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下语文园地七“小练笔”
展开
这是一份五下语文园地七“小练笔”,共3页。
【微课】五下第七单元园地·写片段(景物的静态或动态之美)教学目标: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景物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选择情景进行仿写。重难点:体会景物动静的变化的表达效果;学习景物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1. 练一练,学“要素”(1)根据作业本,品一品“词句段运用”中例句。①句子朗读。②完成练习。③交流反馈。预设:第一句通过“建筑飞一般地倒退”和“眼睛忙极了”,写出了小艇的速度极快的特点。通过乘坐小艇时所见的景致,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第二句围绕“平静”一词,写了“晚霞消失”“天地昏暗”“狗不叫了”“牛不出声了”“马不踢挡板了”,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这个句子先写自然环境的“静”,再写牧场动物的“静”,而且语言自然、亲切。通过描写动物安静下来的样子,表现出夜晚荷兰牧场的静态美,表达了作者对牧场之国的喜爱之情。(2)聚焦单元语文要素,过渡衔接。预设: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在一篇篇课文中体会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我们一起听听小老师们怎么说。2.读一读,谈“感受”(1)小老师赏读句子。播放小老师赏读句子录音。录音预设1:这段侧重了景物的动态描写,突出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大作用。先写半夜时,戏院散场,人们各自乘坐小艇,散开,消失,是从人们的动作上进行动态描写;然后写人们的哗笑声和告别声,是抓住声音进行动态描写。录音预设2:这一段动态描写,在文中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描写说明威尼斯整个城市的动和静都是由小艇的动和静来决定的,突出了小艇的作用,紧扣了文题。录音预设3:这段动态描写,表现了这座“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的繁华,真实地反映了威尼斯的风貌,这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播放小老师赏读句子录音。录音预设1:这段侧重景物的静态描写,围绕着“渐渐沉寂”,先写“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再写静静耸立的石头建筑、静静横着的古老桥梁,还有静静停泊的船只。表现了整个威尼斯都被笼罩在静寂之中。录音预设2:这一段静态描写中,“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写得太棒了!首先,河面上能够看见月亮的影子,这说明了河道慢慢沉静下来了,这是“以动衬静”的写法。其次,看着静静摇晃的月亮的影子,给人很多美丽的遐想,慢慢地,慢慢地,月亮的影子也安静下来了,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像是入睡了一般。录音预设3:我喜欢这种“渐渐沉寂”的画面感,当大大小小的船,一艘一艘停泊到码头之后,威尼斯进入了静静的夜,连白天热闹非凡的小艇此刻也酣然入睡了。(2)小结:预设:描写景物的静态,可以一个重点词语,从不同的角度写,然后再加上“以动衬静”的写法。透过这样的文字,可以看见一幅“静”的画面。描写景物的动态,可以从动作、声音等角度入手。其中动作的描写可以是一串连续动作,这样更能体现景物的特点。 3.写一写,提“能力”(1)学生从较为熟悉的三个场景(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中选择一个,依照例句进行仿写。完成作业本习题。(2)交流①交流景物静态之美——放学后的校园②交流景物动态之美——火车进站③交流景物静态、动态之美——群鸟飞过湖面(群鸟飞到——群鸟过后)(3)微课小结。预设:要想表现景物之美,需从作者内心真实感受出发,抓住景物的特点,有的时候要让景物“动”起来,这个时候就像是在放电影一般;有的时候要让景物“停”下来,这个时候就像是拿着照相机拍照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