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太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太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01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太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02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太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太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太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太平中学高2022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

    历 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

    1.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六个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象牙和祭祀用的丝绸。而对新发现坑中的73份碳屑样品进行碳14年代检测,初步判定其中4号坑年代最有可能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三星堆遗址的新发现

    A.反映出当时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 B.体现出社会等级分化初步显现

    C.说明考古发掘就能还原真实历史 D.丰富了对中华早期文明的认知

    2.《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所反映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井田制的崩溃和私田的大量开垦 B.土地私有制的确定与推动

    C.生产工具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 D.政府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3.《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

    A.财产   B.血缘 

    C.信仰   D.地域

    4.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等几派显学相互辨难,阐述义理的中心都集中在内圣外王的主题上内圣是指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即修身外王是指参与社会政治管理,即治国。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立场一致 B.中国文化出现大一统趋势

    C.中国文化形成了关注现实政治和人伦的特征 D.中国文化摆脱了神学影响

    5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   B.农耕文明得以扩展

    C.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三公九卿制的施行

    6.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D.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

    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此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A.长期维系了西汉王朝的统治

    B.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的产物

    C.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措施

    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8.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9.在商代,各方国的臣民都是为各地方伯所有,并不为商王所拥有,商王要想征召方国臣民必须通过方伯。西周分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受(授)民受(授)疆土,这就打破了诸侯、贵族所有不为商王所有的局限,使得诸侯之臣也成了周王之臣。这表明,分封制的推行

    A.瓦解了诸侯国的宗法秩序 B.扩大了周天子统治权威

    C.强化了对各级贵族的监察 D.拓展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10.井田制下农户使用简陋石器、木器,分封的土地耕种不过来,其他荒地也就无暇顾及。但铁犁牛耕使用后,井田之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出来。人们都在经营新开垦的私田,这就导致要交税的井田荒芜,最终井田制难以为继。材料旨在说明

    A.农村经济结构瓦解的趋势 B.铁犁牛耕技术的先进性

    C.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形成 D.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

    11.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后又命令蒙恬主持修建了一条由咸阳向北的直道,在云贵地区修五尺道,在湖南、广东等地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些举措

    A.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B.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C.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集权 D.加强了中央政权组织

    12.董仲舒完善了天人感应的灾异说。从理论上来看,它能够让官员利用灾异来限制皇权。但从现实运用上看,结果却背离了理论设计的初衷,沦为儒生官员政治斗争的工具,而人主往往成为灾异解读的裁判者。这主要是因为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B.理论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C.灾异解释缺乏权威性 D.官僚集团内部斗争尖锐

    13.图123分别为西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列国形势示意图

    综合上述三幅图片信息,从中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由分裂到统一的趋势 B.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

    C.经济发展地域不平衡 D.变法成为时代的主流

    14.如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

    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

    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

    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重建政治秩序 B.变革政治制度 C.发扬民本思想 D.构建官僚政治

    15.曹丕继魏王后,颁制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延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中正都由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无非世族名门。这表明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

    A.克服了察举制的诸多弊端 B.打破了士族的特权垄断

    C.兼顾了家世与才能的考量 D.弱化了中央的专制集权

    16.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巩固隋朝的统治

    17.下面是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图。其中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分工明确,效率提高 相互监督,彼此牵制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严格保密,临时机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科举制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这表明科举制(  )

    A.提高了官员素质   B.实现了社会公平

    C.推动了教育发展   D.有利于中央集权

    19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之,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于碑也”。该碑颂扬与期盼的是

    A.仰慕唐朝盛世,扩大朝贡贸易

    B.推进唐蕃联盟,保障丝路畅通

    C.追念唐蕃和亲,增进汉蕃友谊

    D.加强唐蕃合作,抵御佛教入侵

    20.唐开元时(公元713—741年)年铸钱百余万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减为三十二万七千缗。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26—827年)只铸十三万五千缗。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则不到十万缗。能够说明这一情况的是

    A.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 B.铜矿开采技术长期不能更新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削弱 D.南方社会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21.赋税是维持封建政府的主要来源,征税标准开始从人丁为主转为财产为主的标志是(  )

    A.编户制度    B.租庸调制    C.一条鞭    D.两税法

    22.《资治通鉴》记载:唐边帅……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最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另设掌钱粮的度支使、管屯田的营田使,防区内的政事由刺史掌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

    A.成为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 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导致了地方权力过度膨胀 D.说明了唐地方官制得到完善

    23.晋唐草书是中国草书史上的两座高峰。晋人王羲之创今草,运笔顺势疾行,有时一笔连写两三个字,一方面是突破了汉代章草的单字造型,形成字群结构,但另一方面,字画方圆变易,仍不逸出常轨,因此既遒美多姿,又易于辨识摹学,如其《初月帖》;唐人草书,首推张颠,传言张旭喜欢借助酒力在友人面前当众表演草书,个人情感得以充分表露,故而其字逸出常态,有如惊雷激电,气蒸烟合,如其《肚痛帖》。据此可知晋唐之际草书创作的演变呈现出

    (东晋)王羲之《初月帖》局部

    (唐)张旭《肚痛帖》局部

    A.创作题材生活化的趋势 B.创作材料平民化的趋势

    C.审美法度去标准化趋势 D.情感演绎浪漫化的趋势

    24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交往。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材料反映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A.文明高于其他地区,是文明的输出者

    B.交流范围宽泛,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C.交流领域广泛,开放包容异彩纷呈

    D.中外交通发达,中外交流的形式多样

     

    二、非选择题(共3题,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地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将权力层层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加深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答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4)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历史影响。(10)

     

     

     

    26|阅读材科,元成下列要来。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 -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鳊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主要的选官制度,并写出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次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统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日:“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孟子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当时的地位。

     

     

     

    2              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太平中学高2022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

    ——历史试题参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B

    C

    A

    B

    B

    A

    B

    D

    A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A

    C

    C

    A

    D

    C

    C

    D

    C

    C

    C

     

    二、非选择题答案

    25答案 (1)历史背景: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井田制的实施;宗法制的影响;为了扩大疆域、巩固统治。(4分)

    (2)分封制的影响:形成了贵族等级制度,巩固了统治;容易产生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郡县制的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0分)

    26答案:(1)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血缘      才能    (家世)           考试成绩9分)

    2说明:汉代官僚政治得以发展,孝廉成为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太学兴起和考试做官,进一步打破了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统治阶级通过察举制、太学考试等制度,建立起专业的文官集团

    相同点: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趋势;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7分)

    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发展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6分)

    271)政治主张:提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着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争取民心,

    地位:不受统治者重视,4分)

    2)董种舒主张尊崇儒术,实行大一统

     影响:使国学成为我回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保运影响,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目益呈现,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10分)


     

    相关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8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共21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天府新区太平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天府新区太平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重大举措,反映了清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