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画杨桃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6682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画杨桃 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6682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画杨桃 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6682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413 画杨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413 画杨桃教学设计,共8页。
课题13.画杨桃课时2 课时备课人 单位 课前预习及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一、读1.一读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并认读。2.二读要读正确,读通顺。3.同桌或家长检查读。二、写1.将生字新词写3遍,感觉难写的字词可多写两遍。2.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叮咛、审视、半晌、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的意思。三、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问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试着找同伴解决。五、搜搜集关于杨桃的资料。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认读1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叮嘱、准确、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等词语,重点会写“肃、熟、悉”三个字。2. 联系上下文理解“审视、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的意思。3. 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体会本课中“——”“……”“?”“!”的特殊含义。4.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体会本课中“——”“……”“?”“!”的特殊含义。 教 学 过 程修 改 建 议一、谈话激趣 揭题启读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平常画画的时候,老师一般会怎么要求你们啊?(指名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讲的就是画画的事情。请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23、画杨桃。(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提,教师引入课文。)【由平常画画时老师的要求谈起,顺理成章地引入课文。】二、读写字词 感知内容 1.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文,看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多读几遍。(2)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检查字词 先读后写(1)(课件出示:)叮嘱、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2)(课件出示:)叮、嘱、排、靠、幅、审、肃、晌、悦、熟、悉、诲 ① 多种形式认读。 ② 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些字? ③ 在田字格中重点指导“肃、熟、悉”三个字的书写。“肃”的笔顺:“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熟”的结构“悉”与“采”的区别 造字解说肃,金文(聿,“律”的省略,限制)(南端开口的“亚”,道路单向通行),造字本义:古代县令以上的高官出行时实行道路安全管制,行人必须恭敬回避或绕道而行。篆文略有变形。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学生有一定的识字方法,会自己记住生字,所以重点指导“肃、熟、悉”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介绍“肃”的造字本义,加深学生理解。】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事情: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认认真真地画,结果同学们嘲笑我化成五角星,老师让他们都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同学嫩们发现我画对了。老师教育我们要实事求是。板书: 起因 经过 结果 画杨桃 画成五角星 实事求是【教给学生概括记叙事件的方法,要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细读文本 揣摩体会1.当我把画交出去时,同学们有什么反应?(默读课文3—12自然段,划出)2.课文3—12自然段中,同学和老师的话用的什么标点符号?各是什么意思?(找出句子,细致体会,小组交流。)当我把这幅画儿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他们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同学们的责问)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有的同学”幼稚可笑的表现)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儿,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儿问大家:“这幅画儿画得像不像?”(老师的提问)
“不像!”(“有的同学”幼稚可笑的表现) “它像什么?”(老师的提问)
“像五角星!”(“有的同学”幼稚可笑的表现)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老师的反问)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有的同学”幼稚可笑的表现)
(“好──笑!”中的“──”表示声音的拖长,描摹了几个同学自以为是、得意洋洋的神态。)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12自然段。4.面对这种情况,老师是怎么做的?同学和老师的话用的什么标点符号?各是什么意思?(找出句子,细致体会,小组交流。)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老师的反问)
“不……像。” (……知道自己错误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那么,像什么呢?” (老师的提问)
“像……五……角星。”(……知道自己错误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好,下一个。”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17自然段。 5.体会18、19自然段: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和颜悦色、教诲”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19自然段。 (3)体会道理:(4)课件出示:填空。【文中一处用到了“──”,六处用到了“?”,四处用到了“!”,三处用到了“……”,让学生反复朗读有关句子,揣摩体会其意义,进而体会文中的标点符号具有神奇的作用!】四、总结拓展 这就是著名作家岑桑上四年级画画时的事情,老师和父亲的话使他一生受用!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五、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板 书 设 计修 改 建 议13、画杨桃父亲: 是……就…… 老师: 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不要……要…… 是……就……我: 一生受用 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嘱、排、靠、诲”等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3. 学习前后呼应的手法,揭示了文章的主旨。4. 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教学难点:学习前后呼应的手法,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教 学 过 程修 改 建 议一、回顾旧知 导入新课1.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二、学习新知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 细致读读下面这两句话,并用关联词造句。“ 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造句:“不像……而像……”“不要……要……”【让学生先读课文中的句子,再自己用关联词造句,由易到难地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4.用心读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您发现了什么?(发现:都写到了父亲的话。)这种开头和结尾都写同样内容的写法,叫做:前后呼应。前后呼应的写法,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否定别人的新发现。
【让学生先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说说发现,再讲解“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 5.我们再来学习几个字的书写。 “嘱”左右结构,右上是尸,下面是:禹 第七笔是竖。 “ 排” 左右结构,右面是非。 “靠”上下结构,上面是告,下面是非。 “诲” 左右结构,每的第二衡要写长一些。三、作业设计: 1.把意思深刻的句子抄下来。
2.读一读资料袋。3. 读读岑桑的获奖作品:儿童文学集《野孩子阿亭》获1990年新时期优秀儿童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教 学 反 思 课堂达标训练题一、一字多音。( )( ) ( )( ) 角 觉 ( )( ) ( )( )二、选词填空:
不像……而像……不要……要……
①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 )想当然,( )实事求是。
②老师看了我画的杨桃,( )同学那样讥笑我,( )父亲那样要求我看到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③同学都讥笑我的画( )杨桃,( )五角星。
造句:“不像"……而像……”“不要……要……”
三、加标点。当我把这幅画儿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他们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儿,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 到讲台,举起我的画儿问大家:“这幅画儿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好——笑 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四、按原文填空。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 )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 )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 )忙着发笑,( )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 )什么样的( )画成什么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13 画杨桃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3 画杨桃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读自悟,初步理解,亲身实践,思考体验,相互评价,深入领悟,把握重点,跳出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13 画杨桃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