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单元第2节第1课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课件ppt、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单元第2节第1课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学案doc、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后素养落实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后素养落实(三)(建议用时:20分钟)[合格过关练]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于2019年7月3日至7月7日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位置。读图,完成1~2题。1.本次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7月7日在南京奥体中心争夺本届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冠军,关于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 北移 较快 B.南半球 北移 较快C.北半球 南移 较慢 D.南半球 南移 较慢1.B 2.C [第1题,7月3日至7月7日,地球位于夏至日(远日点)附近,为图中②附近。第2题,7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地球公转速度较慢。]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②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 ③黄赤交角目前度数为23°26′ ④黄赤交角目前度数为66°34′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4.此时北半球正值(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3.B 4.B [第3题,黄赤交角指的是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的度数是23°26′。第4题,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正值北半球夏至。]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完成5~6题。5.若图中①为北半球春分日,则秋分日为( )A.② B.③ C.④ D.⑤6.从5月1日到10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先向南再向北 B.一直向北C.一直向南 D.先向北再向南5.B 6.D [第5题,若图中①为北半球春分日,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可知,②为夏至日,③为秋分日,④为冬至日,⑤为春分日。第6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5月1日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至10月1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所以从5月1日到10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先向北再向南。]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7~8题。7.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8.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7.B 8.D [第7题,丙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90°,应位于北回归线上;乙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且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也较大,故其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不远处,比丙更靠近赤道;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52°左右,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左右,且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2°左右,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丁地12月22日太阳高度比甲地6月22日太阳高度大,说明丁地比甲地更接近回归线,纬度比甲地低。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乙、丙、丁、甲,所以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乙、丙、丁、甲。第8题,结合两个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上题的分析可知,甲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较远处,丙位于北回归线上,乙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不远处,丁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故四地自北向南依次为甲、丙、乙、丁。][素养培优练]9.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山东省济南地区推行了“阳光工程”,即在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山东一个农村中学(约36°N)地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学校附近村庄的太阳能安装使用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太阳能支架是固定的,长度不可调节,于是他们提出了整改方案,将支架改造成可调节的活动支架,如下图。(1)一年中该地太阳能支架最短的日期是哪一天,为什么?(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节幅度是多少?[解析] 第(1)题,太阳能支架最短,即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第(2)题,该地夏至日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冬至日最大。大小幅度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答案] (1)6月22日(夏至日)。因为6月22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因此必须调整支架为最短,才能使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2)12.5°~59.5°(47°)。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背景图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问题引领,归纳提升,典型例题,地理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背景图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梳理•探新知,地平面,2季节变化,合作探究•释疑难,各纬度变化具体如下,四季和五带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素养培优•提技能,课堂小结•梳脉络,随堂巩固•测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