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 学 设 计课 题10.爬山虎的脚年 级四年级难点及分析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难点分析:知识: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将观察所得,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感受“准确生动的表达”离不开“连续细致的连续细致的观察”。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会写“茎”“柄”两个生字,理解“巴住”“逐渐”等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抓住重点词句了解作者连续观察的方法。品读课文,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激发兴趣1、同学们,叶圣陶爷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三年级我们推荐阅读过他的童话集?不错,是《稻草人》。2、简介作者。3、今天,我们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一篇文章---《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4、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把课文多读几遍,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段落。三、聚焦爬山山的“脚”,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让我们先看看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一)学习第3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段话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2.听老师读第3自然段,边听边思考叶圣陶爷爷是从哪些方面观察爬山虎的脚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3.全班交流。(位置、形状、颜色) 4生答,教师板书。教师小结,不动笔墨不读书,请把关键的词语圈画下来,在书上做好批注,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反面形状:枝状 六七根细丝 像蜗牛的触角(看蜗牛的触角)颜色:嫩红的 5.在这里“茎”和“柄”是我们要求书写的生字,谁能来读一读?①这两个字都是后鼻音的字,和你的同桌再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更准确。②推选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听,全班齐读。③看,这就是爬山虎,你能在图中指出哪里是“茎”,哪里是“柄”吗?④请学生在图中指出相应的位置。6.读准了字音,找到了它们的位置,现在,一起来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看看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如何才能写好它们。 7. 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指导书写。 “茎”是上下结构的字,横撇要舒展,接下来一笔从横竖中线相交处向右下方的这一笔,注意是一笔长点。“柄”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点笔的避让,右边的“丙”最后一笔是点。8.请同学们在田字格里规范地书写这两个字,注意写字姿势。9.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字,这爬山虎的脚就仿佛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啦!你能根据课文中的语句自主画出爬山虎的脚吗? 哪些词能帮助你画得更准确,请你先来圈一圈吧!①学生圈画完毕,小组交流汇报,大屏相机出示相关词语②根据刚才圈画的关键词句,试着画一画爬山虎的脚③选出最准确的一幅画,说出自己的理由。10.在大家画这幅图的时候,其实你们就把叶老先生的文字记在了心里,把爬山虎的脚看得清楚真切了。看,爬山虎的脚多么像“蜗牛的触角啊!”谁来结合这幅图说说,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咱们画一画、记一记,就可以形成这样一份观察记录。这样我们不看书,就能像叶老一样把爬山虎的脚写活了。11.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一读。12.作者的这些观察是一天完成的吗?你又是从哪里发现的呢?有心的同学们很快就发现了,“从前”“今年”“注意了”,从这几个词我们发现,要看清楚爬山虎的脚并不容易呢,是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连续细致的观察,才能把爬山虎的脚了解得如此清楚。(二)学习第4自然段 1.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呢?默读第四自然段,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完成下面的练习。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 ---( )---( ) 2.文中作者在描写爬山虎往上爬的时候,运用了很多的表示动作的词,请你圈画出与爬山虎的脚相关的动词。 ①.在小组内交流动词 ②.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理解.感受。 “巴住”是什么意思? 能不能换成“粘”或“挨”等词语呢?这些词语的顺序可以调整吗? 是的,显然是不可以调整和互换的。“巴住”这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脚是紧紧地贴在墙上的,这些连续的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向上爬的力量。 ③朗读爬山虎往上爬的相关语句。指导读好句子中的动词:“触”要读得轻一些,“巴”和“拉”要读得有力些。④合作演示:抓住动词,介绍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⑤观看视频感受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⑥多么生动的画面啊,让我们一边想象,一边有感情地读一读吧!3.那么,作者经过怎样的观察,才发现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的呢?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 4.你看,从“原先”“现在”这两个词我们又一次了解到,叶圣陶爷爷不仅观察细致,还在不同时间观察到了爬山虎的细微变化,让我们发现了它不断往上爬的秘密。5.叶圣陶爷爷还把这细小的脚想象成了蛟龙的爪子,(出示图片)哪里像?(样子像,有力量)。6.在进行了长时间的细致观察中,不仅用眼睛看了,还用心想了。7.谁来读出爬山虎努力向上爬的样子。齐读。(三)学习第5自然段1.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5自然段,看看作者又是怎样观察才写出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变化的呢?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想好的同学请与四人小组成员进行交流。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理解。“不几天”“后来”“逐渐”,从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在不同时间里,对爬山虎进行了连续观察,看到了它不断变化的过程。 3.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这段话。四、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着叶圣陶爷爷的文字,去观察了爬山虎的脚,看到了它的形状,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还了解了脚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变化。我们也知道了这需要细致、连续地观察,才能有如此准确的表达,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并尝试像叶圣陶爷爷这样观察周围的事物。五、课外拓展。请你也选择一种事物仔细观察,用图文结合或做表格等形式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吧! 板书设计 位置、形状、颜色 表达:准确 生动 10.爬山虎 的 脚 怎么爬 脚的变化 观察:细致 连续 教学资源(课件、教具)PPT课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游戏,激疑激趣,揭示课题,感知文题,交流预习,理清脉络,初读感知,读准词语,以读代讲第二自然段,读文,自主学习爬山虎的脚,交流爬山虎脚的变化,回归整体,领悟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回顾,交流收获,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