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优质ppt课件
展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倍的认识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对“整数倍”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率。比率这一概念在数学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倍、分数(表示率)、百分数、比等概念的本质都是“比率”。而且,理解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比率)也是学生乘法认知结构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在此基础上学习倍的认识,能够准确领会教材的层次和紧密衔接的用意,把握教材例题前后的联系。
教学目标 | 1.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
课时安排 |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1 课时) 倍的意义 解决问题(2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
教学建议 | 1.重视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立倍的概念。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理解倍的含义。一方面,注意循序渐进认识倍的概念。另一方面,注意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认识。针对倍数关系的数学模型,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资源,通过设计连续的情境,不断改变两个比较的量的数量,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 2.重视多元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倍的模型。 “表征”是指用某种形式表达数学概念或关系的行为,也指形式本身。首先,可增加“连续量”的比较,丰富学生的图形表征;其次,在教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时,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中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语言表征、图形表征(实物操作、画示意图等)、算式表征等多种表征之间进行转化,建立倍的模型。 3.重视方法指导,培养几何直观。 借助图形直观地把握数学对象,进行数学思考,首先需要把研究“对象”抽象成为“图形”,再把“对象之间的关系”转化成为“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研究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数量或位置关系”的问题,进而进行思考分析,这一系列的转化显然不是天然而成的。在教学中,可以画形象的实物图,也可以画抽象的线段图,并让学生慢慢过渡到画线段图。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图来描述题意,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表达不同数学对象间的关系。对于画线段图的方法需要加强指导,而且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
第1课时
倍的认识
课时内容 | 教材第50页例1及相关习题。 |
课时 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感受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渗透“倍”与乘除法运算的关系。 3.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几何直观。 |
重点 难点 | 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才才跟妈妈一起去生鲜超市买菜,在生鲜超市里他遇到了这样两个问题,请同学们帮才才解决一下吧!(课件出示)
教学提示:指名回答问题。
【学情预设】 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学生能够很快得出答案。
师:同学们是怎样这么快就得到了答案呢?
【学情预设】 第一幅图,每组是2个青椒,有4组,就是4个2,用4×2=8得到4个2是8。第二幅图,求20里面有几个4,就是把20按每4个一份平均分,用20÷4=5得到20里面有5个4。
师:同学们太棒了!这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有关乘、除法的知识。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与乘、除法有关的新朋友——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设计意图:“倍”实际上是从除法中延伸出来的概念,和乘、除法密切相关。教学“倍”之前,联系以前的乘、除法知识,一方面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倍”的含义,另一方面让学生能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初步感知“倍”。
师:兔妈妈在菜园里种的萝卜成熟了,几只可爱的小兔都争先恐后地到菜园里帮妈妈拔萝卜,想看看它们拔了多少萝卜吗?(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 预设1:图中有6只小兔。
预设2:图中有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10根白萝卜。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萝卜的数量)
师:现在老师把胡萝卜和红萝卜整理一下,我把它们这样摆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
教学提示: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会马上回答出红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不会想到胡萝卜与红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时教师需要进行引导。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那红萝卜是几份呢?也就是红萝卜有几个胡萝卜那么多呢?
【学情预设】 预设1:红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
预设2:红萝卜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用圆片代替胡萝卜,用正方形代表红萝卜,像老师这样摆一摆。小组之间讨论一下用什么办法能确认红萝卜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
【学情预设】 预设1:先摆2根胡萝卜,再每2根红萝卜摆成1份,摆这样的3份是6根。
预设2:先摆好,然后圈一圈。每2根圈一起,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
预设3:用算式。红萝卜有6根,每2根为1份,6÷2=3,所以有这样的3份。
师小结: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1份是1个2根,3份也就是有3个2根。我们就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课件出示)
2.自主探究,加深“倍”的认识。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胡萝卜与红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还有一种什么萝卜呢?
【学情预设】 白萝卜。
师:你们能像前面那样找到胡萝卜与白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吗?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
【学情预设】 学生通过边摆边说或边圈边说自主找到答案。
教学提示:如果出现学生摆白萝卜时不规范,可以继续追问:“这样摆能一眼就清楚地看出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吗?谁来调整一下?”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学情预设】 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教学提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课件内容,并板书。
师小结: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和白萝卜中有几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和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
3.通过大量的举例说明深入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师:那“倍”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举例说明一下谁是谁的几倍,共同探讨一下。
【学情预设】 学生探讨,并能够依据数据正确理解“倍”。多名学生进行举例汇报。
师总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份,另一些物体里面有这样的几份,就说另一些物体是这些物体的几倍。
教学提示:学生利用具体的数量理解“倍”没有困难,但对抽象的概念的归纳总结会有一定困难,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小组中进行提示、引导、总结、归纳出具体的概念。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几个几”的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让学生自己在图上圈一圈,有利于学生建立“倍”的表象。通过对比,使学生感知,能圈出这样的几份,就是一份数的几倍,有利于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4.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师: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什么是“倍”,我们再来做几道练习巩固一下吧!先一起来看看这道题目。(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1题)
【学情预设】 学生能够根据之前的学习很快地进行准确作答。每3个圆片摆在一起,看作一组,通过观察题图就可以得到橘黄色圆片是绿色圆片的3倍,蓝色圆片是绿色圆片的6倍。
师追问:那么蓝色圆片是橘黄色圆片的几倍呢?
【学情预设】 学生通过圈一圈很容易得出是2倍。
师:我们可以通过画一画的方法得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那么已知一个数是多少,我们怎样确定它的几倍具体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再看看这道题目。(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与小组同学合作摆一摆吧!
【学情预设】 第一行摆5根小棒,我们把5根看作1份,也就是5根一组,第二行要摆第一行的4倍,我们就摆了4组,每组5根,一共是20根。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练习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倍的含义的理解,建立倍的概念的模型。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1题。
通过不同的排列形式(散乱的或有规律的),让学生学会抛开物品的排列方式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是比较事物数量之间的关系。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2题。
通过对连续量的比较,丰富学生对倍的概念的图形表征,为后面画线段图表示倍数关系做铺垫。
倍的认识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不足和遗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只有教师用准确、精练的语言示范,学生才能够对问题进行准确描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有趣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倍的认识中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操作、交流、游戏让学生认识倍,再在练习中巩固新知识。大部分学生都理解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但仍有少数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整体,注意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课时倍的认识授课课件pptx、第1课时倍的认识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5 倍的认识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5 倍的认识优质课件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数学三上51《倍的认识》课件pptx、人教版数学三上51《倍的认识》教案docx、人教版数学三上51《倍的认识》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