度海区:从海平面至约1 000米深度处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1 000米深度以下海水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小。(2)在高纬度海区:从海平面至约1 000米深度处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1 000米深度以下海水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小。[微思考] 除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等因素外还有哪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提示] 海水温度、洋流、结冰与融冰等。3海水的温度及其分布(1)主要影响因素: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热量支出:以海水蒸发为主。(2)时空分布特征分布特点空间水平方向上表层海水温度表现为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垂直方向上从表层向海底海水温度呈递减趋势;大致在1 000 m以下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南北半球分布上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分布不规则而南半球海水等温线近似平行于纬线。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等温线的疏密上不同温度性质的海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梯度最大等温线特别密集时间一年中同一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夏季高于冬季;一天中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出现在1416 [图表点拨] 教材P61256该图展示出:(1)水平方向上全球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递减。(2)北半球温度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3)不同温度性质的洋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梯度最大。教材P61257该图展示出:(1)垂直方向上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呈递减趋势。(2)1 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轻巧记忆] 图示法记忆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4海水的密度及其分布(1)概念: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2)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压力。(3)分布规律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垂直分布:海水密度的总趋势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图表点拨] 教材P62258该图展示出:(1)赤道附近的海水温度高盐度低表层海水密度小。(2)从赤道向两极海水密度逐渐增在两极海域出现最大值。教材P63259该图展示出:(1)赤道、热带和高纬地区从表层到海底海水密度均呈递增趋势。(2)赤道、热带海区在2 000米以下、高纬海区在500米以下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不大。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海水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分布最低值出现在赤道附近。 (  )(2)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为波罗的海。 (  )(3)南北半球高纬地区盐度分布对称。 (  )(4)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  )[提示] (1)× 海水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分布最低值出现在60°N附近海域。(2)×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3)× 南北半球高纬地区盐度分布不对称北半球高纬度海区盐度低于同纬度的南半球。(4)× 海水温度在1 000米以下随深度增加变化不大。二、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利用海水制盐2海水淡化可以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淡水资源短缺危机。3海水温度的时空变化对气象、航海、捕捞业等有深刻的影响。4海水密度变化对航行于海中特别是深海中的探测船和潜艇有直接影响对海底通信电缆有重要影响。 海水的盐度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镁等盐类物质利用海水蒸发可以制取生活、生产需要的食用盐和工业盐。我国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台湾的布袋盐场等都是著名的盐场。问题1 (综合思维)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海盐多数都是盐场晒制出来的这说明了影响海水盐度的是什么因素?[提示] 海盐的晒制是依靠太阳的照射促使海水蒸发盐分结晶而得到的说明了蒸发量的大小是影响海水盐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问题2 (区域认知)在我国盐场一般多分布在北方地区而南方相对较少从气候的角度看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我国的北方地区降水相对南方地区少晴天比南方多对晒盐有利。问题3 (地理实践)下图为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图。认真观察该图说出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提示] 从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1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纬度分布特征: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是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高值区域自副热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盐度逐渐降低(如下图所示)赤道地区由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而盐度较低。副热带海区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最高。从副热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海水温度逐渐降低海水盐度也逐渐降低。在各海区中红海盐度最高超过40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平均只有782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影响因素具体表现海水温度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温度越低盐度越低降水量和蒸发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入海径流近岸地区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无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相对较高洋流同纬度地带暖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低海水汇入有高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高;有低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低冰情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低1读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回答(1)(2)题。(1)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区是(  )A赤道海区 B副热带海区C极地海区 D.中纬度海区(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海区盐度及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海区:盐度较高 气温较高蒸发较强B乙海区:盐度最高 降水较少蒸发旺盛C丙海区:盐度较低 降水丰富蒸发量小D丁海区:盐度最低 降水最多蒸发量小(1)B (2)B [(1)副热带海区一般是指南、北回归线附近海区。读图可知副热带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最高B项正确。第(2)读图可知甲海区位于60°S附近盐度较低主要是因为纬度高蒸发量小A项错误;乙海区盐度最高主要是因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B项正确;丙海区盐度较低主要是因为降水量大但该海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C项错误;丁海区盐度最低主要是因为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但降水不是最多的D项错误。] 海水的温度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漫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问题1 (区域认知)分析3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提示]  葫芦岛表层海水温度季节变化最大厦门次之西沙最小。问题2 (综合思维)分析3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提示]  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厦门次之西沙最长。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问题3 (区域认知)家住济南的小王想利用寒假外出旅游。同时想在海滨浴场享受一下冬季游泳的乐趣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个旅游地?理由是什么?[提示] 西沙。西沙冬季表层海水温度仍在25 以上适合游泳。1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太阳辐射、海水深度1 000 m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大1 000 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太阳辐射(纬度变化)季节分布同一海域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海水温度较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海水温度较低。洋流2.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具体表现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人类的渔业活动要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影响海洋运输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备;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2读中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回答(1)(2)题。2          8(1)在我国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和水温年较差最小的分别是(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2月黄海的等温线呈舌状向北凸出8月长江口外有一高温水舌伸向东北原因分别是(  )寒流 暖流 大陆的影响 径流的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D (2)C [(1)渤海是我国的内海全被大陆包因此而受大陆影响最大;南海纬度最低海洋面积最大同时受大陆影响最小故水温年较差最小。第(2)2月向北凸出受日本暖流影响;8月向海洋凸出受长江径流影响。] 海水的密度由于我国的煤炭分布北多南少而南北向的煤炭运输能力十分有限煤炭大多需要先由西向东运至东部的港口下水经沿海航线再向南方各省份运输因此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万吨级运煤货船穿行于我国的沿海的南北航线上。问题1 (综合思维)从秦皇岛港出发的满载煤炭运往上海的货轮在其航行过程中轮船的吃水深度会有何变化?为什么?[提示] 吃水深度可能会加大原因是从秦皇岛到上海海域的海水密度变小。问题2 (区域认知)同样的运煤货轮到达上海时在冬、夏哪个季节的吃水深度较小?为什么?[提示] 冬季吃水深度较小。冬季气温低且位于长江口此时为枯水期河水注入少海水密度相对较大。1海水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影响因素与海水密度的关系对海水密度的影响海水温度负相关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海水盐度正相关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大深度(压力)正相关海水密度随深度(压力)的增加而增大2.全球海水密度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规律:从赤道附近海区向两极地区海区增大。成因:赤道附近海区温度最高降水量较大盐度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赤道向两极方向平均温度逐渐下降密度逐渐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虽然各大洋不同季节的密度在数值上有所变化但其分布规律大体是相同的即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等密度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大洋表层海水密度分布图(2)垂直分布规律: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成因:温度变化对密度变化的影响要比盐度大。因此密度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大而不均匀地下降因而海水的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均匀地增大。3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对声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上部侦测到。(2)有时候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海水浮力也突然变小这种现象被称为海中断崖。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指点迷津] 海水密度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同一艘船在不同密度的海洋上航行船的吃水深度不同海水密度越大浮力越大船的吃水深度越小。3读海水温度、盐度与密度关系图回答(1)(2)题。(1)海水的密度(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2)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A南极海区 B红海C赤道海区 D.副热带海区(1)C (2)C [(1)据图分析可知海水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两者呈负相关;海水盐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两者呈正相关故选C项。第(2)结合上题的结论可知赤道海区海水温度高且降水多海水盐度低因此海水密度最小。]课 堂 小 结课 堂 速 记1.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有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入海径流、海区形状等。2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征是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副热带海区是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高值区域自副热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盐度逐渐降低。3海水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海水热量的主要消耗途径是海水蒸发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4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1)水平方向上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2)垂直方向上从表层向海底海水温度呈递减趋势大致在1 000 m以下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3)南北半球分布上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分布不规则南半球海水等温线近似平行于纬线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4)等温线的疏密上不同温度性质的海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5)一年中同一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夏季高于冬季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1416时。5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有温度、盐度和压力。其分布规律:水平方向主要受温度和盐度影响赤道附近密度最小在两极海域出现密度最大值;垂直方向总趋势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6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利用海水制盐;海水淡化解决淡水资源短缺危机;海水密度变化影响潜艇航行;海水温度的变化影响气象、航海、捕捞业等。题组1 海水的性质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图回答12题。1AB两海区盐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径流量 B降水量C蒸发量 D.海水运动2A海区盐度最低的月份为(  )A2  B5月  C8  D111A 2C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海区为渤海B海区为黄海渤海有大量河水注入盐度较低A项正确。第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海区为渤海。8月份我国大部分河流处于丰水期河流径流量大河水入海量大故此时渤海盐度最低。]3下列关于太平洋170°W某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图(右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层水温最高B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C1 000 m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不大D1 000 m以下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不大C [1 000 m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大。]4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密度与盐度的关系最为密切B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高C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D海水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C [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水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题组2 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19世纪30年代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搭乘英国海军的海洋考察船贝格尔号环游世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达尔文搭乘的贝格尔号航行路线(1)贝格尔号航行途中的六个海域中船舶吃水最深的是__________(2)七个海域中海水盐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3)②③④⑤⑥水温最低的是__________为什么?[解析] (1)受浮力大小的影响船舶在盐度低的海域吃水深。第(2)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加上海域封闭受大洋影响小故盐度最大。第(3)海水水平温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读图可知地纬度最高。[答案] (1)(2) 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海域周围河流稀少注入的淡水少;海域封闭受大洋影响小。(3) 地纬度最高。(教师用书独具)教材P58探索大潮时间加3小时等于桥面露出时间由此推断农历八月十六桥面露出时间分别是8232047;小潮时间加上2小时等于桥面隐去时间由此推断农历八月十六桥面隐去时间分别是1335和第二天159。景区要求1800之前必须下山因此到笔架山参观游览的适宜时段是8231335最早的时间是823教材P59思考红海盐度最高的原因: 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量大; 陆地注入的淡水少; 海域较封闭与外洋海水交换少。波罗的海盐度最低的原因: 位于副极地多雨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的淡水注入  海域较封闭与外洋海水交换少。教材P60思考(1)水平分布: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副热带海区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及高纬度海区逐渐降低。(2)垂直分布:从表层向海底盐度呈递减趋势;大致在1 000米以下盐度随深度变化不大。教材P61思考画图略。相同点:无论盐度或温度都是两极地区较低。不同点:盐度最高出现在副热带海区而温度最高出现在赤道附近。教材P62上思考(1)水平分布: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2)垂直分布: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呈递减趋势。大致在1 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教材P62下思考(1)水平分布:从赤道向两极海水密度逐渐增大在两极海域出现最大值。(2)垂直分布:赤道、热带和高纬地区均从表层到海底海水密度呈递增趋势;赤道、热带海区在2 000米以下、高纬海区在500米以下海水密度随着深度变化不大。 

    相关课件

    地理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1节第2课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件ppt、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1节第2课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学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2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背景图课件ppt,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2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5节第2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12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1节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件ppt、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1节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学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后素养落实5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