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PPT课件+导学案+试卷整套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文件包含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课件ppt、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章末总结探究课学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①气候②经济③近海平原④黑河—腾冲⑤稠密⑥稀疏⑦经济发展[学思心得]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常见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坐标图、结构图两大类,由于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判读时一般采用以下步骤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分析图形或数据反映的联系和规律→⑥分析反映的问题和应对措施。1.坐标类图类型例图特点判读技巧柱状图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柱状图(2000年)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适用于表示相互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用柱的长短或高低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差异对照坐标轴分别判读每柱对应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柱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曲线图或折线图非洲人口增长折线图(1950~2000年)表示地理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分配规律,能直观反映同一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量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的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明显的转折点三角形统计图中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2004年)有三个坐标轴,组成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判读时应首先明确三边就是三个方向的坐标轴。每一点所读出的三个数据之和应为100%。判读时可用“逆右顺左”四字口诀来进行,具体如下:三角坐标图数据沿逆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作平行于各底边(三条)向右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数据沿顺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作平行于各底边向左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平面正方形坐标图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图反映某地区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图中四条曲线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变化可以判读各地人口出生率的水平和变化,根据曲线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变化可以判读各地人口死亡率的水平和变化,根据曲线沿虚线对角线垂直方向的位置变化可以判读各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水平和变化。①②曲线分别代表亚洲和非洲,两洲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③④曲线分别代表欧洲和北美洲,以发达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结构类图类型例图特点判读技巧扇形图世界各大洲平均净增长人口所占比例扇形图(1995~2000年)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判读时,主要是通过比较图中各组成要素的百分比来分析地理事物的特点,判断其性质饼状图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由扇形统计图派生出来的三维图形,反映地理事物之间比例关系和绝对量3.人口金字塔图(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下图)。(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图甲 图乙 图丙(3)析变化①正常变化: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②特殊变化: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男女比例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最可能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2)甲地可能存在的社会问题主要是( )A.上学难 B.老龄化C.民工荒 D.男女比例失调(1)C (2)A [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越高,0~14岁的人口比重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人口呈金字塔型,年龄越小比重越大,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10岁以下的人口可达30%以上;乙地出生率小于40‰(38‰左右),死亡率也小于40‰(38‰左右),自然增长率在0‰左右;丙地0~14岁人口比重为20%,比甲地小;丁地为负增长;由此可排列为甲、丙、乙、丁。第(2)题,甲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上学、就业压力大,人均资源少,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养老压力大等,A项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劳动力不足,B、C项错误;由甲地人口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