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ppt
展开1.了解孟子及其政治主张。2.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内容。3.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在解放战争,国民党号称八百万大军,装备精良,占据长江天险,人民解放军却凭着“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装备,最终把国民党赶到了台湾,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学派代表孟子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七里之郭 ( ) (2)米粟非不多也 (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4)亲戚畔之 ( )(5)夫环而攻之 ( )(6)失道者寡助 ( )(7)亲戚畔之 (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节奏
要求: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2.组内对译课文。
天时: 域: 地利: 威:人和: 道: 郭: 寡: 环: 亲戚: 池: 至:兵革: 顺: 委: 畔: 去:
宜于做事的自然气候条件。
人心所向,上 下团结。
界限,这里做动词,解释为“限制” 。
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家庭或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
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先秦时可指至亲,如父母、妻、嫂及叔伯兄弟、子侄等。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接着是怎样展开论证的?3.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人和”用文中的原话来说是指什么?作者的结论是什么?4.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5.请你谈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征?
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其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作者是怎样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的?
作者以攻城为例论证论点一。
作者是怎样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的?
作者以守城为例论证论点二
怎样才能做到“人和” 呢?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作者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
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接着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1.你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草船借箭:诸葛亮借助大雾的天气迷惑曹军,使曹军把好多的箭射到他的草船上来。 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让熊熊燃烧着的很多小船冲向曹军的战船,把曹军烧得溃不成军,伤亡过半。
2.你能举个借助“地利”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吗?
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捷
八路军115师以第343旅第685团先敌占领关沟至老爷庙一线南侧高地,截击敌先头部队;以第686团占领老爷庙至小寨村一线南侧高地,实施中间突击;以第344旅第687团占领蔡家峪、西沟村和东河南镇一线阵地,断敌退路。
崤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伏击歼灭战。是役晋国大获全胜,对于扼制秦国东出争霸中原,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利用山地复杂地形伏击车兵部队而取胜的著名战例。
3.你知道1980年前,深圳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吗? 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发展成一个超级的大城市呢?
是改革开放给了深圳“天时” 。
4.你认为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1.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仁政(关注民生,施恩于民,赢得民心,得天下,仁者无敌)3.道德伦理(道德规范:仁 义 礼 智)(人伦关系: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人性论(人性本善)人性四端:恻隐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
1.环而攻之而不胜2.夫环而攻之3.然而不胜者4.三里之城5.亲戚畔之6.寡助之至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句首发语词,表示下面发议论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字
介词,解释为“凭、靠”
第一个“而”表修饰,解释为“着、地”。
第二个“而”表示转折,解释为“但是、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备课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注音和节奏,析内容巧释疑,摆出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结构图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护城河,泛指武器军备,弃城而逃,使人民定居下来,巩固国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闯关图,骰子PK赛,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11,第四组12,结构框架,写作特色,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