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质量测试题声音的世界(一)(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6656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人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质量测试题声音的世界(一)(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6656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人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质量测试题声音的世界(一)(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6656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人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质量测试题声音的世界(一)(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冀人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质量测试题声音的世界(一)(含答案),共6页。
冀人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质量测试题声音的世界(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音量与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是( )。A.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音量无关B.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强C.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弱2.“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声音的。A.声源处 B.人耳处 C.传播过程中3.“打雷的声音很响”是指( )。A.雷声的音高很高 B.雷声的音量很大 C.雷声的传播速度很快4.耳廓的作用是( )。A.收集声波 B.传递声波 C.对声波进行反应5.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什么,这是因为打哈欠的动作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 B.听神经的振动 C.耳廓的振动6.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更快。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7.人说话时,是( )振动产生的声音。A.口腔 B.声带 C.口腔8.( )是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A.音量 B.音调 C.分贝9.敲击音叉的力量越大,音叉发出的声音越( )。A.高 B.弱 C.强10.耳朵是重要的听觉器官,下列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保护耳朵,明明长期佩戴耳塞B.游泳时,华华带上了耳塞C.丽丽爱干净,每天都要掏耳朵D.晓晓喜欢听歌,睡觉时都戴着耳机 二、填空题11.说话声是由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流水声是由水的振动产生的。12.耳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13.( )是用来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 )是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14.我们可以在__________、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消减噪声,以减少噪声对人们生活的严重影响。15.我们周围有多种多样的声音,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 )。16.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时,用的力越大,鼓面振动幅度_______,发出的声音_______;用的力越小,鼓面振动幅度_______,发出的声音_______。17.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_______,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18.在教室中上课的同学都可以听到老师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中传播,并且向___________传播。 三、判断题19.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消减噪声。( )20.保护耳朵,就是保护我们的听力。( )21.遇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通过捂住耳朵的方式来保护听力。( )22.物体振动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音量越小。( )23.妈妈给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来预防噪声污染。( ) 四、连线题24.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鼓膜 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耳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 传递声音耳道 收集声音 五、简答题25.你认为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26.大量研究指出,长期的生活噪声除了对听力有所损害,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消减噪声的呢?(至少写出三例) 六、实验题27.(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小锤敲击音叉,贴着音叉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会产生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2)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泡沫塑料小球会产生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1.B2.B3.B4.A5.A6.D7.B8.C9.C10.B11. 声带 琴弦 空气12.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13. 噪声计 分贝14.声源处15.噪声16. 越大 越强 越小 越弱17. 振动 振动18. 空气 四面八方19.√20.√21.√22.×23.√24.25.物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发声的鼓面、音叉、声带、水等都在振动,当这些物体停止振动后,听不到声音。物体恢复振动,又开始发声。26.(1)在声源处控制。如在城市,禁止汽车鸣笛,给汽车、摩托车安装消声器;(2)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如在公路边植树形成“绿色音屏”,安装隔音板。(3)在接收处控制:如人佩戴耳塞或者耳机状消声器。27.(1)泡沫塑料小球会被弹开。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泡沫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距离也不同。这说明物体发出声音的强弱与其振动幅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