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孟子像,学习目标,朗读课文,重点字音,往之女,是非大丈夫也,是焉为大丈夫乎,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疏通文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言而有信”,那么,作为“大丈夫”,应该有着怎样的品格和内涵呢? 今天,我们一起通过 “亚圣”孟子的一篇短文来看看他对于“大丈夫”的阐释。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2.诵读课文,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3.学习孟子倡导的“大丈夫”品格。
听读课文,注意读音及节奏。
需插入本套资源中《富贵不能淫》情境课文诵读版
公孙衍( ) 丈夫之冠( )
富贵不能淫( )
(“女”同“汝”,你)
公孙衍、张仪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诚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依次体会下面句子的语气。
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
魏国人,与苏秦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以连横去服从秦国,与苏泰“合纵”相对。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男子行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是做妾妇之道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 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
动词使动用法,使……改变。
动词使动用法,使……迷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丈夫(或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居无事,天下就没有冲突。”
孟子说:“这怎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亲自送到门口,告以顺从是为人之妻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纵横家,出自《汉书·艺文志》,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 “纵横”即合纵连横。“纵横家”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 张仪者, 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 ”。
2.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妇”为会意字,一边是扫帚,一边是女子,持扫帚打扫是家庭主妇的日常工作,所以“妇”的本义是已婚女子。
“妾”为会意字,甲骨文形体像女子跪着,头上有把刑刀。表示她已被刺上奴隶的记号。 “妾”的本义是女奴,后多指小老婆。
“妻”为会意字,甲骨文左边像长发女子,右边是只手,表示掠夺女子为配偶。这反映了古代的抢婚制。 “妻”的本义是男子的配偶。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经典常谈·第八》
3.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
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1.富贵不能淫( )
3.威武不能屈( )
2.贫贱不能移( )
使动用法,使……迷惑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这三个句子的宾语“之”均被省略。
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
(1)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并尽量将此大道推行到广大人民中去。
6.总结孟子心中真正的大丈夫的两个标准
(2)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
《富贵不能淫》论证思路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 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 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出自《孟子》的这句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在我国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会不时隐藏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粕,本文也不例外,请你把这些地方找出来,谈谈你的看法。
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父母之命不可违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助动词,能够)
丈夫之冠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父命之(代词,指丈夫)
行天下之大道(助词,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课前预习课件ppt,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孟子简介,听朗读注意节奏,初读节奏,再读节奏,文言文翻译,文言积累,文中成语,整体感知,资料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示范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角色进行情境对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获奖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课件pptx、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