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学情分析考试试题(普通班)(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学情分析考试试题(普通班)(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度秋学期高一年级学情分析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研究刘翔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B. 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月球可看作质点C. 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D. 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A、研究刘翔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需要分析人的不同的动作,所以此时人不能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月球的大小相对于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此时月球可看作质点,所以B正确;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相对于隧道来说是不能忽略的,所以此时的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所以C错误;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看的就是它的形状如何,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所以D错误.故选B.2. 孙老师从响水中学开车去陈港网红沙滩,导航显示:全程43km,历时55分钟,途经326省道时限速8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程43km”是指位移B. “55分钟”是指时刻C. “限速80km/h”是指瞬时速度D. 导航定位时,汽车不能看成质点【答案】C【解析】【详解】A.“全程43km”是指路程,选项A错误;B.“55分钟”是指时间,选项B错误;C.“限速80km/h”是指瞬时速度,选项C正确;D.导航定位时,汽车的大小可忽略不计,能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故选C。3. 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由速度定义可知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速度大小为故选A。4.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为零C. 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答案】B【解析】【详解】A.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则加速度就会很小,故A错误;B.运动物体的速度很大,其加速度可能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运动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如刚开始发射的火箭,故C错误;D.加速度很大时,其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快,而不是速度一定很快变大,故D错误。故选B。5. 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A. 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0.2m/sB. 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m/sC.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cm处的瞬时速度是2.5m/sD.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cm处的瞬时速度是2m/s【答案】D【解析】【详解】AB.照相机每隔拍照一次,所以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距离所用的时间,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所以图中8cm对应的实际距离为,则图中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选项AB错误;CD.图中对应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通过6cm位置处的瞬时速度可用图中小球通过这一段距离的平均速度表示,所以小球通过6cm位置处的瞬时速度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6.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给出初速度、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描述中正确的是( )A. v0>0,a<0,a的大小增大,物体做加速运动B. v0>0,a<0,a的大小减小,物体做减速运动C. v0<0,a>0,a的大小增大,物体做加速运动D. v0<0,a<0,a的大小减小,物体做减速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做加速运动,方向不同,做减速运动,跟加速度大小无关,ACD错误,B正确。故选B。7. 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因故刹车,可以看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则它在停止运动前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 )A. 6m/s B. 4m/s C. 2m/s D. 1m/s【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解得:,;采取逆向思维,在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内的位移,停止运动最后1s的平均速度,故选C.【点睛】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出初速度和加速度,根据逆向思维求出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内的位移,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内的平均速度.8. “礼让行人”是城市文明交通的体现。小王驾驶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立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刹车加速度大小为10m/s2。若小王的反应时间为0.5s,则汽车距斑马线的安全距离至少为A. 5m B. 10mC. 15m D. 36m【答案】B【解析】【详解】汽车的初速度为,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有: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由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刹车距离为故安全距离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9. 将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时间相等、位移相同B. 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C. 整个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均相同D. 竖直上抛的初速度越大(v0>10 m/s),物体上升过程的最后1 s时间内的位移越大【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对称性可知,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的时间相等、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位移不同,故A错误.B.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故B错误.C根据:△v=gt知t相同,则整个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相同,故C正确.D.用逆向思维,可知物体上升过程中最后1s内的运动,可以看自由落体运动的第1s内运动,则位移为: m与初速度无关,故D错误.10.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图像如图所示,则该物体A. 在第8 s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B. 在第4 s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C. 在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最大D. 在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B、由题图知,物体在内沿正方向运动,在内沿负方向运动,所以在第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故选项A、B错误;CD、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由题图图线可知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并且最大,故选项C错误,D正确.11. 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和位置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CD.由题意知小球在下落的过程速度方向向下,与正方向相反,为负值,CD错误;AB.小球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公式可知速度与位移为二次函数,A正确,B错误。故选A。第Ⅱ卷(共56分)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6分。其中第13题~第16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f=50Hz的交流电源。(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A.释放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B.可以用4节2V的蓄电池作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sD.作v-t图像时,图线必须经过每一点(2)若测得d3=10.69cm,d6=24.96cm,则vD=____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如果由于电网不稳定,使得电源频率f变为51Hz,则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4)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A.图甲表示电磁打点计时器,图乙表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约8V的交流电C.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D.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比较小【答案】 ①. A ②. 0.416 ③. 0.398 ④. 偏小 ⑤. B【解析】【详解】(1)[1]A.释放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A正确;B.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只能是交流电源,选项B错误;C.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则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选项C错误;D.作v-t图像时,应该使大多数点落在直线上,少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选项D错误。故选A。(2)[2]若测得d3=10.69cm,d6=24.96cm,则[3]物体的加速度(3)[4]如果由于电网不稳定,使得电源频率f变为51Hz,则打点周期偏小,若仍用50Hz计算则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偏小。(4)[5]A.图甲表示电磁打点计时器,图乙表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选项A正确;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约8V交流电,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选项B错误;C.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选项C正确;D.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比较小,选项D正确。选择错误的,故选B。13. 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信号灯便立即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⑴开始制动后,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⑵开始制动后,前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答案】(1)30m(2)40m【解析】【详解】汽车的初速度,末速度v=0,加速度a=-5m/s2;汽车运动的总时间.(1)因为,所以汽车2s末没有停止运动,故(2)因为t2=5s>t,所以汽车5s时早已停止运动,故14. 我国首艘装有弹射系统的航母完成了“J-15”型战斗机首次起降飞行训练并获得成功.已知“J-15”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起飞的最小速度为50m/s,弹射系统能够使飞机获得的最大初速度为25m/s,设航母处于静止状态.求:(1)“J-15”在跑道上至少加速多长时间才能起飞?(2)“J-15”在跑道上至少加速多长距离才能起飞?(3)若航母上不装弹射系统,设航母跑道L=160m,“J-15”仍能从航母上正常起飞,则航母航行速度至少为多少?【答案】(1)5s (2)187.5m (3)10m/s【解析】分析】(1)飞机以最大初速度和最大加速度从航线母上起飞所用时间最少,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解即可.(2)飞机做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得初速度和航母跑到长度.(3)飞机的位移等于甲板的长度与航空母舰的位移之和,运用速度位移公式进行求解.【详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 (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3)设飞机起飞所用的时间为t,在时间t内航空母舰航行的距离为,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为对航母有: 对飞机有: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对于第三问,关键抓住飞机的位移等于甲板的位移和航空母舰的位移之和进行求解.15.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汽车先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10s后,再以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1)请通过计算建立坐标系作出汽车开始加速后20s内的v-t图像;(2)求汽车开始加速20s内平均速率。【答案】(1)见解析;(2)8.125m/s【解析】【详解】(1)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加速直线运动结束的瞬间速度最大。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关系可得汽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则刹车时间为根据前面数据,汽车在20s内的v-t图像如下图(2)汽车开始加速20s内的位移为则20s内的平均速率为16. 雨后,屋檐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丹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她测得,屋檐到该窗台的距离H = 4.05m,窗户的高度为h = 1.6m。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水滴到达窗台的时间;(2)水滴经过窗户上檐时的速度;(3)水滴经过窗户过程的平均速度。【答案】(1)0.9s;(2)7m/s;(3)8m/s【解析】【详解】(1)水滴下落至窗台通过的距离为水滴下落至窗台的时间为(2)窗户上檐到屋檐的高度为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解得(3)水滴下落至窗户上边缘的时间为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为水滴经过窗户过程的平均速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题(创新班),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题创新班原卷版doc、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题创新班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高二下学期学情分析考试物理试题(一) (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5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3月学情分析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5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