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课文ppt课件
展开《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核舟记》 (明·魏学洢)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
姚鼐(1731-1815),字 ,一字 。他有室名惜抱轩,学者称他为 。乾隆二十八年(1765)中进士,历任山东、湖南副考官。《四库全书》馆开,任纂修员。不久,请病假辞官还乡,先后主讲梅花、钟山、紫阳等书院,达四十余年。著有 等。他与 、 、 被尊称为桐城派四祖。
戴名世 刘大櫆 方苞
文学知识桐城派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但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12月最后一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进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思考:作者开篇写了什么?而最后一句“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作者为什么要单独描写最高的日观峰?
①开篇总括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②日观峰是以古长城为参照来写的,高高耸立的日观峰突出了山势的高峻挺拔,又为下面叙述登山线路和观日出埋下伏笔。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chéng)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阅读与鉴赏1.请赏析“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动词的妙处所在?答:“乘”“历”“穿”“越”“至”这几个动词蝉联而下,既吻合描写对象,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活画出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写出了急于登泰山的浓厚游兴。2.语句“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体现了泰山什么样的特点?答:“四十五”“皆”“石”“七千”这些词写出了道路漫长、道路艰险、山势高拔的特点。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相当于“而”,表承接,连词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
相当“而”,就,表承接,连词
句中语助词,提顿,不译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像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黑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雪光照耀着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阅读第二段思考:作者描写山顶上的景色时,描写了哪几幅图景?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①图景:苍山负雪图、泰山夕照图 ②手法:动静结合、拟人、比喻手法: 分析:“负”字以动写静,以拟人手法,写出雪的厚度。“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居雾”以静写动,写出雾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视觉上云雾的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
本段主要写登泰山的途径和泰山黄昏之雄浑、壮阔景色。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五更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迷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像“五木”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 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象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那就是东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古:渐渐。今:稍微,略微。
脊背弯腰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
明确: ①主要写泰山观日出所见美景。 ②按照时间顺序 依次写了待日出——稍见——须臾——日上——回视,即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图画。 ③比喻、拟人手法: “白若摴蒱”“正赤如丹”用比喻写色彩; “绛皓驳色”写色彩,抓住了时令特点,山上都是积雪,被日光所照是红色,未被照是白色); “而皆若偻”以拟人手法,烘托出日观峰凌驾于群峰之上的雄伟气势。 泰山日出的景色特点: 变幻多姿、宏伟壮丽、美不胜收
思考: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乾隆去泰山时居住的宫室
思考:第四段写了观日出后的游览,主要写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什么作用?
①人文景观: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
②作用:表现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底蕴,丰富了游记内容。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古:平整方正。今:数学名词。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整的、方正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到处是冰雪,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到日观峰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①自然景观:山石、松树、冰雪 “三多”、“三少”、“三无”。“三多”是:多石 、石多平方 、多松;“三少”是:少土 、石少圆 、少杂树 ;“三无”是:无瀑水 、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②作用:(1)以极平实简练的语句,将景物进行对比,写出泰山有别于其他名山的特征。(2)虽无细部刻画,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语言简练,准确生动,紧扣时令特点,体现了桐城派文章“简洁明畅”的特点。
思考:第五段写了哪些自然景观?有什么作用?
思考:姚鼐首次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义理、考证(考据)、文章(辞章)三者相统一的观点,树立了桐城派文论的纲领和旗帜。请结合全文内容证明此观点。
答:(1)义理方面,不仅寄寓了“神气”,而且描写泰山本身就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 (2)考证(考据)方面,写出了泰山重要的地理位置,介绍了登山路线和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且说明了汶水与长城的位置,是寓考据于文辞的典型。 (3)文章(辞章)方面,全文脉络分明,结构有序,语言节奏分明,描写形象。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这篇游记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雄浑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课文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山南水北,名作状向西,判断句,通“又”,所说的,形作名雪光,脊背弯曲的样子,文言知识,二通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桐城派,交待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第1段,总结第1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评课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泰山“五岳之首”,桐城派,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淮阴淮河之南,衡阳南岳衡山之南,湘阴湘江之南,汉阴汉江之南,第二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