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4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4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第1页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4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第2页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4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4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4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共6页。
    题组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以地震波的研究作为划分地壳内部结构的依据,这是由于( )
    A.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很稳定
    B.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时在改变
    C.地震波通过不同的物质,其速度会发生相应改变
    D.横波、纵波在介质中的速度变化总是相同的
    C [由于介质的不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通过不同的介质,其速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纵波、横波的变化并不相同。]
    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读图,完成2~4题。
    2.若某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则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内核 B.地幔 C.外核 D.岩石圈
    3.下列有关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莫霍面
    B.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
    C.丁为古登堡面
    D.先到达地面的是乙波
    4.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2.D 3.B 4.A [第2题,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部分较厚,平均厚度33千米,大洋部分较薄,此次震源在地表以下10千米,所以此次震源位于岩石圈。第3题,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就是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介质,图中甲波为纵波,乙波为横波。第4题,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纵波、横波在这个不连续面下,其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
    5.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单位:千米)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知,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
    (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约为________,B处地壳的厚度约为________。
    (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大陆地壳的厚度要大于大洋地壳。第(2)题,图中等值线的间距为5千米,A位于45千米等值线内,B位于35千米等值线内,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故A处数值应大于45千米、小于50千米,B处应大于30千米、小于35千米。第(3)题,由等值线图可知西部、东部数值较大,中部数值较小,整体上由大陆向海洋等值线数值变小。
    [答案] (1)33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2)45~50千米 30~35千米
    (3)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海洋的过渡地区较薄
    [核心精要]
    一、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图文结合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特点
    二、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
    图解地球外部圈层的分布
    题组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地壳、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六个圈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8题。
    6.与地幔相邻的地球圈层是( )
    A.地壳、地核 B.大气圈、水圈
    C.生物圈、水圈 D.地壳、大气圈
    7.关于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B.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8.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能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变迁 C.热力环流 D.水循环
    6.A 7.C 8.D [第6题,地幔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与地壳、地核相邻。第7题,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是大气圈;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岩石圈由厚度不均的岩石组成。第8题,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能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水循环。]
    读黄果树瀑布景观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景观所显示的地球圈层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该景观图中最具生机活力的地理事物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9.D 10.C [第9题,图中主体是瀑布,属于水圈;树属于生物圈;瀑布下方的岩石属于岩石圈;周围空气属于大气圈。第10题,树木花草属于生物圈,是最具生机活力的地理事物。]
    11.下图为四个圈层构成示意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丙、丁圈层的名称。
    (2)与泥石流形成相关的圈层是______和________(填写序号)。
    (3)甲圈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各圈层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圈层间的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由其他三个圈层相互作用而形成,反过来又对其他三个圈层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的是________圈。
    [解析] 第(1)题,大气圈位于最上部,岩石圈位于最下部,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下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故可判断名称。第(2)题,泥石流是地表物质在水体作用下发生流动,因此主要在岩石圈和水圈之间发生。第(3)题,结合生物圈的特征即可分析。第(4)题,圈层之间主要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来实现,生物圈是其他三个圈层相互作用而形成,反过来又对其他三个圈层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答案] (1)甲:生物圈;乙:大气圈;丙:水圈;丁:岩石圈。
    (2)丙 丁
    (3)地球特有的圈层;非常活跃的圈层
    (4)物质和能量交换 生物
    学习心得:



    考试要求
    1.依据地理要素,判断地球的圈层结构,并能够知道每个圈层的突出特征。
    2.依据地震波的不同类型,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结构特点。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质,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处于不间断地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

    相关试卷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7水循环含答案: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7水循环含答案,共6页。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3地球的历史含答案: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3地球的历史含答案,共6页。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17城镇化含答案: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17城镇化含答案,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