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练习全套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
展开
这是一份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考试范围:第一.二单元;;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读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下列题。 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漠河—腾冲”线以东南人口稠密 B. “漠河—腾冲”线以西北人口稠密
C. “黑河—腾冲”线以东南人口稠密 D. “黑河—腾冲”线以西北人口稠密 以上四个地区中人口分布最密集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如图,最早看到日出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丙冬季冰天雪地和丁绿树葱葱,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下图中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居民主要生活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东少西多
B. 我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C.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D.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有关我国人口与民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B. 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D.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是我国民族分布的基本特点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和“广州、哈尔滨、武汉、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你认为正确反映广州年内各月气温变化图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根据气温变化的特点,同学们将四城市按自北向南进行排列,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丙甲乙丁 D. 甲丙丁乙四地降水在季节上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多集中在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在分析影响图中四地同一季节气温不同的因素时,得出以下四种结论,其中与实际吻合的是A. 海陆位置 B. 经度位置 C. 纬度位置 D. 地形因素我国地理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多
C. 自东向西,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海拔依次降低
D.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单一 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支流众多,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大河。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①和④ B. b山脉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C. a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c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在黄河干流③处修建的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是()A. 龙羊峡 B. 刘家峡 C. 三峡 D. 小浪底上海到樟木的318国道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图做小题。 景观大道从东向西经过的地形区有()A.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B. 东南丘陵、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C.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D.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于景观大道从起点到终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年平均气温增高 B. 平均海拔增高 C. 年降水量增加 D. 人口密度增大沿景观大道我国的地势特点是()A. B. C. D. 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小题
我国领土东西南北四至点所在省区简称排列正确的是A. 鲁新琼黑 B. 黑新黑琼 C. 黑新琼黑 D. 黑新海黑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位于低纬度 B. 我国位于东半球,与蒙古隔海相望
C. 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南极圈穿过北部 D.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②我国东面的陆上邻国是朝鲜 ③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市、乡三级 ④我国共有36个省级行政单位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读图完成下题:
(1)①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它的全称是 ______ 。
②某学校(山东省临沂一中)所在的省区它的简称是 ______ 。
③我国位置最南的省区它的全称是 ______ 。
④我国位置最北同时也是最东的省区它的全称是 ______ 。
⑤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所聚居的省区它的全称是 ______ 。
(2)写出中国政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 ______ (陆上邻国 );3 ______ (大洋);4 ______ (海峡);5 ______ (边缘海)。
(3)写出下列各省的简称
①C ______ ;②D ______;③I ______ 。读“我国雨带推移分布图”和“温度带图”,回答问题。 (1)左上图中,A所代表的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山脉①是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夏季风的进退导致了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_____(长/短)。(2)左上图中C、D、E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6月时雨带推移到______ 线位置时,该地区出现“________ ”天气,阴雨连绵。(3)我国旱涝灾害与夏季风有关,夏季风特强的年份往往造成________________(南涝北旱/北涝南旱)。(4)右上图中,温度带E是_________带,温度带E和温度带F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_______一线,该线以北冬季河流有___________(结冰/不结冰)现象。(5)右上图中甲、乙两河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河。它们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是原因不同: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C、D、C、B、A【解析】 略
6.【答案】C【解析】 我国人口的分布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影响,呈东多西少的特点,故 A 错误。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故 B 错误。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故 C 正确。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故 D 错误。
7.【答案】C【解析】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A 正确;
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 正确;
我国有 56 个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C 错误;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是我国民族分布的基本特点, D 正确。
故选: C 。
8~11.【答案】D、A、B、C【解析】8. 【分析】
本题考查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气候资料图的判读方法和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根据所学及读图可知,武汉、广州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1 月平均气温高于 0°C ,且广州纬度低于武汉,因此,广州 1 月平均气温更高,年降水量也大,则丙为武汉,丁为广州;北京、哈尔滨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1 月平均气温低于 0°C ,且哈尔滨纬度更高,因此,哈尔滨 1 月平均气温低于北京,年降水量较小,则甲为哈尔滨,乙为北京。故 D 对, ABC 错。
故选 D 。
9. 【分析】
本题考查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气候资料图的判读方法和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根据所学及读图可知,武汉、广州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1 月平均气温高于 0°C ,且广州纬度低于武汉,因此,广州 1 月平均气温更高,则丙为武汉,丁为广州;北京、哈尔滨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1 月平均气温低于 0°C ,且哈尔滨纬度更高,因此,哈尔滨 1 月平均气温低于北京,则甲为哈尔滨,乙为北京。又因为我国气温冬季温差大, 1 月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所以,四城市按自北向南进行排列应该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故 A 对, BCD 错。
故选 A 。
10. 【分析】
本题考查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气候资料图的判读方法和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根据所学及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受夏季风的影响,四地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故 B 对, ACD 错。
故选 B 。
11.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气温差异,旨在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知道纬度因素影响气温是解题关键。
【解答】
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四地由于南北跨纬度大,因此四地同一季节气温不同原因主要是纬度位置因素。故 C 对, ABD 错。
故选 C 。 12.【答案】A【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地理差异,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 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掌握我国地理差异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
A. 我国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故 A 正确。
B. 我国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故 B 错误。
C.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故 C 错误。
D.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故 D 错误。
故选 A 。 13~14.【答案】B、D【解析】13.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理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凌汛发生的河段河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故①不易发生凌汛, A 错; b 为秦岭,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B 对; a 山脉是太行山脉,不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错; c 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 D 错。
故选 B 。
14.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在黄河干流③处修建的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的名称,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水利枢纽的分布和名称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③处水利枢纽工程是小浪底,选 D 。 15~17.【答案】A、B、D【解析】15.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分布,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景观大道从东向西依次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故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
16.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气温、地形、降水、人口分布的特点及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从上海到樟木,海拔整体上升,年平均气温降低、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减小,故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
17.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从上海到樟木, 318 国道分别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沿线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故 D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D 。 18~19.【答案】C、D【解析】18.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四至,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四至所在省区的简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疆域辽阔,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所在省区是黑龙江省,其简称是黑;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所在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简称是新;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所在的省区是海南省,其简称是琼;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所在的省区是黑龙江省,其简称是黑。故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
19.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所处的纬度、半球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A. 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 A 错误。
B.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部与蒙古相邻, B 错误。
C.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没有极圈穿过,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C 错误。
D.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 正确。
故选 D 。 20.【答案】A【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 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 ,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 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 是解题关键。
【解答】
我国陆地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①说法正确;我国东面的陆上邻国是朝鲜,②说法正确;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③说法错误;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④说法错误。
故选 A 。 21.【答案】(1)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②鲁 ③海南省 ④黑龙江省 ⑤广西壮族自治区
(2)蒙古 太平洋 台湾海峡 南海
(3)川或蜀 云或滇 皖【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行政区划,邻国、临海等,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 1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 166 万千米 2 ,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 1/6 ,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②山东省简称“鲁”,又称“齐鲁”,是山东省临沂一中所在省。③海南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区。④我国最东端和最北端都位于黑龙江省。⑤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 1700 万,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 2 )图中 1 是蒙古, 3 是太平洋, 4 是台湾海峡, 5 是南海。
( 3 ) C 是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D 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I 是安徽省,简称皖。
22.【答案】(1)大兴安岭 巴颜喀拉山脉 长
(2)D 梅雨
(3)北涝南旱
(4)亚热 秦岭-淮河 结冰
(5)乙 夏季气温高,多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降水多【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温度带划分、我国雨带推移形成的特殊天气、夏季风与旱涝灾害的关系、河流流量和汛期等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布,旨在考查学生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温度带划分、我国雨带推移形成的特殊天气、夏季风与旱涝灾害的关系、河流流量和汛期等水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读“我国雨带推移分布图”和“温度带图”可知:
( 1 )左上图中, A 所代表的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山脉①是大兴安岭;④是巴颜喀拉山脉。夏季风的进退导致了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长。
( 2 )左上图中 C 、 D 、 E 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 6 月时雨带推移到 D (江淮地区)线位置时,该地区出现“梅雨 ”天气,阴雨连绵。
( 3 )我国旱涝灾害与夏季风有关,夏季风特强的年份往往造成北涝南旱。
( 4 )右上图中,温度带 E 是亚热带,温度带 E 和温度带 F 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 - 淮河一线,该线以北(冬季 1 月平均气温低于 0 ℃)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 5 )右上图中甲(塔里木河)、乙(长江)两河流量较大的是乙(长江)河。它们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是原因不同:
甲(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的原因:夏季气温高,多高山冰雪融水;
乙(长江)汛期出现在夏季的原因:夏季降水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标准难度),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困难),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