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近三年江苏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2年江苏中考数学3年真题汇编 专题19 圆解答题(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2年江苏中考数学3年真题汇编 专题19 圆解答题(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19圆解答题-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9圆解答题-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9 圆解答题
1.(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发现问题】
小明在练习簿的横线上取点为圆心,相邻横线的间距为半径画圆,然后半径依次增加一个间距画同心圆,描出了同心圆与横线的一些交点,如图1所示,他发现这些点的位置有一定的规律.
【提出问题】
小明通过观察,提出猜想:按此步骤继续画圆描点,所描的点都在某二次函数图像上.
(1)【分析问题】
小明利用已学知识和经验,以圆心为原点,过点的横线所在直线为轴,过点且垂直于横线的直线为轴,相邻横线的间距为一个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所示.当所描的点在半径为5的同心圆上时,其坐标为___________.
(2)【解决问题】
请帮助小明验证他的猜想是否成立.
(3)【深度思考】
小明继续思考:设点,为正整数,以为直径画,是否存在所描的点在上.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或
(2)成立,理由见解析
(3)存在,4
【解析】
【分析】
(1)先画出图形,再结合实际操作可得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AC,BC,从而可得答案;
(2)解法1:设半径为的圆与直线的交点为.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即,可得,可得上,从而验证猜想;
解法2:设半径为的圆与直线交点为,可得,解方程可得.则,再消去,可得,从而验证猜想;
(3)如图,设所描的点在上,由, 建立方程,整理得结合,都是正整数,从而可得答案.
(1)
解:如图,
∴
∴
故答案为:或
(2)
小明的猜想成立.
解法1:如图,设半径为的圆与直线的交点为.
因为,所以,即,
所以,
所以上,小明的猜想成立.
解法2:设半径为的圆与直线交点为,
因为,所以,解得,所以.
,消去,得,
点在抛物线上,小明的猜想成立.
(3)
存在所描的点在上,理由:
如图,设所描的点在上,
则,因为,
所以,
整理得,
因为,都是正整数,
所以只有,满足要求.
因此,存在唯一满足要求的,其值是4.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的应用,坐标与图形,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方程的正整数解问题,理解题意,建立几何模型与函数模型是解本题的关键.
2.(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证明: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命题的题设:垂直于弦的直径,结论:CD平分AB,CD平分 写出已知,求证,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心角与弧之间的关系证明即可.
【详解】
已知:如图,是的直径,是的弦,,垂足为.
求证:,,.
证明:如图,连接、.
因为 ,,
所以,.
所以,.
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证明,圆心角与弧,弦之间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的运用在同圆与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是解本题的关键.
3.(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如图,在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均为格点.
【操作探究】在数学活动课上,佳佳同学在如图①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画了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相交于点并给出部分说理过程,请你补充完整:
解:在网格中取格点,构建两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是△ABC和△CDE.
在Rt△ABC中,
在Rt△CDE中, ,
所以.
所以∠=∠.
因为∠ ∠ =∠ =90°,
所以∠ +∠ =90°,
所以∠ =90°,
即⊥.
(1)【拓展应用】如图②是以格点为圆心,为直径的圆,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上找出一点P,使=,写出作法,并给出证明:
(2)【拓展应用】如图③是以格点为圆心的圆,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弦上找出一点P.使=·,写出作法,不用证明.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取格点,作射线交于点P,则根据垂径定理可知,点P即为所求作;
(2)取格点I,连接MI交AB于点P,点P即为所求作.利用正切函数证得∠FMI=∠MNA,利用圆周角定理证得∠B=∠MNA,再推出△PAM∽△MAB,即可证明结论.
(1)
解:【操作探究】在网格中取格点,构建两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是△ABC和△CDE.
在Rt△ABC中,
在Rt△CDE中,,
所以.
所以∠=∠.
因为∠ ∠ =∠ =90°,
所以∠ +∠ =90°,
所以∠ =90°,
即⊥.
故答案为:;
取格点,作射线交于点P,点P即为所求作;
(2)
解:取格点I,连接MI交AB于点P,点P即为所求作;
证明:作直径AN,连接BM、MN,
在Rt△FMI中,,
在Rt△MNA中,,
所以.
∴∠FMI=∠MNA,
∵∠B=∠MNA,
∴∠AMP=∠B,
∵∠PAM=∠MAB,
∴△PAM∽△MAB,
∴,
∴=·.
【点睛】
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现有若干张相同的半圆形纸片,点是圆心,直径的长是,是半圆弧上的一点(点与点、不重合),连接、.
(1)沿、剪下,则是_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2)分别取半圆弧上的点、和直径上的点、.已知剪下的由这四个点顺次连接构成的四边形是一个边长为的菱形.请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作出一个符合条件的菱形(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3)经过数次探索,小明猜想,对于半圆弧上的任意一点,一定存在线段上的点、线段上的点和直径上的点、,使得由这四个点顺次连接构成的四边形是一个边长为的菱形.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案】(1)直角
(2)见详解
(3)小明的猜想错误,理由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AB是圆的直径,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ACB=90°,即可作答;
(2)以A为圆心,AO为半径画弧交⊙O于点E,再以E为圆心,EO为半径画弧交于⊙O点F连接EF、FO、EA,G、H点分别与A、O点重合,即可;
(3)过C点作,交AB于点G,连接CO,根据,可得,即有,则可求得,依据,NQ=4,可得GC=OC=6,即可判断.
(1)
如图,
∵AB是⊙O的直径,
∴∠ACB=90°,
∴∠ACB是直角,
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
(2)
以A为圆心,AO为半径画弧交⊙O于点E,再以E为圆心,EO为半径画弧交于⊙O点F连接EF、FO、EA,G、H点分别与A、O点重合,即可,
作图如下:
由作图可知AE=EF=FH=HG=OA=AB=6,
即四边形EFHG是边长为6cm的菱形;
(3)
小明的猜想错误,理由如下:
如图,菱形MNQP的边长为4,过C点作,交AB于点G,连接CO,
在菱形MNQP中MN=QN=4,,
∵,
∴,
∴,
∵AB=12,MN=4,
∴,
∵BN=BC-CN,
∴,
∵,NQ=4,
,
∴,
∴GC=6,
∵AB=12,
∴OC=6,
∴OC=GC,
显然若C点靠近A点时,要满足GC=OC=6,此时的G点必在BA的延长线上,
∵P点在线段AB上,
∴直线GC必与直线PM相交,这与相矛盾,
故小明的猜想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尺规作图、菱形的性质、平行的性质等知识,掌握菱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的性质求得GC=OC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已知:△ABC中,D 为BC边上的一点.
(1)如图①,过点D作DE∥AB交AC边于点E,若AB=5,BD=9,DC=6,求DE的长;
(2)在图②,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AC边上做点F,使∠DFA=∠A;(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3)如图③,点F在AC边上,连接BF、DF,若∠DFA=∠A,△FBC的面积等于,以FD为半径作⊙F,试判断直线BC与⊙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2
(2)图见详解
(3)直线BC与⊙F相切,理由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易得,则有,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可进行求解;
(2)作DT∥AC交AB于点T,作∠TDF=∠ATD,射线DF交AC于点F,则点F即为所求;
(3)作BR∥CF交FD的延长线于点R,连接CR,证明四边形ABRF是等腰梯形,推出AB=FR,由CF∥BR,推出,推出CD⊥DF,然后问题可求解.
(1)
解:∵DE∥AB,
∴,
∴,
∵AB=5,BD=9,DC=6,
∴,
∴;
(2)
解:作DT∥AC交AB于点T,作∠TDF=∠ATD,射线DF交AC于点F,则点F即为所求;
如图所示:点F即为所求,
(3)
解:直线BC与⊙F相切,理由如下:
作BR∥CF交FD的延长线于点R,连接CR,如图,
∵∠DFA=∠A,
∴四边形ABRF是等腰梯形,
∴,
∵△FBC的面积等于,
∴,
∴CD⊥DF,
∵FD是⊙F的半径,
∴直线BC与⊙F相切.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及切线的判定,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及切线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6.(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如图①,矩形ABCD与以EF为直径的半圆O在直线l的上方,线段AB与点E、F都在直线l上,且AB=7,EF=10,BC>5. 点B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从点E处出发,沿射线EF方向运动矩形ABCD随之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
(1)如图2,当t=2.5时,求半圆O在矩形ABCD内的弧的长度;
(2)在点B运动的过程中,当 AD、BC都与半圆O相交,设这两个交点为G、H连接OG,OH.若∠GOH为直角,求此时t的值.
【答案】(1)
(2)8或9秒
【解析】
【分析】
(1)通过计算当t=2.5时EB=BO,进而得到△MBE≌△MBO,判断出△MEO为等边三角形得到∠EOM=60°,然后根据弧长公式求解;
(2)通过判定△GAO≌△HBO,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求解.
(1)
解:设BC与⊙O交于点M,如下图所示:
当t=2.5时,BE=2.5,
∵EF=10,
∴OE=EF=5,
∴OB=2.5,
∴EB=OB,
在正方形ABCD中,∠EBM=∠OBM=90°,且MB=MB,
∴△MBE≌△MBO(SAS),
∴ME=MO,
∴ME=EO=MO,
∴△MOE是等边三角形,
∴∠EOM=60°,
∴.
(2)
解:连接GO和HO,如下图所示:
∵∠GOH=90°,
∴∠AOG+∠BOH=90°,
∵∠AOG+∠AGO=90°,
∴∠AGO=∠BOH,
在△AGO和△OBH中,,
∴△AGO≌△BOH(AAS),
∴AG=OB=BE-EO=t-5,
∵AB=7,
∴AE=BE-AB=t-7,
∴AO=EO-AE=5-(t-7)=12-t,
在Rt△AGO中,AG2+AO2=OG2,
∴(t-5)2+(12-t)2=52,
解得:t1=8,t2=9,
即t的值为8或9秒.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弧长公式的计算,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线三垂直模型),结合勾股定理列方程是解题关键.
7.(2022·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BC内接于⊙O,点D为AC上的动点(点A、C除外),BD的延长线交⊙O于点E,连接CE.
(1)求证;
(2)当时,求CE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根据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可得,再由对顶角相等得,故可证明绪论;
(2)根据可得由可得出连接AE,可证明,得出 代入相关数据可求出,从而可求出绪论.
(1)
∵所对的圆周角是,
∴,
又,
∴;
(2)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
∴
连接如图,
∵
∴
∴∠
又∠,
∴△
∴,
∴
∴,
∴(负值舍去)
∴,
解得,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和判定与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为的弦,交于点,交过点的直线于点,且.
(1)试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求的长.
【答案】(1)相切,证明见详解
(2)6
【解析】
【分析】
(1)连接O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从而求出,再根据切线的判定得出结论;
(2)分别作交AB于点M,交AB于N,根据求出OP,AP的长,利用垂径定理求出AB的长,进而求出BP的长,然后在等腰三角形CPB中求解CB即可.
(1)
证明:连接OB,如图所示:
,
,,
,
,
,即,
,
,
为半径,经过点O,
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2)
分别作交AB于点M,交AB于N,如图所示:
,
,
,,
,,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证明,垂径定理的性质,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灵活应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抓住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求解线段长度是解题的主线思路.
9.(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AB是的直径,AC是弦,D是的中点,CD与AB交于点E.F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1)求证:为的切线;
(2)连接BD,取BD的中点G,连接AG.若,,求AG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方法一:如图1,连接OC,OD.由,,可得,由是的直径,D是的中点,,进而可得,即可证明CF为的切线;
方法二:如图2,连接OC,BC.设.同方法一证明,即可证明CF为的切线;
(2)方法一:如图3,过G作,垂足为H.设的半径为r,则.在Rt△OCF中,勾股定理求得,证明,得出,根据,求得,进而求得,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方法二:如图4,连接AD.由方法一,得.,D是的中点,可得,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1)
(1)方法一:如图1,连接OC,OD.
∵,
∴.
∵,
∴.
∵,
∴.
∵是的直径,D是的中点,
∴.
∴.
∴,即.
∴.
∴CF为的切线.
方法二:如图2,连接OC,BC.设.
∵AB是的直径,D是的中点,
∴.
∴.
∵,
∴.
∴.
∵,
∴.
∴.
∵AB是的直径,
∴.
∴.
∴,即.
∴.
∴CF为的切线.
(2)
解:方法一:如图3,过G作,垂足为H.
设的半径为r,则.
在Rt△OCF中,,
解之得.
∵,
∴.
∵,
∴.
∴.
∴.
∵G为BD中点,
∴.
∴,.
∴.
∴.
方法二:如图4,连接AD.由方法一,得.
∵AB是的直径,
∴.
∵,D是的中点,
∴.
∵G为BD中点,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运用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0.(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如图,在中,∠ =45°,,以为直径的⊙与边交于点.
(1)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证明 从而可得结论;
(2)如图,记BC与的交点为M,连接OM,先证明 再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BC的面积减去三角形BOM的面积,减去扇形AOM的面积即可.
(1)
证明: ∠ =45°,,
即
在上,
为的切线.
(2)
如图,记BC与的交点为M,连接OM,
,
∴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扇形面积的计算,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与割补法求解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1.(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问题提出】如何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条直线或圆弧平分已知扇形的面积?
【初步尝试】如图1,已知扇形,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过圆心作一条直线,使扇形的面积被这条直线平分;
【问题联想】如图2,已知线段,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个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问题再解】如图3,已知扇形,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条以点为圆心的圆弧,使扇形的面积被这条圆弧平分.
(友情提醒:以上作图均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初步尝试】如图1,作∠AOB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即为所求;
【问题联想】如图2,先作MN的线段垂直平分线交MN于点O,再以O为圆心MO为半径作圆,与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顶点;
【问题再解】如图3先作OB的线段垂直平分线交OB于点N,再以N为圆心NO为半径作圆, 与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M,然后以O为圆心,OM为半径作圆与扇形所交的圆弧即为所求.
【详解】
【初步尝试】如图所示,作∠AOB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OP即为所求;
【问题联想】如图,先作MN的线段垂直平分线交MN于点O,再以O为圆心MO为半径作圆,与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顶点;
【问题再解】如图,先作OB的线段垂直平分线交OB于点N,再以N为圆心NO为半径作圆, 与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M,然后以O为圆心,OM为半径作圆与扇形所交的圆弧CD即为所求.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扇形的面积等知识,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掌握基本作图方法.
12.(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问题情境】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昕同学将一大一小两个三角板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
【问题探究】小昕同学将三角板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2,当点落在边上时,延长交于点,求的长.
(2)若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3)连接,取的中点,三角板由初始位置(图1),旋转到点、、首次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3),求点所经过的路径长.
(4)如图4,为的中点,则在旋转过程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是_____.
【答案】(1)
(2)
(3)
(4)
【解析】
【分析】
(1)在Rt△BEF中,根据余弦的定义求解即可;
(2)分点在上方和下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3)取的中点,连接,从而求出OG=,得出点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然后根据弧长公式即可求解;
(4)由(3)知,点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过O作OH⊥AB于H,当G在OH的反向延长线上时,GH最大,即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在Rt△BOH中求出OH,进而可求GH.
(1)
解:由题意得,,
∵在中,,,.
∴.
(2)
①当点在上方时,
如图一,过点作,垂足为,
∵在中,,,,
∴,
∴.
∵在中,,,
,,
∴.
∵点、、在同一直线上,且,
∴.
又∵在中,,,,
∴,
∴.
∵在中,,
∴.
②当点在下方时,
如图二,
在中,∵,,,
∴.
∴.
过点作,垂足为.
在中,,
∴.
综上,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3)
解:如图三,取的中点,连接,则.
∴点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
当三角板绕点B顺时针由初始位置旋转到点、B、首次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点所经过的轨迹为所对的圆弧,圆弧长为.
∴点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4)
解:由(3)知,点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
如图四,过O作OH⊥AB于H,
当G在OH的反向延长线上时,GH最大,即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
在Rt△BOH中,∠BHO=90°,∠OBH=30°,,
∴,
∴,
即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弧长公式,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分点在上方和下方是解第(2)的关键,确定点G的运动轨迹是解第(3)(4)的关键.
13.(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在边BC上,⊙O经过A,B,P三点.
(1)若BP=3,判断边CD所在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E是CD的中点,⊙O交射线AE于点Q,当AP平分∠EAB时,求tan∠EAP的值.
【答案】(1)相切,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如图1中,连接AP,过点O作OH⊥AB于H,交CD于E.求出OE的长,与半径半径,可得结论.
(2)如图2中,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T,连接PQ.利用面积法求出BP,可得结论.
【详解】
解:(1)如图1﹣1中,连接AP,过点O作OH⊥AB于H,交CD于E.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4,∠ABP=90°,
∴AP===5,
∵OH⊥AB,
∴AH=HB,
∵OA=OP,AH=HB,
∴OH=PB=,
∵∠D=∠DAH=∠AHE=90°,
∴四边形AHED是矩形,
∴OE⊥CE,EH=AD=4,
∴OE=EH=OH=4﹣=,
∴OE=OP,
∴直线CD与⊙O相切.
(2)如图2中,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T,连接PQ.
∵∠D=∠ECT=90°,DE=EC,∠AED=∠TEC,
∴△ADE≌△TCE(ASA),
∴AD=CT=4,
∴BT=BC+CT=4+4=8,
∵∠ABT=90°,
∴AT===4,
∵AP是直径,
∴∠AQP=90°,
∵PA平分∠EAB,PQ⊥AQ,PB⊥AB,
∴PB=PQ,
设PB=PQ=x,
∵S△ABT=S△ABP+S△APT,
∴×4×8=×4×x+×4×x,
∴x=2﹣2,
∴tan∠EAP=tan∠PA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切线的证明方法:已知垂直证半径,已知半径证垂直,利用三角形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构建方程解决问题是难点.
14.(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E是BC的中点,以AC为直径的⊙O与AB边交于点D,连接DE.
(1)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CD=3,DE=,求⊙O的直径.
【答案】(1)相切,理由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连接DO,如图,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由∠BDC=90°,E为BC的中点得到DE=CE=BE,则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EDC=∠ECD,∠ODC=∠OCD,由于∠OCD+∠DCE=∠ACB=90°,所以∠EDC+∠ODC=90°,即∠EDO=90°,于是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DE与⊙O相切;
(2)根据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证明:连接DO,如图,
∵∠BDC=90°,E为BC的中点,
∴DE=CE=BE,
∴∠EDC=∠ECD,
又∵OD=OC,
∴∠ODC=∠OCD,
而∠OCD+∠DCE=∠ACB=90°,
∴∠EDC+∠ODC=90°,即∠EDO=90°,
∴DE⊥OD,
∴DE与⊙O相切;
(2)由(1)得,∠CDB=90°,
∵CE=EB,
∴DE=BC,
∴BC=5,
∴BD===4,
∵∠BCA=∠BDC=90°,∠B=∠B,
∴△BCA∽△BDC,
∴=,
∴=,
∴AC=,
∴⊙O直径的长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与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垂直即可.也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5.(2021·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如图,为的直径,C为上一点,弦的延长线与过点C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连接.
(1)求的度数;
(2)若,求的长.
【答案】(1)55°;(2).
【解析】
【分析】
(1)连接OC,如图,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到OC⊥CD,则判断OC∥AE,所以∠DAC=∠OCA,然后利用∠OCA=∠OAC得到∠OAB的度数,即可求解;
(2)利用(1)的结论先求得∠AEO∠EAO70°,再平行线的性质求得∠COE=70°,然后利用弧长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1)连接OC,如图,
∵CD是⊙O的切线,
∴OC⊥CD,
∵AE⊥CD,
∴OC∥AE,
∴∠DAC=∠OCA,
∵OA=OC,∠CAD=35°,
∴∠OAC=∠OCA=∠CAD=35°,
∵AB为⊙O的直径,
∴∠ACB=90°,
∴∠B=90°-∠OAC=55°;
(2)连接OE,OC,如图,
由(1)得∠EAO=∠OAC+∠CAD=70°,
∵OA=OE,
∴∠AEO∠EAO70°,
∵OC∥AE,
∴∠COE=∠AEO=70°,
∴AB=2,则OC=OE=1,
∴的长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弧长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
16.(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如图,在⊙O中,AB为直径,P为AB上一点,PA=1,PB=m(m为常数,且m>0).过点P的弦CD⊥AB,Q为上一动点(与点B不重合),AH⊥QD,垂足为H.连接AD、BQ.
(1)若m=3.
①求证:∠OAD=60°;
②求的值;
(2)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请直接写出结果;
(3)存在一个大小确定的⊙O,对于点Q的任意位置,都有BQ2﹣2DH2+PB2的值是一个定值,求此时∠Q的度数.
【答案】(1)①见解析;②2;(2);(3)存在半径为1的圆,45°
【解析】
【分析】
(1)①连接OD,则易得CD垂直平分线段OA,从而OD=AD,由OA=OD,即可得△OAD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得结论;
②连接AQ,由圆周角定理得:∠ABQ=∠ADH,从而其余弦值相等,因此可得 ,由①可得AB、AD的值,从而可得结论;
(2)连接AQ、BD, 首先与(1)中的②相同,有,由△APD∽△ADB,可求得AD的长,从而求得结果;
(3)由(2)的结论可得:,从而BQ2﹣2DH2+PB2
当m=1时,即可得是一个定值,从而可求得∠Q的值.
【详解】
(1)①如图,连接OD,则OA=OD
∵AB=PA+PB=1+3=4
∴OA=
∴OP=AP=1
即点P是线段OA的中点
∵CD⊥AB
∴CD垂直平分线段OA
∴OD=AD
∴OA=OD=AD
即△OAD是等边三角形
∴∠OAD=60°
②连接AQ
∵AB是直径
∴AQ⊥BQ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ABQ=∠ADH,
∴
∵AH⊥DQ
在Rt△ABQ和Rt△ADH中
∴
∵AD=OA=2,AB=4
∴
(2)连接AQ、BD
与(1)中的②相同,有
∵AB是直径
∴AD⊥BD
∴∠DAB+∠ADP=∠DAB+∠ABD=90°
∴∠ADP=∠ABD
∴Rt△APD∽Rt△ADB
∴
∵AB=PA+PB=1+m
∴
∴
(3)由(2)知,
∴BQ=
即
∴BQ2﹣2DH2+PB2=
当m=1时,BQ2﹣2DH2+PB2是一个定值,且这个定值为1,此时PA=PB=1,即点P与圆心O重合
∵CD⊥AB,OA=OD=1
∴△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AD=45°
∵∠OAD与∠Q对着同一条弧
∴∠Q=∠OAD=45°
故存在半径为1的圆,对于点Q的任意位置,都有BQ2﹣2DH2+PB2的值是一个定值1,此时∠Q的度数为45.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它考查了圆的基本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难点是第(3)问,得出BQ2﹣2DH2+PB2后,当m=1即可得出BQ2﹣2DH2+PB2是一个定值.
17.(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已知锐角中,.
(1)请在图1中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作的平分线;作的外接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的条件下,若,的半径为5,则________.(如需画草图,请使用图2)
【答案】(1)见详解;(2)
【解析】
【分析】
(1)根据尺规作角平分线的步骤,即可作的平分线,作出AC的中垂线交CD于点O,再以点O为圆心,OC为半径,画圆,即可;
(2)连接OA,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D=BD=,CD⊥AB,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D,BC,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
解:(1)如图所示:
(2)连接OA,
∵,的平分线,
∴AD=BD=,CD⊥AB,
∵的半径为5,
∴OD=,
∴CD=CO+OD=5+=,
∴BC=,
∴.
故答案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尺规基本作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各条边中垂线的交点,是解题的关键.
18.(2021·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为线段上一点,以为圆心长为半径的⊙O交于点,点在⊙O上,连接,满足.
(1)求证:是⊙O的切线;
(2)若,求的值.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 连接,把转化为比例式,利用三角形相似证明即可;
(2)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1)证明:连接
∵
∴,
又∵∠P=∠P,
∴
∴,
∵
∴
又∵
∴
∴
已知是上的点,AB是直径,
∴,
∴
∴,
∴PC是圆的切线;
(2)设,则,
∴
在中
∵,,
∴
已知,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证明相似,运用勾股定理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9.(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在几何体表面上,蚂蚁怎样爬行路径最短?
(1)如图①,圆锥的母线长为,B为母线的中点,点A在底面圆周上,的长为.在图②所示的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中画出蚂蚁从点A爬行到点B的最短路径,并标出它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2)图③中的几何体由底面半径相同的圆锥和圆柱组成.O是圆锥的顶点,点A在圆柱的底面圆周上.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圆柱的高为h.
①蚂蚁从点A爬行到点O的最短路径的长为________(用含l,h的代数式表示).
②设的长为a,点B在母线上,.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图④所示,在图中画出蚂蚁从点A爬行到点B的最短路径的示意图,并写出求最短路径的长的思路.
【答案】(1)作图如图所示;(2)①h +l;②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到最短路径;连接OA,AC,可以利用弧长与母线长求出∠AOC,进而证明出△OAC是等边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
(2)①由于圆锥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到圆锥顶点的距离都等于母线长,因此只要蚂蚁从点A爬到圆锥底面圆周上的路径最短即可,因此顺着圆柱侧面的高爬行,所以得出最短路径长即为圆柱的高h加上圆锥的母线长l;
②如图,根据已知条件,设出线段GC的长后,即可用它分别表示出OE、BE、GE、AF,进一步可以表示出BG、GA,根据B、G、A三点共线,在Rt△ABH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即可求出GC的长,最后依次代入前面线段表达式中即可求出最短路径长.
【详解】
解:(1)如图所示,线段AB即为蚂蚁从点A爬行到点B的最短路径;
设∠AOC=n°,
∵圆锥的母线长为, 的长为,
∴,
∴;
连接OA、CA,
∵,
∴是等边三角形,
∵B为母线的中点,
∴,
∴.
(2)① 蚂蚁从点A爬行到点O的最短路径为:先沿着过A点且垂直于地面的直线爬到圆柱的上底面圆周上,再沿圆锥母线爬到顶点O上,因此,最短路径长为h+l
② 蚂蚁从点A爬行到点B的最短路径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线段AB即为其最短路径(G点为蚂蚁在圆柱上底面圆周上经过的点,图中两个C点为图形展开前图中的C点);
求最短路径的长的思路如下:如图,连接OG,并过G点作GF⊥AD,垂足为F,由题可知,,GF=h, OB=b,
由的长为a,得展开后的线段AD=a,设线段GC的长为x,则的弧长也为x,由母线长为l,可求出∠COG,
作BE⊥OG,垂足为E,
因为OB=b,可由三角函数求出OE和BE,从而得到GE,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BG,
接着由FD=CG=x,得到AF=a-x,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G,
将AF+BE即得到AH,将EG+GF即得到HB,
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G、B三点共线,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进而得到关于x的方程,即可解出x,
将x的值回代到BG和AG中,求出它们的和即可得到最短路径的长.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曲面上的最短路径问题,涉及到圆锥和圆柱以及它们的组合体上的最短路径问题,解题过程涉及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等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形式不唯一,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图形的感知力要求较高,蕴含了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20.(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四边形内接于,是的直径,与交于点E,切于点B.
(1)求证:;
(2)若,,求证:.
【答案】(1)见详解;(2)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由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可知∠ABC=90°,由切线的性质可知∠OBP=90°,进而即可得到结论;
(2)先推出,从而得∠AOB=40°,继而得∠OAB=70°,再推出∠CDE=70°,进而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证明:(1)∵是的直径,
∴∠ABC=90°,
∵切于点B,
∴∠OBP=90°,
∴,
∴;
(2)∵,,
∴,
∵OB=OC,
∴,
∴∠AOB=20°+20°=40°,
∵OB=OA,
∴∠OAB=∠OBA=(180°-40°)÷2=70°,
∴∠ADB=∠AOB=20°,
∵是的直径,
∴∠ADC=90°,
∴∠CDE=90°-20°=70°,
∴∠CDE=∠OAB,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掌握圆周角定理的推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切线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1.(2021·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如图,在Rt△AOB中,∠AOB=90°,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C,点D在边OB上,且CD= BD.
(1)判断直线CD与圆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已知AB=40,求的半径.
【答案】(1)直线CD与圆O相切,理由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连接 证明可得 从而可得答案;
(2)由 设 则 再求解 再表示 再利用 列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
【详解】
解:(1)直线CD与圆O相切,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
为的半径,
是的切线.
(2)
设 则
(负根舍去)
的半径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熟练应用基础知识,把知识串联起来是解题的关键.
22.(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如图,已知P是外一点.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过点P作的一条切线.要求:
(1)用直尺和圆规作图;
(2)保留作图的痕迹,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答案】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方法一:作出OP的垂直平分线,交OP于点A,再以点A为圆心,PA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Q,连结PQ,PQ即为所求.
方法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作的切线,作射线,交于点,以为圆心,为半径作,以为圆心,的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连接,交于点,则是等腰三角形,,则,即为所求.
【详解】
解:
作法:连结PO,分别以P、O为圆心,大于PO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于两点,连结两点交PO于点A;以点A为圆心,PA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Q,连结PQ,PQ即为所求.
作法:作射线,交于点,以为圆心,为半径作,以为圆心,的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连接,交于点,则是等腰三角形,,则,即为所求.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涉及垂直平分线的作法,角平分线的作法,等腰三角形的作法,圆的作法等知识点.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
23.(2021·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四边形内接于,,延长到点,使得,连接.
(1)求证:;
(2)若,,,求的值.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知,再由,即可得出.根据圆周角定理结合题意可知,即得出.由此易证,即得出.
(2)过点作,垂足为.根据题意可求出,结合(1)可知,即可求出.根据题意又可求出,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出,最后再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出最后结果.
【详解】
(1)证明:∵四边形是圆的内接四边形,
∴.
∵,
∴.
∵,
∴,
∴.
在和中,
∴,
∴.
(2)解:如图,过点作,垂足为.
∵,,
∴.
由(1)知.
∴.
∴.
∵,,
∴.
∴.
∴.
【点睛】
本题为圆的综合题.考查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并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2021·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①,甲,乙都是高为6米的长方体容器,容器甲的底面是正方形,容器乙的底面是矩形.如图②,已知正方形与矩形满足如下条件:正方形外切于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矩形内接于这个圆,.
(1)求容器甲,乙的容积分别为多少立方米?
(2)现在我们分别向容器甲,乙同时持续注水(注水前两个容器是空的),一开始注水流量均为25立方米/小时,4小时后.把容器甲的注水流量增加立方米/小时,同时保持容器乙的注水流量不变,继续注水2小时后,把容器甲的注水流量再一次增加50立方米/小时,同时容器乙的注水流量仍旧保持不变.直到两个容器的水位高度相同,停止注水.在整个注水过程中,当注水时间为时,我们把容器甲的水位高度记为,容器乙的水位高度记为,设,已知(米)关于注水时间(小时)的函数图像如图③所示,其中平行于横轴.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①求的值;
②求图③中线段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答案】(1)甲600立方米,乙240立方米;(2)①;②.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直接得出正方形的边长,即可求出容器甲的容积;连接,由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可知为直径,即,再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EF和EH的长,即可求出容器乙的容积.
(2)根据题意可求出容器甲的底面积为平方米,容器乙的底面积为平方米.
①当时,根据题意即可求出此时的值,即得出M点坐标.由平行于横轴,即得出N点坐标,即6小时后高度差仍为米,由此即可列出关于a的等式,解出a即可.
②设注水b小时后,,根据题意可列出关于b的等式,解出b即得到P点坐标.设线段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其解析式.
【详解】
(1)由图知,正方形的边长,
∴容器甲的容积为立方米.
如图,连接,
∵,
∴为直径.
在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
∴容器乙的容积为立方米.
(2)根据题意可求出容器甲的底面积为平方米,容器乙的底面积为平方米.
①当时,.
∵平行于横轴,
∴,.
由上述结果,知6小时后高度差仍为1.5米,
∴.
解得.
②设注水b小时后,,则有.
解得,即.
设线段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在直线上,
∴,
解得:.
∴线段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内接和外切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以及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求出两个容器的各边长和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2021·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四边形中,,,,连接,以点B为圆心,长为半径作,交于点E.
(1)试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1)相切,理由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过点B作BF⊥CD,证明△ABD≌△FBD,得到BF=BA,即可证明CD与圆B相切;
(2)先证明△BCD是等边三角形,根据三线合一得到∠ABD=30°,求出AD,再利用S△ABD-S扇形ABE求出阴影部分面积.
【详解】
解:(1)过点B作BF⊥CD,
∵AD∥BC,
∴∠ADB=∠CBD,
∵CB=CD,
∴∠CBD=∠CDB,
∴∠ADB=∠CDB,又BD=BD,∠BAD=∠BFD=90°,
∴△ABD≌△FBD(AAS),
∴BF=BA,则点F在圆B上,
∴CD与圆B相切;
(2)∵∠BCD=60°,CB=CD,
∴△BCD是等边三角形,
∴∠CBD=60°
∵BF⊥CD,
∴∠ABD=∠DBF=∠CBF=30°,
∴∠ABF=60°,
∵AB=BF=,
∴AD=DF==2,
∴阴影部分的面积=S△ABD-S扇形ABE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扇形面积,三角函数的定义,题目的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做出辅助线.
26.(2021·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在一次数学探究活动中,李老师设计了一份活动单:
已知线段,使用作图工具作,尝试操作后思考:
(1)这样的点A唯一吗?
(2)点A的位置有什么特征?你有什么感悟?
“追梦”学习小组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后汇报:点A的位置不唯一,它在以为弦的圆弧上(点B、C除外),…….小华同学画出了符合要求的一条圆弧(如图1).
(1)小华同学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①该弧所在圆的半径长为___________;
②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2)经过比对发现,小明同学所画的角的顶点不在小华所画的圆弧上,而在如图1所示的弓形内部,我们记为,请你利用图1证明;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以上活动经验,解决问题:如图2,已知矩形的边长,,点P在直线的左侧,且.
①线段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
②若,则线段长为________.
【答案】(1)①2;②;(2)见解析;(3)①;②
【解析】
【分析】
(1)①设O为圆心,连接BO,CO,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OC=60°,证明△OBC是等边三角形,可得半径;
②过点O作BC的垂线,垂足为E,延长EO,交圆于D,以BC为底,则当A与D重合时,△ABC的面积最大,求出OE,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延长BA′,交圆于点D,连接CD,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证明即可;
(3)①根据,连接PD,设点Q为PD中点,以点Q为圆心,PD为半径画圆,可得点P在优弧CPD上,连接BQ,与圆Q交于P′,可得BP′即为BP的最小值,再计算出BQ和圆Q的半径,相减即可得到BP′;
②根据AD,CD和推出点P在∠ADC的平分线上,从而找到点P的位置,过点C作CF⊥PD,垂足为F,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DP.
【详解】
解:(1)①设O为圆心,连接BO,CO,
∵∠BAC=30°,
∴∠BOC=60°,又OB=OC,
∴△OBC是等边三角形,
∴OB=OC=BC=2,即半径为2;
②∵△ABC以BC为底边,BC=2,
∴当点A到BC的距离最大时,△ABC的面积最大,
如图,过点O作BC的垂线,垂足为E,延长EO,交圆于D,
∴BE=CE=1,DO=BO=2,
∴OE==,
∴DE=,
∴△ABC的最大面积为=;
(2)如图,延长BA′,交圆于点D,连接CD,
∵点D在圆上,
∴∠BDC=∠BAC,
∵∠BA′C=∠BDC+∠A′CD,
∴∠BA′C>∠BDC,
∴∠BA′C>∠BAC,即∠BA′C>30°;
(3)①如图,当点P在BC上,且PC=时,
∵∠PCD=90°,AB=CD=2,AD=BC=3,
∴tan∠DPC==,为定值,
连接PD,设点Q为PD中点,以点Q为圆心,PD为半径画圆,
∴当点P在优弧CPD上时,tan∠DPC=,连接BQ,与圆Q交于P′,
此时BP′即为BP的最小值,过点Q作QE⊥BE,垂足为E,
∵点Q是PD中点,
∴点E为PC中点,即QE=CD=1,PE=CE=PC=,
∴BE=BC-CE=3-=,
∴BQ==,
∵PD==,
∴圆Q的半径为,
∴BP′=BQ-P′Q=,即BP的最小值为;
②∵AD=3,CD=2,,
则,
∴△PAD中AD边上的高=△PCD中CD边上的高,
即点P到AD的距离和点P到CD的距离相等,
则点P到AD和CD的距离相等,即点P在∠ADC的平分线上,如图,
过点C作CF⊥PD,垂足为F,
∵PD平分∠ADC,
∴∠ADP=∠CDP=45°,
∴△C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CD=2,
∴CF=DF==,
∵tan∠DPC==,
∴PF=,
∴PD=DF+PF==.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最值问题,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勾股定理,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解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找到点P的轨迹.
27.(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亮进行数学探究活动.
(1)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E是边上的一点,且,小亮以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如图1,求的长;
(2)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E是边上的一个动点,小亮以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如图2,在点E从点C到点A的运动过程中,求点F所经过的路径长;
(3)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M是高上的一个动点,小亮以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如图3,在点M从点C到点D的运动过程中,求点N所经过的路径长;
(4)正方形的边长为3,E是边上的一个动点,在点E从点C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小亮以B为顶点作正方形,其中点F、G都在直线上,如图4,当点E到达点B时,点F、G、H与点B重合.则点H所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点G所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
【答案】(1)1;(2)3;(3);(4);
【解析】
【分析】
(1)由、是等边三角形,,, ,可证即可;
(2)连接,、是等边三角形,可证,可得,又点在处时,,点在A处时,点与重合.可得点运动的路径的长;
(3)取中点,连接,由、是等边三角形,可证,可得.又点在处时,,点在处时,点与重合.可求点所经过的路径的长;
(4)连接CG ,AC ,OB,由∠CGA=90°,点G在以AC中点为圆心,AC为直径的上运动,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为边长,设OC=x,由勾股定理即,可求,点G所经过的路径长为长=,点H所经过的路径长为的长.
【详解】
解:(1)∵、是等边三角形,
∴,,.
∴,
∴,
∴,
∴;
(2)连接,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
∴,
又点在处时,,点在A处时,点与重合.
∴点运动的路径的长;
(3)取中点,连接,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又点在处时,,点在处时,点与重合,
∴点所经过的路径的长;
(4)连接CG ,AC ,OB,
∵∠CGA=90°,
∴点G在以AC中点为圆心,AC为直径的上运动,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为边长,
∴∠COB=90°,设OC=x,
由勾股定理即,
∴,
点G所经过的路径长为长=,
点H在以BC中点为圆心,BC长为直径的弧上运动,
点H所经过的路径长为的长度,
∵点G运动圆周的四分之一,
∴点H也运动圆周的四分一,
点H所经过的路径长为的长=,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90°圆周角所对弦是直径,圆的弧长公式,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90°圆周角所对弦是直径,圆的弧长公式是解题关键.
28.(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中,,以点C为圆心,为半径作,D为上一点,连接、,,平分.
(1)求证:是的切线;
(2)延长、相交于点E,若,求的值.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利用SAS证明,可得,即可得证;
(2)由已知条件可得,可得出,进而得出即可求得;
【详解】
(1)∵平分,
∴.
∵,,
∴.
∴.
∴,
∴是的切线.
(2)由(1)可知,,
又,
∴.
∵,且,
∴,
∴.
∵,
∴.
∵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正切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本题的关键.
29.(2020·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ABCD中,∠ABC的平分线BO交边AD于点O,OD=4,以点O为圆心,OD长为半径作⊙O,分别交边DA、DC于点M、N.点E在边BC上,OE交⊙O于点G,G为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ABEO为菱形;
(2)已知cos∠ABC=,连接AE,当AE与⊙O相切时,求AB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
【解析】
【分析】
(1)先由G为的中点及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得出∠MOG=∠MDN,再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O∥BE,∠MDN+∠A=180°,进而判定四边形ABEO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证明AB=AO,则可得结论;
(2)过点O作OP⊥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P,过点O作OQ⊥BC于点Q,设AB=AO=OE=x,则由cos∠ABC=,可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出PA、OP及OQ,由勾股定理得关于x的方程,解得x的值即可.
【详解】
解:(1)证明:∵G为的中点,
∴∠MOG=∠MDN.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BE,∠MDN+∠A=180°,
∴∠MOG+∠A=180°,
∴AB∥OE,
∴四边形ABEO是平行四边形.
∵BO平分∠ABE,
∴∠ABO=∠OBE,
又∵∠OBE=∠AOB,
∴∠ABO=∠AOB,
∴AB=AO,
∴四边形ABEO为菱形;
(2)如图,过点O作OP⊥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P,过点O作OQ⊥BC于点Q,设AE交OB于点F,
则∠PAO=∠ABC,
设AB=AO=OE=x,则
∵cos∠ABC=,
∴cos∠PAO=,
∴=,
∴PA=x,
∴OP=OQ=x
当AE与⊙O相切时,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知F为切点,
∴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x=2.
∴AB的长为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证明,切线的性质,三角函数以及勾股定理,巧妙的作出辅助线和列出勾股定理的方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0.(2020·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如图,在△ABC中,D是边BC上一点,以BD为直径的⊙O经过点A,且∠CAD=∠ABC.
(1)请判断直线AC是否是⊙O的切线,并说明理由;
(2)若CD=2,CA=4,求弦AB的长.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如图,连接OA,由圆周角定理可得∠BAD=90°=∠OAB+∠OA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AB=∠CAD=∠ABC,可得∠OAC=90°,可得结论;
(2)由勾股定理可求OA=OD=3,由面积法可求AE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AB的长.
【详解】
(1)直线AC是⊙O的切线,
理由如下:如图,连接OA,
∵BD为⊙O的直径,
∴∠BAD=90°=∠OAB+∠OAD,
∵OA=OB,
∴∠OAB=∠ABC,
又∵∠CAD=∠ABC,
∴∠OAB=∠CAD=∠ABC,
∴∠OAD+∠CAD=90°=∠OAC,
∴AC⊥OA,
又∵OA是半径,
∴直线AC是⊙O的切线;
(2)过点A作AE⊥BD于E,
∵OC2=AC2+AO2,
∴(OA+2)2=16+OA2,
∴OA=3,
∴OC=5,BC=8,
∵S△OAC=OAAC=OCAE,
∴AE=,
∴OE=,
∴BE=BO+OE=,
∴A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的有关知识,勾股定理等知识,求圆的半径是本题的关键.
31.(2020·江苏南通·中考真题)(1)如图①,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D=AE,∠B=∠C.求证:AB=AC.
(2)如图②,A为⊙O上一点,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连接OA;
②以点A为圆心,AO长为半径作弧,交⊙O于点B;
③在射线OB上截取BC=OA;
④连接AC.
若AC=3,求⊙O的半径.
【答案】(1)见解析;(2)⊙O的半径为.
【解析】
【分析】
(1)根据“AAS“证明△ABE≌△ACD,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结论;
(2)连接AB,如图②,由作法得OA=OB=AB=BC,先判断△OAB为等边三角形得到∠OAB=∠OBA=60°,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C=∠BAC=30°,然后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求OA的长.
【详解】
(1)证明:在△ABE和△ACD中
,
∴△ABE≌△ACD(AAS),
∴AB=AC;
(2)解:连接AB,如图②,
由作法得OA=OB=AB=BC,
∴△OAB为等边三角形,
∴∠OAB=∠OBA=60°,
∵AB=BC,
∴∠C=∠BAC,
∵∠OBA=∠C+∠BAC,
∴∠C=∠BAC=30°
∴∠OAC=90°,
在Rt△OAC中,OA=AC=×3=.
即⊙O的半径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2.(2020·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木门常常需要雕刻美丽的图案.
(1)图①为某矩形木门示意图,其中长为厘米,长为厘米,阴影部分是边长为厘米的正方形雕刻模具,刻刀的位置在模具的中心点处,在雕刻时始终保持模具的一边紧贴木门的一边,所刻图案如虚线所示,求图案的周长;
(2)如图,对于中的木门,当模具换成边长为厘米的等边三角形时,刻刀的位置仍在模具的中心点处,雕刻时也始终保持模具的一边紧贴本门的一边,使模具进行滑动雕刻.但当模具的一个顶点与木门的一个顶点重合时,需将模具绕着重合点进行旋转雕刻,直到模具的另一边与木门的另一边重合.再滑动模具进行雕刻,如此雕刻一周,请在图中画出雕刻所得图案的草图,并求其周长.
【答案】(1);(2)雕刻所得图案的草图见解析,图案的周长为
【解析】
【分析】
(1)过点作求出PE,进而求得该图案的长和宽,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解答;
(2)如图,过P作PQ⊥CD于Q,连接PG,先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Q、PG及∠PGE,当移动到点时,求得旋转角和点P旋转的路径长,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移动,即可画出图案的草图,再结合图形可求得所得图案的周长.
【详解】
如图,过点作垂足为
是边长为的正方形模具的中心,
同理:与之间的距离为
与之间的距离为
与之间的距离为
.
答:图案的周长为.
如图,连接过点作,垂足为
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模具的中心,
.
当三角形向上平移至点与点重合时,
由题意可得:绕点顺时针旋转
使得与边重合
绕点顺时针旋转至
.
同理可得其余三个角均为弧长为的圆弧,
图中的虚线即为所画的草图,
∴
.
答:雕刻所得图案的草图的周长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含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周长等知识,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图形平移和旋转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合基本图形的性质进行推理、探究、发现和计算.
33.(2020·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如图1,⊙I与直线a相离,过圆心I作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H,且交⊙I于P、Q两点(Q在P、H之间).我们把点P称为⊙I关于直线a的“远点”,把的值称为⊙I关于直线a的“特征数”.
(1)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E的坐标为,半径为1的⊙O与两坐标轴交于点A、B、C、D.
①过点E画垂直于y轴的直线m,则⊙O关于直线m的“远点”是点_________(填“A”、“B”、“C”或“D”),⊙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为_________;
②若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求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经过点,点F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F为圆心,为半径作⊙F.若⊙F与直线l相离,点是⊙F关于直线l的“远点”,且⊙F关于直线l的“特征数”是,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
【答案】(1)①D;10;②⊙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为6;(2)直线l的解析式为y=-3x+7或y=x+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题干中“远点”及“特征数”的定义直接作答即可;②过圆心O作OH⊥直线n,垂足为点H,交⊙O于点P、Q,首先判断直线n也经过点E(0,4),在Rt△EOF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出∠EFO=60°,进而求出PH的长,再根据“特征数”的定义计算即可;
(2)连接NF并延长,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1,用待定系数法得到,再根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系数k互为负倒数的关系可设直线NF的解析式为y=x+b2,用待定系数法同理可得,消去b1和b2,得到关于m、n的方程组;根据⊙F关于直线l的“特征数”是,得出NA=,再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m+1)2+n2=10,把代入,求出k的值,便得到m、n的值即点A的坐标,再根据待定系数法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注意有两种情况,不要遗漏.
【详解】
解:(1)①⊙O关于直线m的“远点”是点D,
⊙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为DB·DE=2×5=10;
②如下图:过圆心O作OH⊥直线n,垂足为点H,交⊙O于点P、Q,
∵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
当x=0时,y=4;当y=0时,x=,
∴直线n经过点E(0,4),点F(,0),
在Rt△EOF中,∵tan∠FEO===,
∴∠FEO=30°,
∴∠EFO=60°,
在Rt△HOF中,∵sin∠HFO=,
∴HO= sin∠HFO·FO=2,
∴PH=HO+OP=3,
∴PQ·PH=2×3=6,
∴⊙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为6;
(2)如下图,∵点F是圆心,点是“远点”,
∴连接NF并延长,则直线NF⊥直线l,设NF与直线l的交点为点A(m,n),
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1(k≠0),
将点与A(m,n)代入y=kx+b1中,
②-①得:n-4=mk-k,③
又∵直线NF⊥直线l,
∴设直线NF的解析式为y=x+b2(k≠0),
将点与A(m,n)代入y=x+b2中,
④-⑤得:-n=+,⑥
联立方程③与方程⑥,得:
解得:,
∴点A的坐标为(,);
又∵⊙F关于直线l的“特征数”是,⊙F的半径为,
∴NB·NA=,
即2·NA=,
解得:NA=,
∴[m-(-1)]2+(n-0)2=()2,
即(m+1)2+n2=10,
把代入,解得k=-3或k=;
当k=-3时,m=2,n=1,
∴点A的坐标为(2,1),
把点A(2,1)与点代入y=kx+b1中,解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3x+7;
当k=时,m=-2,n=3,
∴点A的坐标为(-2,3),
把点A(-2,3)与点代入y=kx+b1中,解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x+.
∴直线l的解析式为y=-3x+7或y=x+.
【点睛】
本题是一次函数与圆的综合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理解“远点”和“特征数”的意义,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两点之间距离公式、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中系数k互为负倒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4.(2020·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是的外接圆,是的直径,.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垂足为交于点F;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连接OC,由AB是圆O的直径得到∠BCA=90°,进一步得到∠A+∠B=90°,再根据已知条件,且∠A=∠ACO即可证明∠OCD=90°进而求解;
(2)证明,再由DE⊥AB,得到∠A+∠AFE=90°,进而得到∠DCA=∠AFE=∠DFC,得到DC=DF,进而得到△DFC为等腰三角形.
【详解】
解:(1)证明:连接,
为圆的直径,
又
又点在圆上,
是的切线.
(2)
又
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熟练掌握性质或定理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
35.(2020·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点是正方形,的中心.
(1)用直尺和圆规在正方形内部作一点(异于点),使得(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连接求证:.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作BC的垂直平分线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证明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所示,点即为所求.
连接
由得:
是正方形中心,
在和中,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与证明,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正方形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作图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6.(2020·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如图1,点B在线段上,Rt△≌Rt△,,,.
(1)点F到直线的距离是_________;
(2)固定△,将△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与重合,并停止旋转.
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与交于点O,当时,求的长.
【答案】(1)1;(2);(3)
【解析】
【分析】
(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F=∠ECF=30°,即CF是∠ACB的平分线,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点F到直线的距离即为EF的长,于是可得答案;
(2)①易知E点和F点的运动轨迹是分别以CF和CE为半径、圆心角为30°的圆弧,据此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平面图形;在图3中,先解Rt△CEF求出CF和CE的长,然后根据S阴影=(S△CEF+S扇形ACF)-(S△ACG+S扇形CEG)即可求出阴影面积;
②作EH⊥CF于点H,如图4,先解Rt△EFH求出FH和EH的长,进而可得CH的长,设OH=x,则CO和OE2都可以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然后在Rt△BOC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x的值,进一步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解:(1)∵,,∴∠ACB=60°,
∵Rt△≌Rt△,
∴∠ECF=∠BAC=30°,EF=BC=1,
∴∠ACF=30°,∴∠ACF=∠ECF=30°,
∴CF是∠ACB的平分线,
∴点F到直线的距离=EF=1;
故答案为:1;
(2)①线段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如图3中的阴影所示:
在Rt△CEF中,∵∠ECF=30°,EF=1,
∴CF=2,CE=,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CF=CA=2,CE=CG=,∠ACG=∠ECF=30°,
∴S阴影=(S△CEF+S扇形ACF)-(S△ACG+S扇形CEG)=S扇形ACF-S扇形CEG=;
故答案为:;
②作EH⊥CF于点H,如图4,
在Rt△EFH中,∵∠F=60°,EF=1,
∴,
∴CH=,
设OH=x,则,,
∵OB=OE,∴,
在Rt△BOC中,∵,∴,
解得:,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旋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扇形面积公式、勾股定理和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灵活应用整体思想和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37.(2020·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如图,是圆的弦,是圆外一点,,交于点,交圆于点,且.
(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1)直线BC与圆O相切,理由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连接OB,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证出∠A=∠OBA,∠CPB=∠CBP,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对顶角可证得∠OBC=90º,即OB⊥BC,可判断直线BC与圆O相切;
(2)易证得△CPD为等边三角形,则有∠OCB=60º,∠BOC=30º,用含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求得OA、BC的长,然后用公式求得△OBC的面积和扇形OBD的面积,相加即可解得阴影面积.
【详解】
(1)直线BC与圆O相切,理由为:
连接OB,
∵OA=OB,
∴∠A=∠OBA,
∵CP=CB,
∴∠CPB=∠CBP,又∠APO=∠CPB
∴∠CBP=∠APO,
∵OA⊥OC,
∴∠A+∠APO=90º,
∴∠OBA+∠CBP=90º即∠OBC=90º,
∴OB⊥BC,
∴直线BC与圆O相切;
(2)∵OA⊥OC,∠A=30º,OP=1
∴OA=,∠APO=60º即∠CPB=60º,
∵CP=CB,
∴△PCB为等边三角形,
∴∠PCB=60º,
∵∠OBC=90º,
∴∠BOD=30º,
∴BC=OB·tan30º=1,
∴==,
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扇形的面积等知识,解答的关键是认真审题,结合图形,找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推理、探究、发现和计算.
38.(2020·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内接于,,点E在直径CD的延长线上,且.
(1)试判断AE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1)AE与⊙O相切,理由见详解;(2).
【解析】
【分析】
(1)利用圆周角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ACE=∠OCA=∠OAC=30°,∠EAC=120°,进而得出∠EAO=90°,即可得出答案;
(2)连接AD,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圆的半径,然后根据,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
(1)AE与⊙O相切,理由如下:
连接AO,
∵∠B=60°,
∴∠AOC=120°,
∵AO=CO,AE=AC,
∴∠E=∠ACE,∠OCA=∠OAC=30°,
∴∠E=∠ACE=∠OCA=∠OAC=30°,
∴∠EAC=120°,
∴∠EAO=90°,
∴AE是⊙O的切线;
(2)连接AD,则,
∴∠DAC=90°,
∴CD为⊙O的直径,
在Rt△ACD中,AC=6,∠OCA=30°,
∴,
∴,
∴,∠AOD=60°,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从而进行解题.
39.(2020·江苏南京·中考真题)如图,在中,,D是AB上一点,⊙O经过点A、C、D,交BC于点E,过点D作,交⊙O于点F,求证:
(1)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
(2)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利用平行线证明,利用圆的性质证明,再证明即可得到结论;
(2)如图,连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圆的基本性质,再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证明,从而可得结论.
【详解】
证明:(1),
,
,
,
又,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连接
,
四边形是的内接四边形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圆的基本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0.(2020·江苏南京·中考真题)如图①,要在一条笔直的路边上建一个燃气站,向同侧的A、B两个城镇分别发铺设管道输送燃气,试确定燃气站的位置,使铺设管道的路线最短.
(1)如图②,作出点A关于的对称点,线与直线的交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 即在点C处建气站, 所得路线ACB是最短的,为了让明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不妨在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连接,, 证明, 请完成这个证明.
(2)如果在A、B两个城镇之间规划一个生态保护区,燃气管道不能穿过该区域请分别始出下列两种情形的铺设管道的方案(不需说明理由),
①生市保护区是正方形区域,位置如图③所示
②生态保护区是圆形区域,位置如图④所示.
【答案】(1)证明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连接,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到答案;
(2)由(1)可知,在点C处建燃气站,铺设管道的路线最短.分别对①、②的道路进行设计分析,即可求出最短的路线图.
【详解】
(1)证明:如图,连接
∵点A、关于l对称,点C在l上
∴,
∴,
同理,
在中,有
∴;
(2)解:①在点C处建燃气站,铺设管道的最短路线是AC+CD+DB(如图,其中D是正方形的顶点).
②在点C处建燃气站,铺设管道的最短路线是(如图,其中CD、BE都与圆相切).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应用,最短路径问题,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题意,正确确定点C的位置,从而确定铺设管道的最短路线.
41.(2020·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如图,在中,点为的中点,弦、互相垂直,垂足为,分别与、相交于点、,连接、.
(1)求证:为的中点.
(2)若的半径为,的度数为,求线段的长.
【答案】(1)证明见详解;(2).
【解析】
【分析】
(1)通过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结合、互相垂直,证明,可得结果;
(2)连接AC,OA,OB,AB,证明M为AE中点,得MN为的中位线,结合的度数为90°,半径为8,得到AB的长度,进而得到MN长度.
【详解】
(1)∵点为的中点
∴
∴
∵
∴
∴
∵
∴°
在和中
∴
∴
∴点N为BE中点
(2)连接CA,AB,OA,OB,如图所示:
∵点为的中点
∴
在和中
∴
∴,即M为AE中点
∵N为BE中点
∴MN为的中位线
又∵的半径为,的度数为
∴,OA=OB=8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圆周角定理的性质结合全等三角形证明中点问题,同时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的计算,及中位线的作用,熟知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2.(2020·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已知,是的平分线,是射线上一点,.动点从点出发,以的速度沿水平向左作匀速运动,与此同时,动点从点出发,也以的速度沿竖直向上作匀速运动.连接,交于点.经过、、三点作圆,交于点,连接、.设运动时间为,其中.
(1)求的值;
(2)是否存在实数,使得线段的长度最大?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1)8cm;(2)存在,当t=4时,线段OB的长度最大,最大为;(3)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得,,由此可求得的值;
(2)过作,垂足为,则,设线段的长为,可得,,,根据可得,进而可得,由此可得,由此可得,则可得到答案;
(3)先证明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可得,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最后根据四边形的面积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1)由题可得:,.
∴.
(2)当时,线段的长度最大.
如图,过作,垂足为,则.
∵平分,
∴,
∴,.
设线段的长为,
则,,.
∵,
∴,
∴,
∴,
解得:.
∴.
∴当时,线段的长度最大,最大为.
(3)∵,
∴是圆的直径.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在中,.
∴四边形的面积
.
∴四边形的面积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直径的判定及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等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3.(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筒车是我国古代利用水力驱动的灌溉工具,唐代陈廷章在《水轮赋》中写道:“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如图,半径为的筒车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转圈,筒车与水面分别交于点、,筒车的轴心距离水面的高度长为,简车上均匀分布着若干个盛水筒.若以某个盛水筒刚浮出水面时开始计算时间.
(1)经过多长时间,盛水筒首次到达最高点?
(2)浮出水面3.4秒后,盛水筒距离水面多高?
(3)若接水槽所在直线是的切线,且与直线交于点,.求盛水筒从最高点开始,至少经过多长时间恰好在直线上.(参考数据:,,)
【答案】(1)27.4秒;(2)0.7m;(3)7.6秒
【解析】
【分析】
(1)先根据筒车筒车每分钟旋转的速度计算出筒车每秒旋转的速度,再利用三角函数确定,最后再计算出所求时间即可;
(2)先根据时间和速度计算出,进而得出,最后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从而得到盛水筒距离水面的高度;
(3)先确定当在直线上时,此时是切点,再利用三角函数得到,
,从而计算出,最后再计算出时间即可.
【详解】
(1)如图1,由题意得,筒车每秒旋转.
连接,在中,,所以.
所以(秒).
答:盛水筒首次到达最高点所需时间为27.4秒.
(2)如图2,盛水筒浮出水面3.4秒后,此时.
所以.
过点作,垂足为,在中,.
.
答:此时盛水筒距离水面的高度.
(3)如图3,因为点在上,且与相切,
所以当在直线上时,此时是切点.
连接,所以.
在中,,所以.
在中,,所以.
所以.
所以需要的时间为(秒).
答:从最高点开始运动,7.6秒后盛水筒恰好在直线上.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旋转等知识,灵活运用题目所给数量关系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44.(2020·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过的圆心,交于点、,是的切线,点是切点,已知,.
(1)求证:;
(2)求的周长.
【答案】(1)见解析;(2)的周长为
【解析】
【分析】
(1)由切线的性质可得,由外角的性质可得,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可得结论;
(2)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即可求解.
【详解】
证明:(1)是的切线,
,
,
,
,
,
,
;
(2),,,
,,
,,
,
,
的周长.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
45.(2020·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已知是锐角三角形.
(1)请在图1中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作直线,使上的各点到、两点的距离相等;设直线与、分别交于点、,作一个圆,使得圆心在线段上,且与边、相切;(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的条件下,若,,则的半径为________.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知直线为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若圆心在线段上,且与边、相切,则再作出的角平分线,与MN的交点即为圆心O;
(2)过点作,垂足为,根据即可求解.
【详解】
解:(1)①先作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连接两个交点即为直线l,分别交、于、;
②再作的角平分线:以点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圆弧,与的两条边分别有一个交点,再以这两个交点为圆心,相同长度为半径作弧,连接这两条弧的交点与点B,即为的角平分线,这条角平分线与线段MN的交点即为;
③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圆,圆即为所求;
(2)过点作,垂足为,设
∵,,∴,∴
根据面积法,∴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切线的性质等内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山东中考数学3年真题汇编 专题19 与圆有关的压轴题(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19与圆有关的压轴题-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9与圆有关的压轴题-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2年江苏中考数学3年真题汇编 专题18 圆选择填空题(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18圆选择填空题-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8圆选择填空题-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2年江苏中考数学3年真题汇编 专题17 四边形解答题(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17四边形解答题-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7四边形解答题-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