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第六中学2022年秋学期高三语文午测试题(11月7日)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637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武威第六中学2022年秋学期高三语文午测试题(11月7日)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637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武威第六中学2022年秋学期高三语文午测试题(11月7日)
展开
这是一份武威第六中学2022年秋学期高三语文午测试题(11月7日),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语文午测试题(11月7日)一、文言文阅读 (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高宗建炎三年,冬十月,金兀术分兵南寇。辛未,兀术由马家渡渡江,陷太平,长驱至建康。杜充无制敌之方,渡江遁真州,不敢入营,拜兀术于马首。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彼出我入,彼入我出,此兵家之奇也。”甲戌,知徐州赵立闻诏诸路以兵勤王,乃将兵三万趋行在。金人邀立于淮阴,立麾下劝立不如还保徐州,立奋怒,嚼其齿曰:“回顾者斩!”于是率众径进。立中箭贯两颊,口不能言,以手指麾诸军,憩歇定,方拔箭出之。辛巳,金人攻常州,守臣周杞迎岳飞移屯宜兴。时兀术将趋杭州,遂进攻广德军。飞闻之,邀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会金复遣兵攻常州,飞复追至,四战皆捷。乙酉,兀术自广德过独松关,见无戍者,谓其下曰:“南朝若以羸兵数百守此,吾岂能遽度哉!”遂犯临安。守臣康允之弃城走,钱塘县令朱跸率弓手土军,前路拒战,两中流矢,犹奋勇而进,力竭死之。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又谓张俊曰:“若能捍敌成功,当加王爵。”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各从便去。帝曰:“士大夫当知义理,岂可不扈从!若然,则朕所至乃同寇盗耳。”于是郎官以下多从卫。癸巳,帝舟次昌国县。戊戌,金人犯越州,安抚使李邺以城降,金人琶八守之。卫士唐琦袖石伏道旁,伺其出击之,不中,被执。琶八诘之,琦曰:“欲碎尔首,我即死,为赵氏鬼耳。”琶八曰:“使人人如此,赵氏岂至是哉!”又问:“李邺为帅,尚以城降,汝何人,敢尔?”琦曰:“邺为臣不忠,恨不得手刃之,尚言及斯人耶!”诟骂不少屈,琶八趣杀之,至死不绝口。(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B.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C.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D.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见无戍者”与“谪戍之众”(《过秦论》)两句中的“戍”字含义相同。B.“帝舟次昌国县”与“列坐其次”(《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次”字含义不同。C.“伺其出击之,不中,被执”与“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过秦论》)两句中的“执”字含义相同。D.“欲碎尔首”与“问君何能尔”(《饮酒·其五》)两句中的“尔”字含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金兵进逼建康府时,杜充毫无作战方略,慌忙渡江逃到江北的真州,到达后却又不敢进入军营,随即向金兵投降。B.赵立带兵勤王,被金人半路拦截,战斗中被箭贯穿两颊,不能说话,他仍用手指挥作战,直到休息时才把箭拔掉。C.钱塘县令朱跸在守臣康允之弃城逃离后,毅然率领弓手民兵等到前线负险固守,抵御抗击,被乱箭射中后,当即身亡。D.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去留从便,皇帝认为士大夫应知义理,随驾官员若不侍从,那么皇帝所到之处便如遭侵扰劫掠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立麾下劝立不如还保徐州,立奋怒,嚼其齿曰:“回顾者斩!”(5分) (2)诟骂不少屈,琶八趣杀之,至死不绝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小题。临江仙
陈与义①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注]①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的爱国词人。本词是作者在建炎三年避金兵流寓湖南,湖北一带,逢端午感怀而作。②午日:端午节。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征。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人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B. 从“高咏”到“歌罢”一曲《楚辞》的时空之中,词人以一“酬”字,交代了时间的过渡。“酬”即对付、打发,这里有度过之意。C.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两句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尊还酹江月”在行为举止和表达情感上相同。D. 词人在对“天涯节序匆匆”的惋惜声中,在对“戎葵凝笑墙东”的欣赏中,在对“酒杯深浅去年同”的追忆里,表达了“隐然眉睫间”的豪放的悲壮情调。6. 本词下片“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明月湾是一个古村。它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岛南端,面朝湖水,背依青山,地形似一弯明月。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美人西施曾在此共赏明月,因而得名。时间如 ①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人口增加,明月湾村域逐渐扩展,形成了街巷纵横、状如棋盘的格局。走进古村,河渠曲折环绕,驳岸青石水迹斑斑。盈盈春水倒映着白墙、黛瓦、灯笼、小桥,岸边一棵巨大的樟树,盘曲多姿, ② 。植于唐代、树龄约1200年、苔藓满身的古樟,裹不住岁月沧桑。树的一侧曾遭雷击,后神奇地发出枝干,倚背而生,渐成“爷爷背孙子”之妙趣。街道宽宽窄窄,两边明清时期留下的建筑斑斑驳驳。南宋时,金兵南侵,一些高官贵族为躲避战乱,迁移西山,隐居明月湾。明清时期,形成了吴、邓、秦、黄四大家族,一直 ③ 、和睦相处。许多明月湾人外出经商,发家致富,陆续兴建了一批大宅院和宗族祠堂,至今保存完好。正如古诗赞曰:“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① ② ③ 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试题(2月)语文无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武威第六中学2022年秋学期高三语文晚测试题(11.3),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类阅读-双文本,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