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课堂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教学课件习作____即景第2课时精品课件pptx、教学方案习作____即景第2课时精品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习作: 即景》教学方案评改指导【教学目标】1.根据评价标准,初步修改典型习作。2.拓展作文思路,自主修改习作,积累动态描写精彩语段。【教学重点】 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教学准备】学生已完成自己的习作。【教学过程】一、习作导入1.谈话导入:在同学们的笔下有笼罩校园的雾孩子,有顽皮地吹拂落叶的风娃娃,有夕阳斜照下的大海,还有晨曦中的公园……让我们交换习作,互相欣赏一下吧!(板书——习作: 即景 评改指导)2.小组内互读习作,初步评价习作,得出评价标准。(板书:梳理评价标准)(1)让学生互相读读小组内同学的习作,议一议谁的习作写得好,好在哪里。 预设1:小明的习作能按顺序描写景物,描写的内容具体,还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预设2:小丽的习作抓住景物形状、颜色、声音等的变化,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还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2)启发学生思考:就本次习作而言,好作文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点拨:引导学生结合习作要求和同学的习作,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即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预设:《 即景》习作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等级1.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2.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备注:前一项内容比较基础,分值为2颗星;后一项内容是本次习作修改的重点,分值4颗星,共计6颗星。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自然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梳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紧扣本次习作训练重点,可为后面的习作评价和修改作铺垫。二、评改指导1.探究任务对典型习作进行评价和修改,明确修改方向,学习修改方法。(板书:明确修改方向)提示:全班评价、讨论,发现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2.探究活动(1)出示典型习作一,全班讨论,提出修改建议。典型习作一:《雾中即景》片段到了上午,雾就更白了,更浓了。清晨,淡淡的雾在校园里飘着,像轻纱笼罩着整个校园。我站在远处看,同学的身影朦朦胧胧的,教学楼亮灯的窗口也像罩了层纱。空气湿漉漉的。浓雾很淘气,藏起了太阳的利剑,太阳刚露了一下脸就躲进了云里。眼前只有这白色的雾,像牛奶一样,分不清天和地,更看不清人影。道路两旁的路灯眨着它们那黄水晶般的大眼睛。中午,太阳探出半个脑袋,雾一下子淡了。①边评价边思考:你觉得这段文章好在哪里?又有什么问题?《雾中即景》习作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等级1.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2.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预设:本片段语言描写较生动,能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写出了雾的动态变化,但顺序有些混乱。②追问:如果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就更清楚了? 预设:写雾的变化过程,可按照时间顺序,先写清晨的雾,再描述上午的浓雾,最后写中午太阳出来后雾变淡了。这样写作思路就清晰了。③师生共同修改典型习作一。预设:清晨,淡淡的雾在校园里飘着,像轻纱笼罩着整个校园,空气湿漉漉的。我站在远处看,同学的身影朦朦胧胧的,教学楼亮灯的窗口也像罩了层纱。道路两旁的路灯眨着它们那黄水晶般的大眼睛。太阳刚露了一下脸就躲进了云里。渐渐地,雾更白更浓了。浓雾很淘气,藏起了太阳的利剑,让人们的眼里只有像牛奶一样的白,分不清天和地,更看不清人影。中午,太阳探出半个脑袋,雾一下子淡了。④教师小结:可以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回顾观察顺序,看看是否把变化过程写清楚了。(板书: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2)出示典型习作二,全班讨论,提出修改建议。典型习作二:《月夜即景》片段晚上,我走出家门,发现今晚的天空干净得很,没有一丝云。一轮月亮把小区照得亮亮的,似乎星星也暗了许多。月光下的小池塘更亮了,水里能看见圆圆的月亮,偶尔有小鱼儿探出头。出来散步的人很多。①边评价边思考:你觉得这个片段少了点什么?《月夜即景》习作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等级1.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2.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预设:这一段按从上至下的空间顺序描写了天空、月亮、小池塘、散步的人,有动态描写,但没写出动态变化。②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月夜,哪些景物是有动态变化的?追问:怎样描述出月亮和小池塘的动态变化?问题1预设:月亮和小池塘有动态变化。追问预设:可以写月亮是怎么一点点升高的。描绘它一开始照到小池塘时,是什么样的场景;描绘随着月亮升到半空中,又是怎样的场景。描绘鱼儿探出头来之后,小池塘又有什么变化。③引导学生思考:描写动态时,用什么词语能使画面更准确、鲜活?“散步的人很多”,要如何描写?预设1:描写动态时,用动词、叠词等词语能使画面更准确、鲜活。预设2:“散步的人很多”,可以写他们是绕着池塘走的,还享受着银色的月光。④师生共同修改典型习作二。预设:晚上,我走出家门,发现今晚的天空干净得很,没有一丝云。月亮慢慢地爬上楼顶,把小区照得亮亮的,连平日里亮闪闪的星星似乎也暗了许多。月光下的小池塘更亮了,像一面镜子。走近池塘,能看清池塘里粼粼微波中颤动的圆圆的月亮,好像伸手就可以触到它。在我凝神遐想的时候,水里的圆月悄悄地挪移了,依然是那样颤动,池塘里楼群的阴影也挪移了,整个池塘也成了一个人间的圆月。偶尔有调皮的小鱼儿探出头,荡起的水纹一圈圈扩散开来,让这圆月微微动起来。池塘边的小路上,出来散步的人很多,他们绕着池塘边走边聊,享受着这银色的月光。⑤小结:抓住景物的特点(形状、颜色、数量、声音等),来描述景物的动态变化。同时,恰当运用动词、叠词,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修辞等方法,能将景物的动态变化写得更加生动。(板书: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设计意图:习作完成后,结合典型习作(可以从学生作品中选取典型片段),指导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进行对其进行评价和修改。让学生在评改活动中,明确修改方向,学习修改方法。三、习作分享1.互评互改,分享习作。(板书:评改、分享习作)提示:小组成员之间阅读、评价、修改习作,并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分享。(1)指导学生按照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按顺序、写出动态变化)和修改典型习作的思路,再读一读自己的文章,看看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对写得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提示学生关注书写规范和标点符号等。(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3)学生修改习作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改的。小组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交流分享。2.教师小结:同学们,按顺序写,要写好事物之间的衔接;写出动态变化,不仅要有动态描写,也要有形态等方面的变化。这样的文章才是一篇优秀的写景文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篇佳作《日出即景》吧!设计意图:通过相互评改,能引导学生审视自己和同学的习作,在交流中反复修改,巩固学到的评改方法。而习作分享活动,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扩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得到一些习作的灵感。四、佳作赏析1.出示与本次习作主题“ 即景”相关的习作例文供学生阅读。日出即景今天,我特意早起去看日出。我遥望着东方的天空,焦急地等待着。①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一层银灰色的轻纱。这时,万籁俱寂,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鸟鸣。②一会儿,天边浮起一片红云,山峦、树梢都像盖上了一层红色锦缎——那是朝霞,太阳就要出来了。慢慢地,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红红的,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害羞少女,悄悄窥视着人间。缓缓地,太阳一点一点地向上升,终于,它露出了整张脸。这时,霞光万道,半边天空被染得通红,广阔的大地也被涂上了一层鲜红的油彩。片片翠绿的树叶在晨风的吹拂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辉;鸟儿披着一身红霞,唱着歌,在天空飞着。此刻,寂静的村庄也醒了,人们开始了晨炊。多么美丽的图画啊!过了一会儿,红光悄然散去,太阳射出万道金光。天更蓝了,像深沉的大海,辽阔而明净。云也变了,白花花的,显得无比柔和。远处的山峦露出了清晰的轮廓。近处的树木,秀美挺拔,亭亭玉立。③小路上,人影点点,笑语阵阵,整个世界充满了生机。④这美丽的景色感染了我,陶醉了我,我觉得自己仿佛已经融入了朝阳的光辉里。⑤2.师生合作,简单分析范例,教师对这篇范例进行整体评价。(1)批注:①交代时间和要写的景物。②描写日出前幽静的环境,与日出后的热闹景象形成对比。③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升起后的景物变化写得生动形象。④前6个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出景物的变化。⑤结尾点明主题,表达自己对日出景色的喜爱之情。(2)总评:这篇习作按时间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不同时间的景物的变化写得生动形象。语言简洁生动,景物变化丰富多彩,值得大家借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同时在赏析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写景文章的写作特点。五、布置作业1.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2.有条件的话,选择同学的习作中打动自己的风景进行观察和欣赏。【板书设计】 习作: 即景 评改指导 梳理评价标准 明确修改方向 评改、分享习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五上语文习作7《即景》课件pptx、五上语文习作7《即景》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课前预习课件ppt,文件包含教学课件习作____即景第1课时精品课件pptx、教学方案习作____即景第1课时精品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课件习作七________即景pptx、教案与教学反思习作七________即景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