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运算律整理与练习(1)(第10课时)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6602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六 运算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六 运算律教学设计,共2页。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2~73页的整理与练习第1~5、9、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理知识,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流程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梳理知识。
(1)提问: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学习的运算律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2)追问:运算律有什么价值?
归纳: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可以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
设计思想 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认识结构,学会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
▍流程二:查缺补漏训练
1.完成练习与运用第2题。
出示题目后,可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完成练习与运用第3题。
出示题目后,先组织学生观察各个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简便计算。
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
第(3)小题的不同解法:
44×25 44×25
=11×(4×25) =(40+4)×25
=11×100 =40×25+4×25
=1100 =1000+100
=1100
3.完成练习与运用第4题。
一组一组出示,先比较有什么不一样,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交流计算过程有什么不一样,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第(2)、(3)题,45×99+45 36×101-36
=45×99+45×1 =36×101-36×1
在计算过程中,建议学生先添上这一步后再进行简便计算。
设计思想 通过计算交流,引导学生比较体会不同的计算过程,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流程三:解决问题中的简便计算
1.出示第5题,“篱笆长多少米”指的是要求什么多少米?
列式解答,交流计算过程,特别要提醒学生解决问题也要运用简便方法计算。
2.出示第9题,让学生整理条件和问题。
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条件和问题的。分析数量关系。
独立解答后,学生对不同解题思路进行比较,说一说两种解法的联系。
3.出示第10题,读题后,独立解答。
反馈时注意两点:第一,计算过程是否进行了简便计算?第二,三个不同问题都要先求什么?列式12×5×7是否合理?为什么?
设计思想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方法,感受运算律的应用价值。
▍流程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练习(第7课时)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练习(第10课时)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六 运算律教学设计,共3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