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杨氏之子》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6766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题目,认识人物,读通文章,读准句读,体会巧答,拓展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好句读。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试着运用模仿。
学习重点: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明白课文内容,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学习难点:
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学习过程:
板块一 揭示题目,认识人物
根据注释,学习课文出处《杨氏之子》—《世说新语》。了解文言文可以通过注释来学习。
解读课题题目“杨氏之子”。“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趣味问答。请问你贵姓?要在古代,你就可以说成是——黄氏之子、金氏之子、金氏之女。师:真好,孺子可教。
杨氏之子小名片: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学习“甚”的意思是非常,十分)
仿照杨氏之子小名片,介绍自己。
板块二 读通文章,读准句读
读准字音。(目标1)
重点指导:“为设果”“儿应声答曰”(两个多音字:为、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
读准句读。(目标2)
重点指导:“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学生试读,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三题。
(2)教师范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学生练读。
(4)比赛朗读: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
(5)师生对读,引导注意老师语气语调的变化
(6)师评议并小结: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
3.合作探究,理解意思。(目标2)
(1)自己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有困难的四人小组组内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根据注释理解“惠”“诣”“乃”“示”“夫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省略:(杨氏之子)父不在、(孔君平)乃呼儿出、孔指(杨梅)以示儿曰。
(3)总结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利用插图
板块三 体会巧答,拓展运用(目标3)
1.推理人物心理,发现其中的妙处
(1)揣测孔君平的想法。
他会想些什么呢?所以他才对杨氏子说:“这杨梅是你们杨家的果子!”想想看,他会想些什么?
预测1:为什么他会摆杨梅?
预测2:区区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那么聪明呢?
预测3:杨梅开头是“杨”,杨氏子开头也是“杨”,就抓住了这个机会来考这个杨氏之子。(老师板书:杨梅杨氏子)
(2)揣测杨氏之子想法
他回答说:“未闻孔雀是父子家禽。”
预测1:他心想:孔君平他出这道题来考我,这是难不倒我的。
预测2:正好孔君平姓“孔”,孔雀也有“孔”字。我也用这个题来回应他吧。(板书:孔雀孔君平)
2.对比理解,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慧。
(1)体会礼貌
比较“孔雀是君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第一句生硬,没有礼貌;第二句委婉回应了对方的问话,又不失应有的礼貌。)
(2)体会聪慧
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说明他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
拓展运用
如果来者不是孔君平,而是李君平/梅君平/黄君平,该怎么回答呢?请用文言文来回答。
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未闻梅花是夫子家花。
未闻黄桃是夫子家果。/未闻黄鹂是夫子家禽。/未闻黄河是夫子家河。/未闻黄花菜是夫子家菜。
师总结:在机智诙谐当中既回答了问题,又不失委婉敬重之意。咱们班的李氏、王氏、孙氏都甚聪惠!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甚聪惠
孔君平杨 梅 杨家果
杨氏子 孔雀 孔家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单元任务群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初读课文,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总结提高,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1 杨氏之子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 读课 文,再读感 知,指导朗读,课堂小 结,课前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