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第5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第6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第7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第8页
    还剩4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复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复习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设误方式,解题技法,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1、看虚词 , 定首尾2、明大意 , 找主干 3、据修辞,察结构4、依总分,定句读5、辨句式,定句读6、察对话,找曰云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运用
    1、不硬断,看选项2、分两组, 排干扰3、余两项,细比较 分组 比较 排除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运用
    文言文阅读 之文化常识
    19年3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 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 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 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 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19年2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19年1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细弱,在古代,因女子和孩子细小柔弱,所以常常用“细弱”来借指妻子儿女,泛指家属。 B.物故,即事故,《汉书•苏武传》中“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中的“物故”即为此意。 C.巡狩,亦作“巡守”, 即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古时皇帝五年一巡狩,以视察诸侯所守得地方。 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为“薨” 。本文中杜林贵为大司空,所以称他的死为“薨”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句,章节和句子。也指对古书章节句读 进行研究和分析,这里指章句之学。 B.篆字,篆书字体,是汉字字体之一,分为大 篆和小篆,汉时多用于庄重场合。 C.广文,唐朝设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 主持国学。明清时因称教官为“广文”,亦 作“广文先生” 。 D.金紫,指金印紫绶,由皇帝颁赐给朝中的重 臣,文中以此表明张策位高权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疏奏”中,“疏”指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比如《谏太宗十思疏》“疏”与“奏”的所指内容是一样的。 B. “成化末登进士”中的“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古代科举殿试及第的人。 C. “弱冠举于乡”的“弱冠”,古代中国男子二十岁算成年,行“加冠之礼”,以示成人。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D. “弘治二年”中,“弘治”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也可以用来表示年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事:汉代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自己任用 的僚属,泛指一般属官。 B.尚书: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的官员,隋 唐时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的总长 官,统管六部。 C.东宫:是我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 后来借指居住在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D.祭酒:汉魏以后的官职名。隋唐以后称国子 监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古代文化常识常见设误方式及解题技法
    扩大官职职权范围弄错官职的任免辞弄错宗法礼俗等级混淆名字称谓常识混淆考试级别名第打乱典籍对应搭配古今地名识别不清
    调动积累直接断 (课文、历史知识、生活常识)剖析词语巧推断 结合语境来推断 遇生判对灵活断
    1.二十八星宿:牛、斗、参、井、翼、轸2.六合:指天地四方(上、下、东、南、西、北)3.九州:冀州、青州、徐州、兖(yǎn)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4.八方:四方和四维的合称。  四方:东、南、西、北  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5.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远离中原的地方。)6.阴阳: 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 阳:山南水北。7.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8、关内、关外  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  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9、山东、山西  “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10、河北、河南: 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11、江南:泛指长江以南。12、江左:即长江以东。 13、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14、五岳: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15、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也有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湖。)
    16、古今地名 大都 东京、汴京京口金陵、建业、建康、 江宁、石头城临安 姑苏  会稽 长安 奉天 直沽
    北京  开封  镇江  南京杭州  苏州  绍兴  西安  沈阳  天津
    1.纪 年: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赵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纪年法(壬戌之秋,七月既望)。(3)年号纪年法(永和九年,岁在癸丑)。(4)年号干支兼用(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2.纪月:孟仲季 朔望晦3.纪时:地支\序数\ 天色子时(23-1)(夜半) 午时(11-13)(日中)丑时(1-3)(鸡鸣) 未时(13-15)日昳寅时(3-5) (平旦) 申时(15-17)晡时卯时(5-7) (日出) 酉时(17-19)日入辰时(7-9) (食时) 戌时(19-21)黄昏巳时(9-11) (隅中) 亥时(21-23)人定
    三、传统节日春节: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 俗。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花朝: 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 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 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 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 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寒食:清明前二日。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为悼念 介子推,下令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 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清明: 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七夕: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向织女星祈求智巧,称为“乞巧”。
    中秋: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重阳: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腊日: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百家姓》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 》。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 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 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增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夏侯、诸葛、尉迟、皇甫、公孙、慕容、长孙、宇文、司徒、司空、
    中国100大姓氏排名,看你的姓氏排名第几?01李 02王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赵 08黄 09周 10吴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曹 89钱 90汤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1)人名古人有名、字、号,当大官的死后有谥号。如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名和字间一般有联系,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亮的意思;也有反义的,如韩愈字退之,退之就和愈相反。
    (2)一般称谓 直称姓名,用于自称,称轻视的人或客观介绍。称字、号、斋名、谥号表示礼貌发尊敬。还有称官爵名,称籍贯。 有几项边称的,一般是先官名,次籍贯,后姓名,如“余在史馆,闻翰林(官名)天台(籍贯)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 。”(3)谦称: 王侯自称孤、寡人; 大臣自称臣。  一般人自称仆、不才、不佞、不肖、愚、鄙人等。  女子自称妾; 晚辈自称小子。 (4)敬称。 对君王称陛下、大王、皇上(已死的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对上官或长辈称公、君、足下、大人。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
    2.避讳   封建社会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 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即“民风” 3.谦辞和敬辞   窃: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请:请允许我、请让我。   枉驾:有劳大驾。   惠赐:指对方给以了好处。
    古代官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秦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行政) (军事) (监察和秘书) 汉: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后世演变为三省六部制。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中央官职:1.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 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2.六部(分管政务)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三公是中国秦朝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秦: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九卿汉:又称九寺,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 官署。历代略有变动。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 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 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 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未废。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 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另设监谏官、文史官
    监谏官:监官: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大抵官名中带“御史”。谏官: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汉有谏议大夫,唐增设补阙、拾遗此外,文史官:翰林学士:唐初设立,皇帝亲近的顾问和秘书官。侍讲(读)学士:侍奉皇帝讲读。太傅少傅太史: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管立法;唐宋以后称修撰、编修等。
    地方官职: 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 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乎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披宫锦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拜:授给官职。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升官。 革:革除官职。   罢:罢免、停职。 免:免除官职。   黜:废黜、贬退。 谪:降职远调。   削:革职罢官。 废:罢免或废黜。   斥:屏弃不用。 去:去职,被调离。   授:封给官职。 擢:提拔、选拔。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进:推荐、进朝做官
    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九卿: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文化典籍诸子散文:《论语》《老子》 《韩非子》 《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易》《尚书》《诗》《礼》《春秋》六艺经传  《诗》《书》《礼》《易》《乐》《春秋》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 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古诗文集命名例谈诗文集的命名的方式有: 姓子式:《孟子》、《孙子》、《列子》)姓名式:《岑参集》、《陆游集》表字式:《李太白全集》别号式:《白香山诗集》、《东坡全集》封号式:明代刘基封诚意伯,《诚意伯文集》。 北宋王安石封荆国公,《王荆公诗笺注》。谥号式:宋代范仲淹,谥号文正公,《范文正公集》; 欧阳修谥号文忠,《欧阳文忠公文集》。官爵式:司马迁曾任太史令,世称太史公,《史记》又称 《太史公书》;杜甫曾任官检校工部员外郎,也称杜工部,其作品亦名《杜工部集》;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紧扣教材抓住重点,分门别类把握实质,巧用方法加强记忆,内引外联合理推断,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剖析,近年文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饮食器用,古代饮食,古代食器,古代炊具,古代酒器,中国文字的演变,统一度量衡,始皇诏陶量,秦八斤铜权,高奴禾石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