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李白的诗句,要点解读,开阔奇幻,渡荆门,随平野尽,入大荒流,下飞天镜,生结海楼,写出景物的变幻流动,渡荆门送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望庐山瀑布》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赠汪伦》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渡荆门送别》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李白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此次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我乘舟远渡荆门外,来到了楚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群山在平坦广阔的原野上渐渐隐去,长江仿佛流入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空中云霞如同绮丽的海市蜃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我更加怜爱这来自故乡的水,不辞万里为我送行。
1.本诗的首联交代了什么?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的?
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流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视线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3.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4.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不是为朋友送行。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
6.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情怀、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描绘了荆门一带壮阔、奇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河的热爱和赞美,对故乡的思念。
播放情境课文,讨论画面表现的优劣。
播放《渡荆门送别》情境课文视频。
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白这次辞亲远游的路线,试着找找他在不同地方写的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渡荆门送别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渡荆门送别,荆门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