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十七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原因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
为户籍相伍。——秦献公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商君书》
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在特殊户籍中,有官吏的“宦籍”,官吏子弟的“弟子籍”,有爵者的“爵籍” ,属于王族的“宗室籍”,属于贾人的“市籍”以及其他贱口的户籍等。
秦户籍简出土于湖南里耶。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是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材料: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编户齐民”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身依附状态中释放出来。——吴钩《户籍上的中国》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百姓编入户籍后,变成了国家的“编户齐民”。(2)政府为掌握人口数,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1)编户齐民是历代中原王朝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2)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提供稳定的兵源。另一方面也成为农民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
【拓展提升】认识古代编户齐民
材料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思考: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提示:西晋永嘉之乱,大量北方人口涌入南方,为与本地土著居民相区别故用“白籍”,后政府为了增加赋税进行“土断”
东晋:“黄籍”和“白籍”
材料 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彻底清查户口,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从中检查隐漏户口,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即为“大索貌阅”……通过这一措施,新增成定人数44.3万,新附人口164万。——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
“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隋书·食货志》
如果你是隋文帝,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
材料一 每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材料二 由于唐政权强力推行了籍账制度,从而借此检括出大批隐漏人口,复核出人丁的实际年龄,大大防止了虚报年岁以规避税役的弊端,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最大限度搜刮租调征发力役的目的。——周秀女《从敦煌户籍残卷看唐代籍账制度》
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主户作为宋代户口的基础,占全国总户数的65%左右,是宋代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张斌《宋代的户口管理探究》
乡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谓之客户。 ——(宋)石介《徂徕石先生全集》
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提示:宋代“不立田制”,土地兼并严重,按人头纳税易致赋税不均,故纳税根据土地来算,相应的户籍制度与土地融合,适应了土地私有的社会发展要求;赋税制度的变革;政府灵活调整户籍政策;商品经济发展。
思考: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王安石: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材料 (元朝)将其全部人户,以职业、民族、宗教的不同,而划分为多达数十种“户计”……民户户计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户数的80%左右,是元朝诸色户计中最基本的户计,是元朝赋役的主要承担者。——高树林《元朝民户研究》
诸色户计,职业定户,一旦定籍,世代相袭。
(1)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材料 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十年攒造黄册、以定赋役,核隐漏,清逃亡,法例甚详,具列于后。——《大明会典》卷二十
“官司所据以征敛者黄册与鱼鳞而已。黄册以户为主而田系焉,鱼鳞册以田为主而户系焉。一经一维,互相为用” ——清人王庆云
户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日益下降
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只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们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人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作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们)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作军。钦此”
材料 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谕令户籍永停编审的原因是什么?
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永停编审
提示:雍正二年,实行摊丁入亩,赋、役合二为一,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彻底隔断
中国古代户籍演变的特点
①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②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③户籍与土地、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④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②统治者的改革;③农民的反抗斗争;④商品经济的发展;⑤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⑥财政危机;⑦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户籍演变的原因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政府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有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
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户籍与赋役征发、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基层社会治理
(1)目的:征发赋役、维护社会稳定
(2)特点: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乡里之外还有亭。唐朝时期:乡里制度——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明朝时期:里甲制度——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清朝时期:保甲制度——从城市到乡村,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王安石推行保甲制度,源于唐朝的邻保制度
十家总编为一牌,轮流收掌、察看
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2、基层社会治理(基层民众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1、趋势: 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 ②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③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④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2、原因: 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 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根据史料,归纳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 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特点:地方自治色彩鲜明;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意义:节省了国家行政开支;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
【综合探究二】基层治理
拓展提升:评价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
皇权与绅权在社会治理中是合作关系,皇权不下县,因为皇权把基层治理全交给受过儒家教育的“绅士”,绅士具有广泛的治理权,他们为社区提供公共品,包括修建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设施,救济鳏寡孤独等。
巩固了封建统治,稳定地方秩序,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的发展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含有一定的自治因素,但始终没有发展为真正的乡村地方自治。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王权的扩张,乡村社会治理越来越深地受到国家政权的干预和控制,其自治性逐渐消退。
鸦片战争以后,在接连不断的内乱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进入20世纪之后,清王朝被迫于宣统五年实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王制》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七患》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社会救济——原因:
(1)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2)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孟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倡) 。
(3)统治者为争取民心(促进政权认同)、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权统治的需要。
(1)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2)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3)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1.社会救济——政府救济(主体)
材料2:隋文帝于开皇三年“以仓库尚虚,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委输,漕关东之粟以给京师。”――《唐六典》卷20《常平署》
材料3:请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振给。――《通典》卷12《食货•轻重》
“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材料1: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则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汉书·食货志上》
(1)宋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①代表: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②作用: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1.社会救济——社会力量的救济(辅助)
(2)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材料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仕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 ――钱公辅《义田记》
(1)政府救济:主体地位,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2)社会力量救济:辅助地位,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
政府救济和社会力量救济的不同:
(1)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2)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鸩杖,以示尊重。(3)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4)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安济院也作“养济院”。在《武林旧事》中记载,“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指贫困无依靠的老人,可以进养济院,如同现在的养老院。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历代户籍制度演变,等级性和不平等性,官民共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图片ppt课件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授课ppt课件,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