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2.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
展开2.呼吸与健康生活
使用的教材
本课内容来源于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第二课。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人体进行呼吸其实就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包含呼气和吸气,一次呼吸等于一次吸气加一次呼气。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去测量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在生活中,特别是体育课上,学生都有过跑完步后大喘气的经验,知道呼吸会随着运动剧烈程度的加深而加快。但是缺乏具体的数据来证实。并且,学生对于呼吸的前概念里一直认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因此,在本节课学习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正确测量运动前后呼吸次数,通过测量数据展开思考与分析。也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知道呼吸前后,空气的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只有各成分的含量发生了变化。从人体的基本特征和需求出发,以最接近学生的感悟为基础,使学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呼吸是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会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吸入更多的氧气。
3.知道肺的功能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经常性锻炼可以增加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1.合理及时地记录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
2.能根据不同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能够耐心、细致地完成实验活动。
2.愿意与同学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协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认识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能帮助我们维持生命活动。
教学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学生探究为主,引导学生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从而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资源
PPT课件、计时器、小组汇总记录表、班级记录表。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统计与分析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工具
体验感受法:学生体验在平静状态、轻微运动状态、剧烈运动状态一分钟呼吸的次数。
数据分析法: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增加学习能力。
讲授法:一些已有的科学知识,教师需要讲授给学生,帮助他们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一、聚焦:揭示课题
1.分享导入。上节课后,同学们进行了体验活动,测量了自己一分钟呼吸次数。现在,我们可以把实验结果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预设:有部分数值相差极大的同学。)
2.为什么有些同学测出来的数值几乎是别人的两倍呢?呼吸次数应该如何算?(一次呼吸等于一次吸气加一次呼气。)
3.呼吸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才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呢?出示课题(板书)
二、测一测: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1.感受平时呼吸是怎样的状态,我们在测量呼吸时就是这种状态。不需要刻意去调整。如果一分钟时间到了,有一次呼吸还未完成,那么未完成的不记录。
2.请一位同学上台示范,并可以把手放在鼻子下面,以保证数数的正确。
3.老师计时一分钟,每位同学安静地测量自己一分钟呼吸的次数,测量三次,并记录在作业本的表格中。
| 安静状态下1分钟 |
|
|
呼吸次数 |
|
|
|
呼吸次数 |
|
|
|
呼吸次数 |
|
|
|
平均值 |
|
|
|
4.统计全班的数据,同学们把自己的平均值写上,贴在黑板上。教师把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5.阅读分析统计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每个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不同,平静状态下,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在22-30次之间。
三、测一测:运动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1.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原地踏步一分钟,完成后测试呼吸次数。
(一个活动完成后,马上测试呼吸次数;第二项活动开始前,要保证已经恢复平静。)
2.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原地开合跳一分钟,完成后测试呼吸次数。
| 安静状态下1分钟 | 原地踏步1分钟 | 开合跳1分钟 |
呼吸次数 |
|
|
|
呼吸次数 |
|
|
|
呼吸次数 |
|
|
|
平均值 |
|
|
|
3.统计全班的数值。观察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原地踏步1分钟后的呼吸次数大于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次数。开合跳1分钟后的呼吸次数大于原地踏步1分钟后的呼吸次数。
4.提问:为什么呼吸次数会随着运动剧烈程度的加深而增多?(预设:为了得到更多的氧气。)
四、读图,了解空气进入人体内的变化
1.阅读下面的图,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关注呼吸前后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呼吸前后,我们呼出吸入的都是空气,只是吸入的空气在肺部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了交换。
3.运动后我们身体还有哪些变化呢?
(预设:心跳次数,会出汗,脉搏跳动速度。)
4.小结:不同状态下我们的呼吸次数会发生改变,我们的心跳次数也会发生改变,因为我们人体是一个多器官协同合作的大系统。
五、研讨
我们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它与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肺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运动,可以使我们的肺更加强大,身体更加健康。
教学评价
1.在测量呼吸次数环节,先由学生分享,暴露出存在的计数问题后,再进行规范指导,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呼吸次数计算的印象。
2.由剧烈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的增多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氧气,再进行追问:吸气时,我们吸入的只有氧气,呼气时,我们呼出的只有二氧化碳吗?环节过渡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可以得到学生对于昨天辩论后收集信息的反馈。
3.通过不断的活动得出不同的数据,让学生分析数据寻找答案,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获得成功后加强了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板书设计
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
1.点燃多根蜡烛,看自己一口气能吹灭几根,多试几次。
2.找一个气球,看自己一口气能把气球吹得多大?
活动为后面一课测量肺活量做准备。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2.呼吸与健康生活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2.呼吸与健康生活精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四年级上册2.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四年级上册2.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及反思,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2.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