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他还通过三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从而揭示了光的颜色之谜。这位伟大的物理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哥白尼 C.赫兹 D.牛顿
    2.(2分)2022年7月28日上午,厦门园林植物园南门观景电梯正式启动,李欣跟王燕一起去体验网红电梯。她们乘坐的电梯在向上运行过程中,李欣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她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对面下行电梯 B.站在她旁边的王燕
    C.对面下行电梯上的游客 D.植物园里面的花草树木
    3.(2分)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在问天实验
    舱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陈冬和刘洋两名宇航员的音色相同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D.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4.(2分)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合理的是(  )
    A.76m=76×100cm=7.6×103cm
    B.76m=76m×100cm=7.6×103cm
    C.76m=76m×100=7.6×103cm
    D.76m=76×100=7.6×103cm
    5.(2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事例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禁止鸣笛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城市道路高架桥的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
    6.(2分)下列测量矿泉水瓶盖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2分)王一睿同学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49cm,18.51cm,18.11cm,18.50cm,18.48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50cm中最后一位“0”没有意义,可以去掉
    B.5次测量结果的数据都是正确的
    C.该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495cm
    D.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8.(2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皮影艺术剧院紧扣冬奥题材,精彩呈现皮影戏《寻找雪姑娘》,如图所示。下列情境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

    A.雨后彩虹
    B.树荫下光斑
    C.水中倒影
    D.筷子弯折
    9.(2分)关于声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听不见的声音都叫超声波
    B.足够强的超声波才能被人听见
    C.超声波可以探测人体的病变
    D.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10.(2分)小芳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断此过程小芳(  )

    A.步长约为2m B.每分钟步行15km
    C.平均速度为4km/h D.步行3km用时15min
    11.(2分)如图,物体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放置一块透明玻璃AB,则像S'将(  )

    A.变亮 B.变暗 C.不变 D.偏离原位置
    12.(2分)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束彩色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a是紫光,b是红光
    D.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等于3×108m/s
    13.(2分)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  )
    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发生改变
    B.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C.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D.折射角不可能等于入射角
    14.(2分)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杏林湾海上自行车道上各自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芳做加速直线运动
    C.当t=10s,小明和小芳的速度相等
    D.0~20s,小芳运动的路程是40m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5.(2分)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演唱时以琵琶、洞箫、二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如图;吹奏洞箫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三种乐器相互配合,可以奏出优美的南音乐曲,听众通过    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6.(2分)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入射角为    ;当入射角减小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    。
    17.(2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18.(2分)我国宋代诗人梅尧臣用“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来形容在泰山上观日出的壮观景象。由于地球周围大气层对太阳光的    ,当看见太阳从云海升起时,太阳实际的位置位于云海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
    19.(2分)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记录了甲、乙两球分别从a处竖直下落,到b处的过程中每隔1s所处的位置。该照片显示乙球做    直线运动,且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20.(2分)如图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物体在这5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物体在t=0.5s时的速度是t=4s时速度的    倍。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2.(2分)在图中画出的光线OP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砖,并经过玻璃砖两次折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

    四、简答题:本题1小题,共4分。
    23.(4分)近阶段各个学校都在举行校运会,在百米跑比赛中,发令员利用发令枪进行发令,当发令枪响,发令枪就产生两种信号:声音与大量烟雾,那么终点计时人员是以什么信号开始计时?为什么?
    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共32分。
    24.(7分)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好物理要多做实验。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把乒乓球弹起,说明    可以传声;假设在月球上进行乙图实验,则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大,说明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    越大;
    (4)如图丙,李雪将上面置有轻质小球的发声体放在玻璃罩内,通过抽气口,往外抽出罩内空气。随着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看到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仍然在剧烈地跳动。由此得出实验结论:声音传播    介质,而光的传播    介质。(均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5.(6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路程(m)
    时间(s)
    平均速度(m/s)
    sAB=0.6
    tAB=1.5
    vAB=0.4
    sAC=1.2
    tAC=2.0
    vAC=0.6
    sBC=0.6
    tBC═
    vBC=
    (1)如图,让小球从A处沿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滚下,B为斜面的中点。实验数据如表,则小球经BC段的时间tBC=   s,平均速度vBC=   m/s。
    (2)选择坡度较小的斜面,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小球运动1s时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
    (3)若第二次实验中小球还没到达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得小球在AC间的平均速度偏    。
    (4)下列与小球下滑过程中所做运动相符合的是    。

    26.(9分)丽丽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应选用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且玻璃板要    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    时,该位置记为A'。将光屏放在A'位置,任意移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3)改变蜡烛1的位置,多次重复步骤(2),得到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4)将图乙中C处的蜡烛沿直线CC'向玻璃板方向移动5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    cm,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5)丽丽想进一步探究像和物的左右是否对调,她应将蜡烛改成图丙中的    (“a”“b”或“c”)光源进行实验。
    27.(10分)如图甲是王楠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入射角α
    10°
    30°
    45°
    60°
    折射角β
    7.1°
    20.7°
    30°
    37.8°
    (1)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    的作用。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
    (3)由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5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    30°(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
    (4)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    ,你的依据是    。
    (5)同班的陈新同学利用图乙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时,光贴着光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6)保持图乙的入射光不动,继续往水槽里加适量的水,会看到水槽底部的亮斑B向    移动。
    六、计算题:本题3小题,共20分.
    28.(5分)各国航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沉船所处的深度,向海底竖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沉船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29.(8分)如图甲是D6318次从厦门到厦门的环闽动车组运行路线图,图乙是动车时刻表及运行距离。求:
    (1)该车次动车运行时,全程的平均速度多少km/h?(结果保留整数)
    (2)若动车的长度是200m,途中以18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某隧道,动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30s。该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车次
    厦门开
    厦门到
    运行距离
    D6318
    9:22
    15:52
    813km

    30.(7分)车辆经过斑马线需礼让行人,礼让行人的规则是:图中①②③是同宽度、同方向的三条车道,行人刚上车道①时,车道②内的机动车应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只有在行人通过车道②后,机动车方可从行人后方通行。

    (1)司机的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行人到采取刹车措施前的时间。某次汽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假设司机反应时间为0.5s,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m?
    (2)如图所示,行人正准备通过路口,步行速度为1.2m/s,一个车道宽3m,汽车距离斑马线15m,如果汽车不改变车道,车速不超过多少m/s无需刹车?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他还通过三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从而揭示了光的颜色之谜。这位伟大的物理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哥白尼 C.赫兹 D.牛顿
    【分析】牛顿通过光的色散现象揭示了光的颜色之谜。
    【解答】解: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从而揭示了光的颜色之谜。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属于基础题。
    2.(2分)2022年7月28日上午,厦门园林植物园南门观景电梯正式启动,李欣跟王燕一起去体验网红电梯。她们乘坐的电梯在向上运行过程中,李欣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她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对面下行电梯 B.站在她旁边的王燕
    C.对面下行电梯上的游客 D.植物园里面的花草树木
    【分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假定所选的参照物是静止的,则根据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之间的变化判断物体是否发生了运动。
    【解答】解:A、以对面下行电梯为参照物时,李欣与对面下行电梯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说明李欣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站在她旁边的王燕为参照物时,李欣与站在她旁边的王燕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说明李欣是静止的,故B正确;
    C、以对面下行电梯上的游客为参照物时,李欣与对面下行电梯上的游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说明李欣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植物园里面的花草树木为参照物时,李欣与植物园里面的花草树木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说明李欣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先选定参考物,参考物的选取不同,则所研究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
    3.(2分)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在问天实验
    舱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陈冬和刘洋两名宇航员的音色相同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D.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分析】(1)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解答】解:A、不同人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所以王亚平和叶光富两名宇航员音色不同,故A错误;
    B、太空是真空的,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
    C、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奇妙的实验引来学生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响度、音色与音调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4.(2分)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合理的是(  )
    A.76m=76×100cm=7.6×103cm
    B.76m=76m×100cm=7.6×103cm
    C.76m=76m×100=7.6×103cm
    D.76m=76×100=7.6×103cm
    【分析】1m=1000cm,据此进率予以换算即可。
    【解答】解:将76m的单位换算成cm,正确过程为76m=76×100cm=7.6×103cm,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长度的单位换,属基础题目。
    5.(2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事例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禁止鸣笛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城市道路高架桥的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
    【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检测噪声的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城市道路高架桥的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噪声的减弱办法是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过程来采取措施的,根据具体实例正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6.(2分)下列测量矿泉水瓶盖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三角尺和直尺辅助测量圆柱体直径,三角尺一个直角边要紧贴刻度边缘,零刻线要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
    【解答】解:AB.在测量矿泉水瓶盖直径时,应采用平移法,图中A和B选项直接用刻度尺来测量矿泉水瓶盖的方法是不科学的,误差较大的,故AB错误;
    C.图中使用的是平移法,矿泉水瓶盖直径的长度为两侧辅助工具对应刻度值的差值,故C正确;
    D.图中使用的是平移法,选项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和桌面对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C图中展示的特殊测量方法称之为辅助工具法,可用在不能用刻度尺直接准确测量的一些几何体的高度、直径等物理量的测量中。
    7.(2分)王一睿同学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49cm,18.51cm,18.11cm,18.50cm,18.48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50cm中最后一位“0”没有意义,可以去掉
    B.5次测量结果的数据都是正确的
    C.该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495cm
    D.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不能去掉;
    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
    在进行求平均值时,要将错误的数据去掉,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找出分度值。
    【解答】解:A.18.50cm中最后一位“0”是估计值,长度测量时,要求最后有且只有一位估计值,当刻度正好在整数刻度时,我们就应估读为“0”故A错误;
    B.五次测量数据中,18.11cm与其余四次测量数据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故B错误;
    B、去除错误数据18.11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L=≈18.50cm,故C错误;
    D.由记录的测量结果可知,此刻度尺估读到mm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为1mm,即0.1cm。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知识点,难度不大。
    8.(2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皮影艺术剧院紧扣冬奥题材,精彩呈现皮影戏《寻找雪姑娘》,如图所示。下列情境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

    A.雨后彩虹
    B.树荫下光斑
    C.水中倒影
    D.筷子弯折
    【分析】首先明确皮影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再对照选项中的描述,看哪一个的原理与之相同。
    【解答】解: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错误;
    B、白天在浓密树荫下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皮影戏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
    C、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C不合题意;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似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9.(2分)关于声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听不见的声音都叫超声波
    B.足够强的超声波才能被人听见
    C.超声波可以探测人体的病变
    D.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分析】(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2)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超声,超声波方向性好、传播距离远,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和破碎能力等特点;
    (3)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次声。
    【解答】解:A.人耳既听不到超声波,也听不到次声波,故A错误;
    B.人耳听不到任何强度的超声波,故B错误;
    C.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可以探测人体内部情况,故C正确;
    D.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超声和次声的定义,要了解两种声音由于特点不同,所以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也不同。
    10.(2分)小芳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断此过程小芳(  )

    A.步长约为2m B.每分钟步行15km
    C.平均速度为4km/h D.步行3km用时15min
    【分析】(1)知道步行的距离和步数,可以求出每一步的长度;
    (2)利用步行的距离除以所用的时间即可求出每分钟步行的距离;
    (3)根据每分钟步行的距离可换算处步行的平均速度;
    (4)由图中现象可知步行3km所用的时间。
    【解答】解:A、由图可知,步行的距离s=3km=3000m,步数n=4718,则步长约L==≈0.64m,故A错误;
    BC、由图可知,步行用时t=45min,则步行速度v===km/min=4km/h,故B错误、C正确;
    D、由图可知,步行3km共用时45min,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长度、速度的相关知识,本题的关键是能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速度公式解题。
    11.(2分)如图,物体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放置一块透明玻璃AB,则像S'将(  )

    A.变亮 B.变暗 C.不变 D.偏离原位置
    【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在镜面的后面放物体,不会影响镜面对光的反射,所以成的像不会受影响。
    【解答】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若在镜面的后面放任何东西,都不会影响镜面对光线的反射,所以像的亮度、位置等都不会受影响。
    故选:C。
    【点评】平面镜成像是由于镜面反射而产生的,与镜子的后面有无物体无关,同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要熟练掌握。
    12.(2分)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束彩色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a是紫光,b是红光
    D.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等于3×108m/s
    【分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
    (2)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解答】解:A、白色的太阳光射向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折射程度不同,会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因此,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这束彩色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a(最上面)是红光,b(最下面)是紫光,故C错误;
    D、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等于3×108m/s,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
    13.(2分)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  )
    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发生改变
    B.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C.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D.折射角不可能等于入射角
    【分析】①光由空气中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②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传播最快,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
    【解答】解: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都为0°;
    光在越稀疏的介质中传播越快,在真空中最快,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在空气里的;所以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光的传播速度会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牢记光的折射规律,熟练掌握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4.(2分)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杏林湾海上自行车道上各自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芳做加速直线运动
    C.当t=10s,小明和小芳的速度相等
    D.0~20s,小芳运动的路程是40m
    【分析】在v﹣t图像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据此判断两人的运动状态,并利用速度公式判断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
    【解答】解:ABC、由v﹣t图像可知,小芳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小明的运动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说明小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根据s=vt可知,0~10s小芳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故AB错误、C正确;
    D、由v﹣t图像可知,小芳运动的速度为3m/s,时间为20s,则0~20s小芳运动的路程s=vt=3m/s×20s=60m,故B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从速度与时间图像中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再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的路程、速度等相关物理量,关键是明白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5.(2分)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演唱时以琵琶、洞箫、二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如图;吹奏洞箫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音调 ;三种乐器相互配合,可以奏出优美的南音乐曲,听众通过  音色 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吹奏洞箫时,笛内空气柱振动发声,按住不同的孔,洞箫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因此通过音色可以辨出它们的声音。
    故答案为:音调;音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不大。
    16.(2分)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入射角为  60° ;当入射角减小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  110° 。
    【分析】①首先应记住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其次了解什么是法线,什么是入射角,什么是反射角,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③最后根据反射定律,计算出入射角的大小,当镜面转动后,再分析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变化,计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解答】解:①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
    ②当入射角减小5°时,则入射角变为60°﹣5°=55°,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变为55°,所以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10°。
    故答案为:60°;110°。
    【点评】此题的难度不大,主要是对入射角的定义以及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进行了考查。
    17.(2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B (“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  1.35 cm。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解答】解:由图可知,A读数时视线未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正确的读数方法是B;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1.35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1.35cm。
    故答案为:B;1.35。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是一道基础题。
    18.(2分)我国宋代诗人梅尧臣用“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来形容在泰山上观日出的壮观景象。由于地球周围大气层对太阳光的  折射 ,当看见太阳从云海升起时,太阳实际的位置位于云海的  下方 (选填“上方”或“下方”)。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路径会发生偏折。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太阳光从太空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密度是不均匀的,会发生折射,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看到比实际位置变高了的虚像,所以当我们看到太阳刚升起时,它的实际位置还在云海的下方。
    故答案为:折射;下方。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要会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学习物理一定要密切的联系生活;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19.(2分)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记录了甲、乙两球分别从a处竖直下落,到b处的过程中每隔1s所处的位置。该照片显示乙球做  匀速 直线运动,且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5:3 。

    【分析】乙球从a处竖直下落,且乙球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相同的路程,据此分析乙球的运动情况;
    每隔时间1s拍摄一次照片,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运动路程相同,由图可知,甲、乙通过ab段所用的时间之比,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
    【解答】解:(1)乙球从a处竖直下落,且乙球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相同的路程,故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每隔时间1s拍摄一次照片,则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运动路程相同,所用的时间之比:t甲:t乙=3s:5s=3:5,
    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
    故答案为:匀速;5:3。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20.(2分)如图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物体在这5s内的平均速度是  0.4 m/s:物体在t=0.5s时的速度是t=4s时速度的  2 倍。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求出各段的速度大小,就可以得到速度关系。
    【解答】解:由图可知,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s=2m,t=5s,则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v===0.4m/s;
    物体在0~1s做匀速直线运动,s1=1m,t1=1s,则0.5s时的速度v1===1m/s;
    物体在3~5s做匀速直线运动,s2=2m﹣1m=1m,t2=5s﹣3s=2s,则4s时的速度v2===0.5m/s;
    则n===2,
    所以物体在t=0.5s时的速度是t=4s时速度的2倍。
    故答案为:0.4;2。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以及s﹣t图像的分析。关键是在s﹣t图像中能正确分析各阶段的运动情况。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点评】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22.(2分)在图中画出的光线OP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砖,并经过玻璃砖两次折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

    【分析】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作图。
    【解答】解:
    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界面上,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关键是明确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四、简答题:本题1小题,共4分。
    23.(4分)近阶段各个学校都在举行校运会,在百米跑比赛中,发令员利用发令枪进行发令,当发令枪响,发令枪就产生两种信号:声音与大量烟雾,那么终点计时人员是以什么信号开始计时?为什么?
    【分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很多,以烟为信号计时,更能反映出运动员的实际用时多少。
    【解答】答:根据枪口冒出的烟计时;因为枪响后运动员已经起跑,而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m,这时运动员已经跑出了一段距离,成绩不准确;而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光传播100m所用时间可忽略不计,所以裁判员应该看到冒烟计时。
    【点评】了解声速与光速的差别,知道不同的计时方法会直接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原因,是解答的关键。
    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共32分。
    24.(7分)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好物理要多做实验。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放大作用 ;
    (2)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把乒乓球弹起,说明  空气 可以传声;假设在月球上进行乙图实验,则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大,说明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  响度 越大;
    (4)如图丙,李雪将上面置有轻质小球的发声体放在玻璃罩内,通过抽气口,往外抽出罩内空气。随着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看到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仍然在剧烈地跳动。由此得出实验结论:声音传播  需要 介质,而光的传播  不需要 介质。(均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分析】(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把音叉微小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乒乓球的作用就放大了音叉的微小振动;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3)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乒乓球被弹起是因为音叉振动造成的,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乒乓球被弹起是因为音叉振动造成的,乒乓球起到放大的作用;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把乒乓球弹起,两个音叉之间是空气,说明空气可以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传声介质,假设在月球上进行乙图实验,则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大,说明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4)将上面置有轻质小球的发声体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抽掉罩里的空气,我们发现,随着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声音逐渐变小,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看到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仍然在剧烈地跳动,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故答案为:(1)振动;放大作用;(2)空气;不能;(3)响度;(4)需要;不需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一些声学实验的了解与掌握,熟知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对应的声学知识,是解答的关键。
    25.(6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路程(m)
    时间(s)
    平均速度(m/s)
    sAB=0.6
    tAB=1.5
    vAB=0.4
    sAC=1.2
    tAC=2.0
    vAC=0.6
    sBC=0.6
    tBC═
    vBC=
    (1)如图,让小球从A处沿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滚下,B为斜面的中点。实验数据如表,则小球经BC段的时间tBC= 0.5 s,平均速度vBC= 1.2 m/s。
    (2)选择坡度较小的斜面,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时间 ,小球运动1s时的速度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
    (3)若第二次实验中小球还没到达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得小球在AC间的平均速度偏  大 。
    (4)下列与小球下滑过程中所做运动相符合的是  C 。

    【分析】(1)根据AB段和AC段的路程和时间,可得到BC段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就可以求出BC段的平均速度;
    (2)坡度较大,小车下滑速度较快,所用时间较短,不容易准确测量时间;根据小球向下滚动的运动状态可比较速度的大小;
    (3)若第二次实验中小球还没到达C点就停止计时,所测得的时间偏小,则平均速度会偏大;
    (4)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可选择出正确选项。
    【解答】解:(1)已知tAB=1.5s,tAC=2.0s,B点为AC的中点,则tBC=tAC﹣tAB=2.0s﹣1.5s=0.5s,又已知sBC=0.6m,
    所以BC段的平均速度vBC===1.2m/s;
    (2)坡度很小,小车下滑速度就较小,所用时间较长,这样就比较方便准确的测量时间;
    已知AB段用时1.5s,则1s时小球在B点的上方某一位置,根据各段平均速度的大小,可知小球在滚下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因此,小球运动1s时的速度小于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
    (3)若小球还没到达C点就停止计时,测量的时间偏小,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测得小球在AC间的平均速度偏大;
    (4)A、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B、表示物体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C、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
    D、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
    因为小球做加速运动,故选C。
    故答案为:(1)0.5;1.2;(2)时间;小于;(3)大;(4)C。
    【点评】本题考查“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实验的关键是正确读出小球不同阶段的路程和对应时间,再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26.(9分)丽丽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应选用  薄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且玻璃板要  垂直放 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  重合 时,该位置记为A'。将光屏放在A'位置,任意移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  虚 像。
    (3)改变蜡烛1的位置,多次重复步骤(2),得到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  对称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找普遍规律 。
    (4)将图乙中C处的蜡烛沿直线CC'向玻璃板方向移动5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  2 cm,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不变 。
    (5)丽丽想进一步探究像和物的左右是否对调,她应将蜡烛改成图丙中的  a (“a”“b”或“c”)光源进行实验。
    【分析】(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当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使实验比较复杂;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
    玻璃板不竖直,像的底部不在桌面上,怎么移动都不会与另一蜡烛重合;
    (2)当蜡烛2和蜡烛1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物像大小相等;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3)(5)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平面镜成像,像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物大小始终相等。
    【解答】解:(1)当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
    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前面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前面蜡烛的像与后面的蜡烛就无法重合了;
    (2)实验过程中,蜡烛1放在A位置,蜡烛1在平面镜中成像,蜡烛1和蜡烛1的像都不能移动,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和寻找像的位置,应让蜡烛2代替的是蜡烛1的像,此时看上去蜡烛2跟蜡烛1的像完全重合,该位置记为A';
    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所以可以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由图知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研究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应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物到镜面的距离),重复实验,目的是研究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普遍规律;
    (4)由图知图乙中C处的蜡烛距离镜面6cm,沿直线CC'向玻璃板方向移动5cm,此时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1cm,则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2cm,由于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5)要想进一步探究像和物的左右是否对调,实验中需要选用左右不同的形状,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薄;垂直放;(2)重合;虚;(3)对称;找普遍规律;(4)2;不变;(5)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7.(10分)如图甲是王楠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入射角α
    10°
    30°
    45°
    60°
    折射角β
    7.1°
    20.7°
    30°
    37.8°
    (1)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  显示光路 的作用。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3)由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5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  大于 30°(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
    (4)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  45° ,你的依据是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
    (5)同班的陈新同学利用图乙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时,光贴着光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在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6)保持图乙的入射光不动,继续往水槽里加适量的水,会看到水槽底部的亮斑B向  左 移动。
    【分析】(1)光具盘除具有知道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的作用外,还有显示光路的作用;
    (2)(3)据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特点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4)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5)光在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6)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变时,折射角也不变,根据作图可以知道光斑移动方向。
    【解答】解:(1)利用光具盘表面的漫反射可以显示光路,同时能直接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2)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等于45°时折射角为30°,当入射角等于60°时折射角为37.8°,所以当入射角等于55°时折射角30°<β<37.8°;
    (4)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当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且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为45°。
    (5)因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光贴着光屏从空气射入水中,该小组同学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6)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入射点向左移动,会看到亮点B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1)显示光路;(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大于;(4)45°;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5)不能;在;(6)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路图进行分析,总结光的折射规律的能力。光从水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六、计算题:本题3小题,共20分.
    28.(5分)各国航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沉船所处的深度,向海底竖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沉船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分析】先求声音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再利用s=vt求海底的深度。
    【解答】解: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t=×6s=3s,
    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3s=4500m。
    答:海洋中该处沉船的深度是4500m。
    【点评】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9.(8分)如图甲是D6318次从厦门到厦门的环闽动车组运行路线图,图乙是动车时刻表及运行距离。求:
    (1)该车次动车运行时,全程的平均速度多少km/h?(结果保留整数)
    (2)若动车的长度是200m,途中以18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某隧道,动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30s。该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车次
    厦门开
    厦门到
    运行距离
    D6318
    9:22
    15:52
    813km

    【分析】(1)已知开始时间和到达时间,可求全程所用时间,两地总路程已知,根据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
    (2)知道动车匀速通过隧道的速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时间,利用s=vt求行驶的路程;而动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车长加上隧道长,知道车长,可求隧道长。
    【解答】解:(1)运行时间t1=15:52﹣9:22=6h30min=6.5h,路程:s1=813km;
    平均速度v==≈125km/h;
    (2)动车匀速通过隧道的速度v′=180km/h=50m/s,完全通过隧道所用时间t′=30s,
    动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
    s′=v′t′=50m/s×30s=1500m,因为动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车长加上隧道长,
    所以隧道长:
    L隧道=s′﹣L车=1500m﹣200m=1300m。
    答:(1)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5km/h;
    (2)隧道的长度为1300m。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以及对列车时刻表。要知道:动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车长加上隧道长。
    30.(7分)车辆经过斑马线需礼让行人,礼让行人的规则是:图中①②③是同宽度、同方向的三条车道,行人刚上车道①时,车道②内的机动车应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只有在行人通过车道②后,机动车方可从行人后方通行。

    (1)司机的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行人到采取刹车措施前的时间。某次汽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假设司机反应时间为0.5s,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m?
    (2)如图所示,行人正准备通过路口,步行速度为1.2m/s,一个车道宽3m,汽车距离斑马线15m,如果汽车不改变车道,车速不超过多少m/s无需刹车?

    【分析】(1)已知汽车的路程和运动时间,可根据v=求解该车的平均速度;
    (2)根据t人=得出行人通过车道②需要的时间,根据t车=t人得出汽车行驶到斑马线的时间,根据v车=得出汽车行驶到斑马线的速度。
    【解答】解:(1)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s=vt=15m/s×0.5s=7.5m;
    (2)行人通过车道②需要的时间为:
    t人===5s;
    汽车行驶到斑马线的时间为:
    t车=t人=5s;
    汽车行驶到斑马线的速度为:
    v车===3m/s。
    答:(1)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距离为7.5m;
    (2)如果汽车不改变车道,车速不超过3m/s无需刹车礼让。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速度的相关计算,重点在于速度公式的推导和单位换算。


    相关试卷

    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题,共7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10月巩固专练: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10月巩固专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