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01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02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03
    还剩4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写作,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
    1.(2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给加点字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他对那种藏污纳垢(  )的场所深恶(  )痛绝。三十余载的警察人生,留在他记忆里的,不仅仅写满了梦想与希望,更是一段镌(  )刻着经济发展的时代印痕。先说交通工具,车辆渐渐变得眼花liáo(  )乱了起来,各种各样的小车越来越多……
    (1)给加点字注音。
    藏污纳垢   
    深恶痛绝   
    (2)看拼音写汉字。
    juān刻   
    眼花liáo乱   
    2.(3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同学们的读书分享丰富多彩,其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警察故事》里的犯罪分子非常嚣张,竟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冲向善良的群众。
    B.警察只是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丝不苟地搞好自己的工作。
    C.小明分享的《警察故事》,故事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D.小花写的那篇读后感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如行云流水,我等只能望其项背。
    3.(3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小明特别关注《深圳读书月发展规划(2021﹣2030)》,收集了以下信息。其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多次修订、讨论,写作组拟定了《深圳读书月发展规划(2011﹣2021年)》提纲。
    B.大家认为深圳读书月开展20年来,有效促进了深圳市民的阅读热情,引领了全国全民阅读风潮。
    C.通过向读书月各主要承办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使他们了解各相关单位在活动组织及推广方面取得的成果。
    D.正因为这一高贵的坚持,让这座年轻的城市因阅读而受人尊重,崇尚读书、热爱读书已成为当今深圳人的新风尚。
    4.(3分)(2014•铜仁市)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B.⑤⑥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⑤⑥ D.①②④⑤⑥③
    5.(3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深圳读书月推荐书目”是深圳读书月的重点主题活动之一,请你向大家推荐一本值得一读的课外名著。
    (1)推荐的书名:   
    (2)推荐的理由:   
    6.(10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默写。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6)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7)   ,千丈见底。(吴均《与朱元思书》)
    (8)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
    (9)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   ”。
    二、阅读
    7.(12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吴均)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四时俱备   
    ②晓雾将歇   
    ③蝉吟鹤唳   
    ④素重幽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B.乙文作者选择石门山为归隐之所的真正原因是:环境幽深,景色怡人,食源丰富。
    C.甲文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寥寥八字描写山之高、水之净,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勾勒出白云、高山、流水三种大自然的美景。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从视觉和听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
    (4)甲文点明中心的是哪一个字?甲乙两文的作者在写景的同时,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12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
    【材料二】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目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最明显的变化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材料三】人教版和统编版教材部分内容对比

    【材料四】正如大家所说,新版语文教材主治学生不读书的毛病。初中教材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1)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教材的变化,是部分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B.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比率约占初中教材所有篇目的一半。
    C.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将增加名著阅读为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
    D.新教材的改动比较大,对于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有所阻碍。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人教版和统编版教材的不同。
    (3)结合材料二,说说“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一句中加点的“以上”能否去掉,为什么?
    (4)结合材料四,谈谈新教材对孩子们学习语文有什么帮助。
    9.(16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心灵深处的老屋
    梁惠媂
    ①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夜瓦屋听雨,像一曲美妙的天籁,又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这样的夜晚,梦最香甜。
    ②闲读诗书,竟羡慕起古代的文人来。
    ③据说,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辞官归隐园田,在故乡筑舍种菊,把酒吟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为避“安史之乱”的杜甫,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交游赋诗,写出无数精彩的诗作;自号“稼轩居士”的南宋诗人辛弃疾,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他筑稼轩,种稻田,过着自己无限向往的躬耕田园生活……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山水田园无疑是他们的心灵归宿地,我不由想到了我的故乡,想到故乡的老屋,那也是我的心灵归宿地。
    ④老屋门前有一片竹林,那青皮竹像高挑的仙子,伸出无数绿手臂,长袖善舞,与清风共舞一段动人的舞蹈。竹林一年四季都是蓊郁翠绿的,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竹图。到了夏天,竹林间筛下一片响脆的蝉唱,堪比天籁。夏夜,打着手电筒到竹林里甚至可以很轻易地捉到竹竿上蜕壳的蝉儿。后来念书时知悉,大画家郑板桥爱竹成癖,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才知道竹在中国文人心目中有着如此高尚的地位。于是跑回来审视了一番我那绿竹掩映下的老屋,才发现它是堪与古人媲美的“雅居”了。
    ⑤老屋门前的东边,有一棵高大的菠萝树,菠萝树的叶子光滑明亮,母亲常摘来包花生糯米糍粑,那是童年的味道。到了夏季,树上结了菠萝蜜,我就天天盼着它们快快成熟,憧憬着吃那甜美的黄色果肉。
    ⑥老屋给我很多难忘的记忆。
    ⑦犹记得小时候的夜晚,关了灯,屋内是密仄仄的黑暗,我害怕得经常睡不着,后来学会了在黑暗中望屋顶的“天窗”。那“天窗”是夜晚唯一的光亮。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天窗口垂落下来,给屋里盖上一层梦幻般的乳白色。每晚我望着“天窗”,遥想着天上宫阙,嫦娥玉兔,桂花树与桂花酒……我就这样慢慢沉入梦乡。
    ⑧最喜欢下雨的日子。
    ⑨下雨时,雨水顺着屋顶上的瓦片流下来,形成珠帘。我常常站在屋檐下看雨帘,看得如痴如醉。有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躲到屋檐下避雨,叽叽喳喳地窃窃私语。这幅老屋“雨中即景”水墨画让人感觉如此安乐祥和。更喜欢的是下雨的夜晚,躺在床上听雨。瓦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乐器,一旦雨滴接踵而来,瓦的声音就叮叮的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夜瓦屋听雨,像一曲美妙的天籁,又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这样的夜晚,梦最香甜。
    ⑩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经年行走,越走越远,老屋成了我心灵深处的故乡。在现代生活中沉浮的我们,在房子、车子、票子、孩子的“四子棋”中迷了局,疲于奔命,失眠症、偏头痛症就是这样缠上了我。在异乡,多少个失眠的夜晚,我做梦也想回到故乡的老屋里睡一觉,寻找雨敲屋顶下香甜的美梦。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故乡的老屋的?请简要概括,任选3点回答。
    (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我不由想到了我的故乡,想到故乡的老屋,那也是我的心灵归宿地。
    (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夜瓦屋听雨,像一曲美妙的天籁,又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这样的夜晚,梦最香甜。
    (4)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作答。
    (5)这是一篇抒情性散文。从古人的居所引出抒情对象,故乡的老屋,记叙了老屋给自己留下的温暖回忆,请分享一下你心里的老屋吧!
    10.(8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片段一】
    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它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的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片段二】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信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他们叫人来增援,于是有几个孩子从田里跑出来。
    彭德怀只好写了张条,签了字交给他们,才能够继续上路。总的来说,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2)联系实际,谈谈从少年先锋队队员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三、写作
    11.(48分)(2016•河池)歌手蔡琴说:“我是一个善于捕捉幸福的人。比如,阳光落到桌上,温暖安静,那一刻好幸福。我喜欢养花,花开放了,我也感到幸福。”是啊,只要用心去捕捉,你会发现,幸福一直都在。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捕捉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③书写规范、整洁、美观;④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
    1.(2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给加点字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他对那种藏污纳垢(  )的场所深恶(  )痛绝。三十余载的警察人生,留在他记忆里的,不仅仅写满了梦想与希望,更是一段镌(  )刻着经济发展的时代印痕。先说交通工具,车辆渐渐变得眼花liáo(  )乱了起来,各种各样的小车越来越多……
    (1)给加点字注音。
    藏污纳垢 gòu 
    深恶痛绝 wù 
    (2)看拼音写汉字。
    juān刻 镌 
    眼花liáo乱 缭 
    【考点】注音;根据拼音写字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的掌握。
    【解答】(1)考查对字音的掌握。
    (2)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
    答案:
    (1)gòu wù
    (2)镌 缭
    【点评】平时要多积累多读多写积累基础知识,并多训练。
    2.(3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同学们的读书分享丰富多彩,其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警察故事》里的犯罪分子非常嚣张,竟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冲向善良的群众。
    B.警察只是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丝不苟地搞好自己的工作。
    C.小明分享的《警察故事》,故事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D.小花写的那篇读后感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如行云流水,我等只能望其项背。
    【考点】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有误,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感情色彩错误。
    B.正确。
    C.有误,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对象错误。
    D.有误,望其项背:意思是指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不符语境。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3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小明特别关注《深圳读书月发展规划(2021﹣2030)》,收集了以下信息。其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多次修订、讨论,写作组拟定了《深圳读书月发展规划(2011﹣2021年)》提纲。
    B.大家认为深圳读书月开展20年来,有效促进了深圳市民的阅读热情,引领了全国全民阅读风潮。
    C.通过向读书月各主要承办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使他们了解各相关单位在活动组织及推广方面取得的成果。
    D.正因为这一高贵的坚持,让这座年轻的城市因阅读而受人尊重,崇尚读书、热爱读书已成为当今深圳人的新风尚。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语序不当,应该是“讨论、修订”。
    B.有误,搭配不当,把“促进”改为“激发”。
    C.有误,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D.正确。
    故选:D。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解答这道题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4.(3分)(2014•铜仁市)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B.⑤⑥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⑤⑥ D.①②④⑤⑥③
    【考点】排列句子顺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段排序能力,这是一段叙事性文字,可用逻辑顺序法,时间顺序法来解答。
    【解答】通读整个语段可确定整个语段是说读书的,第五句是对读书的总述,可确定为首句;
    第六句看关键词“由此”,联系第五句内容,可确定第六句紧承第五句;
    一、二、三、四句是说富兰克林读书方法的,根据文段内容可确定第一句是这组句子的首句,紧承第六句;
    第三句看关键词“几年以后”,再看内容可确定是紧承第一句内容而来的;
    第二句抓住关键词“接着”,联系内容可确定紧承第三句;
    第四句看关键词“这样”,这是近指的指示代词,是指代前面富兰克林的读书方法的,可确定为尾句。
    故选:B。
    【点评】综合考虑文段内容,抓住关键词“由此”“几年以后”“接着”“这样”,可确定正确答案。
    5.(3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深圳读书月推荐书目”是深圳读书月的重点主题活动之一,请你向大家推荐一本值得一读的课外名著。
    (1)推荐的书名: 《朝花夕拾》 
    (2)推荐的理由: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散文,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考点】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结合自己的阅读与积累说出最喜欢的一本书向大家推荐,重点简介书的内容从及推荐的理由。如《西游记》,这本书的故事情节丰富曲折,里面师徒四人的形象鲜明。
    【解答】答案示例:
    (1)《朝花夕拾》
    (2)《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散文,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6.(10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默写。
    (1)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3)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古诗十九首》)
    (6)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7)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吴均《与朱元思书》)
    (8)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
    (9)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考点】直接型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1)山山唯落晖(重点字:唯)
    (2)芳草萋萋鹦鹉洲(重点字:萋)
    (3)月下飞天镜
    (4)几处早莺争暖树(重点字:莺)
    (5)绿叶发华滋(重点字:滋)
    (6)老骥伏枥(重点字:骥)
    (7)水皆缥碧(重点字:缥)
    (8)狐兔翔我宇(重点字:翔)
    (9)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
    7.(12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吴均)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四时俱备 四季 
    ②晓雾将歇 消散 
    ③蝉吟鹤唳 叫 
    ④素重幽居 向来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甲文是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B.乙文作者选择石门山为归隐之所的真正原因是:环境幽深,景色怡人,食源丰富。
    C.甲文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寥寥八字描写山之高、水之净,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勾勒出白云、高山、流水三种大自然的美景。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从视觉和听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
    (4)甲文点明中心的是哪一个字?甲乙两文的作者在写景的同时,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乙】
    我去年因病辞官,正准备隐居。梅溪的西面,有一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山峰遮断了太阳,幽深的山穴包含着云彩,深山中的小溪孕育着翠绿色。蝉鸣鹤叫,水响出声,猿猴啼叫。花朵互相交杂,绵绵不断,像音乐的韵律。我既然向往隐居,于是就在山上盖了间房屋。有幸的有很多菊花,旁边又有很多竹实。山谷中出产的,在这里都有。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非虚妄之语。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四季常存。四时:四季。
    ②句意为: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歇:消散。
    ③句意为:蝉鸣鹤叫,水响出声。唳:叫。
    ④句意为:既然向往隐居。素:向来。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儿。竞,争相。句意为: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②句中重点词:资,物品。于,在。斯,这里。句意为: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俱备。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有误,甲文是是南朝梁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BCD.正确。
    故选:A。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甲文内容,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中可知,点明中心的字是美。结合两文内容可知,甲文通过描述山川之美,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乙文通过描述石门山清幽秀美的风景,体现作者乐山乐水的文人之气及隐居避世的高洁志趣、高洁情怀,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所以两文都抒发了作者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答案:
    (1)①四季;②消散;③叫;④向来。
    (2)①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②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俱备。
    (3)A
    (4)美;都抒发了作者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8.(12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
    【材料二】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目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最明显的变化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材料三】人教版和统编版教材部分内容对比

    【材料四】正如大家所说,新版语文教材主治学生不读书的毛病。初中教材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1)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语文教材的变化,是部分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B.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比率约占初中教材所有篇目的一半。
    C.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将增加名著阅读为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
    D.新教材的改动比较大,对于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有所阻碍。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人教版和统编版教材的不同。
    (3)结合材料二,说说“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一句中加点的“以上”能否去掉,为什么?
    (4)结合材料四,谈谈新教材对孩子们学习语文有什么帮助。
    【考点】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判断。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各选项,找出与文本不同之处,再作出判断。
    A.有误,由“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可知,“部分家长、老师”有误;
    B.正确;
    C.有误,由“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可知,“将增加名著阅读为必考内容”有误;
    D.有误,由“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有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可知,统编教材对学生背诵的要求有所提高。由“最明显的变化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可知,统编教材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由“新版语文教材主治学生不读书的毛病。初中教材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可知,统编教材对学生理解的要求有所提高。
    (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解答此题,要先表明能否删去,理解词语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其表达作用。“以上”是“表示数目在某一点之上”,在句中强调每天读书的时间应该大于30分钟,而不是只有30分钟。如果删去,原句的意思就变成了每天只读30分钟。“以上”能体现出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新版语文教材主治学生不读书的毛病。初中教材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可知,新教材将初中教材中“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解答】(1)B
    (2)统编教材增加传统文化内容;统编教材对学生理解、背诵的要求有所提高;统编教材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3)不能删去,“以上”表数量,强调说明每天读书的时间应该大于30分钟,如果去掉,就变成每天只读30分钟,与实际要求不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新教材将初中教材中“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治学生不读书的毛病,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走进绚丽美妙的语文世界。
    【点评】解答辨析类题目,要仔细辨析各选项与文本内容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出判断。
    9.(16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心灵深处的老屋
    梁惠媂
    ①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夜瓦屋听雨,像一曲美妙的天籁,又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这样的夜晚,梦最香甜。
    ②闲读诗书,竟羡慕起古代的文人来。
    ③据说,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辞官归隐园田,在故乡筑舍种菊,把酒吟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为避“安史之乱”的杜甫,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交游赋诗,写出无数精彩的诗作;自号“稼轩居士”的南宋诗人辛弃疾,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他筑稼轩,种稻田,过着自己无限向往的躬耕田园生活……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山水田园无疑是他们的心灵归宿地,我不由想到了我的故乡,想到故乡的老屋,那也是我的心灵归宿地。
    ④老屋门前有一片竹林,那青皮竹像高挑的仙子,伸出无数绿手臂,长袖善舞,与清风共舞一段动人的舞蹈。竹林一年四季都是蓊郁翠绿的,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竹图。到了夏天,竹林间筛下一片响脆的蝉唱,堪比天籁。夏夜,打着手电筒到竹林里甚至可以很轻易地捉到竹竿上蜕壳的蝉儿。后来念书时知悉,大画家郑板桥爱竹成癖,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才知道竹在中国文人心目中有着如此高尚的地位。于是跑回来审视了一番我那绿竹掩映下的老屋,才发现它是堪与古人媲美的“雅居”了。
    ⑤老屋门前的东边,有一棵高大的菠萝树,菠萝树的叶子光滑明亮,母亲常摘来包花生糯米糍粑,那是童年的味道。到了夏季,树上结了菠萝蜜,我就天天盼着它们快快成熟,憧憬着吃那甜美的黄色果肉。
    ⑥老屋给我很多难忘的记忆。
    ⑦犹记得小时候的夜晚,关了灯,屋内是密仄仄的黑暗,我害怕得经常睡不着,后来学会了在黑暗中望屋顶的“天窗”。那“天窗”是夜晚唯一的光亮。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天窗口垂落下来,给屋里盖上一层梦幻般的乳白色。每晚我望着“天窗”,遥想着天上宫阙,嫦娥玉兔,桂花树与桂花酒……我就这样慢慢沉入梦乡。
    ⑧最喜欢下雨的日子。
    ⑨下雨时,雨水顺着屋顶上的瓦片流下来,形成珠帘。我常常站在屋檐下看雨帘,看得如痴如醉。有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躲到屋檐下避雨,叽叽喳喳地窃窃私语。这幅老屋“雨中即景”水墨画让人感觉如此安乐祥和。更喜欢的是下雨的夜晚,躺在床上听雨。瓦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乐器,一旦雨滴接踵而来,瓦的声音就叮叮的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夜瓦屋听雨,像一曲美妙的天籁,又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这样的夜晚,梦最香甜。
    ⑩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经年行走,越走越远,老屋成了我心灵深处的故乡。在现代生活中沉浮的我们,在房子、车子、票子、孩子的“四子棋”中迷了局,疲于奔命,失眠症、偏头痛症就是这样缠上了我。在异乡,多少个失眠的夜晚,我做梦也想回到故乡的老屋里睡一觉,寻找雨敲屋顶下香甜的美梦。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故乡的老屋的?请简要概括,任选3点回答。
    (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我不由想到了我的故乡,想到故乡的老屋,那也是我的心灵归宿地。
    (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夜瓦屋听雨,像一曲美妙的天籁,又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这样的夜晚,梦最香甜。
    (4)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作答。
    (5)这是一篇抒情性散文。从古人的居所引出抒情对象,故乡的老屋,记叙了老屋给自己留下的温暖回忆,请分享一下你心里的老屋吧!
    【考点】散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是一篇抒情性散文。第①段和第②段从古人的居所引出抒情对象,故乡的老屋。第③段到第④段介绍了老屋的形貌。第⑤段到第⑨段记叙了老屋给自己留下的温暖回忆。最后一段表明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文本第④段描写了老屋门前的一片苍翠竹林,可概括为:苍翠竹林;第⑤段描写的是老屋门前东边的一颗菠萝树和波萝蜜的美味,可概括为:波罗蜜的味道;第⑦段记叙的是小时候,“我”晚上睡不着觉,于是看着头顶的“天窗”,进入梦乡,可概括为:“天窗”美景(或月下畅想);第⑨段描写的是下雨后,“我”在屋檐下赏雨,夜晚,躺在床上听雨,可概括为:檐下赏雨、卧床听雨。
    (2)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归宿”的本义是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结局;“归宿地”就是归宿之地。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故乡老屋门前的竹林;门前东边的菠萝树;小时候,“我”躺在老屋的床上,透过“天窗”,欣赏美景;在老屋的屋檐下赏雨,晚上听雨;这些都成了“我”温暖的回忆,有着“我”最纯真的情感与依恋。老屋就是“我”向往和想念的精神家园,就是“我”心灵的归宿之地。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这句话把雨声比作琴声,比作怀春少妇女的低语,比作美妙的天籁,比作动听的摇篮曲。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夜晚雨点击打在瓦房上的声音的动听优美,联系人物感情可知,表现了“我”对老屋的喜爱与依恋之情。
    (4)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作用。此题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在内容上,“老屋成了我心灵深处的故乡”一句点明了老屋在“我”心灵深处的重要地位;“我做梦也想回到故乡的老屋里睡一觉,寻找雨敲屋顶下香甜的美梦”一句表达了“我”对老屋的思念之情。在结构上,“老屋成了我心灵深处的故乡”一句与题目“心灵深处的老屋”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同时也总结了全文。
    (5)本题考查阅读启示。此题可根据自己生活实际,写老屋给自己的温暖回忆。这是开放类试题,语言流畅,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苍翠竹林、波罗蜜的味道、月下畅想、檐下赏雨、卧床听雨。
    (2)形象地写出了故乡的老屋带给“我”太多回忆,是“我”向往、想念的心灵家园。
    (3)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夜瓦屋雨声如天籁般动听,表达了“我”对老屋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4)内容上:点明了老屋是“我”心灵深处的故乡,表达了对老屋的思念之情。
    结构上:“老屋成了我心灵深处的故乡”照应题目,总结全文。
    (5)示例:我家的老屋坐落在一个深长的南北向胡同,胡同的北头,地势突然下降,形成一块平坦的低洼地,很像一条长龙的尾巴。老屋就建在龙尾部的这块洼地上,紧靠着一个方圆数亩的大水坑。每当下大雨,各家各户的积水汇合成一股洪流,顺着胡同奔涌而来,在外祖父家门前形成一道颇为壮观的瀑布。水坑的鱼儿喜欢逆流而上,在瀑布间窜游跳跃。站在老屋的门槛上,即可尽览“鲤鱼跳龙门”奇观,这成为我记忆中一道风景。
    【点评】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方法:
    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
    句子(段落)在开头的作用:(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
    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1)埋伏笔;(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
    句子(段落)在结尾的作用:(1)总结全文;(2)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
    10.(8分)(2020秋•龙岗区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片段一】
    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它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的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片段二】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信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他们叫人来增援,于是有几个孩子从田里跑出来。
    彭德怀只好写了张条,签了字交给他们,才能够继续上路。总的来说,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
    (1)以上文段选自 《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是 埃德加•斯诺 。【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2)联系实际,谈谈从少年先锋队队员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考点】名著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1)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根据“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可知,选文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片段一中“友谊的微笑”可见本来是友好的;请他们拿水称呼为“喂”,可见他们不理睬的原因与此有关,孩子们认为应该称呼他们“同志”或“红小鬼”。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启悟。结合内容谈谈应该向少年先锋队队员的精神品质。片段二中“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彭德怀只好写了路条,签了字交给他们,才能够继续上路”,表现少年先锋队队员的忠于职守,有很强的原则性。“他们精神极好”,“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体现少年先锋队队员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由此分析,少年先锋队队员在抗战时期肩负重要任务,为革命做出重要的贡献,我们应该向少年先锋队队员学习忠于职守,积极乐观向上,承担起祖国建设的伟大使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答案:
    (1)《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应该喊他们“喂”,而应该称呼“同志”(或“小鬼”“红小鬼”)。
    (2)示例一:少年先锋队队员肩负着抗战的任务,承担着祖国建设的任务,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同样也有着承担祖国未来发展的使命。
    示例二: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字,他们才放行。 这体现了他们工作中忠于职守、一视同仁。少年先锋队总是精神饱满,愉快乐观。我们应该向他们一样做好自己的事情,认真踏实学习。同时还应保持昂扬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三、写作
    11.(48分)(2016•河池)歌手蔡琴说:“我是一个善于捕捉幸福的人。比如,阳光落到桌上,温暖安静,那一刻好幸福。我喜欢养花,花开放了,我也感到幸福。”是啊,只要用心去捕捉,你会发现,幸福一直都在。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捕捉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③书写规范、整洁、美观;④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考点】命题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该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有提示性语句,都是关于幸福的,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审题立意】以“捕捉幸福”为题目,就告诉我们,这个题目里含有两个关键词语“幸福”、“捕捉”,“幸福”得通过描写一件有关幸福的事情来体现,“捕捉”重在发现和体会,这个题目可以这样理解:写一件关于幸福的小事,里面却有幸福的感觉,而且要写出自己对幸福的体会和感受。
    【思路点拨】本作文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如觉得写一件事,文字字数很难达到要求时,可以写几件事。
    【形式创新】如果写几件事时,可采用加小题目或者分镜头的形式,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文体选择】写此作文题目,建议写记叙文,不提倡写议论文。
    【细节描写】因为题目是“捕捉幸福”,这是一种心理体验,所以要写到心理体会,所以心理描写是不能少的,而且最好是有一个专门的段落来写心理描写。
    【失误指南】在文章的开头,最好要写到“幸福”二字,在文章的结尾,最好有“捕捉幸福”这句话,来再次点题,避免跑题的嫌疑。
    【解答】【例文】
    捕捉幸福
      捕捉起身边的幸福,品尝一种甜蜜的味道,感受一种温暖的爱意。让幸福一直萦绕在心头,飘荡在我们身边。﹣﹣题记
      记得童年时,妈妈先往澡盆里“哗啦啦”地倒进半盆温热的清水,然后把光溜溜的我往里面一搁,往我身上撩水。浸泡一会儿之后,妈妈开始给我搓背。我每次都咧 着小嘴,欲哭不能,想把肉嘟嘟的小手从妈妈那里挣脱出来,可全是徒劳。后来,妈妈一边把搓下来的白腻腻的“小泥条”放在掌心让我看,一边用手指刮着我的小 鼻子,笑着说:“真脏!”这时,我就会安静下来,也用小手在自己鼓起的腮上点几下,奶声奶气地说上一声“真脏”!然后老老实实地让妈妈搓洗。“疼吗?”妈 妈问。我摇摇头,然后拍着水,嘻嘻地笑着。
      渐渐地,我长大了,可以跟妈妈一块去澡堂里洗澡了。
      直到此时,我才知道搓背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每次帮妈妈搓完,我都会全身出汗。不过,我从不感到疲乏。每当看见澡巾所到之处搓出来的“小泥条”时,我就 一半玩笑一半认真地说:“老妈,你瞧瞧,真脏!”妈妈扭头看一眼,然后笑着点点头,有些难为情:“哦,是挺脏的。”接下来,妈妈会给我搓背,只是“小泥 条”似乎少了许多。或许是我长大了也变得爱干净了吧,也许是妈妈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吧。我问:“疼吗?”妈妈摇摇头。不知怎么的,我感到鼻子里酸酸的。
    转眼间,我成为了一名初中生,经常陪妈妈去洗澡。每次走进澡堂,我都扶着妈妈坐稳后,帮她洗头,打肥皂,搓背。妈妈的皮肤只是无力地皱着,似乎已经没有了 往日的弹性。我小心翼翼地在妈妈背上搓着……每次,我都会附在妈妈耳旁,轻轻地问上一句:“疼吗?”妈妈摇摇头,我便安心地继续搓。
      于是,人们经常会看到一对母女拎着布包去澡堂。在别人羡慕的目光里,母女俩都尝到了捕捉幸福的味道。
    【点评】这篇作文有如下几个特色:一是作者叙事平易朴实,说真话,抒真情,叙写人物的切身体验,从而打动读者的心灵。二是选用恰当的词句,描写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等,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的幸福感受,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第三是以叙为主,叙中有议,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幸福与快乐。

    考点卡片
    1.注音
    【考点讲解】
    注音题多考查多音多义字、形声字、生僻字、习惯性误读字和一些常用字。其中以形声字最多,其次是生僻字和多音多义字。
    【方法技巧】
    给汉字注音,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要读准字音,能结合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生僻字的读音要加强记忆,准确把握多音字和形近字的用法。如“点缀”中的“缀”和“辍”“啜”“掇”等字相似,但读音完全不同;“鲜为人知”中的“鲜”是多音字,其读音有两个,即xiān和xiǎn,在这里读作xiǎn,如果平时善于积累,那么做题时就容易得多。
    2.根据拼音写字词
    【考点讲解】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方法技巧】
    1、通过意义辨别字形
    明白字意是明辨字形的关键。如“脉搏”的“搏”是“搏动、跳动”的意思,常与“博”字相混淆;掌握了“搏”的意思,就能准确地辨别出字形了。
    2、通过形旁推断字意
    从形声字的形旁入手,可以推断出字的大致意思,就能判断该字在该词或语境中运用得是否正确,从而辨别字的正误。如“沤”的形旁提醒我们这个词与“水”有关,那么用在“沤歌英雄”中很显然是错误的,应改为“讴”。
    3、通过索源辨别字形
    有些词中的字是由当初该词形成时的特定意义所决定的,因此,探索这个词的本义,就能准确地记住该词,如:“墨守成规”讲述的是墨子的故事,那么“墨”就不会错写为“默”。
    4、通过记忆强化字形
    对于书本中出现的一些生僻字,特别是古文中出现的这类字词,则要通过多读、多写来加深印象,强化记忆,以求在考试中能正确书写。
    3.成语
    【知识点讲解】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规律总结】
    中考中对成语的考查一般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多为要求学生根据语境判断指定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作答时,需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即可。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为色彩不当,二为语义不当。
    4.排列句子顺序
    【考点讲解】
    1、排序题要求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句子排序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②分析选段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③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选项。
    ④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2、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
    ①空间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
    ②时间关系: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等。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等。
    ④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
    ⑤逻辑规律: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概括等。
    先要准确的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解题步骤】
    1、把握基本内容,明确中心。首先应该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表明层次的语句。
    2、初步分层归类。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3、连缀排列顺序。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4、抓住语言标志。理清思路,快速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一类是关联词语,表明句子间的关系;一类是有先后之分的词语,如“首先”“其次”,“换句话说”“与此同时”“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等。
    5、反复试读,检查调整确定。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
    5.病句辨析与修改
    【考点讲解】
    病句辨析与修改是借助基本的语法知识,辨析、修改常见病句(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否定词使用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等)。中考关于病句的题型可以分为2大类:(1)病句辨析类;(2)病句修改类。而病句修改类又可划分为语句修改类和语段内病句修改类。
    一、选择辨析类
    该题型可分为“选出有语病的一项”和“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两种情况。解答此类题,明确病因是关键。常见病句的类型:
    (一)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解析:句中主语“眼睛”与谓语“集中”搭配不当。“眼睛”不能“集中”,应改为“目光”。
    2.动宾搭配不当
    例: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解析:句中动宾搭配不当,“红旗”可以插,“胜利”怎么插?应改为“英雄们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冬天的上海是美丽的季节。
    解析:本句提取主干为“上海是季节”,“冬天”是“季节”,“上海”不是“季节”,应改为“上海的冬天是美丽的季节”。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
    解析:本句属于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聪明”不能修饰“手”,应把“聪明”改为“灵巧”。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摄影作品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艺术修养决定的。
    解析:句中“思想、艺术修养”的含义是确定的,意思是“有思想、艺术修养”,只能与前面的“拍得好”、“写得有味”意思搭配。这个句子要做到前后搭配,需要在“思想、艺术修养”后加“高低”一词。
    (二)语序不当
    1.名词修饰语次序不当
    例: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他们发挥着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解析:“无穷的”应紧靠“力量”。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2.动词修饰语次序不当。
    例: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
    “陆续”应移到“有”的前面。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解析:“他”应移到“如果”后面。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缺少主语
    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析:“通过”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后一分句由“使”领起,造成该句缺少主语,“通过”或“使”保留一个即可。
    2.缺少宾语中心语
    例:经过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一场战争。
    解析:此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得出”与“打赢一场战争”不能搭配,应在“战争”后面加上“的结论”。
    3.主语赘余
    例: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生命。
    解析:句首有主语“我们的革命先辈”,中间又出现“这些革命战士”,造成主语赘余,应删去“这些革命战士”。
    4.谓语赘余
    例:这部小说曾在《扬子晚报》上连载发表。
    解析:“连载”是“连续刊载”的意思,与“发表”重复,应删去“发表”。
    5.宾语赘余
    例:她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和心里话。
    解析:宾语“心事”和“心里话”重复,应改为“她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6.修饰语赘余
    例:这种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解析:“非常”修饰“奇缺”,“奇缺”就是“非常缺少”的意思,前面再用“非常”修饰就多余了,应删去“非常”。
    (四)结构混乱
    1.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结构。
    例: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解析:“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保留一个即可。
    2.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指本来是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却被杂糅成一个单句。
    例: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解析:“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一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
    3.藕断丝连。指一句话结构已完整,却把它的最后部分用作另一部分的开头。
    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解析:“民间力量”在前部分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论……的作用”部分,又使它作了后部分的主语,整个句子的结构乱了。为突出“民间力量”,可从它后面断开,再在“在舆论……的作用”前加“民间力量”,使整个句子变成两句话。
    4.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解析:“观摩……庭审”的主语无疑是“我们”(省略了),但接下来的“对我们……的主语”显然不是“我们”,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混乱,删去“对”。
    (五)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解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遇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并列不当。
    例:他们一面拼命地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解析:“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地向上爬,但是最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解析: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4.主客体颠倒。
    例:他从小在这长大,这里的山山水水,对他太熟悉了。
    解析:“山山水水”是客观存在,是“熟悉”的客体,“他”是“熟悉”的主体。这句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从小在这长大,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他太熟悉了”。
    (六)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的类型主要有语意不明、指代不明、歧义等。
    例:两个学校的学生来到锦江公园。
    解析:是“两个学校”还是“两个学生”,表意不明。
    【规律总结】
    一、辨析病句的方法
    辨析病句是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1.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
    2.修改后不能再出现新的语病。
    3.要保持句子的简洁。
    4.要根据实际表达需要修改,不能为了改病句而改病句,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1.增加法,成分残缺要增加。
    2.删除法,成分多余要删除。
    3.替换法,用词不当要替换。
    4.移动法,语序不当要移动。
    6.综合读写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二、考点解读
    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常考类型及解题技巧】:
    综合读写题出题可选类型众多,可以以各种题型和类型考查。因此对于此类考点我们也要做好全方位的全面应对。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一、考点一:图文转换题
    1.考点解读
    图文转换类语用题,要求对徽标、漫画、表格、示意图、地图、曲线图等进行观察、识读,按照命题要求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所需信息,形式上好像只是简单的“看图说话”,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较强的“另类阅读”。要求读社会热点、生活现象等,并运用简明、连贯、准确且“言之有物”的语言进行表达。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中考必考题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题型,应该引起考生注意。图文转换类题目看似类型多样,不好把握解题方法,其实有规律可循。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思﹣写
    (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
    (3)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2.图表类题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要求。
    (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
    (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答题步骤:
    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
    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3.徽标类题答题技巧:
    (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2)注意细节,图中数字、字母、文字的变形之处往往是作者想要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答题要点所在。
    (3)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
    (4)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
    4.漫画类题答题技巧
    (1)细察漫画,抓住矛盾 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
    (2)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3)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个角度思考创作动机,选择最佳的答题切入点。
    答题格式:
    第一步,概括说明画面:画面上有……(抓住空间关系如左右、上下、背景与主体等)
    第二步,揭示寓意:漫画讽刺了(揭露/表现)了……,警示了……,歌颂(赞扬)了……
    例: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
    54%
    66%
    91%
    祝福同学生日的
    56%
    86%
    92%
    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参考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二、考点二:压缩语段
    1.考点解读
    压缩语段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筛选、概括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区分度较大。此类试题常见题型有:拟写新闻标题、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导语、为材料续写一句话等。下面就压缩语段题的主要考查形式及答题思路举例分析
    2.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对于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一般格式是:
    “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有的题还有字数限制)。

    例1:用一句话表述下边一段文字的基本信息。(不要超过20字,不含标点)
    莫斯科时间4月30日11时59分(北京时间30日15时59分),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一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2月,蒂托与俄航空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旅行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
    解析该题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
    这是事件报道,筛选信息时要把握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
    参考答案:4月30日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抵达国际空间站。
    3.拟写新闻标题的答题思路:
    第一步找导语(即总说段);
    第二步从导语中找中心句;
    第三步从中心句中找关键词语;
    第四步将关键词语整合成答案。
    三、考点三:口语交际题
    1.考点解读
    (1)劝告他人型:
    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
    例: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
    一位同学问:“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
    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
    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
    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
    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劝说要点:
    ①菜卖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菜的质量、价格和服务;
    ②带头执行“限塑令”,为保护环境尽责任,大家会理解、支持的;
    ③执行“限塑令”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④还可以有偿提供竹篮子、无纺布袋等,增加收入。
    (2)辩论反驳型:
    说话时要有尺度,要有理有据。
    例、初三某班同学就“开卷是否有益”进行着热烈的辩论。
    正方主辩围绕“开卷有益”的观点进行了论辩。假若你是反方主辩,那么,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开卷是否有益”,请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
    当你接过正方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在阐述观点前应该有几句恰当的话,这几句话应是:
    参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开卷未必有益
    ①社会上各类书刊鱼龙混杂,青少年对好书坏书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
    ②社会上因读黄色书刊而犯罪的事例也不少。是的,从某种角度上说,你们讲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它的另一面,即消极的一面,我们认为开卷未必有益。
    (3)采访他人型:称呼、礼貌用语、自我介绍、有针对性的提问。
    例:如果你以《苍梧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前往南京,现场采访奥运火炬接力南京站第78棒火炬手﹣﹣新海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任晓婷,你怎么问?
    参考答案:任晓婷,你好。我是《苍梧晚报》的记者,作为中学生火炬手,你有什么感想?
    示例二:任晓婷,你好。作为港城的火炬手,你想对港城的市民说些什么?(中学生、港城人、小记者)
    4、邀请他人型:称呼、礼貌用语、自我介绍、阐明缘由,发出邀请。
    例:九(1)班准备在星期三下午三点开展“走近名著”综合性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同学们派你去邀请语文老师参加,你怎么对老师说?
    参考答案:老师,你好!星期三下午三点,我们班在教室开展“走近名著”综合性实践活动。请您参加指导,好吗?
    四、考点四:标语、广告语题
    1.考点解读
    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或者相关的诗句或者名言。
    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
    特点:抓住语境,把握内容,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广告具有独特性、形象性、创造性的特点。
    例: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
    答案示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五、考点五:对联题
    1.考点解读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明其特点
    ①字数相等。
    ②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③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④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此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⑤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2.常考题型
    第一种题型:选对联
    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此题根据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的词性要对应,上下联内容要相互关联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的知识,可以得知本题应选A。
    第二种题型:改对联
    (1)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2)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已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修改答案:
    第三种题型:对对联
    (1)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香菱、黛玉……
      上联:拳打脚踢武松勇擒虎
      下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提示:答本题时不仅要考虑对联知识,还要紧扣原材料的内容
    第四种题型:组对联
    (2009.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教师办公室对联:
    【答案】新春对联:翠柳迎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秀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解析】该题属于老题新考,变化一下形式,也是为了降低难度。考生只要具备简单的对联知识就能做好。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
    3.考点技巧
    拆合法: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如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下联。(注: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
      平山堂下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我们就可用此法来应对,“平山堂下花似锦”就可拆为“平山堂﹣﹣下﹣﹣花似锦”三段分别对之。
    提示中已告诉我们“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它显然是地点名词,这样可以迅速地对出“瘦西湖﹣﹣史公祠﹣﹣琼花观﹣﹣雷锋塔”等等一大串;
    “下”是个方位名词,我们可以对出“畔﹣﹣上﹣﹣边﹣﹣下”;
    “花似锦”是个主谓结构,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我们可以对出“柳如烟﹣﹣烟如雾﹣﹣花似海﹣﹣草如茵”等等。
    这样我们便可轻而易举的从中选出“瘦西湖﹣﹣畔﹣﹣柳如烟”“琼花观﹣﹣边﹣﹣花似海”“雷锋塔﹣﹣下﹣﹣草如茵”等好对。
    六、考点六:开场白与串联词题
    1.考点解读
    开场白是演出或其他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比喻文章、介绍或讲话等开始的部分。
    开场白的特点:具有介绍性、鼓动性、抒情性、简洁性的特点,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
    串联词是主持人组织、串联各节目的话语。它承接上一个节目,开启下一个节目,是主持人穿梭于节目内容和听众之间的手段和途径,也是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串联词的特点:语言要有散文诗般的清新和淡雅;能紧扣节目内容;不冗长;生动风趣。
    例:“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开场白:
    长城、黄河、大海……我们喜爱的地方!
    牡丹、海棠、腊梅……我们喜爱的花朵!
    我们十四岁了,我们长大了,我们的青春开始了﹣﹣到喜爱的地方去,看喜爱的鲜花,让我们的青春芳香!
    同学们,迈开我们的步伐,向前走,走好第一步!
    七、考点六:活动类题
    1.考点解读
    对活动类考试有明确要求:即要求学生会策划语文活动,拟出活动方案。
    语文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实施途径,以活动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就成了一种主要的形式,此类试题在各地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考查时常常给定一个活动项目,让考生编写活动提纲,或者拟定实施方案等等。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面,更要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
    2.考点技巧
    确立主题并用关键词或句子准确表达主题,做到主题明确,针对性强,考生须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步骤完整清楚,做法具体。此类试题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鲜明的人文性,考生在答题中,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好句式一致、字数相同、意思协调、特点突出。
    例: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两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项目:硬笔(钢笔)书法比赛
    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
    项目一:硬笔(钢笔)书法知识讲座。目的一:明确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了解硬笔(钢笔)书法的知识。
    项目二:名家硬笔(钢笔)书法作品鉴赏。
    目的二:欣赏和借鉴硬笔(钢笔)书法作品,激发同学们的练字兴趣。
    7.散文阅读综合
    【考点讲解】
    一、知识点讲解
    1.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狭义的散文,专指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2.散文的特点
    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指的是散文的取材十分的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同一篇文章中,可以从一个人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段谈起,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形散”还体现为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都能在中心思想的统率下,得到尽情的发挥。
    所谓“神不散”,指的是散文的立意高远,主题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式多么灵活,都应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3.散文的分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特点: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藤野先生》。
    (2)抒情散文: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等。
    特点: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包含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如:张晓风的《行道树》,茅盾的《白杨礼赞》。
    (3)哲理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的说理,直接发表议论。
    特点:议论、抒情和描写三者相结合,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的杂文更具有文艺性。
    如:周国平的《落难的王子》。
    4.散文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格的整体。
    散文的线索主要有:
    (1)以感情为线索,如:《往事依依》;
    (2)以事物为线索,如:《枣核》;
    (3)以人物为线索,如:《信客》;
    (4)以景物为线索,如:《巴东三峡》;
    (5)以文中反复出现的抒情句为线索,如:《安塞腰鼓》;
    5.散文层次的划分
    (1)按时间先后划分;
    (2)按地点的变换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按两个地点来划分);
    (3)按描述内容的不同划分(如:《春》一文按“盼春、绘春、赞春”可分为三个部分);
    (4)按情感的变化划分(如:《蝉》一文按“不喜欢蝉﹣﹣理解蝉﹣﹣赞颂蝉”分为三个部分);
    (5)按文章的总分总写作结构划分;
    (6)按表达方式的变化划分(大多用于表达感悟与哲理的散文)。
    6.散文的表现手法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景)抒情,对比烘托(侧面烘托),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见大。
    7.散文中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
    (1)描写在散文中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主要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用以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主题;人物描写主要考查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以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抒情在散文中的作用
    这方面往往不单独出题,一般和词语表达结合起来考查,答题时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议论在散文中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者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技巧】
    参照“记叙文阅读综合”中的方法技巧。
    8.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标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常见题型】
    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
    2.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文言句子的断句停顿;
    4.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5.内容主旨的理解与分析;
    6.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
    7.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
    【考点讲解】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用法和意义,当成别一类词使用。常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名词用作动词
    如:会天大雨。(《陈涉世家》)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2)名词作状语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下见小潭。(《小石潭记》)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动词用作名词
    如: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传:动词用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4)形容词用作动词
    如: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远离。
    (5)使动用法
    如:忿恚尉(《陈涉世家》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6)意动用法
    如:父异焉。(《伤仲永》)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相关知识详见对应考点,这里不再赘述。)
    9.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标要求】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常见题型】
    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
    2.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文言句子的断句停顿;
    4.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5.内容主旨的理解与分析;
    6.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
    7.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
    【方法技巧】
    1.词语解释题
    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断句停顿题
    文言语句断句的基本方法:
    ①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3.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臵、状语后臵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4.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5.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第一类的解题方法﹣﹣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
    第二类解题方法﹣﹣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在中考中,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
    ①读原文,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②作出判断。
    10.直接型默写
    v
    11.名著综合
    【课标要求】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考点详解】
    主要考查对中外名著的理解。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等。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对名著有总体的把握能力。
    【方法技巧】
    对于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读,要熟读。对于书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画图的形式把书的故事脉络理顺,帮助理解。
    12.命题作文
    【全命题作文概说】
    一、全命题作文特点:
    题目写作要求明确完整,利于考生通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步骤,迅速构思行文。但是,审题要求较高,要求审清题目里隐含的内容。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根据写作特长或者生活积累,明确文体,确定写作重点。
    二、全命题作文类型:
    ①直接式命题
    ②含蓄式命题
    ③设想式命题
    ④观点型命题
    ⑤散文型命题
    三、全命题作文的提示语:
    设计提示语,创设写作情境(作用)
    ①多方列举内容,启发学生从多方面选材构思,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②尽力拓展文题外延。
    ③提供想象空间。
    四、命题内容范围:
    1.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3.运用联想与想象,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
    【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审题要做到“不漏、不改、不误”,“不漏”指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不改”指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要求;“不误”指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要求。
    审题具体做法:
    ①审清作文题目中的限制语。限制内容主要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性质、程度、范围。
    ②审清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关键词语,确立文章的写作表意重心,确定写作方向。
    ③审清提示语提示语对题目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补充介绍,或作扩展延伸,具有方向性与暗示性,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打开思路,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
    【写作技巧】
    (一)作文开头的方法:
    ①开门见山式:就是直接入题,不拐弯抹角,直接交代写作的内容(写什么事情,讲一个什么道理等)。
    ②点文题式:就是在开头直接点出作文的题目。
    ③点中心式:就是在开头将所写的人、事、景、物等中心交代出来。
    ④悬念人题式:就是创设一种扣人心弦的情节,引人入胜。
    ⑤场面描写式:就是描写一个特定的场景导入作文。
    (二)作文结尾法:
    ①点明中心文题式;②悬念余味式;③引用警言式;④抒情总结式。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6/28 13:54:55;用户:尹正毅;邮箱:15019519521;学号:41234318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教师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学生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深圳市龙岗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深圳市龙岗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