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3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603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3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603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3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603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含答案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3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3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读图,完成1~2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目标天体属于( )
A.恒星 B.卫星 C.行星 D.彗星
2.在月球绕地运行过程中,月球探测器( )
A.在①处经受太阳高温考验
B.在①处观测不到水星和金星
C.在②处能拍摄到地球照片
D.在②处可以观察到太阳黑子
1.B 2.A [第1题,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嫦娥四号”探测器探测的是月球,而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第2题,月球探测器在①处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处于太阳强光的照射下,要经受高温考验;由于地球位于水星、金星的外侧,在①处可以观测到水星和金星;②处位于地球的背面,由于地球不能自己发光,②对着地球的一侧处于黑夜,不能拍摄到地球的照片;同样②处于背向太阳的一侧,由于地球的遮挡不能观察到太阳黑子。]
3.下列关于地球的历史,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
B.研究地球的历史,最主要的途径是看地层中同位素的含量
C.科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划分成代和纪两级时间单位
D.目前地球正值演化的幼年时期
A [要了解地球的历史,研究地层和它们含有的化石是最主要的途径,B错;科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划分成宙、代和纪等时间单位,C错;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目前正值地球历史的壮年期,A对、D错。]
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②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③臭氧可以大量吸收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
④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臭氧吸收的是波长较长的紫外线,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被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吸收。]
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5~6题。
5.与晴天相比,阴天夜晚气温偏高,主要因为(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6.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加剧全球变暖,其原因是( )
A.增强了①的辐射 B.减少了③的散失
C.增强了②的反射 D.减少了④的辐射
5.D 6.B [第5题,由图可知,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阴天大气中水汽多,大气逆辐射强,因此,与晴天相比,阴天夜晚气温偏高,主要因为大气逆辐射增强,即④增强。第6题,大气中CO2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因此,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加剧全球变暖,其原因是减少了③的散失。]
7.下图所示正确反映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的是( )
A B
C D
C [不同海域的盐度不同。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呈双峰分布格局;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海水盐度受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北半球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多,入海径流多,海水盐度偏低,特别是60°N附近海域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区域低。只有C项符合这一特点。]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罗布泊、古楼兰及克拉玛依等地的“魔鬼城”则是典型的雅丹地貌。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
8.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9.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8.C 9.A [第8题,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的由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的总称,所以形成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是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第9题,雅丹地貌景观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作用。]
根据生长环境差异,莲藕分为田藕和塘藕。莲藕的叶柄和花梗细脆,叶片宽大,大风易导致叶柄折断。据此完成10~11题。
10.塘藕的淀粉含量多、售价高,这与池塘环境有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水量大,供水充足,塘藕的生长速度快
B.水体比热容大,水温的温差小,利于养分积累
C.水体较深,温度低,塘藕生长期长,养分积累多
D.塘泥疏松透气,莲藕的根部发育快,莲藕生长量大
11.暴风雨即将来临前,为防止田藕的叶柄和花梗折断,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移入大棚内,避免暴风雨
B.使用竹竿,辅助支撑叶柄
C.迅速排水,降低藕田水位
D.及时灌水,提高藕田水位
10.C 11.D [第10题,从所学知识及材料中可以知道,塘藕的淀粉含量多、售价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塘藕的质量优,一般情况下农产品质量优,要从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优(包括土壤肥沃等)、病虫害少等方面去分析。池塘与水田相比,一般水体较深,塘底的水温低,塘藕生长期长,养分积累多而质量优。而选项中描述说其“生长速度快”“温差小”“发育快”都不利于莲藕的养分积累,不利于提高莲藕质量。第11题,材料“莲藕的叶柄和花梗细脆,叶片宽大,大风易导致叶柄折断。”所以在暴风雨即将来临前,预防折断的合理且可行措施只有通过增加藕田水量提升水位,把叶柄和花茎尽可能多埋在水中,减少出露水面的茎叶,这样可以减少暴风雨对其的破坏,把破坏性降到最低;一般藕田是在室外,不可能在暴风雨来临前移入大棚中,不符合实际,也误工误时;用竹竿去支撑,工作量大效率低,更不可行。]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水源、土壤和气候反映出来;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交通和历史等因素反映出来。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经济发展水平 D.交通
13.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黑河—腾冲一线”。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经济发展水平 D.历史
12.A 13.C [第12题,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条件较差,该区域平均海拔在4 000米,气候高寒,太阳辐射较强,对人体健康不利,不适宜人类居住;青藏地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水源较为丰富;题干强调的是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C、D项都是社会经济因素。第13题,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黑河—腾冲一线西侧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主体部分,该区域社会经济较为落后;而该线东侧是我国中东部的主体区域,该区域社会经济较为发达;该线东侧经济较为发达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强,西侧由于经济较为落后,人口大量迁往了东部地区。气候和地形对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的影响较小,不是导致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历史对该线东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异几乎无影响。]
14.图中四条折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和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它们对应的折线分别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D [根据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特点,可判断出城镇化水平折线;另外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判断出城镇人口折线。]
云南省剑川县自古以来延用稻麦复种、水旱轮作的耕作方式,被誉为3 000年水旱轮作的“活化石”。当地农民每年5~6月栽种水稻,10~11月水稻收获后,翻耕土地播种大麦或小麦。据此回答第15题。
15.该县稻麦复种、水旱轮作耕作方式主要利用的自然优势是( )
A.水热 B.光照 C.地形 D.土壤
A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云南省剑川县能够实行稻麦复种,主要是因为这里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该地由于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故可进行水旱轮作。]
石化工业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产业之一。据此完成16~17题。
16.长江三角洲地区重点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能丰富 B.接近市场
C.地价低廉 D.劳动力丰富
17.从生产协作关系看,长江三角洲石化工业园区能吸引的相关产业是( )
A.造船工业 B.合成橡胶
C.电子装配 D.精密机械
16.B 17.B [第16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密集,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是接近市场;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多地少,地价昂贵;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起伏较小,水能资源不丰富;长江三角洲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不是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条件。第17题,合成橡胶的制作需要众多化学原料和化工手段,宜靠近石化工业园区布局;而造船工业、电子装配、精密机械与石化工业之间联系不紧密。]
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5千米,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一段是“桥—岛—隧”集群的主体工程。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部分路段“以隧代桥”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建设成本 B.提高运行速度
C.预留海运通道 D.避开台风威胁
19.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对策是( )
A.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积极承接港澳产业转移
B.与港澳经济融合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分工协作
C.加快工业化发展速度,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D.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国际金融和商贸中心
18.C 19.B [第18题,部分路段“以隧代桥”的主要原因是预留海运通道,避免大桥影响海面上的航运。隧道建设,增加建设成本。港珠澳大桥桥面限速100千米/小时,隧道限速80千米/小时,会降低运行速度。有的路段在海面上,避开台风威胁不是主要原因。第19题,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对策是与港澳经济融合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分工协作。资金和技术不如港澳有优势,经济水平较高,不利于承接港澳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发展速度,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不能体现大桥建设的协作意义。打造国际金融和商贸中心,会形成与港澳的竞争关系。]
“蚂蚁森林”通过用户的“减碳”行为,换算成虚拟“能量”,为虚拟树苗提供养分。后由公益机构以用户名义在我国西北地区种下真树。目前已累计植树5 000多万棵,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到可视化的“真树”。据此完成第20 题。
20.手机用户查询“真树”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A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手机用户查询“真树”,即用户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树木的长势、高矮等外部特征,因此需要对树木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而地理信息系统恰好具备这样的功能;遥感技术主要用于灾害的评估,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于定位和导航。]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分)海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考察的地貌图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地貌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4分)
(2)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他考察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4分)
(3)学生乙自豪地说:“我看见了黄埔江畔的‘东方明珠’。”学生乙考察的是________图,图中显示的主要地貌是____________。 (4分)
(4)结合图中信息,简述B、D景观成因的异同点。(8分)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A为海蚀崖,B是冲积扇,C是风蚀城堡,D是河口三角洲。第(2)题,海南的三亚是沿海城市,常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海水侵蚀地貌。第(3)题,黄埔江畔的“东方明珠”位于长江三角洲。第(4)题,B是冲积扇、D是三角洲,都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但形成的位置不同。
[答案] (1)风蚀城堡 冲积扇
(2)A 海水侵蚀作用
(3)D 河口三角洲
(4)B是冲积扇、D是三角洲。相同点:都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不同点:冲积扇只在河流出山口附近发育;三角洲是河流在河口(入湖口、入海口)或下游末端形成的特殊地貌。
22.(20分)下图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 (2分)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大,但近年来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为什么?(4分)
(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4)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下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8分)
表 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生产潜力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生产潜力大,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生产潜力小。第(2)题,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第(3)题,B、C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应从热量、降水、水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第(4)题,根据表格数据对比该省与全国的差异,从而提出针对性建议。
[答案] (1)气候
(2)A地区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地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藏北高原),B地海拔较C地低,热量条件较好;B地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地多;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土地平坦,土壤肥沃。
(4)①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②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④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
类型
种植
特点
塘藕
池塘中
质地白嫩汁多,淀粉含量高,身长,孔小,有9个孔,上市稍晚
田藕
水田中
质地老,颜色发乌,身短小,孔多,表层淤泥多,上市较早
适龄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人口比例(%)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中药材播种面积(万公顷)
加工而成的中成药产量(万吨)
甲省
10.92
24.98
3.68
1.37
全国
19.97
26.43
96.07
112.8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Ⅰ,单选题Ⅱ,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2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1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