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罗山中学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罗山中学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
1.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 系统 B. 器官 C. 组织 D. 细胞
2.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 病毒和青霉菌 B. 蓝细菌和大肠杆菌 C. 发菜和变形虫 D. 草履虫和酵母菌
3. 下列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
A. 草履虫的运动和繁殖离不开细胞的运动和分裂
B. 膝跳反射的完成离不开多种细胞的协调配合
C.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4. 植物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器官→组织→系统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 细胞→组织→器官 D. 细胞→器官→系统
5. 生活在沙漠的仙人掌与生活在海水中的鲨鱼,组成他们的化学元素种类( )
A. 大体相同 B. 区别较大 C. 很难确定 D. 没有一定的标准
6. 通常情况下,各种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水 B. 糖类 C. 蛋白质 D. 脂肪
7.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
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 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8.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淀粉、蛋白质、脂肪所用的试剂依次是( )
①双缩脲试剂 ②斐林试剂 ③稀碘液 ④苏丹Ⅲ染液.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①④
9. 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
A. 供给全面的营养 B. 供给能量 C. 维持细胞渗透压 D. 供给水分
10.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
A. NH-CO B. -NH-CO- C. -NH2-COOH- D. NH2-COOH
11.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形成肽键的方式不同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12.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多糖的是( )
A. 葡萄糖 B. 纤维素 C. 蔗糖 D. 抗体
13. 淀粉、核酸、脂肪、蛋白质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A. C、H、O B. C、H、O、N C. C、H、O、N、S D. C、H、N、S
14. 下列关于各化合物的基本单位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氨基酸 B. 纤维素--葡萄糖 C. DNA--核糖核苷酸 D. 核酸--核苷酸
15. D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 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B.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 核糖、碱基、磷酸 D. 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16. 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在判断他的分类过程中下列哪种特性对你的判断影响最小( )
①核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细胞膜的有无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7. 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Fe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g和Fe都属于大量元素 B. 植物体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C. 人体缺Fe会导致骨质疏松 D. 细胞中无机盐少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8. 如图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源),则甲比乙亮
B. 在甲中所观察到的所有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 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左移
D. 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影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19. 某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NH2),其中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氨基的部位应是( )
A. 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B. 一定连在羧基上
C. 与氨基相连 D. 在R基上
20. 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DNA中,含有核苷酸种类数有( )
A. 3 B. 4 C. 7 D. 8
21. 某一多肽链内共有肽键109个,则此分子中含有-NH2和-COOH的数目至少为( )
A. 110、110 B. 109、109 C. 9、9 D. 1、1
22. 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
A. 肽键 B. 肽链 C. 空间结构 D. 氨基酸
23. 下列都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 C、H、O、N B. C、H、N、Fe C. Mg、P、S、K D. Mn、B、Zn、Cu
24. 以下那个是DNA的特有碱基( )
A. U B. G C. C D. T
25. 下面所列的蛋白质的功能与举例有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功能
举例
A
催化作用
消化酶
B
运送作用
血红蛋白
C
调节作用
性激素
D
免疫作用
抗体
A. A B. B C. C D. D
26. 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B. 图中的③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相同
D. 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可来自种子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
27.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B. 单糖和二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后才能被细胞吸收
C. 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D. 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28.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脱氧核苷酸是由一个磷酸、一个核糖和一个含氮碱基组成的
B. 核酸是由C、H、O、N、P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D.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9. 蛋白质、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 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B. 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C. 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D. 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30. 2020年我国多地出现的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传染病,感染者多出现发热、乏力和干咳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器
B. 病毒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
C. 新型冠状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 勤洗手、戴口罩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31. 如图是几种生物或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______,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必须在 ______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______。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 ______和 ______,因此它是一类营 _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4)图中甲、乙属于 ______细胞,它们的DNA位于 ______中。甲、乙在结构上不同于丁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______。
(5)甲、乙、丁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均有细胞质、______和 ______。
32. 根据如图中的化合物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由 ______个氨基酸构成,有 ______个肽键,这些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 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______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______,形成的化合物叫 ______。
(3)写出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C ______,A ______,其中肽键的结构式是 ______。
(4)不同的氨基酸区别在于 ______基团。
(5)形成该化合物的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______。
33. 多具聚体是由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单位组成的长链,如图1表示细胞利用基本单位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上图是细胞中一种常见的脱水缩合反应,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此种反应的有 ______。
①多肽
②淀粉
③纤维素
④脂肪
(2)若某种多聚体的基本单位中含有U,则该基本单位的名称为 ______,由其参与组成的生物大分子的名称是 ______,其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 ______。
(3)若合成的多聚体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该生物大分子是 ______,由其基本单位形成的动物细胞中的重要储能物质是 ______。
(4)某条肽链是含121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其中含有天冬氨酸5个,分别位于26、71、72、99、121位(见图2),天冬氨酸的结构式如图3:
肽酶E1专门水解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E2专门水解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肽酶E1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至少有 ______个羧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因此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故选:D.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最小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本题考查的是生命系统层次的知识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熟记生命系统层次的概念,明确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答案】B
【解析】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青霉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B正确;
C、变形虫为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
D、草履虫和酵母菌都是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B。
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
3.【答案】C
【解析】解:A、草履虫的运动和繁殖离不开细胞的运动和分裂,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错误;
B、膝跳反射的完成离不开多种细胞的协调配合,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错误;
C、病毒是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正确;
D、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错误。
故选:C。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
本题考查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考生要识记并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包括病毒、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明确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而多细胞生物必须依靠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4.【答案】C
【解析】解:由于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因此小麦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故选:C。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些层次.
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知识网络构建能力,属于简单题.在解题过程中,考生要能够识记植物缺少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层次就是个体层次等.
5.【答案】A
【解析】解:从元素的种类上来说,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即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同时,生物界中不同生物体内的组成元素也大体相同。
故选: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明确统一性是从元素的种类上来说的,而差异性是从元素的含量上来说的。
6.【答案】A
【解析】解:A、水是活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A正确;
B、糖类不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B错误;
C、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C错误;
D、脂肪是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A。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含量,对于细胞中不同化合物含量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7.【答案】C
【解析】解:A、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
B、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以前存在的活的细胞中产生。其中不包括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正确。
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并没有研究细胞的差异性,C错误。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C。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其要点如下: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以前存在的活的细胞中产生。
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学说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8.【答案】D
【解析】解:斐林试剂可以用来鉴定还原糖,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生产紫色复合物,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淀粉遇碘变蓝色。
所用检验还原性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试剂分别是斐林试剂、碘液、双缩脲试剂、苏丹Ⅲ。
故选:D。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本题的知识点是检测还原性糖、蛋白质、脂肪、淀粉所用的试剂,主要考查学生对相近知识点的比较和记忆。
9.【答案】B
【解析】解:A、葡萄糖只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不能供给全面营养,A错误;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因此给低血糖休克病人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供给能量,B正确;
C、5%葡萄糖溶液目的不是维持细胞的形态,C错误;
D、5%葡萄糖溶液目的是供给能量,不是供给水分,D错误。
故选:B。
1、血糖浓度持续降低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脑功能障碍症群而导致致的综合症就是低血糖休克。一般以血浆血糖浓度<2.8mmol/L,或全血葡萄糖<2.5mmol/L为低血糖。
2、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理解低血糖休克的含义,同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0.【答案】B
【解析】解:一般通式为:-CO-NH-肽键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HOOC-H-NH3和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HOOC-H-NH3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HOOC-H-CO-NH-H-NH3
即-CO-NH-.氨基酸借肽键联结成多肽链。
故选:B。
从蛋白质的脱水缩合的过程解决问题。
基础题目,重点掌握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
11.【答案】A
【解析】解:A、形成肽键都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方式,故形成肽键的方式不是蛋白质千差万别的原因,A正确;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是蛋白质千差万别的原因,B错误;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是蛋白质千差万别的原因,C错误;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是蛋白质千差万别的原因,D错误。
故选:A。
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
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2.【答案】B
【解析】解:A、葡萄糖是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类,A错误;
B、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多糖,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B正确;
C、蔗糖是一种二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形成,C错误;
D、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由浆细胞分泌的一种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
故选:B。
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因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所以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葡萄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像这样不能水解的糖类就是单糖。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本题考查学生对糖类基本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糖类的划分依据并区别抗体的化学本质,属于识记层次的内容,难度较易。
13.【答案】A
【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淀粉属于多糖,组成元素是C、H、O;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故它们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
故选:A。
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
(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4)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难度不大。
14.【答案】C
【解析】解:A、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正确;
B、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B正确;
C、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
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D正确。
故选:C。
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多糖的基本单位为葡萄糖.
本题考查了生物大分子中单体和多聚体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
15.【答案】D
【解析】解:A、氨基酸是蛋白质水解的产物,DNA中不含有葡萄糖,A错误;
B、氨基酸是蛋白质水解的产物,DNA中不含有葡萄糖,B错误;
C、碱基、核糖和磷酸是RNA彻底水解的产物,C错误;
D、DNA水解形成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继续水解形成四种含氮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D正确。
故选:D。
本题是对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化学组成的考查,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
本题的知识点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化学组成,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不同,对于DNA、脱氧核苷酸与脱氧核糖、磷酸、碱基的逻辑关系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B
【解析】解:①根据核膜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①正确;
②核糖体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且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所以不能根据核糖体的有无判断,②错误;
③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③正确;
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细胞膜,无法根据细胞膜判断分类,④错误。
故选:B。
细胞类的生物都具有细胞膜,都含有磷脂,且基本都具有核糖体。
原核生物细胞与真核生物细胞最重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所以可根据核膜的有无判断该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
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B
【解析】解:A、Mg属于大量元素,Fe为微量元素,A错误;
B、植物体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B正确;
C、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C错误;
D、细胞中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B。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属于基础题。
18.【答案】A
【解析】解:A、甲是低倍镜下观察的结果,乙是高倍镜下的观察结果,因为甲条件下实际观察到的面积大,因此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A正确;
B、甲的放大倍数小,观察到的细胞多,乙的放大倍数大,观察到的细胞少,B错误;
C、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若玻片标本右移(实物右移),则甲、乙的影像都会左移,C错误;
D、甲是低倍镜观察的物像,乙是高倍镜观察的物像,如果视野模糊,可以通过调节准焦螺旋,不能通过换用高倍物镜调节,D错误。
故选:A。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有关操作技能,属于简单题.
19.【答案】D
【解析】解:根据氨基酸通式可知,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所以另一个氨基在R基上。
故选:D。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通式为,可见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本题考查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考查学生对氨基酸通式的理解能力。
20.【答案】B
【解析】解: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含氮碱基包含4种类型A、T、C、G,因此含有核苷酸种类数有4种。
故选:B。
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本题考查DNA的基本单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1.【答案】D
【解析】解:一多肽链内共有肽键109个,则此分子中含有-NH2和-COOH的数目至少为一个.
故选:D.
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分别为m个.对于一条肽链来说,“至少”应有的氨基和羧基数都是一个.
本题知识点简单,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至少”这个词.
22.【答案】C
【解析】解:A、高温不会破坏肽键,肽键断裂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A错误;
B、温度不影响肽链的结构,肽链水解离不开酶的作用,B错误;
C、高温破能够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发生变性,C正确;
D、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的过程氨基酸没有被破坏,D错误。
故选:C。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鸡蛋煮熟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对于蛋白质变性的原因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蛋白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23.【答案】D
【解析】解:A、C、H、O、N均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
B、C、H、N均属于大量元素,Fe属于微量元素,B错误;
C、Mg、P、S、K均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
D、Mn、B、Zn、Cu均属于微量元素,D正确。
故选:D。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元素的分类依据和种类,属于基础题。
24.【答案】D
【解析】解:DNA分子中特有的碱基是T胸腺嘧啶,A、G、C是DNA和RNA共有的碱基。
故选:D。
DNA和RNA的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本题考查了核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属于简单题。
25.【答案】C
【解析】解:A、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比如消化酶,A正确;
B、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B正确;
C、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但性激素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C错误;
D、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D正确。
故选:C。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6.【答案】D
【解析】解:A、结合分析可知,①是种子晒干的过程,能够萌发形成幼苗;②是种子烘干的过程,此时细胞遭到破坏,失去了结合水,不能萌发形成幼苗,A错误;
B、图中的③是无机盐,不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
C、④和⑤分别是自由水和结合水,是细胞内水的不同存在形式,是同一种物质,但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都不同,C错误;
D、有机物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C元素,据此推测,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可来自种子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D正确。
故选:D。
1、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2、由图分析可知,①是种子晒干的过程,则④是自由水;②是种子烘干的过程,⑤是结合水;③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是无机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7.【答案】B
【解析】解:A、水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A正确;
B、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二糖和淀粉都需要经过消化分解后才能被细胞吸收,B错误;
C、RNA是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二者结构类似,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可以储存遗传信息,C正确;
D、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正确。
故选:B。
1、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2、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3、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本题主要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8.【答案】C
【解析】解:A、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A错误;
B、核酸的组成元素只有C、H、O、N、P,B错误;
C、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C正确;
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D错误。
故选:C。
(1)核酸的作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2)核酸的组成元素:C、H、O、N、P。
(3)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4)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核酸的组成元素、基本组成单位、分类、分布和功能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9.【答案】D
【解析】解:(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DNA是脱氧核糖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3)RNA是核糖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故选:D。
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只要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其基本组成单位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30.【答案】B
【解析】解:A、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器,A正确;
B、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层次是细胞,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寄生于活细胞内繁殖,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正确;
D、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勤洗手、戴口罩可以有效避免病毒的传播,D正确。
故选:B。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寄生于活细胞内繁殖,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资和能量合成自身结构。
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特点,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1.【答案】丙 活细胞 丁 乙 叶绿素 藻蓝素 自养 原核 拟核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细胞膜 核糖体
【解析】解:(1)图中丙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其生活和繁殖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丁。
(3)图中乙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
(4)图中甲、乙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它们的DNA主要位于拟核。甲乙属于原核细胞,丁属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最本质区别是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5)甲、乙、丁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均有细胞质、细胞膜和核糖体。
故答案为:
(1)丙 活细胞
(2)丁
(3)叶绿素和藻蓝素 自养
(4)原核 拟核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5)细胞膜 核糖体
分析题图:甲是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生物;乙是蓝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生物;丙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丁是动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2.【答案】4 3 4 3 脱水缩合 四肽 羧基 氨基 B R 346
【解析】解:(1)该化合物含有3个肽键、4个R基,是由4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该化合物是由4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反应失去3个水分子形成的四肽。
(3)氨基和羧基的结构式分别是-NH2、-COOH,分析题图可知该化合物中C是羧基,A是氨基,其中肽键的结构式是B。
(4)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5)形成该化合物的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4-18×3=346。
故答案为:
(1)4 3
(2)4 3 脱水缩合 四肽
(3)羧基 氨基 B
(4)R
(5)346
分析题图:图示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该化合物含有3个肽键、4个R基,是由4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组成该化合物的4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为-CH2-COOH、-CH2-CH2-COOH、-CH2-SH、-CH2-COOH。
本题结合某化合物结构示意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②③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RNA 细胞质 纤维素 糖原 10
【解析】解:(1)图1中是同一种单体的脱水缩合形成大分子的过程,蛋白质是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单体不同,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脂肪不是大分子物质,故选②③。
(2)碱基U是RNA特有的,若某种多聚体的基本单位中含有U,则该基本单位的名称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由其参与组成的生物大分子的名称是核糖核酸(RNA),其主要分布于细胞质。
(3)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葡萄糖在动物体内可以合成糖原。
(4)肽链是一条含121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其中含有天冬氨酸5个,分别位于26、71、72、99、121位,肽酶E1专门水解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可知肽酶E1完全作用该多肽链后产生的多肽链数是4条(分别由1~26位、27~71位、73~99位、100~121位氨基酸构成),并产生一个天冬氨酸(第72位),多肽链中的天冬氨酸数目是4个,每个天冬氨酸的R基中含有1个羧基,因此肽酶E1完全作用后产生的产物中,至少有4+4+2=10个羧基。
故答案为:
(1)②③
(2)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酸(或RNA) 细胞质
(3)纤维素 糖原
(4)10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中的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分为21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反应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核酸种类和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相关计算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2022-2023学年宁夏吴忠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文科)(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宁夏吴忠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文科)(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文科)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文科)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文科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文科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