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踩点”翻译》课件
展开学习目标: 1.翻译策略:学会“踩点”翻译。 2.理解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 标 准:信、达、雅。 原 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 法:留、补、删,换、调、贯
一、翻译策略:学会“踩点”翻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评分细则:按点赋分
小结:文言文“踩点”翻译
1.重点翻译“得分点”。 文言文翻译虽为考查句子翻译,实为考查字词与句式翻译。是按点赋分的。考生要通过训练,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 2. 得分点有: (1)重要的文言实词(120个) (2) 重要的文言虚词( 18个) (3) 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 (4) 文言特殊用法(通假字、互文句式、偏义复词,词类活用)
【点睛】翻译句子之前,应先明确翻译的要求,即信达雅。然后把句子代入文中,做如下分析:有无专有名词(尤其要注意人的名字,因只有名没有姓易被当做实词翻译),有无特殊句式,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通假等现象,理解大意,最后逐字进行对译。
小结:文言文翻译得分偏低的原因 客观原因: 试题文本有一定难度。 主观原因: 1.没读懂文章----不理解,不会翻译。 文言文阅读少,实词、虚词积累不够,文言句式不熟。 2.专项训练少,答题技巧不熟。 3.“踩点”翻译意识不强。
真实。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通达。要求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语言通畅,没有语病。
典雅。侧重于译文本身的提炼,要求译文选用的词语比较考究,规范得体,简明优雅,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对于大多数词句,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词句,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句顺。
高考重点考查直译能力。
留、删、换、调、补、贯
①留: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
例:⒈赵惠文王十六年 ⒉庐陵文天祥⒊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例:夫赵强而燕弱(发语词)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语气助词)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结构助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停顿助词)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复词)
②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
③换: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主要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例:⒈至莫夜月明:到了晚上月亮明亮。(单换双)
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身世卑微、见识短浅 古今异义)
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如同云一样(名作状)
例:1.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
④调: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2.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
4.“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⒈沛公谓张良曰:“( 你)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 )而衰,三(鼓)而竭 。
⒊竖子,不足与 (之) 谋。
⒋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⑥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贯”即“意译”。意译,既是一种翻译的原则,也是一种翻译的方法。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宜用意译。
例1: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黄发”和“垂髫”分别是老人和孩子的特征,借指老人和孩子)译文:老人和孩子一同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借代)
例2: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译文:秦汉时的明月(依然高悬), 秦汉时的关隘(依然留存)。
例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婉曲、避讳)
例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用典)直译:我活着应当掉脑袋,死后应当编草。意译:我活着应当以不惜性命,死了应当报恩。(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左传》:讲一个士大夫(魏颗)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取胜; 《续齐谐记·华阴黄雀》(杨宝):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也说“衔环结草”)
字字落实留删换(字词)
文从句顺调补贯(句式)
四、总 结:文言文翻译 1.策 略:“踩点”翻译。 2.标 准: 信、达、雅。 原 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 法:留、删、换,调、补、贯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先踩点,后翻译)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②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③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门 宴》)
①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译文】 ﹍ ﹍ ﹍ ﹍ ﹍ ﹍ ﹍ ﹍ ﹍ ﹍ ﹍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良曰:“长于臣。” 【译文】 ﹍ ﹍ ﹍ ﹍ ﹍ ﹍ ﹍ ﹍ ﹍ ﹍ ﹍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译文】 ﹍ ﹍ ﹍ ﹍ ﹍ ﹍ ﹍ ﹍ ﹍ ﹍ ﹍ ﹍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译文】 ﹍ ﹍ ﹍ ﹍ ﹍ ﹍ ﹍ ﹍ ﹍ ﹍ ﹍ ﹍
名做状,象对待兄长那样
--与—比,--更--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踩点意识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踩点意识 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翻译回头看,文言文翻译的“尴尬”,六字诀,翻译策略,审出得分点,一种意识,踩点得分意识,拟答案定得分点,说理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言文翻译基本原则与翻译技巧课件: 这是一份文言文翻译基本原则与翻译技巧课件,共27页。
文言文翻译技巧课件: 这是一份文言文翻译技巧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翻译的标准,翻译方法探究一,发语词,语气助词,句中停顿助词,音节助词,翻译方法探究二,疏远信任,在野草中在露天下,通“悦”高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