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人口分布说课ppt课件
展开第一节 人口分布
课程标准 | 素养目标 | 任务设定 |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 1.运用资料,描述世界及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区域认知) 2.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 1.什么是人口分布? 2.世界人口分布有何特点?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3.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5.世界人口分布在不同时期有何变化特点? |
一、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的概念: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
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极不平衡。
(1)表现
①从世界上来看: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
②从各大洲来看: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亚洲占比最大。
③从各国来看:目前,中国人口最多,其次为印度,13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④从城乡来看: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2)规律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图表点拨] 教材第3页图1-3和第4页表,以不同图表形式展示出:不管是从国家分布还是从世界人口城乡分布上来看,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衡的。
[特别提醒] 人口密度反映的是单位面积内人口的平均数目,并不体现人口的实际分布格局。
[微思考] 世界上哪些地区属于人口稀少的地区?
提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等地区人口稀少。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地理条件
(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
(3)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较发达。
(4)土壤: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5)矿产资源: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2.人文地理环境
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1)采集—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口分布表现出相对分散而均衡的特点。
(2)农业社会以后,人口分布格局呈现点、轴集中态势。
(3)国际贸易的发展,使海岸带人口变得稠密。
[特别提醒]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但自然因素是基础因素,人文因素往往通过自然因素而起作用。
将下列人口密集区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连线。
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 |
材料一 人民网官方账号2020年0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发布:排名前十各国人口列表。
材料二 世界人口分布图。
问题1 (区域认知)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哪些国家为南亚地区的国家?其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是人类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问题2 (综合思维)世界上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有哪些?
提示:严寒的两极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山、高原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疏。
问题3 (区域认知)人口第一大国的人口分布有何特征?
提示:人口第一大国是中国,中国的人口分布特征是东多西少。
1.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分布规律 | 具体内容 | 原因 |
中、低纬 度规律 |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20°N~60°N的中低纬度地区,其人口数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90% | 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气温适宜,平原面积广大,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 |
近海岸规律 |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距海岸200 km以内的沿海地区 | 从沿海向内陆,由于降水量的差别而相继出现森林植被、草原植被和荒漠植被。不同植被带的农业布局不同,人口分布状况也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多的地方人口密集 |
平原规律 | 世界上海拔500 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居住着全球80%以上的人口 | 平原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农耕,人口较密集。高山、高原地区土壤贫瘠、交通不便,加上气候寒冷、风力大等不利因素,人口较稀疏 |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1.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温带平原地区 B.热带平原地区
C.高山高原地区 D.寒带内陆地区
(2)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A.撒哈拉沙漠 B.亚马孙平原
C.南极半岛 D.长江三角洲
(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世界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约70%的人口分布在温带地区,由此判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地区,故选A。第(2)题,撒哈拉沙漠属于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宜人类居住,A错误;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错误;南极半岛位于寒冷干燥的寒带气候区,不适宜人类居住,C错误;长江三角洲位于东亚,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稠密,D正确。]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
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早在1935年就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连接的直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此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地理学界称其为“胡焕庸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明显增加,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更加突出。
问题1 (区域认知)结合材料,从自然角度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提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缓、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自然环境条件优越,适宜人口生存和发展。
问题2 (综合思维)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更加突出?
提示: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技较先进的地区,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外地人口的迁入,人口总量大大增加。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当今世界的人口分布状况,是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 |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案例 | |
地形 | 平原和丘陵 | 地势起伏不大,交通便利,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适宜人类的生存繁衍,是主要人口分布区 |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
山地和高原 | 海拔较高、地形复杂、气候寒冷、土层瘠薄、交通困难,人口较为稀少 | ||
气候 | 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该类地区既不酷热,也不严寒,季节更迭鲜明,为人类开展多种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使之成为适宜居住的地带 |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 |
水资源 | 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越是干燥的地区,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大 | 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 |
土壤 | 多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不同土壤的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人口的分布也不同 | 我国东北是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 | |
矿产 资源 | 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 人口聚集而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
2.人文地理环境
影响因素 | 人口分布 | 原因 |
经济因素 | 相对分散而均衡 | 对土地的高度依存 |
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人口分布格局呈现点、轴集中态势 | 工业、交通、商业的不断发展 | |
海岸带人口变得稠密 | 国际贸易的发展 | |
科技、交通运输条件 | 人口向消费地、交通运输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聚集 | 科技进步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
政治、文化 |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 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
2.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虚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河流
(2)下列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
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
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
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
(1)B (2)A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分布的知识及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第(1)题,从图中黄河的形状、省区轮廓可以判断出该图虚线段显示的人口地理界线大致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相吻合,故影响其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第(2)题,图中显示的①区域位于渭河平原,该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故人口稠密。]
综合思维:分析评价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指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其评价性语言:凡气温适宜、降水适中、河湖众多、水源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政治、科技、历史、宗教、军事等。其评价性语言:凡上述条件较优越的地区,其人口密度较大,相反,人口密度较小。区域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就不同,因此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加拿大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然后结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和加拿大东南部的地理特征,做出符合实情的具体分析。
[答案] 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
本题通过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主要考查了加拿大人口分布集中区及其成因,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着手。
课 堂 小 结 | 课 堂 速 记 |
1.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 2.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人口最多,南极洲目前尚无定居居民;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等13个国家;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3.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2)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5.采集—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口分布表现出相对分散而均衡的特点;农业社会以后,人口分布格局呈现点、轴集中态势;国际贸易的发展,使海岸带人口变得稠密。 |
题组1 世界人口分布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下列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 B.多濒临海洋
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
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干旱 D.⑧—高寒
1.C 2.D [第1题,世界人口一般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带。其中①②两地分别是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③④两地分别是西欧和北美东部,是发达国家分布区。第2题,⑤是北非撒哈拉沙漠,炎热干旱;⑥是亚马孙热带雨林,高温多雨;⑦是南极大陆,寒冷干燥;⑧是青藏高原,是高寒地带。]
题组2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
3.C 4.B [第3题,从图中可知,南部纬度较北部低,气候较温和,开发历史较长;城市较密集,经济相对发达;河流由南向北注入海洋,南部为地势较高的山地。第4题,西伯利亚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主要是由于开发北部资源;西伯利亚地广人稀,不可能因为北部人口密度低而迁移;北方人口稀少,更不会是市场广阔;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因为资源的开发和人口增多,而不是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引起人口迁移。]
(生活中的地理)“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见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形成我国“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民族分布
C.国家政策 D.宗教信仰
6.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地区的人口分布格局未有大的改变,是因为该地区的人口分布受制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沙漠分布 D.铁路分布
5.A 6.B [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多平原,人口较为密集;西部多高原、高山且气候条件较为恶劣,人口较少。故选A。第6题,新疆地区地处内陆,气候较为干旱,水源是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新疆的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局部的山地降水,这些水源汇聚在盆地的边缘形成绿洲,人口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故选B。]
教材P2探究
1.爪哇岛陆地面积只有12.69万平方千米,仅占印度尼西亚陆地总面积的6.66%,但印尼2亿多人口却有一半以上(1.4亿多人)分布在该岛。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纬度低,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岛上火山活动多,广泛分布着肥沃的火山灰;岛上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食物来源充足。从人文因素看:该岛位于印尼的主要岛屿之间,位置优越,港口多,交通便利;岛上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产业活动活跃。所以该岛人口密度特别大。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两个大的方面。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工业、农业、交通、商贸)、社会、历史、文化、科技和政治等。
教材P4~5活动
1.(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内,陆地面积较小(或海洋面积广大),人口分布较少。
(2)非洲。非洲海岸线平直,少优良港湾,距离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面积占非洲总面积小,且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地区较为凉爽,适宜居住。
(3)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在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地带。
2.(1)略。
(2)4个。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3)启示:①人类大陆的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比重很小,但却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的人口,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
②可以用简化的图来表示复杂的地理现象,去除干扰因素,只留下最重要的内容,直观形象。
教材P6~7活动
1.
人口稀少区域 | 地形 | 水文 | 土壤 | 植被 | 气候 |
亚马孙平原 |
|
|
|
| ● |
青藏高原 | ● |
|
|
| ● |
撒哈拉沙漠 |
| ● |
|
| ● |
格陵兰岛 |
|
|
|
| ● |
2.(1)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而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条件好,加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农业生产。云南热带及其边缘地区的低地,气候湿热,排水不畅,草木繁茂,疟疾对人体健康构成很
大威胁,人口分布较少;海拔适中的山地和高原,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疟蚊危害明显减轻,人口分布较为稠密。
(2)例子: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而亚马孙平原人口较少;墨西哥人口大部分位于墨西哥高原南部地区。
教材P8~9活动
1.(1)人口较为稠密的区域:新疆绿洲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南部河谷地区。
地理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呈点状或带状分布。
人口较为稠密的原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在水源充足的绿洲或河流沿岸地区,人口稠密。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2)黑河—腾冲线的地理意义:①该线直观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的格局,线的东南侧人口稠密,线的西北侧人口稀疏。②此线成为地理研究和国家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该人口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该线东南侧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充沛,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该线西北侧位于非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降水较少,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3)观点一:不会,该线西北侧自然地理环境恶劣,气候干旱,自然承载力有限,人口难以大量增长。观点二:会,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交通条件的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这条人口分界线会小范围波动。
2.历史因素:美国五大湖沿岸地区是美国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大量在此聚集。
政治因素: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改变该国人口的格局;安史之乱之后,我国南方人口首次超过了北方。
文化因素:旧金山的唐人街是华人的聚集区;我国西安的回民聚集地。
3.早期尼雅地区水源充足,湖沼遍布,草木茂盛,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地处古代“丝绸之路”上,交通便利,商贸往来频繁。随着人口增多,用水剧增,尼雅河断流,生态环境随之恶化,人口被迫外迁,尼雅地区逐渐变成废墟,绿洲良田变成荒漠。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教课内容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口密度,极不平衡,农牧业,农业发展,相对分散而均衡,轴集中,海岸带,世界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1节人口分布课件ppt、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1节人口分布学案doc、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素养落实1人口分布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评课ppt课件,文件包含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单元第1节人口分布课件ppt、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单元第1节人口分布学案doc、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素养落实1人口分布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