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拼音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一年级拼音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共5页。
一年级拼音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单元整体规划单元整体构想: 单元设计的望远镜思维。思考单元与其它哪些单元相互关联,有共同的大概念?单元有哪些学科大概念和跨学科大概念?单元是否与真实生活相关联,学了这个单元后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学起来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让汉语拼音成了学生学习中的第一个难关。如果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度过这个难关,对他们接下来学习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课程实施”中提到:义务教育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地学习任务……反观我们的一年级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幼小衔接,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教材在每一课都提供了整合的情景图,这些情景图既表音又示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降低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拼音学习的趣味性。情景图的运用需要学生又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图与拼音字母之间的关系,在情景图的寻找拼音也从直观的呈现到比较隐晦的呈现,增加了思维的成分。在拼音字母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用手指操、编顺口溜、儿歌等形式来增强识记,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效率。 观察与想象是跨学科的大概念,指向核心素养(思维能力)的形成。但不同阶段的观察与想象对应不同的大概念,汉语拼音学习阶段的观察与想象主要从拼音的音、形入手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创情景图,激发兴趣,巩固所学。 单元设计的放大镜思维。思考单元各课时贯彻了哪些共同的大概念,形成何种迭代结构?设计什么样的单元轴能逐步加深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 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情景图贯彻始终,情景图既表音又示形,承载着增加拼音学习的趣味性,根据图画编故事,引导学生口语表达的任务。随着学习的深入,情景图的运用也从直观到音、形组合的过渡,根据情景图的说话也可以从过一句话到一段话的过渡。此外考虑到一些情景图与学生的生活有些不匹配,因此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绘、编情景图和顺口溜等,进一步加深印象,形成一种迭代。 2.单元目标设计素养目标学生拼音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发展语文表述的能力,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在今后学习或真实生活中能够有针对性观察事物,并根据看到的事物展开想象,用绘画、表述等形式进行外显。(对应的核心素养: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层面单元大概念具体单元目标跨学科层面大概念1:抓住音、形的特点进行观察,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1.1 学生具备自主观察的意识。1.2 学生在观察图片时知道可以从音、形角度去观察。1.3 学生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观察。大概念2:从音、形想开去,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2.1 学生具备自主想象的意识。2.2 结合拼音知道从形的角度去发挥想象,自编图形、儿歌等。2.3 学生能够做到从音、形的角度去展开想象。学科层面大概念1: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1.1学生能够准确认读汉语拼音,并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等。大概念2:情景图既表音又示形,能够降低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拼音学习的趣味性。2.1学生具备借助情景图学习拼音的意识。2.2 学生知道从音、形的角度去观察情景图,理解情景图的图意,在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2.3 学生能够做到把看到的情景图讲出来。大概念3:结合游戏和活动,可以强化汉语拼音的识记。3.1 学生具备在做中学,在玩中学的意识。3.2 学生能将汉语拼音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理解游戏、活动能帮助自己学习汉语拼音。3.3 学生能够根据汉语拼音字母自编手指操、顺口溜、儿歌。强化识记。其他具体单元目标学习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准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单元评价设计最终评价任务设计: 设计表现性任务。通过设计何种表现性任务能反映学生理解了大概念,并形成了素养。 设计真实性问题情境。由什么样的原型来改编为真实性问题情境?评价量规设计: 设计评价类型。选择分析型评价量规,对成果进行评价 设计评价维度。设计哪些不交叉的评价维度?借助情景图、熟词等准确认读汉语拼音;自创情景图,在图中体现已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 设计评价权重。这些评价维度是否有权重?(具体见附件) 4.单元过程设计学习过程: 设计过程元素。如何设计准备、建构、应用、反思四个元素?准备元素的设计是否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方向?建构元素是否选择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的多样化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大概念?应用元素是否设计了有梯度、有弹性的各种类型的作业,反馈是否能帮助学生改进?反思元素是否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从扶到放的过程。 设计三种评价。如何在学习过程中穿插学习性评价、学习式评价、学习的评价,形成了评价连续体,确保素养目标的逐步实现? 设计本质问题。设计哪些本质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持续性的讨论?怎样引导学生问出质量高的问题?一、准备1.单元概述:本单元我们学习汉语拼音,学会了汉语拼音,我们就可以在它的帮助下识字、阅读、写作,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书中还有很多插图,在这些图中隐藏着我们要学的汉语拼音字母,有的需要大家用明亮的眼睛去找出来,有的还需要大家用聪明的脑袋去想象、去发现。2.预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的情景图帮助学生认识汉语拼音,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二、建构单元链一: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建构:归纳——教师为主教师示证:认读第一识字单元中的汉字,说说怎样认识他们的?中国的汉字有很多,这么多的汉字我们记不全啊,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在忘记的时候查一查又能知道它该怎样读呢?师生交流:学习汉语拼音可以让我们认识生字,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阅读等。单元链二:情景图可以帮助学习汉语拼音。建构1:演绎——教师为主型教师示证:出示情景图,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对照着从形的角度去寻找情景图中今天所学拼音字母。教师讲解+师生交流:结合情景图、熟悉的事物,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声调。建构2:演绎——学生为主型独立思考+师生交流:看到这些拼音字母,你还想到了哪些东西。教师点评:拼音就在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刚才的发现。应用:我来画画情景图单元链三:结合游戏和活动,可以强化汉语拼音的识记。建构1:演绎——学生为主型师生交流:用游戏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活动:找朋友、开火车建构2:演绎——学生为主型教师示证: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巩固。编一句顺口溜;用手、身边的物品摆出字母;编儿歌,边拍手边识记。学生分享+教师点评:学习文中儿歌、教师提供的顺口溜后,引导学生自编。应用:自编顺口溜、儿歌反思:从形勾联拼音与字母与生活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摆字母、编顺口溜、编儿歌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关注形上的特点。相似点的寻找时,需发挥想象,面广一些。情景图的绘制学生之间的差异会比较大,但多数孩子应该是比较喜欢画画的,因此以鼓励为主,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附件: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 维度 拼音认读能借助情景图、熟悉的事物,准确认读汉语拼音能借助情景图、熟悉的事物,准确认读多数汉语拼音能借助情景图、熟悉的事物,认读汉语拼音错误较多情景图能用完整的话讲述自己看到的情景图;能自己创作情景图,把所学的拼音在图中体现出来能用比较完整的话讲述自己看到的情景图;能自己创作情景图,能把部分所学的拼音在图中体现出来讲述情景图磕磕绊绊,不能成句;不能自己创作情景图活动游戏能积极地参加活动,能有创意地设计活动、顺口溜、儿歌等。能积极地参加活动,能设计活动、顺口溜、儿歌等。能积极地参加活动,能学着其他学生做一些动作、顺口溜等。 《a o e》大单元教学设想建构1:演绎——教师为主1.教材用小女孩在公园小河边练习发声及扎着小辫的头型、公鸡打鸣及鸡的口型、鹅的叫声及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一个情境图。这个情境是成人的创作,从某种情况看,还算不上相当真实的情境。2.学习“e”的时候回顾《咏鹅》这首诗,出示插图,从图中去寻找“a o e”的影子。建构2:归纳——教师为主1.编顺口溜帮助记忆与书写:ooo圆又圆,写它就是画个圈。ooo向前滚滚着滚着停下来原来碰到了小木棍,变成aa哭起来:“哇哇哇,哇哇哇!”eee难不到我,我把小棒放o中,不行,不行!2.师生共同绘本《谢谢你,小苹果!》带给学生视觉的冲击,色彩、外形,在看后回忆图中“a o e”的影子,可以自编顺口溜进行记忆,可以绘情景图。应用:创作情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