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年山东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4 病句修改(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专题04 病句修改(解析版)
【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
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B)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演示了太空“冰雪”、水油分离、太空抛物等实验,并(C)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D)通过太空授课活动,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更多科学知识,激发了他们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D.“通过太空授课活动,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更多科学知识”这一句缺少主语,要删去“通过”或“使”。
故选D。
【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法制课堂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同学们要知法、学法、用法、懂法、守法。
B.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C.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
D.北京冬奥会凝聚了和平、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展现了“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力量。
【答案】C
【解析】
A.语序不当,应是“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B.句式杂糅,可删去“造成的”;
D.搭配不当,将“凝聚”改为“奏响”,“展现”改为“凝聚”;
故选C。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忠爱清雅,仰知廉耻。千百年来,先祖濂溪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励志名句,高度概括了为官之德与为人之格,使廉洁慎独文化由民间信条变为一种传统文化,并以一种别样形式发扬光大,形成培育个体清雅廉洁的人格范式,成为(1),展现了家风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一面。先祖濂溪公一生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不媚权贵,不惧权贵,他洁身自爱的人格和洒脱的胸襟激励着后贤,他辞职力争、不冤杀无辜的典故传为佳话。正所谓:(2),濯清涟而不妖濂溪风范继世长。
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延续家族繁荣发达的精神支柱。 出淤泥而不染莲花品格传家远。
【解析】
考查句子衔接和对联。
(1)结合语段,上句“培育个体清雅廉洁的人格范式”结构:8字的短语,所以下句要写8字短语,由“展现了家风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一面”可知,补写内容与“家风”相关,举例,如“培育个体”对“延续家族”,“清雅廉洁的人格范式”对“繁荣发达的精神支柱”。再例如:传承家族繁衍生息的核心力量。
(2)由下句“濯清涟而不妖濂溪风范继世长”可知结构是:濯清涟而不妖(动宾短语)+濂溪风范继世长(主谓短语),结合“先祖濂溪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励志名句”可知,补写的上句以““出淤泥而不染”开头,举例“出淤泥而不染”对“濯清涟而不妖”,“莲花品格传家远”对“濂溪风范继世长”。再例如:出淤泥而不染菡萏馨香扬名远。
【山东省滨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4.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A牛是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的象征,B“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已沉淀为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如今,C它们分别被赋予为民服务、创新发展、艰苦奋斗,D传承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强大基因,揭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
C.成分残缺。谓语动词“赋予”缺少宾语,应在“艰苦奋斗”后加上“的象征意义”。
故选C。
【山东省东营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是以白衣天使为代表的广大抗疫斗士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
B.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C.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疫病斗争中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同时产生了《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论》等经典著作。
D.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60%的初中学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医生、工程师、军人、教师、警察、科研等作为未来的理想职业。
【答案】C
【详解】
A.成分残缺,正确的句式为“取得……成果,是……(共同努力)的结果”,应在“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后加“的结果”;
B.结构混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主语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之后主语又变成了“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可将“自从”放到句首,让“自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作状语;
D.用词不当,“科研”不是一种职业,可把“科研”改为“科学家”;
故选C。
【山东省泰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种技艺。
B.《全唐诗》作为一本唐诗合集,编校于清代康熙年间,收录了约二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
C.研制团队采用了主动悬架设计并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通过主动悬架构型的变化,实现了“祝融号”的抬轮和蠕动。
D.从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的层面出发,中美双方确认了各自政府的优先事项、彼此的红线及可能的合作领域。
【答案】D
【详解】
A.不合逻辑,“不仅是……更是……”是递进关系,故“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和“成就一种技艺”互换位置,故错误;
B.不合逻辑,“约二千二百余名诗人”中的“约和余”相矛盾,应删掉一个,故错误;
C.成分残缺,“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表述不完整,应在“脱困”后补充“试验”,故错误;
故选D。
【山东省烟台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3.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汇总统计、调查登记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B.无论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追求、有闯劲、敢奋斗,任何人都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C.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经至少建成了60万个以上的“农家书屋”,这些书屋已经成为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
D.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美誉度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答案】B
【详解】
A.语序不当。把“汇总统计”和“调查登记”调换位置;
C.前后矛盾。把“至少”或“以上”删掉一个;
D.结构混乱。把后半句改为“更应该看内容品质的优劣和价值含量、美誉度的多寡”;
故选B。
【山东省枣庄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既可以消磨时间,又可以延长内心的幸福感,无疑就是阅读。②阅读是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③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时间被一再分割,越来越碎片化,我们迫切地需要从喧哗中抢夺出时间进行阅读。④可以说,唯有阅读能够延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气质。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答案】D
【详解】
D.搭配不当。“提高”与“气质”搭配不当。可改为: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并提升个人气质。
故选D。
【山东省德州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并再测珠峰“身高”,世界屋脊又一次见证了中国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
B.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首次开展了“云游非遗”线上推广活动,鼓励人们走进传统文化、发现非遗之美。
C. 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不仅保护个人健康,还体现了社会文明。
D. 在“直播带货”等销售新模式下,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答案】D
【解析】
D.缺主语,去掉“在……下”,故选D。
【二○二○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能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B. 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获得许可,因此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C. 在那些心胸宽广、性格温良教师所教学生身上往往更具幸福感更有自信心,更富创造力。
D. 把新冠肺炎诊疗救治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确保患者、医院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救治,这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和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答案】D
【解析】
A.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把“关键要”改成“关键是能否”;
B.搭配不当,“加大……规范和管理”不搭配,应改为“加强……规范和管理”;
C.成分残缺,去掉“在……身上”;
故选D。
【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非常喜欢法布尔的作品,对他的《昆虫记》曾反复阅读,直到被翻看得破烂不堪。
B. 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一定程度上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缓解了就业压力。
C. 作为一种新兴高速交通模式,高速磁浮具有高速快捷、安全可靠、运输力强、绿色环保、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D. 世卫组织指出:面对庞大的确诊感染,越早研发出安全可靠的疫苗,对人类社会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越有利。
【答案】C
【解析】
A.前后三个句子主语不一致,前后两个“他”容易产生歧义。改为“他非常喜欢法布尔的作品,对法布尔的《昆虫记》曾反复阅读,直到把书翻看得破烂不堪”;
B.语序不当。改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D.成分残缺。在“感染”后面加“人群”;
故选C。
【2020年山东省淮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科学家描绘出大豆最全基因图谱,此成果可以更好地提升分子育种实验。
B. “云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谆谆教诲使即将踏上人生新征途的我们明确了方向。
C. 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D. 这种新型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为胰岛功能容易受损的人群而研制的特效药物。
【答案】B
【解析】
A.成分残缺,缺少“提升”的宾语,可以在句子后面加上“的水平”;
C.存在歧义,“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语义指代不明;
D.句式杂糅,删去“的接种对象”或“而研制的特效药物”;
故选B。
【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B. 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C. 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 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答案】D
【解析】
A.语义重复,“近”和“左右”删掉一个;
B.搭配不当,“卫生习惯”和“增强”不搭配,可删去“和卫生习惯”;
C.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故选D。
2020-2022年浙江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4 文学作品阅读(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年浙江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4 文学作品阅读(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4文学作品阅读解析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浙江专用docx、专题04文学作品阅读原卷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浙江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年山东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16 作文(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山东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16 作文(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16作文解析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山东专用docx、专题16作文原卷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山东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年山东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7 名著阅读(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山东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7 名著阅读(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7名著阅读解析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山东专用docx、专题07名著阅读原卷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山东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