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与学的流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对应课标:“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2、教材分析:观点:中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探索自己,认识自己是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关系: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在第一课学生认识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新阶段,第二课走进学习新天地之后,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内容:本框由“人贵自知”、“多把尺子量自己”两目组成。通过老子的话、古希腊神庙的格言,“小刚和队友”的对话,让学生知道认识自己是人类古老的话题,对人的成长很重要。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通过“我是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自己,多个角度看自己。作用:认识自己才能根据自己禀赋发展自己,本框教学对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意义重大。
3、学情分析:
基础:中学阶段,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有所不同,有探究自我的兴趣与需要。这是本框学习的思想基础。
问题:(1)自卑自负:初中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准确、不适当,很多人会陷入自卑或自负的心理。
(2)在意他评:初中生往往十分注重自我形象,往往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以上这些需要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加以澄清和引导。
4、教学目标:
(1)通过“人贵自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体会认识自己很难也很重要,探索自己是一个过程。
(2)通过“人能自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内容和途径。
(3)通过“理对他评”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能够客观看待自己。
5、教学重点:人贵自知。学生只能懂得认识自己很难但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才会激发他认识自己的热情。
6、教学难点:理对他评。限于年龄、阅历、认知发展水平,处于自我意识发展期的初中生,自我认同的程度低,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往往以他人的评价来看待自己,缺乏理性分析、对待他人评价,这对初中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7、教学方法:情境分析;活动体验;对话讨论。
8、教学准备:收集正确认识自我取得成功的事例,或没有正确认识自己而失败的事例。
二、教与学的流程设计
分三大板块:1、人贵自知。2、人能自知。3、理对他评。
导课:截取《武林外传》吕秀才智斗姬无命视频片段,引出“我是谁”这一话题,引出课题。《认识自己》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通过吕秀才一系列关于“我是谁”问题,引发学生探究自我的动机。)
转:我是谁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早在2000多年前中外的哲学家就开始探索思考人自身的奥秘。老子说“自知者明”古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可见认识自己多么重要。
(一)人贵自知。
1.人物故事:(1)PPT展示三位名人的人生经历①计算机科学家、“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大学转系而取得成功的故事;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经商失败专心写作的故事。③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弃考从医的故事;
(2)思考交流:他们的人生经历,给你有什么启示?
(3)总结归纳: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事业成功。P 27
(4)延伸拓展:你能举出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失败的例子吗?
纸上谈兵的赵括;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转:我们再来看一个身边发生的事例。
2.情景分析:探究与分享:小刚和他的队友。P27
(1)观察图文(人物及对话);(2)思考交流: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这样的自我认识给他及队友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你有何启示?
(3)总结归纳: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们的交往。更好的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P27
(4)延伸拓展:小刚应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名人人生经历,历史故事,身边发生的事,让学生从正反两个体会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转:既然认识自己这么重要,那么我们怎样去认识自己呢?
(二)人能自知
1.探究与分享1:我眼中的“我”。探究与分享 P28
(1)写出自我:请同学偿试写出20个关于“我是一个_______的人”的句子。要求:内容不限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动词。
(2)志愿分享:选取几位志愿者在班里分享
(3)对话讨论:
①这几位位同学是从哪几个方面业认识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②你是怎么得出这些认识的。自我观察,与他人比较等
归纳总结: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对自己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方法技能:P29 自我评价的方法
转:中国有句古话“当局者迷”,自我评价有时会不准确,怎么办?
探究与分享2:自画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活动。
画画像。拿一张白纸,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描绘自己,然后折起来,收集在一起。
猜猜看。每人从中抽一张折叠的画像,猜测这是谁的画像并说明理由。第一眼看到这张画像,你想对画像的人说些什么?最后公布答案。
谈感受。分事人分享:自己满意的部分,不满意的部分;听到别人评价后的感受。
(4)归纳总结: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们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P29
(5)延伸拓展: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西方也有谚语:“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P29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现场活动,让学生体会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是认识自我的两个基本途径,从而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转:但生活中他人的评价有时会我们不知所措,我们来看一看:
(三)理对他评:
1.探究与分享P30页。
(1)阅读图文,“他人评价带来的困惑”。评价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2)思考交流:①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各不相同,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同? ②“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
(3)总结归纳: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4)延伸扩展:你平时是如何对待他人的评价的?特别是听到他人对你好的评价,你会怎么办?
(5)方法技能:P30页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设计意图:情境分析,开发生活经验,在经验的分享、碰撞中,总结、提升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
课外拓展:乔哈里视窗。认识自己是一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出示乔哈里视窗:并对四个区:公开区、秘密区、盲目区、未知区,进行解悉,布置任务:邀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人,请他们谈谈对你的看法,并将他们的看法以及你的自我认识写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思考:如果你想别人更加了解你怎么办?如果你想对自己有个客观、清醒、完整的认识你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乔哈里视窗,给学生课外、将来不断加深自我认识一个具体的方法指导,学以致用,延伸课堂教学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三句话有谁想挑战一下呢?,人贵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教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