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课件 33 次下载
-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 课件 35 次下载
-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 课件 34 次下载
-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课件 31 次下载
-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课件 33 次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1.掌握清朝前期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的措施,理解其重视农业生产的原因。2.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表现。3.认识清朝前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2)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 产,是“国之大计”。
(3)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统治者政策的调整)
④经济作物: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 花卉、水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表现
①耕地面积: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水利兴修:对黄河、淮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
③粮食种植;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 (玉米、甘薯)
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已经很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了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致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谚语:(宋)“苏湖熟,天下足”(清)“湖广熟,天下足”
3.农业生产的发展的影响:
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②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③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清朝前期丝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当时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生产目的:自用为主,多余产品进行售卖。
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材料二: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材料三: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
规模大、 人数多、 分工明确、雇佣关系
手工工场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这种工场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这种生产方式的出现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在经济上的体现。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资本主义性质的早期生产关系
江宁(今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广州府佛山镇有经营棉布纺织业的工场25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每一工场平均有20余人。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早期资本家机工:早期工人阶级
①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1)商业发展的条件:
(2).商业发展的表现: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 组成的商业网
(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3)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工商业繁荣。
说说工商业繁荣城市的分布特点:
都处于沿江和运河或沿海之地, 交通便利,商业繁荣。
乾隆时正阳门外的大栅栏一带,已经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
清朝改名为江宁,地居长江下游,“南北商贾争赴”的市场。
乾隆时期的苏州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
结合课本说出出相关地点
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3.商帮发展(晋商、徽商)
(1)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2)与晋商相匹敌的是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
胡雪岩: 著名的徽商,经营中药、丝茶生意,操纵江南商业,资产最高达2000万两以上。 后又入朝为官,所以历史上称“红顶商人”
(1)清朝前期,内地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动乱,社会安定;清初人口增长
(2)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尤其是高产作物的引进,使粮食产量增加;
1.概况:明末人口数量减少(下降)原因:明末经济衰败,连年战乱。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
康熙时期,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
乾隆末年,人口达到3亿,占当时世界的1/3
3.表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不到两百年的时间,人口暴涨将近四十倍。
4、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1)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2)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恶化)
启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需要平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3)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清朝的经济逐步恢复与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是中国政治、经济的高峰;国力空前强盛;奠定了中国版图;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等。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怎么做?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要坚持对外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3.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课后活动:1、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增加接近35%。 因素: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
2、国外引进的作物与清朝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 玉米、甘薯和马铃薯属于美洲高产农作物,比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产量高很多。 它们的引种和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清朝人口的增长。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1.文物承载着历史,清朝开荒执照(右图),是清朝政府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由官府给以印信执照,它说明清朝( )A.重视农业的发展 B.商业发达C.手工业发展 D.商帮兴起2.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已经名闻天下,被称为“四大镇”,其中汉口镇又有“船码头”之称。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A.农村集市B.城镇市场C.区域性市场D.全国性市场3.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
A
B
D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完美版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事丰稔强基固本,渠堰海塘,垦荒耕地,兴修水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庄稼种植,工商繁盛国富民丰,商旅往来频繁,农村集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ppt课件</a>,共1页。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获奖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知识结构,人口的增长,1土地,2水利,3粮食作物,4经济作物,相关史事,手工业,1商业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