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专题04 细胞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 课件 课件 8 次下载
- 微专题05 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 课件 课件 8 次下载
- 微专题06 分离定律中的特殊情况 课件 课件 9 次下载
- 微专题07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情况 课件 课件 9 次下载
- 微专题09 两对、多对及外源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 课件 课件 9 次下载
微专题08 一对等位基因在细胞中位置的判定方法 课件
展开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判断
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同源基因判断
X染色体和X、Y染色体同源基因判断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基因判断
3.核基因和质基因的比较(1)不同点: 一是存在位置不同,二是存在方式不同,三是遵循遗传规律不同。 核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而组成质基因的DNA并不与蛋白质结合,而是呈双链环状等形状单独存在,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2)相同点: ①核基因和质基因都能进行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后代的核基因不论正交还是反交,总是父方与母方各提供一半,因此核基因型相同;而质基因在正交和反交时却出现明显的不同,因为受精时精子中只带有很少的细胞质,使得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后代的,因此会表现为母系遗传现象。
(2)相同点: ②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 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与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遗传物质的特点。
(2)相同点: ③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虽然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没有丝毫关系。因为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存在于一个整体中,它们之间必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它们控制的遗传现象也必定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3.判断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
5.区分母系遗传和母性效应 细胞核基因遗传的母性效应现象虽然看起来跟细胞质基因的母系遗传相似,但实际情况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有时二者又表现相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关于二者的区别在本专辑《微专题06 分离定律中的特殊情况》中有阐述,不妨看看。
【典例】水稻的雄性可育由基因A、B控制(水稻植株中有A、B或两者之一为雄性可育)。现有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的水稻,甲不含A、B基因,乙含有A、b基因,丙含有a、B基因,若甲与乙杂交得到F1均为雄性可育,甲与丙杂交得到的F1全部雄性不育。则A(a)、B(b)存在于( ) A.两者均存在于细胞核中 B.两者均存在于细胞质中 C.仅A(a)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D.仅B(b)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由于甲不含A、B基因,所以甲为雄性不育,只能产生雌性配子.乙含有A、b基因,丙含有a、B基因,所以乙、丙都雄性可育.由于甲与乙杂交得到的F1全部雄性可育即含有A基因,由于乙的精子不含细胞质基因,所以A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甲与丙杂交得到的F1全部雄性不育即不含B基因,由于丙的精子也不含细胞质基因,所以说明B基因位于细胞质中。因此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可以确定这两对基因存在的部位是A、a基因位于细胞核中,B、b基因位于细胞质中,故C正确。
[跟踪突破] 1.下列对真核生物基因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只分布在染色体上 B.基因只位于细胞核中 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基因 D.基因只位于细胞质中
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A错误;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中,少数位于细胞质中,B错误;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基因,C正确;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中,少数位于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内,D错误。
[跟踪突破] 2.科学家在自然界发现了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其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含有决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因(如下图)。其中细胞核中的不育基因用r表示,可育基因用R表示,且R对r显性;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用S表示,可育基因用N表示。上述四种基因的关系中,R能够抑制S的表达即:基因型为S(RR)的水稻表现为雄性可育;当细胞质基因为N时,无论细胞核中含有可育基因还是不育基因,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据题设条件,水稻的基因型有N(rr)可育、S(rr)不育、N(RR)可育、N(Rr)可育、S(RR)可育、S(Rr)可育等六种,A正确;B、N(rr)可育、S(rr)不育、N(RR)可育、N(Rr)可育、S(RR)可育、S(Rr)可育,所以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只能为S(rr),B正确;C、D、 结合以上遗传图解可知C正确;D错误。
A.细胞质与细胞核可组成6种基因型的细胞 B.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只能为S(rr) C.♀S(rr)×♂N(RR)后代均表现为雄性可育类型
D.♀S(RR)×♂N(rr)后代既有雄性可育类型也有雄性不育类型
(1) 该植物同源四倍体种子大、产量高,获得同源四倍体的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由于F1(AAaa)产生三种配子,其比例为AA:Aa:aa=1:4:1,故F2代个体糯性(aaaa)的比例为1/36,即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接近35:1。非糯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核基因A和a控制,故非糯性与糯性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跟踪突破]3.某二倍体植物的非糯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核基因A和a控制。该植物叶片的颜色受核基因 和质基因(受精卵的质基因全部来自于卵细胞)共同控制 (如图)。核基因G控制花斑叶,g控制绿叶。质基因为Y时,叶片为花斑叶;质基因为N时,叶片为绿色。细胞核或细胞质有花斑叶基因时叶片为花斑叶,但G 基因和Y基因同时存在时,由于产物相互干扰,最终均不能发挥作用,叶片为绿色。
(1)该植物的四倍体种子大、产量高,获得四倍体的常用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萌发
的种子或幼苗。将基因型为AAAA的非糯性与aaaa的糯性杂交, F2代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非糯性和糯性性状的遗传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非糯性:糯性=35:1
基因的分离定律
(2) 由于核基因G控制花斑叶,g控制绿叶。质基因为Y时,叶片为花斑叶;质基因为N时,叶片为绿色;细胞核或细胞质有花斑叶基因时叶片为花斑叶,但G 基因和Y基因同时存在时,由于产物相互干扰,最终均不能发挥作用,叶片为绿色。故花斑叶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N(GG)、N(Gg)、Y(gg)。
(2)花斑叶植物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GG)、N(Gg)、Y(gg)
(3) 育种工作者在种植绿叶品系N(gg)时,偶然发现了一株花斑叶植株,假设为基因突变所致,则突变后基因型可能为N(GG)、N(Gg)或Y(gg)。确定该花斑叶植株基因突变的位置也就是要确定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设计该植株与绿叶品系N(gg)的正反交实验探究该花斑叶植株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及其基因型。
(3)育种工作者在种植绿叶品系N(gg)时,偶然发现了一株花斑叶植株,假设为基因突变所致,
为了确定该花斑叶植株基因突变的位置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进行探究。 实验思路:用该花斑叶植物与绿叶品系N(gg)做正反交; 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该植株发生质基因突变,基因型为Y(gg),则该植株为母本时后代基因型都是Y(gg),均为花斑叶;该植株做父本时后代基因型都是N(gg)均为绿叶。若该植株发生核基因突变,基因型为N(GG)或N(Gg)。若基因型为N(GG),无论做母本还是做父本,后代基因型都是N(Gg),全为花斑叶;若基因型为N(Gg),无论做母本还是做父本,后代基因型是1/2N(Gg)和1/2N(gg),分别表现为花斑叶和绿叶。
为了确定该花斑叶植株基因突变的位置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进行探究。 实验思路:用该花斑叶植物与绿叶品系N(gg)做正反交; 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植株作母本时后代均为花斑叶,作父本时后代均为绿叶,则为质基因突变
后代一半花斑叶,一半绿叶,(或后代全为花斑叶),则为核基因突变
1.显隐性未知 (1)方法:正反交法 (2)过程:将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观察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型是否相同。 (3)判断:若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未知显隐性亲本⇒正反交实验⇒
2.显隐性已知 (1)方法一:隐性雌×纯合显性雄杂交 (2)过程:将一对相对性状的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观察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是否相同。 (3)判断:若子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型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型不同,则基因位于位于X染色体上。
(1)方法二:杂合显性雌性×显性雄性杂交 (2)过程: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观察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及其比例。 (3)判断:若后代雌性个体全部是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比例均等,则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个体出现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杂合显性雌性×显性雄性
【典例】已知某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鉴定所研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方法不能用的是( ) A.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正反交实验后代雌、雄表现型 B.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杂交 C.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 D.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
A、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正反交实验若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则位于常染色体上,否则位于X染色体上,与题意不符,A错误; B、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杂交,若该雌性个体是纯合子,则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都会出现相同的结果,显然不能对基因的位置做出判断,与题意相符,B正确; C、若用杂合显性雌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若后代雌性个体全部是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比例均等,则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个体出现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与题意不符,C错误; D、若知显隐关系,则用隐性雌个体与显性雄个体交配,若后代雌性个体全部是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部是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与题意不符,D错误。
[跟踪突破] 1.纯种果蝇中,进行如下杂交实验(设相关基因为A、a),① P 暗红眼(♀)×朱红眼(♂)→F1 暗红眼(♀、♂);② 朱红眼(♀)×暗红眼(♂)→F1 暗红眼♀、朱红眼♂。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正反交实验可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位置 B.正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不在细胞质中,也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A Xa D.预期正反交的F1各自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都是1:1:1:1
A、正、反交实验既可以用来区分细胞核基因遗传与细胞质基因遗传,也可以用来区分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A正确; B、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表现型始终与母本相一致,说明性状由细胞质中的基因控制;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性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常染色体上;题干中的正反交实验属于第二种情况,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正交实验中: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的F1中雌性的基因型为XAXa;反交实验中: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得到的F1中雌性的基因型为XAXa,C正确; D、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F1只有暗红眼(XAXa、XAY),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XAY)∶2(XAXA、XAXa)∶1(XaY);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XAXa)∶1(XaXa)∶1(XAY)∶1(XaY),D错误。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无关。判断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方法是用隐性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纯合雄性个体杂交,如果后代中雄性个体为隐性性状,雌性个体为显性性状,则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 (1) 种群在繁殖后代时,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将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跟踪突破]2.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黄色为显性性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
(2) 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AA、Aa、aa;若位于X染色体上有5种:XAXA、XAXa、XaXa、XAY、XaY。
[跟踪突破]2.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黄色为显性性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3) 将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做一代杂交试验, 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黄色个体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亲本黄色雌蝇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
(3)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对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____________。(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 真核生物中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等位基因的出现通常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的本质区别是基因结构的不同。
[跟踪突破] 3.野生型黑腹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有红眼基因、长翅基因和直刚毛基因,其等位基因分别为白眼基因、小翅基因和卷刚毛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黑腹果蝇的红眼基因、长翅基因和直刚毛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排列,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结构的不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 ①本题意在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依照题意:亲本全为纯合子,但不知显隐性,可让纯合的长翅果蝇和纯合的小翅果蝇正反交,观察子代表现型。
[跟踪突破] 3.野生型黑腹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有红眼基因、长翅基因和直刚毛基因,其等位基因分别为白眼基因、小翅基因和卷刚毛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2)现有纯合长翅果蝇和纯合小翅果蝇雌雄若干,欲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合的长翅果蝇和纯合的小翅果蝇正反交,观察子代表现型
(2)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a、假设长翅为显性,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分析如下:正交 P:AA长翅♀×aa小翅♂→F1:Aa长翅,反交 P:aa小翅♀×AA长翅♂→F1:Aa长翅。同理:假设小翅为显性,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两组正反交结果相同,均是小翅。b、假设长翅为显性,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其分析如下:正交 P:XAXA长翅♀×XaY小翅♂→F1:XAXa长翅♀,XAY长翅♂反交 P:XaXa小翅♀×XAY长翅♂→F1:XAXa长翅♀,XaY小翅♂。同理:假设小翅为显性,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两组正反交子代中结果不同,且子代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
[跟踪突破] 3.野生型黑腹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有红眼基因、长翅基因和直刚毛基因,其等位基因分别为白眼基因、小翅基因和卷刚毛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2)现有纯合长翅果蝇和纯合小翅果蝇雌雄若干,欲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长翅、小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长翅、小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 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满足的条件为: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所以控制黑腹果蝇长翅和小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有控制黑身和灰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跟踪突破] 3.野生型黑腹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有红眼基因、长翅基因和直刚毛基因,其等位基因分别为白眼基因、小翅基因和卷刚毛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3)现已证明控制黑腹果蝇长翅和小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该黑腹果蝇另有一对相对性状黑身和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黑身和灰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
(1)Ⅰ区段:X、Y染色体同源区段,Y染色体存在X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BYB、XBYb、XbYB、XbYb。
(2)Ⅱ1区段: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X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的等位基因,表现为限雄遗传特征。(3)Ⅱ2区段: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的等位基因,表现为伴X染色体遗传特征。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BY、XbY。
2.显隐性未知 (1)方法:正反交法 (2)过程:将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观察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型是否相同。 (3)判断:若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结果相同,让F1个体间相互杂交,观察F2,若F2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2.显隐性已知 (1)方法一:隐性雌×纯合显性雄杂交 (2)过程:将一对相对性状的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观察子代雄性个体表现型。 (3)判断:若子代中雄性个体均为显性,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雄性个体全为隐性,则基因位于位于X染色体上。
2.显隐性已知 方法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典例】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由于雌雄果蝇中都含有该性状,故基因不可能在Ⅱ-2上。 若该基因位于片段II-1上,则隐性的雌蝇(XaXa)和显性的雄蝇(XAY)杂交,后代雌果蝇XAXa均为显性,雄果蝇(XaY)均为隐性; 若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则隐性的雌蝇(XaXa)和显性的雄蝇(XAYA、XaYA、XAYa)杂交,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则后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显性;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则后代雌果蝇(XaXa)为隐性,雄果蝇(XaYA)为显性;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则后代雌果蝇(XAXa)为显性,雄果蝇(XaYa)为隐性。 因此,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该基因可能位于II-1或 I上;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Ⅰ上,C正确。
A.Ⅰ;ⅠB.Ⅱ—1;Ⅰ C.Ⅱ—1或Ⅰ;ⅠD.Ⅱ—1;Ⅱ—1
[跟踪突破] 1.在海南省五指山热带雨林中发现一种XY型被子植物,该植物的宽叶和窄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热带植物研究所做了两组重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正交与反交结果都表现为宽叶,且子二代的宽叶:窄叶=3:1,说明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子二代雌雄表现不一致,说明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窄叶性状的遗传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但杂交实验二排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观察F2的表现型的特点可知,宽叶基因和窄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AB错误; C、假定用B、b表示该对性状,两个杂交组合的亲本都是纯合子,则杂交实验一 的F1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BYb,杂交实验二的F1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bYB, 雄性F1的基因型不相同,C错误; D、该对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该种群有七种基因型:XBXB、XBXb、XbXb、XBYB、XBYb、XbYB、XbYb,共七种基因型,D正确。
A.窄叶性状的遗传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窄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属于显性基因 C.两个杂交组合的亲本都是纯合子,雄性F1的基因型相同 D.就宽叶和窄叶这对基因而言,该种群共有7种基因型
(1) 一只灰体雌果蝇和一只灰体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为灰体与黄体,说明灰体为显性;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跟踪突破] 2.果蝇的灰体和黄体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王同学用一只灰体雌果蝇和一只灰体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为灰体雌:灰体雄:黄体雄=2:1:1。 (1)由子代表现型可知,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该性状的遗传__________(填“遵循”或者“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 若通过一次杂交了解该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由于该生物是XY型,因此实验思路:选择纯合的灰体雄果蝇与黄体雌果蝇杂交,观察其子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或观察其子代的表现型(或观察其子代的表现型);
[跟踪突破] 2.果蝇的灰体和黄体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王同学用一只灰体雌果蝇和一只灰体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为灰体雌:灰体雄:黄体雄=2:1:1。 (2)现有纯合的灰体雌雄果蝇和黄体雌雄果蝇,计划通过一次杂交了解该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你写出杂交实验的思路,并对结果进行预期和分析。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纯合的灰体雄果蝇与黄体雌果蝇杂交,观察其子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或观察其子代的表现型)
①若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则亲本纯合的黄体雌果蝇为XaXa,纯合的灰体雄果蝇为XAY,子代为雌性都是灰体,基因型为XAXa,雄性都是黄体,基因型为XaY。 ②若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亲本纯合的黄体雌果蝇为XaXa,纯合的灰体雄果蝇为XAYA,子代的雌性为灰体XAXa,雄性也是灰体为XaYA。
[跟踪突破] 2.果蝇的灰体和黄体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王同学用一只灰体雌果蝇和一只灰体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为灰体雌:灰体雄:黄体雄=2:1:1。 (2)现有纯合的灰体雌雄果蝇和黄体雌雄果蝇,计划通过一次杂交了解该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你写出杂交实验的思路,并对结果进行预期和分析。 ①如果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②如果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雄果蝇全为黄体,(雌果蝇全为灰体)
(雌)雄果蝇全为灰体
1.方法:一次杂交完成——隐性雌×显性雄(杂合)2.过程:将一对相对性状的隐性雌性和显性雄性(杂合)个体 [即aa(♀)×Aa(♂)或XaXa×XAYa或XaXa×XaYA]杂交,观察分析F1的表现型。 3.判断:若F1雌雄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雌(或雄)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或雌)性个体全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1) 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上,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无法判断显隐性,因此 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其位置关系可能为②③两种情况,结合分析可判断,亲代 中雄性个体为杂合子, 即光泽眼为显性,正常眼为隐性。
【典例】 家蚕(性别决定为 ZW型)复眼的正常眼和光泽眼是由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的相对性状。该等位基因的位置有以下三种可能性:①常染色体上,② ZW的同源区段,③仅Z 染色体上,某实验小组为了锁定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1)根据该杂交实验结果,若 基因位于______(填序号) 上,则可判断正常眼为______(“显性”或“隐性”)性状。
(2) 由于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不能判断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进一步判断该基因的位置,该实验小组将 F1中家蚕随机交配,并统计了F2中家蚕的表现型(不考突变型和致死现象),若基因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F1中群体的基因型为Aa和aa,二者的比例为1∶1,群体中含A和a配子的比例为1∶3,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F2雄家蚕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1-3/4×3/4)∶(3/4×3/4)=7∶9;若基因 A/a 位于 Z、W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ZAZa和ZaWa, F1的基因型为ZAZa、ZaZa、ZAWa、ZaWa,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4ZA、3/4Za,雌配子中ZA、Za之比为1∶1,F2中雄家蚕中隐性性状占比为3/8,F2中雄家蚕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5∶3 。 若基因 A/a 仅位于Z染色体上,则 亲本的基因型为ZAZa和ZaW,则F1的基因型为ZAZa、ZaZa、ZAW、ZaW,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4ZA、3/4Za,雌配子中ZA、Za之比为1∶1,F2中雄家蚕中隐性性状占比为3/8,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5∶3。 (3) 若该实验小组根据(2)的结果仍然不能确定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则需选择雌性显性纯合子ZAW?和F1中隐性雄性个体进行杂交,若后代雌雄性表现不同,则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若均为光泽眼,则位于Z、W的同源区段。
(2)为进一步判断该基因的位置,该实验小组将F1中家蚕随机交配,并统计了F2中家蚕的表现型(不考突变型和致死现象),若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雄家蚕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______;若基因 位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F2雄家蚕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___________。若基因 仅位于Z染色体上,则F2中雄家蚕显隐性状之比为______。(3)若该实验小组根据(2)的结果仍然不能确定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则需选择______(雄性或雌性)光泽眼纯合个体与 中隐性个体杂交,根据杂交结果即可判断。
(2)由于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不能判断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进一步判断该基因的位置,该实验小组将 F1中家蚕随机交配,并统计了F2中家蚕的表现型(不考突变型和致死现象),若基因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F1中群体的基因型为Aa和aa,二者的比例为1∶1,群体中含A和a配子的比例为1∶3,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F2雄家蚕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1-3/4×3/4)∶(3/4×3/4)=7∶9;
(2)为进一步判断该基因的位置,该实验小组将F1中家蚕随机交配,并统计了F2中家蚕的表现型(不考突变型和致死现象),若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雄家蚕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______;
(2) 若基因 A/a 位于 Z、W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ZAZa和ZaWa, F1的基因型为ZAZa、ZaZa、ZAWa、ZaWa,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4ZA、3/4Za,雌配子中ZA、Za之比为1∶1,F2中雄家蚕中隐性性状占比为3/8,F2中雄家蚕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5∶3 。
(2)为进一步判断该基因的位置,该实验小组将F1中家蚕随机交配,并统计了F2中家蚕的表现型(不考突变型和致死现象),若基因 位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F2雄家蚕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___________;
(2) 若基因 A/a 仅位于Z染色体上,则 亲本的基因型为ZAZa和ZaW,则F1的基因型为ZAZa、ZaZa、ZAW、ZaW,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4ZA、3/4Za,雌配子中ZA、Za之比为1∶1,F2中雄家蚕中隐性性状占比为3/8,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5∶3。
(2)为进一步判断该基因的位置,该实验小组将F1中家蚕随机交配,并统计了F2中家蚕的表现型(不考突变型和致死现象),若基因 仅位于Z染色体上,则F2中雄家蚕显隐性状之比为______。
(3) 若该实验小组根据(2)的结果仍然不能确定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则需选择雌性显性纯合子ZAW?和F1中隐性雄性个体进行杂交,若后代雌雄性表现不同,则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若均为光泽眼,则位于Z、W的同源区段。
(3)若该实验小组根据(2)的结果仍然不能确定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则需选择______(雄性或雌性)光泽眼纯合个体与 中隐性个体杂交,根据杂交结果即可判断。
判断基因位置都其他方法 1.比例转化法 除了杂交实验法外,还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分析如下:
根据表格信息中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
据表格信息: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雌蝇中为3∶1,雄蝇中也为3∶1,二者相同,故该性状为常染色体遗传。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雌蝇中为4∶0,雄蝇中为1∶1,二者不同,故该性状为伴X染色体遗传。
3.假设分析逆向推断法 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分析结果;假设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分析结果。将得到的结果作为条件,若出现某一相应情况,即可确定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在已知性状的显隐性的条件下,未限定杂交实验次数时,则可采用以下方法 (1)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即aa(♀)×AA(♂)或XaXa×XAYA],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F1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即:
【分析】 由题可知,亲代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子代中灰身果蝇:黑身果蝇=1:1;再让F1黑身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全为黑身果蝇,因此黑身果蝇为纯合子,故亲代灰身果蝇为杂合子,可判断处灰身为显性性状,黑身为隐性性状。
[跟踪突破]1.果蝇是二倍体生物(2N=8),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之一,果蝇的X、Y染色体上存在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果蝇的黑身和灰身受等位基因B/b的控制,翻翅和正常翅受等位基因M/m的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让某黑身翻翅雄果蝇和某灰身正常翅雌果蝇杂交,所得F1中灰身正常翅雌果蝇:灰身翻翅雄果蝇:黑身正常翅雌果蝇:黑身翻翅雄果蝇=1:1:1:1。让F1中的黑身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正常翅雌果蝇:黑身翻翅雄果蝇=1:1。回答下列问题:
(1) 测定一个果蝇的基因组,要测定3对常染色体中的任意一条,以及两条性染色体,因此一共要测定5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亲代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子代中灰身果蝇:黑身果蝇=1:1,由此可推测,雌雄亲本为测交类型(bb×Bb),F1果蝇为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根据F1中的黑身雌雄果蝇相互交配,所得F2全为黑身果蝇,可推测F1黑身果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Bb(杂交后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黑身果蝇为隐性纯合子,即黑身为隐性性状。
(1)研究果蝇的一个基因组需要测定_______条染色体;在果蝇的黑身和灰身这对相对性状中,黑身为________性状。结合杂交实验结果,叙述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
亲代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子代中灰身果蝇:黑身果蝇=1:1,因此亲本为测交类型;F1黑身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全为黑身果蝇,因此黑身果蝇为纯合子
(2) 根据杂交实验及结果可知,F1雌雄果蝇中都有灰身和黑身,只有雌蝇出现正常翅,雄蝇均为翻翅,且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可判断出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M、m位于Ⅱ区段上,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bbXmYM×BbXmXm。
(2)分析杂交实验可知,M/m基因位于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Ⅰ区段”或“Ⅱ区段”)上,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
bbXmYM×BbXmXm
(3) 灰身翻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为B_XMY-、B_XmYM,共有2×2+2=6种可能的基因型;要验证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即选择基因型为bbXmXm的雌果蝇与该灰身翻翅雄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若后代雄性全部为翻翅,雌性全部为正常翅,说明该灰身翻翅雄果蝇基因型为B_XmYM;若后代出现其他情况,则说明该灰身翻翅雄果蝇基因型为B_XMY。
(3)现有某灰身翻翅雄果蝇,该果蝇可能存在________种基因型,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雌果蝇与该灰身翻翅雄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即可判断出该灰身翻翅雄果蝇的基因型。
(4) F1的黑身雌雄果蝇(bbXmXm、bbXmYM)随机交配过程中,若其中的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位于X、Y染色体上的Ⅱ区段发生了交叉互换),会产生基因型为bXM和bYm的精子,受精后会出现黑身翻翅雌果蝇(bbXMXm)和黑身正常翅雄果蝇(bbXmYm)。
(4)若F1的黑身雌雄果蝇随机交配过程中,某对雌雄果蝇的杂交子代中同时出现了黑身翻翅雌果蝇和黑身正常翅雄果蝇,则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该对雌雄果蝇中的黑身翻翅雄果蝇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位于X、Y染色体上的Ⅱ区段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基因型为bXM和bYm的精子
(1) 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与b位于X染色体Ⅱ区上,则在雄性个体中有3(AA、Aa、aa)×2(XBY、XbY)=6种基因型;雌性个体中有3(AA、Aa、aa)×3(XBXB、XBXb、XbXb)=9种基因型,因此共有15种基因型。
[跟踪突破]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群体中所形成基因型的种类不同,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与b位于X染色体Ⅱ区上,则这样的群体中最多有_____种基因型。
(2) X和Y染色体属于性染色体,其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在一个群体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Xa三种;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AYA、XAYa、XaYA、XaYa四种。
(2)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与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Ⅰ上(如图所示),则该种群雄性个体中最多存在_____种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XAYA、XAYa、XaYA、XaYa
(3) 假设控制该性状的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判断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区段)的方法是雌性个体为隐性、雄性个体为显性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F1)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再选取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
(3)现有若干纯合的雌雄果蝇,已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区段)上,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实验方案: 选取若干对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F1)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再选取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
雌性个体为隐性 雄性个体为显性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核心素养微专题之科学思维(五)基因位置的判定(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核心素养微专题之科学思维(五)基因位置的判定(含解析),共57页。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4基因位置的判定及遗传实验设计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4基因位置的判定及遗传实验设计教学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调查实验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核心素养微专题之科学思维(五)基因位置的判定(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核心素养微专题之科学思维(五)基因位置的判定(含解析),共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