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8-2022年重庆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2018-2022年重庆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18-2022年重庆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真题分项汇编重庆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真题分项汇编重庆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1. (2022·重庆A)神州十三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脱离空间站 B. 自由下落 C. 外壳烧蚀 D. 打开降落伞【答案】C【解析】A、脱离空间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自由下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外壳烧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打开降落伞,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2.(2022·重庆A)液氮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主要利用氮气的性质是( )A. 密度小 B. 沸点低 C. 难溶于水 D. 无色无味【答案】B【解析】液氮沸点低,汽化时吸热,故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故选B。3.(2022·重庆B) 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盲人摸象 B. 南辕北辙 C. 火中取粟 D. 绳锯木断【答案】C【解析】A、盲人摸象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南辕北辙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火中取粟涉及到物质的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绳锯木断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4.(2021·重庆A)铁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织网 B.矿石炼铁 C.钢铁生锈 D.湿法炼铜【答案】A【解析】A、铁丝织网只是形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B、矿石炼铁有新的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钢铁生锈有新的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湿法炼铜有新的物质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5.(2021·重庆B)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佩戴口罩 B.测量体温 C.酒精消毒 D.清水洗手【答案】C【解析】A、佩戴口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测量体温是因为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酒精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清水洗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0·重庆A)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风化雨 B.火上浇油C.叶落知秋 D.滴水成冰【答案】B【解析】A、春风化雨描述天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上浇油属于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叶落知秋描述季节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7.(2020·重庆B)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蒸发 B.矿石粉碎C.路面结冰 D.钢铁锈蚀【答案】D【解析】A. 海水蒸发,是水和盐分分离,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B. 矿石粉碎,是矿石的形状变化了,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C. 路面结冰,水变成固体,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 D. 钢铁锈蚀,产生了铁锈这种新物质,符合题意。故选D。8.(2019·重庆A)我国古代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炼铁 B.水车灌溉 C.活字印刷 D.雕刻石像【答案】A【解析】A、矿石炼铁过程中,Fe2O3变成Fe,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水车灌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活字印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雕刻石像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9.(2019·重庆A)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动物的呼吸 B.盐酸除铁锈 C.铁制品生锈 D.天然气燃烧【答案】B【解析】A、动物的呼吸,是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A错误;B、盐酸除铁锈,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属于氧化反应,故B正确;C、铁制品锈蚀,是铁与空气的氧气、水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C错误;D、天然气燃烧,是天然气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B。10.(2019·重庆A)下列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铜作导线 B.金刚石裁玻璃 C.小苏打制发酵粉 D.补铁剂预防甲状腺肿大【答案】D【解析】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金属铜作导线,故A正确;B、金刚石硬度非常大,可用于裁玻璃,故B正确;C、小苏打能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使面制品疏松多孔,可用作发酵粉,故C正确;D、补铁剂可预防贫血,补碘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D错误。故选D。11.(2019·重庆B)森林火灾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干燃烧 B.树叶飘落 C.大树倒塌 D.树枝折断【答案】A【解析】树干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树叶飘落、大树倒塌和树枝折断只是物质的形态、位置等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12.(2018·重庆A)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洗糯米 B.刀切肉块 C.粽叶包粽 D.烧火煮粽【答案】D【解析】A、水洗糯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刀切肉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粽叶包粽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烧火煮粽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3.(2018·重庆B)“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C.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 玻璃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轮胎变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 燃油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 座椅摇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C。14.(2018·重庆B)下列用途中,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作供氧剂 B.碳酸钙作补钙剂 C.活性炭作吸附剂 D.小苏打作发酵剂【答案】C【解析】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 氧气作供氧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氧气通过提供氧元素而发生化学变化,是化学性质;B. 碳酸钙作补钙剂,是指碳酸钙通过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含钙化合物,是化学性质;C. 活性炭作吸附剂 ,吸附色素异味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D. 小苏打作发酵剂是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利用了化学性质。故选C。15.(2022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质量监测)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燃烧 B.研细胆矾 C.冰雪融化 D.铁水铸锅【答案】A【解析】A、汽油燃烧,有新物种生成,故A选项正确;B、研细胆矾,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选项错误;C、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选项错误;D、铁水铸锅,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选项错误;故选A。16.(2022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质量监测)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B.石油产品和煤只用作燃料C.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D.涂刷石灰浆保护树木【答案】B【解析】A、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石油和煤产品既可以做燃料,还可以用于生产药物、制作染料、作为化工原料等,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食醋中含有的醋酸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或氢氧化镁反应,从而除去水壶内的水垢,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在树木上涂刷石灰浆既可以防止树木冻伤,还可以杀灭虫卵,从而保护树木,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7.(2022年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一中中考二模)我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下列生产白酒过程中,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粉碎谷物 B.淀粉发酵 C.蒸馏取酒 D.白酒装瓶【答案】B【解析】A、粉碎谷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淀粉发酵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蒸馏取酒,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白酒装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18.(2022年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一中中考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石墨作电极 B.金刚石切割玻璃C.碳酸钙作补钙剂 D.维生素A预防坏血病【答案】D【解析】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选项说法正确;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所以可用于裁切玻璃,选项说法正确;C、碳酸钙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氯化钙,所以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选项说法正确;D、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9.(2022年重庆市两江新区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陶瓷烧制 B.活字印刷 C.火药使用 D.粮食酿酒【答案】B【解析】A、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B、活字印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C、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B。20.(2022年重庆市开州区德阳初中教育集团中考适应性考试)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雪糕融化 B.玉米榨汁 C.葡萄酿酒 D.灯泡发光【答案】C【解析】A.雪糕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B.玉米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C.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正确;D.灯泡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21.(2022年重庆市开州区德阳初中教育集团中考适应性考试)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铜作导线 B.碳酸钙用作补钙剂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氢氧化钠去除油污【答案】A【解析】A、铜做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为物理性质,符合题意;B、碳酸钙用作补钙剂,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为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为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用氢氧化钠去除油污,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为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22.(2022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下来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冰雪融化 B.烧碱潮解 煤的干馏C.干冰升华 石油分馏 D.动物呼吸 食物腐烂【答案】B【解析】A、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烧碱潮解是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有煤焦油、煤气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干冰升华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分馏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开,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动物呼吸过程中,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3.(2022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灭火 B.气体肥料 C.化工产品原料 D.工业炼铁【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正确;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正确;C、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取碳酸饮料、做化工原料等用途,正确;D、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用于工业炼铁,错误。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8-2022年北京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 性质与用途(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2022年广东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