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检测题习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检测题习题课件,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检测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得分答案ABCDBBBCBCBABAABBBBD “我最爱北国的秋天,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随风飘舞;果园里,山楂正红,苹果正香;田野里,棉花白、玉米黄……”根据文字中对秋天的描述,完成第1~2题。1.该景观最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地区 ( A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2.下列气候类型与该地区相吻合的是 ( B ) A B C D (石家庄中考)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两侧景观差异大。据此完成第3~4题。3.下列分界线中,大致经过秦岭附近的是 ( C )A.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C.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4.下列景观属于秦岭以北的是 ( D )A.热带雨林 B.河网密布 C.冰川广布 D.民居的墙体较厚每年的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当日,西藏各地群众以不同方式共同庆祝这一盛大节日。据此完成5~6题。5.藏族人民的主食糌粑,是用某种粮食和豌豆炒熟磨制而成的炒面,这种粮食是 ( B )A.大米 B.青稞 C.大豆 D.高粱6.下列属于藏族同胞的庆祝节日是 ( B )A.火把节 B.雪顿节 C.泼水节 D.芦笙节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第7~8题。7.有一外国朋友到中国旅行,有人问他:“你对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印象”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绿色中国和白色中国。”他所说的绿色中国主要是指 ( B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8.关于乙、丙两地区分界线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两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从秦岭—淮河一线通过 B.该界线大致与一月0 ℃等温线一致C.该界线大致与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此界线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读“东北三省及部分山脉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图中东北三省甲、乙、丙的简称依次是 ( B )A.黑、辽、吉 B.黑、吉、辽 C.吉、黑、辽 D.吉、辽、黑10.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图中字母c表示的山脉是 ( C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长白山 D.太行山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河流经该高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完成第11~12题。 11.关于黄河流经省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A.①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B.②省是湖北省,拥有小浪底水利枢纽C.③省位于黄河的下游,简称鲁 D.④省煤炭资源丰富 12.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水资源缺乏C.植被遭受破坏,石漠化现象严重 D.生态环境脆弱,应禁止开发矿产资源13.(玉林中考)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主要得益于以下哪种气候 ( B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读“台湾岛略图”,完成第14~15题。 14.台湾山脉垂直变化明显,树种丰富,被称为 ( A )A.亚洲天然植物园 B.兰花之乡 C.东方甜岛 D.海上米仓 15.影响台湾岛交通线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各有特色,人文现象千姿百态。读图,完成第16~17题。 16.有关我国各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A地区——“政治文化中心” B.B地区——“江河的源地”C.C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D地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7.下列名称与图中字母搭配正确的是 ( B )A.E地区——“东方明珠” B.F地区——“鱼米之乡”C.G地区——“干旱的宝地” D.H和I地区——“海上米仓”18.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多种措施,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节流”思想的是 ( B )A.修筑大型水库 B.推广农业滴灌 C.进行人工降雨 D.实施南水北调19.关于新疆的叙述,正确的有 ( B )①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②地形分布的突出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③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丰富 ④进出的铁路干线主要是陇海线 ⑤塔里木河水源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越高,水量往往越大 ⑥主要代表性农产品有长绒棉、哈密瓜、吐鲁番葡萄、甜菜等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⑥20.(茂名中考)与辽中南工业基地相比,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 D )A.以冶金工业为主 B.以石油化学工业为主C.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主 D.以需要劳动力多的加工制造业为主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0分)21.(贵阳中考)我们的祖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区域发展的永恒主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1)秦岭—淮河线大致是我国1月__0_ ℃等温线、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线以北的区域,农田类型多以旱地为主,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_。(3分)(2)写出甲、乙两处景观所对应的区域数字序号:甲—②;乙—③。(2分)(3)区域①是位于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其境内沙漠、戈壁广布,形成原因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4分)(4)区域②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区域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为了保护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4分)(5)图中所示区域③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请举例,说明长江对本区域发展的影响:__提供灌溉水源,利于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内河航运,利于对外联系;淡水养殖业发达等__。(4分)22.读甲、乙、丙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甲图中阴影部分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_,说明判断理由。(4分) 热带的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或23.5°N至23.5°S之间)。(2)甲图阴影部分的农业部门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丙图所在区域的农业部门主要以畜牧业为主,这是由于甲、丙两区域的气候(或降水)条件不同。(3分)(3)乙图中的A、B两地,经济支柱以博彩、旅游业为主的是B(填字母)。(2分)(4)分析深圳制糖业发展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有利条件(都不少于三点)。(6分)自然条件:__平原面积广大,利于甘蔗种植;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利于甘蔗生产;濒临海洋,交通便利__。人文条件:__人口稠密,临近港澳,经济发达,甘蔗(蔗糖)消费量大;有京九铁路穿过,运输便利;临近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资金、技术条件好__。23.(石家庄中考)比较区域异同。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东北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1)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比两地区完成下表。(4分)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主要作物熟制东北温带季风气候旱地小麦__一年一熟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田____水稻__一年两熟到三熟(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__纬度较高,热量不足__。(2分)(3)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__重__(选填“重”“轻”或“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最大优势是__矿产资源丰富__。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上海__,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最重要的__综合性__(选填“重”“轻”或“综合性”)工业城市。(4分)(4)与东北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优势体现在__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高、工业基础雄厚__。(至少列举两点)(4分)24.读“我国西北地区某区域组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中丙区域是__塔里木__盆地。(2分)(2)该区域沙漠广布,降水稀少。请从海陆因素方面简要分析造成这里降水稀少的原因是__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__。(2分)(3)由图可知,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有__水量小,流程短,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__。(4分)(4)据图说明绿洲和城市的共同分布特点是__分布在沙漠边缘__。(2分)(5)图中所示为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古老引水工程——坎儿井,该工程解决了当地农业和生活用水问题。利用坎儿井引水的好处有__减少水分蒸发;自流灌溉;减少水污染__。(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检测题习题课件,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个位数字依次表示水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