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语文期末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语文期末试卷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遥怜故问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铁马冰河入梦米。(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 , 。”来表现对朋友深深的同情和关切。
(4)《十二章》中川以激励志上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坚定志向,坚守气节的句子是: , 。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我们在面临选择时, 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人生的画卷才会更加美丽的展开,人生的舞剧才会更加精彩。②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的大树③一块铀块,可以平庸无奇地在石头里沉睡下去,也可以产生惊天动地的力量。
(1)给第①句填上恰当的关联问语。
(2)“铀块”中“铀”的读音为“ ”
(3)“人生的画卷才会更加美丽的展开"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4)第②句中“ ”处应选择哪个标点符号更恰当?( )
A., B.; C.…… D.。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绿茵茵的草地,踩在上面软软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味儿,置身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比喻)
B.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排比)
C.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 珍错。珍惜,再珍惜! (反复)
D.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拟人)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项是( )
A.勘探队队员经常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工作,
B.《水浒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情节已深入人心,妇孺皆知。
C.他为文化传承鞠躬尽瘁,几乎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D.班长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可歌可泣。
二、阅读(45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解释句中加点词。
诫子书( )
非淡泊无以明志( )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文章开篇即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未要求其子,并以此告诚。
B.从写作手法来看,本文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C.从语言特点来看,本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文言文的韵律美。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8.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几个条件?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两虎相斗
今两虎诤①人而斗,管庄子②将刺之,管与③止之曰:“虎者,戾虫④;人者,甘饵⑤也。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①诤:通“争”,争夺。②管庄子:人名。③管与:人名。④皮虫:凶残的野兽。⑤甘饵:动物的美食。
9.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两虎/诤人/而斗 B.今/两虎/诤人/而斗
C.今/两虎诤人/而斗 D.今两虎/诤人而斗
10.“两虎相斗”或“两虎相争”已沿用为成语,选出下面词义与之相近的一项是( )
A.狐假虎成 B.相辅相成
C.同舟共济 D.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1.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可以从人和动物两个解度来回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飞翔的鸟窝
曹文轩
①一条大河。大河边有一片树林。树林里,有许多鸟窝。其中有一个很漂亮的鸟窝它是由花瓣、羽毛、金色的草丝和檀香树的树枝精心编织成的。
②它的主人是两只不知名的鸟。它们是母女俩。这是两只羽毛丰滿,色泽鲜亮的鸟,神态高贵。
③这一天,女儿独自飞了出去。可是,它却再没有飞回来。母亲站在窝边,望着天空,焦急不安地等着。
④月亮很亮,天空只有一朵朵的云在无声地飘动着。
⑤第二天一早,乌对乌窝说:“不行,得找它去!”说完,飞离了鸟窝,向天空飞去母亲也没有再飞回来。鸟窝开始等待鸟们归来。一天一天过去了,却始终也没有它们母女俩的消息。等待变成了日日夜夜的思念。它冲着天空,好像在问:它们究竟在哪儿呢?
⑥这天早晨,一只绿头鸭正在水中撩水清洗自己的羽毛,看见水中飘过了鸟窝的影子一它侧着脑袋去看天空,随即大叫起来:“瞧啊!有一个鸟窝飞起来了!”绿头鸭们从水面起飞了,它们伸长了脖子:“瞧啊!有一个鸟窝飞起来了!”它们的叫声传遍了整个树林、所有的鸟都看到了正在天空中飞翔的鸟窝。
⑦空中飞的真的不是鸟,而是一只鸟窝!所有的鸟都感到很新鲜,全都飞上了天空各种各样的鸟,五颜六色的鸟,飞行在鸟窝周围:但飞着飞着,它们便对鸟窝失去了兴趣,一只一只地落到树上、水上或地上。现在,天空中又只剩下了鸟窝。它遇到了一只乌鸦。“你去哪儿?”“我去找它们母女俩。”乌鸦说:“你还是回去吧!”“为什么?”乌鸦告诉它:“听说,它们母女俩被一伙老鹰灭杀了。”它一惊,差一点掉了下去。但它很快又飞得高高的了。它对乌鸦说:“不,它们还活着!"
⑧乌窝继续向前飞去。它遇到了一只白色的天鹅。“你去哪儿?”“我去找它们母女俩”天鹅说:“你还是回去吧!”“为什么?”天鹅告诉它:“听说,那天有暴风雨,它们母女俩的羽毛被雨打湿了,掉在了大河里,被滚滚的大水冲走了。”乌窝浑身颤抖了一下那一刻,它觉得自己快要散架了。但它对天鹅说:“不,它们还活着!”
⑨乌窝继续向前飞去。它遇到了一只蓝色的风筝。“你去哪儿?”“我去找它们母女俩。风筝说:“你还是回去吧!”“为什么?”风筝不想说,只是说:“你还是回去吧!”“为什么?”“你还是回去吧!”风筝说着,飞走了。鸟窝追了过去:“为什么?”风筝告诉它“听说,它们母女俩被人用猎枪打死了!”鸟窝听了,只是小声说:“不,不,这不可能它转而大声说:“不,不,这不可能!”转而又小声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人类不可能伤害这么漂亮而高贵的鸟!不可能……“
⑩鸟窝离开了风筝,继续朝前飞行着。天下雨了。鸟们都飞至茂密的树枝下躲雨去了。不知已经飞了多少天的鸟窝,却还在天空。它在雨丝中穿行着雨停了但鸟然还在不住地滴着晶莹的水珠。
⑪两只野鸽飞过。一只对另一只说:“那个鸟窝好像在哭呢!”
⑫它飞着,顶着火热的阳光飞着,披星戴月地飞着……这天傍晚,突然刮起飓风,鸟窝一下子失去了平衡。它拼命想稳住自己,但还是控制不住地在飓风中旋转着。即使在那一刻,它还在想着它们母女俩:你们到底在哪儿啊?更加剧烈的风,一下子将它吹散了。落了一地的羽毛、花瓣、金色的草丝和檀香树的树枝。
⑬第二天早晨,飞来了两只美丽的鸟。它们将地上的花瓣、金色的草丝和檀香树的树枝,用嘴巴一一捡起来——它们在一棵高高的大树的树顶,又编织了一个十分好看的鸟窝。
(选自《曹文轩美文朗读丛书·远山,有座雕像》)
12.文章以“飞翔的鸟窝”为题,有何作用?
13.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下而语句。
①母亲站在窝边,望着天空,焦急不安地等着。
②它飞着,顶着火热的阳光飞着,披星戴月地飞着……
14.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15.你从鸟窝身上: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力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像花生一样活着
耿艳菊
①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②好活?!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③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
④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
⑤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到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⑥花生特别易于管理。一遍除草剂,就任其自由生长了。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果实长在下,雨水反而滋润了它。
⑦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结出珍贵果实。”
⑧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我心里豁然开朗。
⑨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7期,有删改)
16.将表格填写完整。
段落
主要事件
③④
A
⑤
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⑦⑧
B
17.结合语境,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
了了……
18.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析。
19.名著阅读
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 》
(2)下面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3)根据下列语句出相应的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
[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门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
三、综合性学习和写作(60分)
20.请参加七年级某班组织的“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你根据本次活动创作一副对联。
上联:
下联:
(2)读书要讲究方法,才能做到读有所得, 事半功倍 。下面是清代大儒曾国藩教子读书的一则材料,请从中提取读书方法。
曾国藩主张看书的时候要做礼记,也就是看书的时候得学会动手,边看边写,要“略做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要把读书时的所感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随手记下来,这样才能有助读而后学。
读书方法:
(3)班里要举行“好书伴我成长”主题活动,请按示例,拟写两条活动方案,填写在横线处。
① .
② .
③举行次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读书情况
④请作家做一场“走进名著”报告会
21.以下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记叙文文。选取升入初中之后,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以《初中初印记》为题,
写一篇记叙文。
作文(2)在你快乐的每一天中,你可曾想到:自己成长过程中,有老师的教育和培养,有亲人的关怀和爱护,有朋友的鼓励与赞许……你一定想对他们道一声“谢谢”。
请将《 ▲ ,谢谢你》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华的情感。
⑵不少于500字。
⑶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真实的校名和人名用x x化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应傍战场开
(2)夜阑卧听风吹雨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解答此题,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易错字:傍、阑、君、郎。
故答案为:
(1)应傍战场开
(2)夜阑卧听风吹雨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还要注意字形的书写一定要正确、规范、整洁。
2.【答案】(1)只有
(2)yóu
(3)人生的画卷才会更加美丽。
(4)B
【知识点】形声字字音;条件关系;分号;不合逻辑;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搭配。阅读句子,可知此句上下句之间是条件关系,后句有“才”,那么前句应填“只有”,只有……才……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故答案为:只有
(2)本题考查字音。“铀块”中的“铀”的读音为:yóu
故答案为:yóu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别与修改。此句成分赘余,删去“的展开”。
故答案为:人生的画卷才会更加美丽。
(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阅读文段可知②③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之间应该用分号。
故答案为:B
【点评】(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搭配。阅读句子,判断句子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上下句出现的关联词语的一部分判断应填的关联词语的另一部分。
(2)本题考查字音。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程度。造成病句的原因有很多: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颠倒;重复啰嗦等,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培养语感。
(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常见的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使用什么标点符号。
3.【答案】A
【知识点】比喻;拟人;排比;反复
【解析】【分析】A、错误。句子没有本体喻体,虽然有比喻词,但不能构成比喻修辞手法。
BCD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要求学生熟记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4.【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人迹罕至:很少有人来的地方。符合句意。
B、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符合句意。
C、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符合句意。
D、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不符合句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素数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要查字典。要想正确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
【答案】5.告诚、劝勉;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6.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7.D
8.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3)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言句子的意思来理解。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文章,可以把文章分层来理解。抓住每层的关键句子然后概括。
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可根据句意推出词语的意思。诫子书:劝勉儿子的书信。诫,告诫、劝勉。
非淡泊无以明志:不内心恬淡就没办法明确志向。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故答案为:1、告诫、劝勉
2、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句意: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故答案为:放纵懈怠就必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C三项正确;D、理解错误。“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意思是: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b表达的是要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
故答案为:D
8.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文章,可以把文章分层来理解。抓住每层的关键句子然后概括。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故答案为: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答案】9.C
10.D
11.人要善于动脑,力争做事一举两得,事半功倍:人与人之间、动物之间都要相互团结,相互依存,否则就难以长久生存。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文言文断句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另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2)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解释每个选项成语的意思,然后与题干中成语的意思进行比较,选出符合听啊要求的选项。
(3)本题考查故事的主旨。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段的主旨。
9.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可根据句意来划分节奏。今两虎诤人而斗:现在两只老虎为争人而打斗。可划分为:今/两虎诤人/而斗
故答案为:今/两虎诤人/而斗
10.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两虎相斗: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A、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B、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C、同舟共济:本意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D、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D选项与“两虎相斗”词义相近。
故答案为:D
1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从人的角度:“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可知面对强敌,不可贸然行事,要学会善于选取有力实际,这样不仅能取胜,且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动物的角度:“有两虎诤人而斗者”“ 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可知无论人与人之间、动物之间要相互团结、相互依存,否则就会覆灭。
故答案为:人要善于动脑,力争做事一举两得,事半功倍:人与人之间、动物之间都要相互团结,相互依存,否则就难以长久生存。
【答案】12.题目充满了想象色彩,给读者以阅读的兴趣:是全文的叙事线索。
13.①“望”表现出鸟儿的母亲望眼欲穿盼望女儿回家的急切心情。
②“顶”表现出鸟窝在烈日的暴晒下飞翔的艰难,反衬出它坚定的信念与意志。
14.不能,交代了鸟窝艰辛付出之后的回报,结尾含蓄饱含深意,揭示付出有回报的主题:与开头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15.①善良的力量。鸟窝很善良, 不顾一切去寻找鸟母女,而且始终认为鸟母女不会遭遇不幸。②坚强的力量。鸟窝很顽强,遭遇到各种艰辛, 有烈日,有狂风,它全然不顾。③爱的力量。有爱就有力量,有爱就有信念,有爱就有希望。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结尾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解答此类题型,要在阅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大意,注意结合文章内容与主题分析,要注意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就是指字面的意思,深层含义就是与主旨相关的意思。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
(3)结尾段的作用:内容上:①概括该段具体内容;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引人深思,给人启示。结构上:①总结全文;②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③交代故事结局。据此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主观拓展。联系文章内容或中心,从主旨、具体语句、具体情节、具体形象等角度来谈。面不宜太宽,抓其中一点写个人感受或启示即可。
12.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标题的作用:概括文章所述的中心事件;交代文章行文线索;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吸引读者注意;含蓄隽永,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另外还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标题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等。本文的标题“飞翔的鸟窝”,极富想象力,引发读者的好奇,给读者以阅读的兴趣,“鸟窝”怎会“飞翔”?“鸟窝”在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
故答案为:题目充满了想象色彩,给读者以阅读的醒悟;是群文的叙事线索。
1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题干要求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①“望”写出了鸟妈妈等待女儿的焦急心理。②“顶”写鸟窝为了寻找两只鸟甘愿在烈日先飞翔,表现了鸟窝坚定的信念。
故答案为:①“望”表现出鸟儿的母亲望眼欲穿盼望女儿回家的急切心情。
②“顶”表现出鸟窝在烈日的暴晒下飞翔的艰难,反衬出它坚定的信念与意志。
14.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此题考查的是结尾段的作用。先回答不能删去,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说明原因。第10段:内容上:美好的品德(善良、忠诚、坚持等)会有好的回报;美好的事物是不会被毁灭的;结构上:与开头像照应(首尾呼应)。
故答案为:不能,交代了鸟窝艰辛付出之后的回报,结尾含蓄饱含深意,揭示付出有回报的主题:与开头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15.本题考查主观拓展。这篇文章写鸟窝在飞翔途中听了乌鸦、天鹅、风筝的话之后,仍然坚信鸟儿活着,表现了鸟窝的坚定信念,最后一段写到鸟窝艰辛付出之后的回报。示例:自己获得的精神力量:做事要有坚定信念,相信付出就有回报。
故答案为:①善良的力量。鸟窝很善良, 不顾一切去寻找鸟母女,而且始终认为鸟母女不会遭遇不幸。②坚强的力量。鸟窝很顽强,遭遇到各种艰辛, 有烈日,有狂风,它全然不顾。③爱的力量。有爱就有力量,有爱就有信念,有爱就有希望。
【答案】16.花生苗惨遭碾压,一段时间后缀满小黄花。;“我”心灰意懒时,父亲以花生启示“我”,“我”豁然开朗。
17.通过对父亲的细节(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花生被烧后父亲内心的无奈绝望,表现花生损失惨重,从侧面衬托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18..①父亲勤劳能干:父亲种着“一望无际的花生”,“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②父亲热爱自己的工作:父亲讲起花生就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这一种就是几十年”③父亲教子有方:当“我”处于人生低谷时,父亲用许地山的《落花生》来开导我。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用简短的语句简述即可。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题干要求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解答时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概括。解答本题重点是认识文章内容,找出描绘人物的语句与有关事件,而后联合详细内容来剖析。
16.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解答本题在指定段落内容找事件,用简短的语句简述即可。文章三、四自然段,主要写花生油惨遭碾压,一段时间后又缀满小黄花;七、八两段写毕业工作的“我”心灰意冷,父亲用花生启迪我。
故答案为:1、花生苗惨遭碾压,一段时间后缀满小黄花。
2、“我”心灰意懒时,父亲以花生启示“我”,“我”豁然开朗。
17.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题干要求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脸色煞白”是神态描写;“猛地坐在地头”是动作描写;“完了……”是语言描写。这句话经过对父亲的细节(神情、动作、语言)描绘,形象地写出花生被烧后父亲内心的无奈绝望望,表现花生损失沉重,从侧面烘托花生坚强的生命力。
故答案为:通过对父亲的细节(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花生被烧后父亲内心的无奈绝望,表现花生损失惨重,从侧面衬托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1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概括。解答本题重点是认识文章内容,找出描绘人物的语句与有关事件,而后联合详细内容来剖析。当“我”处于人生低谷时,父亲用许地山的《落花生》来开导“我”,能够看出父亲教子有方;父亲种着“一望无际的花生”,“好多人慕名向他请教”表现父亲勤奋能干;父亲讲起花生就“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这一种就是几十年”可见父亲热爱自己的工作。
故答案为:.①父亲勤劳能干:父亲种着“一望无际的花生”,“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②父亲热爱自己的工作:父亲讲起花生就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这一种就是几十年”③父亲教子有方:当“我”处于人生低谷时,父亲用许地山的《落花生》来开导我。
19.【答案】(1)《旧事重提》
(2)A
(3)阿长(长妈妈);范爱农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朝花夕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反映其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在绍兴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而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故答案为:《旧事重提》
(2)《朝花夕拾》里有十篇文章:《狗•猫•鼠》《阿长与》《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故答案为:A
(3)【甲】句出自《阿长与》,“她”是阿长;【乙】句出自《范爱农》,“他”是范爱农。
故答案为:1、阿长(长妈妈)
2、范爱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阅读经典名著,记住经典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经典情节。
20.【答案】(1)读书放飞梦想;拼搏成就未来
(2)①读书要做札记:②不动笔墨不读书;③读书要写心得体会;④读书要在疑惑之处做标注。
(3)在班级举行读书交流会;举行课本剧表演;出刊黑板报专栏;举办书展;数字化阅读的利与弊
【知识点】活动设计;诗歌对联;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联。对联的特点: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十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根据题干可知对联的主题是少年、读书。示例:
豆蔻年华,月名著浸润心田,创美好未来
青葱岁月,读经典陶冶情操,铸璀璨明天
故答案为:
1、读书放飞梦想
2、拼搏成就未来
(2)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曾国藩主张看书的时候要做礼记,也就是看书的时候得学会动手,边看边写 ”可概括为:读书要做札记;不动笔墨不读书。“ 要把读书时的所感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随手记下来 ”可概括为:读书要写心得体会;读书要善于质疑。
故答案为:①读书要做札记:②不动笔墨不读书;③读书要写心得体会;④读书要在疑惑之处做标注。
(3)本题考查设计活动方案。活动的主题是“好书伴我成长”,给出的两条方案是:调查问卷、报告会。那么还可设计这样的活动:举办读书竞赛、举办读书演讲会、举办书展等。
故答案为:在班级举行读书交流会;举行课本剧表演;出刊黑板报专栏;举办书展;数字化阅读的利与弊
【点评】(1)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2)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关键题目要求,即可作答。
(3)本题考查根据主题设计活动方案。设计活动时要确定活动的主题和形式。常用的活动形式有:调查采访;竞赛活动;演讲比赛;故事会;名家讲座等。
21.【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初中初印记》,“初印记”最初的印记,就是最初的印象。题目意思是刚进入初中时对初中的印象。同学们结束小学的学习生活,刚踏进初中的门槛,对校园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校园的环境可能给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可能在刚进入初中时遇见了让你难以忘记的事,这些事可能很小,但足以让你记忆深刻……这些都可以当做你的写作素材,把这些美好的景色或记忆深刻的事写下来,语言要简练,中心要突出。
(2)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阅读提示语,可知要补充的词语有:妈妈、爸爸、老师、同学、朋友等。关键词“谢谢”,那我为什么要谢谢她(他),文章要交代清楚谢谢她的原因,可能是她关心我、爱护我;也可能是她理解我,也可能是得到过她的鼓励,让我重获信心……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
【点评】
(1)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时,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写好作文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半命题作文需要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它兼有限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考生的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要成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关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2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0(3.3%)
主观题(占比)
116.0(96.7%)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9.5%)
主观题(占比)
9(42.9%)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积累与运用(15分)
4(19.0%)
15.0(12.5%)
综合性学习和写作(60分)
2(9.5%)
60.0(50.0%)
阅读(45分)
5(23.8%)
45.0(37.5%)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38.1%)
2
容易
(9.5%)
3
困难
(4.8%)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文章结尾及其作用
16.0(13.3%)
12,13,14,15
2
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9.0(7.5%)
16,17,18
3
作品的经典情节
5.0(4.2%)
19
4
理解性默写
6.0(5.0%)
1
5
排比
2.0(1.7%)
3
6
半命题作文
50.0(41.7%)
21
7
作品的基本内容
5.0(4.2%)
19
8
全命题作文
50.0(41.7%)
21
9
不合逻辑
5.0(4.2%)
2
10
句式杂糅
5.0(4.2%)
2
11
文章标题及其作用
16.0(13.3%)
12,13,14,15
12
《朝花夕拾》
5.0(4.2%)
19
13
文言文断句
5.0(4.2%)
9,10,11
14
活动设计
10.0(8.3%)
20
15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25.0(20.8%)
12,13,14,15,16,17,18
16
作品的人物形象
5.0(4.2%)
19
17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15.0(12.5%)
5,6,7,8,9,10,11
18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0.0(16.7%)
5,6,7,8,20
19
比喻
2.0(1.7%)
3
20
反复
2.0(1.7%)
3
21
形声字字音
5.0(4.2%)
2
22
条件关系
5.0(4.2%)
2
23
一般性默写
6.0(5.0%)
1
24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9.0(15.8%)
5,6,7,8,16,17,18
25
拟人
2.0(1.7%)
3
26
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2.0(1.7%)
4
27
文言文翻译
10.0(8.3%)
5,6,7,8
28
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21.0(17.5%)
9,10,11,12,13,14,15
29
分号
5.0(4.2%)
2
30
常用文言实词
10.0(8.3%)
5,6,7,8
31
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5.0(4.2%)
9,10,11
32
诗歌对联
10.0(8.3%)
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PDF版,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PDF版,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PDF版,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